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最新7篇)

时间:2024-09-13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下面是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篇1

王永志,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火箭院第六任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战术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等职,被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1949年,王永志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位于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东北实验学校是当时全东北最好的中学之一,学校环境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王永志徜徉其间,被生物课上所讲的农业科学深深吸引。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目睹过中国农村民不聊生的景象,农民辛苦耕作却无法果腹,于是他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改良物种、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人吃饱穿暖。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1932年11月,王永志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老房村一个贫农家庭。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他从小就下地干活,6岁时还一个字都不认识。7岁那年,他的大哥不甘于因一家人没有文化受人欺辱,背着父亲把他送到八面城的南街小学报了名。这样,王永志哭着闹着要上学读书认字的愿望总算实现了。几年后,正愁无力升学之际,昌北县(今属辽宁省昌图县)解放了,贫苦家庭的孩子不用交学费就能去学习。家庭贫穷、生活艰难,让聪明勤奋的王永志对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倍加珍惜。初中三年,他年年考第一。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1949年,王永志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位于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东北实验学校是当时全东北最好的中学之一,学校环境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王永志徜徉其间,被生物课上所讲的农业科学深深吸引。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目睹过中国农村民不聊生的景象,农民辛苦耕作却无法果腹,于是他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改良物种、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人吃饱穿暖。

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理想。学校离机场不远,当看到划过机场上空的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看见志愿军空军起飞迎敌、搏击长空的飒爽英姿,王永志感到十分兴奋,将自己的理想志向从“地上”转到了“空中”,打算报考航空院校。

1952年,王永志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在名师云集的清华园,王永志潜心向学,打下了扎实的飞机设计专业基础。

1955年,王永志顺利通过留苏选拔考试,两年预备班学习后,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其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人类进入了宇宙航行探索的新时代。

美苏太空争霸的局面让新中国意识到航天事业对于国防的重要性,决心培养航空人才。

此时,中苏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苏联接收火箭导弹专业中国留学生”一项。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决定,让莫斯科航空学院攻读飞机设计专业三年级的8名留学生全部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其中就有王永志。

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篇2

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

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育成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1990年,李振声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李振声入选中科院院士。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入选“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2016年获国际作物学会“杰出作物学家奖” 。2024年8月,李振声院士入选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2024年9月13日,授予李振声“共和国勋章”。

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篇3

王振义是上海交大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凭借在癌症诱导分化治疗领域的突出建树,王振义已经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振义院士先后培养出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一门四院士”被传为佳话。

诱导分子治疗癌症是一个全新的,从来没有人用过的方法。早先,王振义在文献中了解到,白血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逆转,能分化为正常细胞;还有一种13顺式维甲酸的分化诱导剂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受到启发后,王振义教授独辟蹊径,采用逆向思维来攻克这一疾病,并获得成功,论文在国外《血液》杂志发表后,引起国际血液界强烈震动,并由此掀起诱导分化研究的新高潮。

王振义教授比喻说:“关于肿瘤细胞,就像自己的孩子中有一个变坏了,我是打他呢?还是教导他呢?过去的治疗方法就是肿瘤细胞一定要杀掉它。就给它使用有毒的药物,毒死它,这就是一般治疗肿瘤的方法,就是用化学药物的治疗,叫化疗。化学药物有一个缺点,不仅是把肿瘤细胞毒死了,正常细胞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我们对这个治疗方法的研究,是叫诱导分化,就是劝导他不要做坏人,做好人,弃邪归正。”

很快,诱导分化方法先在国内推广,后又在国际上推广应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据统计,这种病例的早期完全缓解率达到85~90% ,而且这种方法副作用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药物口服、价格低廉,每30颗药物,可以服10天,费用只有人民币13块。这不仅为过去被认为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费用昂贵的急性白血病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且还为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的理论和治疗途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目前,王振义教授和他的团队还配合应用砷剂及化疗方法,使这种病的患者5年存活率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因此,王振义教授也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

至2018年,瑞金医院主持的大规模临床实验显示,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率达93%。

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篇4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让本就吃不饱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在杨凌,李振声体会到条锈病的可怕:穿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不少农民在田里抱头痛哭。

小麦一旦感染条锈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近亲繁殖”的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如何才能解决育种速度赶不上病菌变异速度的致命缺陷?

李振声苦苦思索后大胆设想: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是非常好的抗病基因库。”

李振声的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他牵头组建青年科学家课题组,对牧草和小麦“远缘杂交”展开攻关。

开展远缘杂交研究有三道难关:杂交不亲和,很难实现杂交;杂种不育,后代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很难保持。他们迎难而上,从数百种牧草中挑选了12种与小麦杂交,发现长穗偃麦草的后代长得最好。偃麦草花期比小麦晚,他们加灯补光调整开花期,使它提前两个月开花,成功授粉。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了,他们就一次次地重复鉴定、筛选。

1978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时光荏苒,李振声从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年近半百的“老李”。但他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特别是他们培育的“小偃6号”,不仅对当时流行的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都有较好的抗性,而且抗干热风、耐旱、产量稳定,从1981年通过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累计推广2400万亩,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它还是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

从1978年起,李振声又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为技术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原创性成果让1986年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会会议落户西安,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李振声十分推崇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这句名言。这句话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育种工作的写照。

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篇5

1986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六任院长。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火箭研制工作既形成巨大压力,又提供了绝佳机遇:国内市场萎缩,研制经费缩减;国际上,欧美航天发射接连失事,卫星发射运力短缺。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成为中国火箭研制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火箭最大推力达8t的运力需求,王永志提出了放弃串联方式,采用横向并联捆绑、增加四个助推器以提升火箭推力的全新思路,将运载能力从2.5t提高到9.2t。而采用这一思路开发出的火箭型号,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捆”)。

王永志的思路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而王永志谨慎判断、果断决策、敢为人先的胆略同样为人称道。

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正式签署澳星发射服务合同,这是中国与国外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射合同。合同内容复杂而苛刻。美方要求,首先中方需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一次成功发射试验,其次在任何时候,只要美方认为中方不能发射,或没有充分论据证明自己能够按时发射,美方有权随时终止合同,并对中方罚款100万美元。

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与技术风险,王永志力排众议,坚持选择上马“长二捆”。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掐算着工期,制定出一套翔实可靠的研制时间表。18个月、500多个日夜,24小时不停工,他们完成了全箭24套44万多张设计图样、120多个工艺攻关项目、5000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多项大型地面试验、20项技术难题,将过去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的全过程,从五六年压缩至一年半,第一次试验便大获成功。无疑,“长二捆”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除此之外,王永志担任院长以来,还多次作出敢为人先的战略决策:他亲自签署贷款书承担风险,开研究院自筹资金和贷款开发之先河;开辟了固体小火箭和固体远程火箭两条新战线;摒弃了“一箭一星”的设计理念,使型号研制工作走上了“基本型、系列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运载火箭、战略火箭、战术火箭和民品4个系列全面发展的战略格局。

1992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年,对王永志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征程。

1月,中央专委召开第五次会议,决定从飞船起步,发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作为可行性论证组组长的王永志创新性提出了“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步走的后续任务衔接规划。很快,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与“三步走”规划得到了中央专委和中央领导的首肯。9月21日,由中国政府批准实施,以“921”为代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开启。

11月,迈入花甲之年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在此期间,他勇于创新,在一些关系到实验成功与否的重要时刻作出了及时决策,如将主着陆场由河南黄泛区改址为内蒙古草原、发射场采用“三垂一远”新模式等,并提出了飞行轨道设计要求,为七大系统尽早开展方案设计工作铺平了道路。

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篇6

1955年,王永志顺利通过留苏选拔考试,两年预备班学习后,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其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人类进入了宇宙航行探索的新时代。

美苏太空争霸的局面让新中国意识到航天事业对于国防的重要性,决心培养航空人才。

此时,中苏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苏联接收火箭导弹专业中国留学生”一项。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决定,让莫斯科航空学院攻读飞机设计专业三年级的8名留学生全部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其中就有王永志。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于上海,受外祖母影响,王振义选择了从医,他辛勤苦读,从震旦大学医学院顺利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然后便被分派到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工作。

从事血液学专业的每一个阶段王振义都潜心钻研,还让学生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和理念,将自己和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学编撰成书籍。作为一名医生,他认为应该尽可能汲取广博的知识,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这样才能更好地造福患者。

王振义是中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之中唯一的一位内科医生,被称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1994年,王振义先生获得世界肿瘤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凯特林癌症医学奖”,他在1999年写下了《肿瘤的诱导与凋亡疗法》,这本书后来被美国一位权威教授评为全球百年内86篇,最具有影响的代表论著之一。

2024“共和国勋章”人物事迹篇7

黄宗德,荣成市寻山街道万石耩村人,1931年8月出生,1948年11月参加革命,1949年6月入党。先后担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组织股长、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顾问等职,1986年12月离职休养至今。40年军旅生涯中,先后参加战役战斗50余次,立功受奖16次,其中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四等功4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嘉奖11次,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1963年被天津市评为特等防汛模范,4次接受毛泽东主席接见,5次接受金日成主席接见。

1931年8月,黄宗德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的决战时刻,黄宗德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立即投入战场。由于他作战勇敢,表现突出,于1949年6月入党。

黄宗德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江西剿匪和淞沪战役,在湾沚战斗期间的一个夜晚,17岁的黄宗德与3个国民党军老兵相遇,成功俘虏了这3个人,立了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宗德所在部队于1953年初坚守平康正面阵地。1953年2月27日夜,黄宗德率领全班突入敌阵地,迅即解决了敌哨兵,消灭了敌人一个加强排。同年7月,志愿军组织金城反击战役,黄宗德所在连队要攻占注字洞南山5号阵地(上九井西山)。7月13日晚,连队成功攻占敌前哨阵地。次日早晨,黄宗德在清理搜索战场时,于一个地堡坑道里发现敌人,经过独自战斗,黄宗德炸死敌人2名,俘虏敌人22名,其中有上尉连长等4名军官,缴获各种枪支22支,报话机1台。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