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202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先进事迹通用(5篇)

时间:2024-09-26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的事迹大家知道是什么样的吗?王振义有着怎样的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先进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先进事迹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先进事迹(篇1)

如今,全球已有千千万万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因为王振义带领团队探索出的“上海方案”重获新生。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如果王振义当年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申请专利,利益将不可估量。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但是王振义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放弃专利,将它贡献给全人类,他只希望能让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获得治疗。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当年“全反式维甲酸”正式被批量生产投入市场以后,一盒仅售11元,即便是40多年过去了,一盒药也只卖300元左右,且已纳入医保,王振义说:“你要让人家多付钱,就不符合一个医生的道德。”

2020年,王振义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他表示更希望把奖颁给年轻人,并宣布把百万元奖金全部捐给扶贫基金会。

这些年来,王振义获得的奖金加起来超过千万元,他几乎全部捐了出去,他还把给病人捐款的愿望,写在了遗嘱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先进事迹(篇2)

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无私公开治疗方案,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

人生百岁之际,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

王振义说,从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他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喜欢为病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1948年,王振义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52年,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曾立志“攻克白血病”的他,败了。  

“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王振义坦言,自己曾多次被这种无助感淹没。 

但王振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先进事迹(篇3)

随着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方案逐渐得到各国医学界的验证,这位来自东方的医者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然而,此时的王振义一心只顾着一件事:如何让全世界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用上这种药。“钱或者名誉的问题,我不会去想,我只想病人能好。”他说。 

王振义的书桌上,珍藏着一份“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生的宣誓词”,一张普通A4纸上,有两句话被他手动加黑:“余于病者当悉心诊治,不因贫富而歧视,并当尽瘁科学,随其进化而深造,以期造福于人群”“余于正当诊金之外,绝不接受不义之财”。 

王振义的医者大爱也不仅局限于病人,多年来,他善行的步履从不停歇。 

托学生捐款给汶川大地震伤员、每年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定期捐款、取出积蓄设立青年医师奖励基金……2020年,王振义将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百万元奖金全数捐赠给瑞金医院“广聚善爱”(慈善)基金项目,至今已有65位受助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先进事迹(篇4)

将爱留给病人,是王振义教授的宗旨。对于病患,王振义教授也总是给予最大的关怀。他不但拒收红包,还给病人倒贴“红包”。半个世纪以来,王振义院士帮助了多少病患,垫付了多少医药费,寄送了多少生活费,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其中有一位名叫楼镑血友病患者,因为家庭经济拮据,没有及时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14岁就腿残疾了。正在他生活几近绝望的时候,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王院士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发病史、身体状况和残疾情况。虽然未曾谋面,王院士还是及时回信了。并在以后日子里,与楼镑持续通信和保持电话联系,耐心指导楼镑做好自我保护、如何用药,帮忙寻找凝血因子,积极鼓励他面对生活。

还给予他生活上的资助,从2007年起,每月资助2700元,到2011年增加到3000元,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有十余年时间。如今,楼镑已经结婚生子,王振义教授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挽救了楼镑的生命,还用他十年如一日的关爱,帮助楼镑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先进事迹(篇5)

有这样一位医者,历经艰辛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为让患者都吃得起这种药,主动放弃了专利申请,被患者誉为“药神”。

他悉心为国育才,数十年传道授业、擎灯引航、言传身教,造就了一批医学研究学的俊才;他作为内科血液学专家,是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共和国勋章”称号获得者王振义。

再过两个多月,王振义院士将迎来100岁的生日。记者来到王院士家中,他精神矍铄,依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医学的进步。

“不钻研,不学习,就不知道新的东西。陈竺、陈赛娟,他们得到的转化医学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就是一个进步。”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于上海,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后便被分派到广慈医院工作,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从那时起,他便与血液疾病打上了交道。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