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内容是网络为您带来的9篇《2023年解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和感悟》,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新课标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通过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这个课程,我明白了这个课程主要是对课程的设计提出的要求。文章结尾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教师要改变以往将知识点简单拼盘式的教学,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让学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围绕核心概念,按照数学思想指引的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实效地进行教学。”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让学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应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把从老师那吸取到知识自己再体验加工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满堂灌。这样的话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可以有深刻地体会,并且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这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数学的目的了。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二、要改变以往将知识点简单拼盘式的教学,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以往上课时一般都是注意到这节课目标没有考虑到以后在其他方面都能用得到,只认为只要暂时掌握这个单元的知识即可,谁知在以后的学习往往都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因数倍数的知识点到了分数这方面的就要用到了,由此可以看来许多知识点往往就是个基础,我们要把这个知识点打好了,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对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是非常的必要的,我们并不只是单单看现在的还要开未来的,要高瞻远瞩。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过程拉长,有目的、有方法、有实效地进行教学。
这个从实际出发的观点,非常的认同,每一班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点和相同点,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知识水平来进行设计,过高让学生二丈摸不到头脑,过低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没有一个探索的动力。所以在备课时不但要备课本还要备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地收到教学效果。
总之,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我们要高瞻远瞩,要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能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2022年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二
有幸聆听了课标组专家——马云鹏关于课标解读的讲座。马老师重点分析了核心素养中主题结构化的特征一共分为三点: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讲解一致性时提到了运算过程中,不论是整数相加、小数相加还是分数相加,其本质都是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新授课时也应该渗透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不仅是学会算法,更要理解算理,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能体会到在运算时相同数位相加、相同分数单位相加的本质其实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累加。
解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篇三
学习新课标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师生角色的转化!
1、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
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2、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
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总之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
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说真的,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但我并没有认真地去研读过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上也是浑浑霍霍,凭着十几年的老经验不知误了多少子弟。去年第二个学期以来,我摆正了心态,挥手告别过去,认认真真,真真正正地研究教学,以求自我专业的发展。我开始学习其他教师的论文,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教师的论文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因此,带着疑问,我认真地学习了这个新课标,再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 、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1、师生合作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例如,在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有信息技术、各种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学会合作。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五大内涵: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思品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按公民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四、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提高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内驱力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五、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中,增设了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总之,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新教材仅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因此,还要我们教师细心揣摩发现与思品教学背景相关的素材,挖掘思品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日渐完善,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探究,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不断发生的问题,真正做到“用科学深思的目光、追求真理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聪明智慧的火花点燃每一位学生”。
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暑假前,学校组织开展了校本培训,我聆听了雷盼花老师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解读,感觉收获很大,触动很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一是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在每一个学段目标后面都有特地指出。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载体形式也是强化“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这一核心素养的确立处处彰显着国家意志。
二是新课标构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
按照新课标要求,新教材是以“学习任务群”来整合单元教学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突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模式,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建构“语文核心素养”。把过去比较零散的课文教学分为若干“学习任务群”,并且以任务群来组织单元教学,这样做,教学的目标就会比较集中而且清晰,我们的教学就不至于面面俱到,也可以避免什么课都大致是那一套程式的“同质化”弊病。
学习任务群主要涵盖三个层面: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让我认识到语言文字积累、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渗透学习任务群,不断地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沁入,提高学生认知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是新课标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平时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第一,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学习时,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合理优化文学形象,同时还要强化自身语言表达,确保可以对其相关文化进行有效弘扬,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绪。第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进行具体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应用书面表达,同时还可以使其能够熟练口述自身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思维发散能力是其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综合考虑相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可以有效联系现实中的事物。第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给学生恰当引导,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最后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创造美。
四是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进一步深化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描写。我们可以让学生以此作为扩展写作的基础,指导学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自己《美丽的家乡》,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再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汉字的魅力》,要求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把语文学习直接指向了实践研究。
五是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化。
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了。“整本书阅读”是作为“任务群”专设2个单元的,都安排在必修。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设计是提示性的,主要包括“阅读指导”和“学习任务”两部分,比较简单。“学习任务”主要引导阅读和思考,供学生选择其中一二,不必全部完成。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或者课程内容,合理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整本书阅读书单。
“整本书阅读”可以多少起到“磨性子”作用,“读书养性”,培育毅力,涵养心智,祛除浮躁。“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不必搞得太复杂,重在“目标管理”,不要太多“过程管理”,能坚持完整通读几本书,就很不错了。如果还安排写作或者讨论,“过程管理”太细,反而可能败坏读书的兴致。
六是新课标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更高了。
新课标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想用好新教材,老师必须跟上去读书。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这是一种理想,一种责任,同时又是我们面临的很实际、很紧迫的职业要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三新”,也就是“新高考”“新课程”和“新教材”,必然会给老师提出更高的业务要求,在未来几年,老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会成为硬指标,读书少的问题会显得很突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读书为要”,大量增加读书的份量。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多读书,充实自己,否则面对新教材,我们就会无从下手。
那么,教师应该读哪些书籍呢?我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读:一要读中外文化经典,这是最基本的书。阅读的目的,是接触中外经典,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二要读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书目。比如,教数学的,可以给自己安排读点化学、数学、生物,以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书;教科学的应该多涉猎科技史、科技哲学领域的书;语文老师读书的面应当比其他学科更宽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打基础,拓展专业视野。三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的那些专业书籍读,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学习都有收获和提高,今后我还会多多学习教育理论,充实自己,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新课标教学心得体会 篇五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
1.读——读喜爱的语段;
2.说——说探究的内容;
3.问——问不懂的问题;
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新课标教学心得体会 篇六
教师按教案上预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步进行,学生除了回答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外,就是听教师讲解。现在要形成一种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教师的一大挑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很多理论工作者已经探讨了“如何做”的问题,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只是个程序、环节、步骤、方法的问题,而是某种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结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我把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误区(或错误倾向)提出来,以期起到打“预防针”的作用。
新课标提出了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沟通,将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的新的综合性学习理念。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有可能将学习的目标定位于全方位的了解科学知识、文史知识、往往要求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资料。将语文课上成了其他的课程,语文课涉及更多的是别的课程,使语文课面目全非。如《勾践灭吴》一文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目标有一点只不过是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但有的语文教师将课文重点放到了这个精彩的故事的学习上,让学生搜集大量的当时的历史事实,分析历史事实,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还有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成了生物课,将《看云识天气》上成了地理课。
虽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却忽略了语文课的自身特点。语文课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知、理解、学会鉴定、学会运用、学会发展,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最终形成精神的感悟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在语文的教学设计中,首选要考虑语文课的特点才能保证语文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效性,那种完全撇开语文课的特点,将语文课上成语法课、生物课或历史课的倾向,虽然貌似综合,实际上却是舍本逐末的伪综合,不仅迷失了语文教学的物质,而且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其语文能力的培养,精神世界的提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如同在文化沙漠上建大厦,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要让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但一些教师就会放任自流,教师的主体地位严重消失,他们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这样才是畅所欲言。例如一些教师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民主、互动,例如把学生分为几个方队,设男女主持各一名,教师则以裁判的身分出现,然后主持根据课文的的内容提出若干个问题和要求,由各方队的代表完成,并由教师评定得分。
整节课的设计定位于在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学习的形式如同一台晚会式智力竞赛。因此,参与者的言行举止也就更多体现出表演的痕迹――问题的回答大多完美无缺,一些公开课上这种现象更是体现地淋漓尽致。这种课的气氛固然热闹非凡,参与者的情绪固然高涨,语文的知识点也以回答的形式逐一涉及到了,课堂上看上去效果很好,实际上却走入了“惟表演化”的误区。这样的课堂,教师忽略了语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读的指导。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忍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而“表演课”为了营造热烈的气氛,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寻找答案和回答问题上,缺乏有效的阅读时间。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教师则依靠学生课前的自由阅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意识培养。读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语文新课标强调对“读”的指导,尤其是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样才能对文体进行品味、揣摩感悟和积累。“表演课”实际上是对学生阅读结果的检查,教师缺乏对学生读的指导,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时间,因此他们对文本的阅读只能依靠自己的领悟能力,当然其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另外,“惟表演化”不利用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一些接受能力、反映能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只成了课堂的陪衬品,在这种课堂上,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口齿伶俐的学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不能使学生均等的享受教育资源和机会。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就无从谈什么理解体验、感情熏陶和思想启迪。教师既没有承认并尊重课程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也没有承认并尊重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其中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因此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备课到上课乃至作业的批改都由学生轮流进行,希望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淡化教师作用的“惟自主化”课程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认识水平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如在学习戏剧时,教师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排演戏剧,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怎样演这出戏剧上,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不一定好,毕竟每个学生都不是演员,所以这样为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使教师的地位旁落的文本教学活动必然是不全面的。
2022年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七
听了马云鹏教授对于课标2011版和2022版的对比,对新版课标的核心素养一致性以及结构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理解学科本质的一致性中,马教授以数与代数领域为例,例如数的认识就是数字+计数单位,在整数、小数、分数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在每个学段知识的肢解,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数的认识学习基础上,数的运算就水到渠成,更加容易体会数的运算的核心的一致性就是计数单位的“累加”。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整数、分数、小数的计数单位学习中,把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关联,让学生体会知识不是独立分割存在的,把零散、碎片的知识串联起来。在自然数、十进制、分数、小数的计算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本质就是计数单位的累加,就是核心概念可以促进知识与方法的迁移。
2022年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八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在一线老师中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但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实现学科育人与实践育人,变革学习方式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
此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
义务教育新课标为什么要强调变革学习方式?
二十多年来,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极大地推动了课堂转型,攻破了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形态,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
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探究缺乏严谨性与学科典型性,存在“虚假探究”的现象。
所谓“虚探究”,就是没有目标导向的“为了探究而探究”,譬如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教师会安排四五个探究活动:内容理解要探究、知识点整理也要探究……小探究很多,思维含量少,探究学习的质量无法保证,真正指向素养和能力培育的环节难以展开。
所谓“假探究”,即用错误的方法开展探究,这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盲目套用探究程式,忽视了学习方式的丰富性;二是采用与学科无关的、“包治百病”的探究方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最典型的是用“不言语”的方式学习语言,用“不科学(实验)”的方式学科学,用“不艺术”的方式学艺术,用“不道德”的方式学品德……
现在反思起来,出现上述问题至少有两个原因:
一是没有澄清一些先进理念的“来源”和“去向”问题,导致实践中出现浅层次行动,如新课程启动时没有很好地给教师解释清楚为何要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过程”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等问题;
二是没有告诉学科教师将先进理念和具体学科合二为一的策略与做法,如语文教师不知道“过程与方法+语文是什么”,历史教师不知道“自主合作探究+历史到底怎么做”……导致教师认为这些理念“与学科无关、与我无关”,是“要我做的”,不是“我要做的”。
当下流行的自主、合作、探究如何迭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重组课程内容,创建学业质量标准,探索与素养目标和内容结构化相匹配的、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
所谓学科实践,指的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
究其本质,学科成于专业的实践,学科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且致力于人类实践的改善;学科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行结合的学习方式;就其特征而言,学科实践强调“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实践”,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学科实践超越了传统知识授受的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代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学科实践既注重学科性,也注重实践性,因此强调学科实践并不是抛弃“知识”,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学科实践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
探究学习的本意是模拟学科专家进行科研的过程,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全新创见,但希望能够通过探究的过程使得学生理解、运用和应用知识,感受知识创生、验证、传播与分享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来说,探究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形式。但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学习模式,探究学习的学科性不强,没有很好地与学科融合,也就是说没有“学科味”,成了解决学习方式问题的“万灵药”。
正因为探究学习没有很好地与学科结合起来,而且呈现给教师的探究学习大都以“探究五步法”“科学探究七要素或程序”的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在实施探究学习时关注更多的是上述的步骤与程式有没有完成,而不是探究本身的目的与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学科实践并非是对探究学习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体现了人们对学科教育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呼唤“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真正的学科探究。
2022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九
暑假期间有机会学习了新课标,收货颇多!首先是课程的变化,小学课程增加了计算机课程和劳动课程,同时减少了学科类英语的课时!更说明了新课标要求学生综合发展!
在新课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合作、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新课标下,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正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把学习到的有关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文字,感知知识,从中感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并深深体会到知识与现时生活的紧密联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条常流常清的河。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一定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把教书育人谨记于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网络为大家带来的9篇《2023年解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和感悟》,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网络的价值所在。
2023年解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和感悟【优秀9篇】热门心得体会范文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