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精选30篇)

时间:2024-06-06 其他心得 我要投稿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精选30篇)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

  ——四年级师德活动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一切都欣欣向荣。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为了年级的发展,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四年级教师和家长委员会成员欢聚一堂,开展了“家校共育共促成长”为主题的师德专项活动。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本次师德活动与家校共育理念相结合,分“师德学习、家校共育”两部分。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师德学习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数学组长侯宝玲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唐山市丰南区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时时刻刻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认认真真对待,细细致致做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德育组长李惠老师,宣读师德承诺书。四年级全体教师郑重的在师德承诺书上签字。今天的签字不是形式,而是庄严的承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心中时刻装着责任,时刻牢记遵章守纪是最基本的师德,发展自我是最好的师德,立足本职是最大的师德,时刻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我们才能无愧于心!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家委会的家长们见证了这一庄严的时刻,我们诚恳地请家长们监督我们的工作。

  二、家校共育

  四9班侯美伦的家长对四年级全体教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家委会真诚的为四年级教师团队送上锦旗,同时我校德高望重的郭校长也为各班评选出来的教子有方、支持班级、年级工作的优秀家长代表颁发了证书,来表示我们的一份谢意。杜巧莉主任在主持时说,期待四年级家校之间形成美好的盟友关系,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勠力同心地将孩子托举到更高处。我们期待看到——孩子在校时,微信上有我;孩子毕业后,家宴上有我;孩子成家时,婚礼上有我;孩子成名时,回忆里有我。老师们爱生如子,家长们敬重师恩,家校之间互相欣赏、互相理解、互相感恩,家校和融之花必将绚丽绽放。

  迎着春风,郭校长的讲话就像一针强心剂,将激励我们四年级全体老师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天的活动,在座的家长朋友们通过微信的形式实时发布到班级群,群中的每一位家长都感受到了我们的活动氛围。学校精心设计了家长留言卡,家长们纷纷留言,学校将永远珍藏。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实践、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课上听讲基本只能达到会用”,要使学习的知识形成技能,转化为能力,还必须通过复习、完成作业等活动才能实现。

  现今,孩子的课业压力是比较大的,有些孩子写作业都要写到晚上很迟。这是个大问题。在“双减”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关键是要解决作业设计的问题。

  昨晚听了陈特关于“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的分享,收获满满。接下来讲讲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设计好作业的时间。

  作业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超过了一定时间以后,学生可能作业做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越不好。如果导致睡眠不足,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和效率。

  二、要设计分层作业。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作业应该具有情境化,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要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注重作业的开放性。越开放的题目,就越能够激发孩子探索精神。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促使他们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能使学生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四、设计生活化作业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所以应把数学作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布置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五、设计探究性作业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巩固知识,导致作业机械重复。为此,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探索性作业。其他还可以设计“多题解”作业、题组练习、变式练习、操作体验类作业等。

  总之,在设计作业时注重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既要设计科学,又要设计合理。在“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近期,国家出台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为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各中小学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5+2”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推进政策全面落地,为同学们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

  在我们学校,学校以老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为原则,组织全体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学习和领会,在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辅导等方面拟订出具体措施,扎实贯穿于常规教学过程当中。与此同时,我校还实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面对教育政策新要求,我们学校结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分别制订了各项细化制度,在课堂中、作业里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作为老师,我一定会把‘双减’政策落实到教学工作当中去,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双减’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并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

  3、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

  4、课外作业,精心筛选,认真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认真练习。

  5、设计分层作业:针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得到学习,得到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双减”落地,对学生、家长以及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减负”。家长表示,在学校里完成作业,又有老师可以教、可以问,对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落实“双减”虽然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减的同时是在提质,回归到学校的责任就是育人,广大教育工作者还要立足课堂这个育人主阵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3

  小组合作是为学生探究学习的结果而组织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个性发展。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要抓住以下四点。

  一、合理建立小组

  组建结构合理的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成员的性别结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搭配合理、结构优化,能发挥较大的合作学习效果,“异质分组”按学生能力的优势合理搭配、按学生生活背景和社会环境合理搭配,合作研讨,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受益。数学复习课采取“同质分组”的方式,将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放在一个数学小组内,按小组的整体水平分层次地分配学习任务,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科,小组成员需要重新搭配,这样让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总之,组建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时,尽可能考虑组员的各种情况,达到结构优化,使合作学习产生更大的效能。

  二、优选合作内容

  教师在选择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时,应该是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考虑。要使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生活实际。比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教师充分发挥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记录、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小组讨论。

  三、培养学习习惯

  首先,培养数学小组成员积极发言的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组内交流,使学生在数学小组中敢想、敢做、敢说。

  其次,培养学生倾听发言的习惯。教师应参与到数学小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别人的发言中会获得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

  第三,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是创新的前兆,是探究的动力,要使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真正做好“学问”。

  第四,培养合作实践的习惯。要尽量设计一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操作的内容,培养合作操作习惯,既能体现集体智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恰当的评价机制

  恰当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类:

  一、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让他们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

  三、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及一定的社交能力。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心智,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4

  大家好听完下午的演讲和培训有何收获。我只带表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敢说敢做敢自我。它是公众教肓活动,公众话语权,每个人都有发言的观点和理论。刘逸舟老师我们老乡。满口家乡话,普通话一般。但是他的演讲接地气,很扑实。大众能听明白,他的互动能力很强。每一句大白话能够穿透每位家长内心深处。让人快速明白如何应用。这就是好的演讲者。给人留下好多反思的问题。核心问题看清自己,洞察孩子。我的话说完了。什么时候有机会咱们班里也搞一次培训。大家一起分享。找到共鸣点。一起成长。变的更加完美。谢谢家长的点评!

  非常感谢德高忘重,为师良母老师认可我的观点以及所有的妈妈。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来自哪里,干什么工作,受何等教育。有多少钱!都与性格有关系。性格决定命运。有的人后天训练变的含蓄,低调,委婉用暗示的手端告诉你,不发言。而有的人看中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外界的人很难影响他的想法。而有的人富有激情,很有爱心,有爆发力,情绪化。而还有一种人没有大起大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别人有,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不管咱们成人还是孩子都与这四种性格有关糸。性格从血液里带的.,骨子里先天性的。无法改变。怎样了解性格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管和孩子和别人处的融洽和谐交流。性格是一个工具。我希望咱们灵活应用起来。感兴趣的话家长看

  看性格大师乐嘉性格色彩学。能洞见自己身上的问题。看清自己,了解别人。和孩子成长起来,有责任,更有担当。谢谢咱们团队。

  人的一生都在学做人,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人生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人等,只要学习就有进步。人缺乏沟通,会产生是非、争执与误会。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大家都是龙兄虎弟,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也要学习生存,为了生存,要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也让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亲的行为。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5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家校合力,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我做了如下的工作:

  1、在开学初,举行了学期初家长会,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

  2、利用刚开学的两个周的时间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并进行了详细的分工。

  3、时刻与家长沟通孩子在校情况。经常定期的与家长通过家访、电话、微信、短信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比如在阶段性检测后,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家长会,跟家长汇报孩子阶段的表现情况。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6

  昨天有幸聆听了殷飞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把教师工作当作事业,而不只是一个职业。“事业”和“职业”的区别就在于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你是否对自己有比较高的期许,你是否渴望到达某个高度,即使你目前还只是仰望。满足于工作中不出差错,各项考核评估基本过关,工作环境、待遇等一般但还算稳定,就是把教师这个工作仅仅当成了一个职业。

  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去拓展新的疆域。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果我们停下自己的脚步,我们将无法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无法应对教育实践中错综复杂的局面。教育,早已经不是封闭的`领域——事实上从来不是;教师,也早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职业——这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繁难、最精细的工作之一。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工业流水线上标准化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每一个都很不一样的人。在教育这个工作中,有无数有待于我们去探寻、拓展的疆域,自然也就有无数种发展自己的可能和空间。

  因此,当你不断突破自我去寻找、拓展这些疆域的时候,你就发现了教育这项工作中最迷人的地方。

  能够主动出击,为自己创造机会。常听有些老师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恶劣、条件一般、资源受限、领导不赏识、同事没水平,觉得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展的机会。但是,机会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创造的。没有机会,就要千方百计给自己创造机会。学会审时度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条件,寻求发展空间。这些“发展空间”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每个老师的身边。

  能够拥有大格局,心神聚焦在美好事物上。有人说,教师是一个特别耗人的工作,它长年累月消耗着心神和身体,直到有一天两鬓染霜,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就这么过去了。的`确,如果一个教师的生活中只有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找到创造的价值和乐趣,不能发现教育以外的美好事物,并尝试着去追求、去创造,遇上一点小挫折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那么,教师这个工作确实属于特别耗人的工作。寻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将心神聚焦,为身心提供能量,引导精神向往明亮那方。

  能够耐住寂寞,潜心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个企业、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就不能赢得消费者,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教育亦然应有自己的教育品牌。一旦找准了方向,就要下决心在这个领域打造自己的专属教育品牌。这条路并不容易,需要你耐得住寂寞,沉潜数年,术业有专攻,才会小有成就。“小有成就”还不够,还需要继续钻研,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直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最终闯出一片天地,在这个领域打上自己的独特标签,才能成就自己的教育品牌。

  努力成为好老师,我一直在路上。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7

  对于孩子的情绪表达,如何正确解决孩子的种种情况,今天听过两位老师的解答之后,我终于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了,问题真的在我这个家长身上,我没有在孩子向我表达情绪和意愿的时候,耐心地去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故事,导致孩子经常用负面情绪表达她们的想法,希望获得我的关注和理解。家长不该用孩子的情绪去对待孩子!作为家长,经常被孩子气的情绪瞬间暴怒,这种情绪也影响了孩子,让孩子认为这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我们作为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在情绪即将爆发的时候按下暂停键,给孩子和自己一个缓冲时间,把自己要冲出口的话语消化掉,换一种方式和情绪去和孩子沟通,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8

  通过听报告、观看特色成果展示、入校实地查看,我认识到,要想对学生的教育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让每一个生命都闪亮,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像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所讲“学校教育无论多么重要,它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家长看作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战友,利用家长各自的资源教育学生,正如美国麻省波士顿终身教授严文蕃教导我们,家长是学校没有的资源,要利用家长的长板补学校的短板。又如朱永新教授在主报告中所说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是时间上的优势,孩子的日常只有6—8个小时在学校,而其余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和课外。

  二是情感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利用亲情和父母言行的示范性作用,对子女进行教育。

  三是资源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学校的时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资源多种途径进行教育。

  回想我校对学生的教育,在家校共育方面做的还不到位,没有做到家校协调统一,没有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应有的作用。仅仅体现在每学期期末的一次家长会,平时利用班级微信群、校讯通给家长发一些通知、家庭作业之类的信息。平时通知家长到校,大多是学生犯了错误,给家长告学生的状,让家长批评学生,立即纠正错误的。所以我们现在非常有必要反省自身的育人方法,根据学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家庭优势,携手父母,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实现家校共育的合力,达到教育的最大优化:

  1、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

  2、充分利用微信群、校讯通、QQ群等加强家长和学校的交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

  3、开展家校互访活动。通过课程展示、节目展演等环节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学校动态。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9

  今天,我看了孙云晓和刘可钦两位老师的家庭教育公开课“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让我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是家庭关系和积极丰富多彩的生活。美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相亲相爱,儿童优先(做事考虑孩子的感受),自主自强,共同成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也是不稳定的榜样,消极的态度会给人一种悲观和绝望,积极的态度能带来自信和乐观,这将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尽量都是乐观向上的,充满张力,活力,动力,追求和目标。

  寓教于生活,不仅仅是讲讲道理,而是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家庭中的劳动教育,最好持之以恒,生活技能不止于做饭,还有扫地拖地,洗衣服,洗碗,擦桌子等,热爱家务劳动的好习惯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责任心,还可以调节家庭氛围和情趣,父母不要怕麻烦,以培养孩子的劳动热情(认知认同劳动,劳动给人光荣,使人快乐)为目标,完成该完成的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

  好的教育就是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长大,共同创作美好的生活。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0

  1双减的背后是加法

  今年9月份,国家开始着手把双减政策进行落地,开始真正的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落实“双减”工作中,作为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能看到潞河中学附属学校真正的通过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开始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校通过具体有效的行动落地,减少了孩子的课后作业,课外负担小了,自主时间就多了。同时孩子们也可以在学校每周二、周四开展的课后服务当中,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更多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项目:数学思维、泥彩、手工、绘画……

  通过学校的调整,看到孩子的变化,我切身的感受是:其实双减的背后是在做加法。

  减的是学生的负担,加的是老师的教学质量。

  减的是学生的压力,加的是家长的自我学习与成长改变。

  减的是学生被应试教育所束缚的思维局限,加的是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开心快乐的学习进步!

  2双减带给家长的挑战

  双减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毋庸置疑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孩子们不再从早上7点睁开眼睛,一直到晚上9点还在应付学校的各种作业,孩子们也开始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确保了他们能在长身体的黄金时段,去健康的发育成长。放学后以及周六日的时间,孩子们也可以轻松快乐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在父母的安排下,风风火火的去赶各种补习班的场子。

  在如何育人,育好人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做出了教育政策的调整,重塑了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培市场环境,学校也根据教育部的政策做出了有效调整,保证教学水平的前提下解放了孩子。但孩子的成长不仅取决于外部教育环境和老师们高质量、科学有效的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家长的我们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教育相关部门一直强调家校共育。

  因此这些调整改变,给作为家长的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去做些什么,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助力孩子成长、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面对这个问题,估计能深入去思考的家长不是很多,有时候想想真的挺可怕的。教师的职业需要持证上岗、会计的职业需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班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经验才会被录取,创业需要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的规律,懂得如何经营,如何管理才能很好的创造价值并盈利。

  而父母这个职业,也从来没有去考过什么证书,就直接上岗,我们也很少认真的去学习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甚至很多家长总是把手指向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更多的是操控,打着我是你爸妈,我为你好的旗号,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来。

  我们用这种操控的文化去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他们能好到哪儿去呢?顶多是另一个自己!

  所以双减的背后带来的不仅是对学校的调整改善,更多的是对家长的挑战!

  3手指向内,从我做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双减政策落地的大背景下,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指向孩子的无形的手伸回来,然后指向自己,开始从“我”做起,自己做些正确的事情,做出有效改变和调整,来去有效的陪伴、管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下面就分享几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日常做的一些事情:

  ①经营好家庭,营造安全信任、幸福、责任、担当的家庭环境。

  在家里做好老公和父亲的身份角色,老公的身份角色对应的目标和行为边界是经营好家庭,让家人幸福快乐,自己也享受其中;父亲的身份角色对应的目标和行为边界是陪伴鼓励孩子,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做人做事的底线原则。

  家庭开心幸福,关系和睦,孩子自然也会开心幸福,最重要的是给了孩子一个安全的,值得信任的环境,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同时也会看到父母经营家庭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

  ②相处过程中的平等、尊重与理解。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蹲下来或者坐下来和孩子耐心的聊天,孩子的成长是我们所有事情当中最优先重要的事。

  如果手头有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可以和孩子商量:“爸爸现在有特别着急的事要处理,忙完了一定找你。”等自己忙完了,一定要去找孩子兑现自己刚才的承诺。

  如果自己手头没有特别重要紧急的事情,就停下来,耐心听孩子说他的事,在听的过程中多一份觉察,觉察他说的内容背后的诉求和期望。很多时候孩子跟我们说:学校的随堂测验自己都做对了。这个背后的诉求是希望得到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当给到他肯定和鼓励时,能感受到他的开心和满足,让他得到了平等对待,被尊重与被理解,自信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总是咆哮指责、批评孩子,但又没办法脱离对我们的依赖,就会感到不被平等对待,不被理解与尊重,长此以往,慢慢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就会越来越叛逆,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和对待他人!

  ③把选择权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

  经常看到好多家长为孩子操碎了心,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了,就意识到这样的做法只会培养出来一个妈宝,很多时候孩子是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的,人都是要通过做成事情获得价值成就感,因此在家里,孩子的很多事情我们都倾向于让他自己做选择:

  比如:

  孩子每天读英语小ai,他自己选择安排;给他设立挣零花钱的公共家务劳动,在培养正确金钱观意识的情况下,让他自己选择做哪些事情挣得零花钱,零花钱用在哪,让他自主选择。

  周一到周五按学校课程表计划来,周六日的时间让他自主选择安排;有时候孩子的自律能力还达不到成人的标准,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的鼓励和辅助提醒,以及适度的唠叨!

  最后最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要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和原则,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适度的唠叨可以让他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这个意识,以身作则,才能让他信服,并且在无形中模仿,逐渐把这些变成为自己的日常习惯和标准!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1

  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与家长沟通,全方面的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前几天,丁刚的妈妈找到了我,“老师,怎么办呀?我实在没办法了!”一见面这几句没头没脑的话把我给问晕了。要知道丁刚可是我们班里为数不多的机灵鬼。不过聪敏的丁刚常常是让我喜忧参半,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课堂上只要他集中精力那一准有精彩的发言,可一旦兴奋点一过,那他准又是做小动作、开小差,手里经常把弄一些诸如铅笔或橡皮等等。后来他妈妈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听了他妈妈的话,我这才知道他会钻大人空子,还敢与熟悉的亲人不讲道理、顶撞他们。我和丁刚的妈妈说:“丁刚在校可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很多道理不用多说,他就明白,只是自控能力稍微差了些。今天听了你的话,我这才发现他在家还有另一面。为什么你不早和我联系呢?”丁刚妈妈说:“我们怕麻烦老师。再说孩子要面子,一听说我们要找老师谈谈就认错,还哀求我们,所以我们也就算了。今天实在感到没办法了才向您反映。”听了她的话我为我工作的不细致感到惭愧,同时也感到家校联系的重要。

  现在的孩子很喜欢表现,他们都愿意听到赞扬声,特别是在学校里,在班集体中,他们更愿意听到老师的赞赏,看到同学们的羡慕。但在家中,他们是父母的中心,是长辈的太阳,于是他们就毫无顾及地为所欲为了。这确实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联系,建立强大的家校联合教育体系,使孩子保持家校的一致性。另外善用他们的表现欲和荣誉感,巧加奖罚,使其明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着急,不能指望一朝一夕能有所获,和孩子打交道要做好充分准备,打持久战、打战术战略配合。要善于利用孩子心理,动之情,晓之理,必要时还要责之巧。

  经过对丁刚反差行为的细致分析,我给了他妈妈一些建议:首先我会找时间找丁刚谈心,会在放学后家访实地勘察。其次希望家长给孩子定一个放学回家后的规定,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作业,在规定时间内看电视,玩游戏。一定时间内孩子坚持做到了要给予表扬或奖励,如在规定期没有完成任务则可以不要他完成,书面写出情况让其交与老师,请老师裁定。再有当孩子在家出现错误后如不接受家长教育并改正的话,一定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使劲帮助他及早认识、及早改正,不要总顾及面子。听了我的'话,丁刚妈妈不住点头,决定配合我,一定要治好他的毛病。

  我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和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与家庭之间分别进行教育,不能形成合力,达不到教育应有的效果。因此,尽快改变家庭和学校之间出现的教育配合失调,改善家庭和学校合作教育环境,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今天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不少学校建起了电子校园网,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更加方便,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子女的在校情况。学校的老师亦可借助留言信箱给家长写信息,及时进行沟通,共同教育和培养学生。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2

  首先感谢老师的分享。每次听到老师分享案例中的父母和孩子成长过程遇到的种种问题困惑,其实都离不开“情绪”二字。情绪管理不恰当,亲子关系越发僵硬,各种行为即出现。只有控制好了父母自身的情绪,才能和孩子之间建立良性的应答关系,才能用好的方式来沟通,才能达到正确的引导效果。陪伴孩子成长,绝不是单纯的在孩子身边,而是需要我们细心去捕捉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让孩子能切实感受到爱和安全,以及被认可,建立亲子间的信任。只有当孩子无条件信任我们时,我们才可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读懂了孩子的行为,我们才知道如何处理解决心结。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相信亲子关系一定会更加和谐愉悦。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3

  今天听了钱教授和蒋院长的讲话,感触十分深刻,首先身为家长的我们意识到了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孩子的事情,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密切的关联,对孩子养成习惯父母不能够急于求成,需要帮助孩子改善保留好的习惯,并经常对其进行夸赞与鼓励,坏的习惯也要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其更改纠正,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认定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种刻板思想,引导其独立自主才是长远目标,对其进行教导时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也要让孩子学会独自面对挫折,而不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在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时期,要让孩子养成倾听、专注的习惯,明白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才会有收获,努力才会有成长,在这些心理活动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实际的问题,类似于写字的姿势和方法也要及时传教,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从拼音到注音,陪伴孩子一同阅读,渐渐提升专注力,争取事半功倍的效率,身为家长的我们也不要有太大压力,更不要给孩子压力,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相信孩子能够做的更好。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4

  每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在上演着形形色色的事情,而有些事情会涉及到各科老师,甚至涉及到一些家庭。班主任则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间起交流沟通的作用。我做班主任也快三年,但总感觉自己的一些沟通语言有时有些直接,但幸好自己的真诚总能打动了对方。

  近来班上的r同学和我说,他不喜欢x个老师,说那个老师的话让他觉得不开心。当时,我并没放心上,因为有时这个孩子的一些做法不合适,老师肯定免不了批评,而他的想法有时也确实有些偏激。但是后来他的妈妈找到我聊起来,当时当着孩子的面提到这件事,而且也能感觉出他在x个方面不赞成那个老师的说法。我立刻觉得孩子妈妈以前说孩子习惯不好,是爷爷奶奶惯的,但作为母亲,她也有一定的责任。就这件事来说,我感觉总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做的.不对的地方吧,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妈妈都说了老师不对,那我下次还违纪的时候老师再说我我就和他“讲道理”。虽然很想反驳,但当时我想了想,没多说什么,和她保证会和老师沟通。后来我和那个老师沟通了,而也又在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她说了她做的不合适的地方。最后,事情很好的解决了,老师和家长都挺满意,并向我表示感谢。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5

  1、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许恺佶从小时就很爱学习,我们家长看准了孩子的这个特点,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从小至今一直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定学习任务,而是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用扑克牌算24点,早期的时候让孩子玩电脑教育游戏软件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当发现孩子的学习有了进步,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家长就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增强他学习的快乐感受,引导和培养他爱学习的习惯。

  2、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没有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许恺佶有时候测验或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沮丧,我们家长在这时候往往是对孩子进行保护,安慰他,鼓励他,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他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总结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我们觉得这样做在保护了孩子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办法。

  3、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放学,许恺佶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回家的情况下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我们家长从不干涉。通过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而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

  4、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许恺佶在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乐器,我们家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可是孩子对学琴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到练琴时间就哭。看着孩子伤心的样子,我们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最后决定让孩子放弃学琴。这件事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带领孩子去体验一些活动而不是逼迫他,引导他的一些好的兴趣如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快乐,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5、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身有哪些优点与特长,我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许恺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有些方面有优势,有些方面有劣势,我们家长经常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自身有优势的项目,一方面发挥孩子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6

  参加新教育年会,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从金堂到诸城,从诸城到栖霞,一路走来,忙并快乐着。回顾三次年会,一年一个主题,将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好的做法逐一的展示给新教育的同仁。而每一次参会都是对自己心灵的震撼。在年会上,我们不但能够聆听到不同地区对新教育的理解,了解到各地新教育的开展情况,亲眼目睹各地新教育的风起云涌,更是能够与新教育的专家老师零距离接触,聆听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报告,切身体会大家对新教育的执着和追求。

  不知不觉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7年了,自认为自己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可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情慢慢减退了,不是不喜欢这份工作,更不是懒惰的思想,是一个又一个让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在影响自己的那份坚守。时间久了,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多了,促使自己去思考这一个又一个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习惯于学校的立场,我们不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习惯于老师的角色,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内心。习惯于讲台上的统一,我们不能理解个体的差异。习惯于一个标准的评判,我们不能理解学生的不满。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自己的不理解,其实是坚持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时间久了,只会出现一个结果,那就是对学校和老师的不理解,普遍的社会现实是现在的老师怎么会这样,现在的学校怎么会这样?

  两种不理解一定会在某个时间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是更进一步的都不理解。栖霞年会的主体是家校共育。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的职责是育,是培育,是教育,我们育的是学生,是家长的孩子,是社会的人,说到底,我们应该在育人的过程中,为学生、家长、社会负责,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对教育的要求,这是根本和关键。其次是家在前,校在后,学校不能超越家,更不能替代家,主体是家,是为学生家庭负责。三是体现在“共”字上,育人是全方位参与的,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切不可替他而为之,何况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到替他而为之;我们还可以把“共”理解为共同,是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共同的目的,是共同的受教育对象,共同的前提是了解、交流和沟通,即了解学生,与家长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很明显,家校共育不是简单的开开家长会,发发校讯通,而是有很多的方法。这方面,新区新城小学已经走在了前列,她们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而且效果很好。这正是下一步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7

  最近听了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家校线上协同育人效能提升要略”系列公益讲座,获益颇多。特别是疫情居家带娃期间出现的很多问题,在讲座里都找到了答案。特别是“养育内心有力量的孩子”这一课引起了自己很多共鸣。

  在这一次公益讲座中,接触了一个词“赋能式养育”。通过聆听,了解到赋能式养育就是在育儿过程中,要尊重和接纳孩子,给孩子赋能授权,赋予孩子某种能力和能量。或者说是授权孩子更多更大的权力,发挥孩子潜在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大的舞台来展现能力。这个观点给自己的启发太大了。特别是在生活中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时,会出现急躁、专权、吼叫等情况,在这时候总觉得为什么这个孩子这么的不懂事,大人说什么都不听。听了讲座后,突然明白了,在处理和孩子的矛盾问题时,真的只有孩子不对?只有孩子不懂事吗?大人有没有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来和孩子沟通交流呢?父母立的规矩,有多少是父母自己的的一言堂,完全没有和孩子沟通过?其实,转变只在一个细节上,就是让孩子参与进来,不要成为包办式的家长,多给孩子自主权,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比说教、催促100遍还要有用。

  在讲座中,有一位妈妈的分享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妈妈分享的很多观点和我育儿过程中所践行的是一致的。特别是提到让家中充满爱,这一点我也觉得太重要了。在家庭中,夫妻关系一定大于亲子关系,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生活在爱中的孩子才会分享爱进而去爱别人。好的家庭关系的营造其实是父母必修的一课,在家中,不要吝啬爱,要勇于表达。

  分享中还提到一点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就是:想让孩子更自信,就放手。宠大的孩子是一个宠物,用大的孩子才可能是一个人物,越用越有担当。平时生活中,总觉得孩子还小能干什么呀,其实从小培养自主、自立的意识和习惯比什么都重要。很多情况下家长怕麻烦,总觉得孩子干不好还要跟在他们后面收拾。在这种怕麻烦中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就过去了。放手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只是为了干这件事,更多的是通过干这件事培养他们自己事情自己干的习惯和意识,改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状。以此为契机,自己也要努力改变以前的观点,多放手。

  第一次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感谢讲座中分享的诸多观点,让自己育儿之路能少走一些弯路,积累宝贵经验。育儿之路还很长,自己会一直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8

  在我们的生活中自从有了儿子,他就是我们心中所有的希望。我们希望他能和其它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德、智、体各方面能出类拔萃的人。

  然而作为母亲的我,除了对他抱有更大的希望外,更多的还是对他的偏爱。例如:他喜欢的玩具,吃的东西,穿的衣物等等,只要他一开口我就会尽量满足他,生怕让他不开心。在我的心中总以为孩子还小,迁就迁就他也就认为无所谓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懂得的事情越来越多,渐渐的我从他身上逐渐萌发出来的一些自私,任性的行为,使我发现自已对他的教育方法不对,为此我也一直感到很苦闷不知道怎样来教育孩子。

  通过前一段时间家长学校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现在对儿子的教育方法和平时的保健都有所改变。例如:他平时晚上睡觉前总是要吃东西以前也不在意,现在我就对他耐心的讲道理,说吃好东西睡觉会对牙齿不好,牙齿会痛等等。慢慢得他也习惯了睡觉前也不吵着要吃东西了,为此我也感到很欣慰。

  不管怎样理解,我总觉得毕竟孩子还小,他分辩是非能力和良好行为的养成,要来自平时生活中所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对孩子要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现在我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作为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的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19

  现在“依法带娃”开始了,随着一系列法例的实施,以及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给万千父母指引了正确带娃的方向。家长们现在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能再用老办法。身为新一代的家长,孩子身处的世界跟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已经不同了!现在的世界日新月异,知识爆炸,孩子接受知识的渠道比我们之前的要多,孩子见识的到世界比我们更加大,所以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教育孩子的新方向。

  20__年家庭教育公开课,唤醒了家长的主体责任意识,更明白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本期课程专家深入了解了相关法律规律,通过专家向我们解读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让我们见识到育人实践的深度,专家所选择的案例通俗易懂,让我们家长受益匪浅!有正确的方向就会有正确的方法,这次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让我加深了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了解与认识,也让我重新树立了新的育儿观。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0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其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的起点和基石。多年来,北京市顺义区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格局,创新推进社区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了“共谋、共建、共育、共升”的家校社新型关系。家校社协同育人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区域教育的发展理念,还是促进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

  系统思考,注重一个“谋”字,整体布局家校社协同育人。顺义区从区、校、班三级层面进行统一规划,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做好顶层设计。在区级层面,区教委整体谋划,将家庭教育写进教育发展规划,形成了区社区教育中心牵头,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社区为枢纽“三位一体”的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在学校层面,以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提出“十有”标准,即有挂牌标识、有章程制度、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总结、有教室、有教材、有活动开展、有活动经费、有考核评估、有档案资料,三年为一轮,两轮覆盖全区并全部达标;在班级层面,以家委会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指导学校发挥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作用,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形成“家长教育家长”的良性循环。

  明确职责,关键一个“建”字,创新机制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与其他地区家庭教育由妇联或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不同的是,顺义区注重整合与借势,充分发挥区社区教育中心在家校社协同中的优势,强化枢纽功能,将家长和教师两类人群作为服务对象,既符合社区教育中心的职能定位又为其赋予新的职责。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导办公室,将其作为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地、教师家庭教育专业的培训地、家长学习咨询的根据地。在此职能基础上,顺义区家长学校总校、顺义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均落地于此。

  协同推进,抓住一个“育”字,多方共促家校社协同育人。家校社协同体现的是家校社三方的合力。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作为“社”的代表,发挥资源整合和纽带链接的双重作用。不管是面向家长的讲座活动、咨询服务,还是面向教师的专业培训,都整合了全国高校专家、教育系统骨干、社会知名人士、家庭教育机构四类资源,使活动体现出专家知名度高、主题贴合度高、现场互动性高的特点。区社区教育中心对外与妇联、关工委、首都高校、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从区级层面整合协调软硬件资源;对内将外部资源输送到每所学校、每个社区、每个家庭,发挥了纽带作用。

  指导服务,体现一个“准”字,助力家校社协同精准施策。顺义区从活动开展、队伍建设、资源开发、典型培育四个方面开展家校社协同。家长教育大讲堂、家教名师校园行、家长教育沙龙、亲子绘本领读四项品牌活动,持续六年保证每月一讲,家长满意度95%以上,体现了活动专家和主题选得准;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每年一次、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每年两次,每年培训量保持200人以上、参训人员满意度95%以上,体现了队伍建设内容和形式安排得准;顺义家长在线微信公众号建立三年来,通过非行政手段积累了7万粉丝,自建资源3000余个,阅读点击量超百万次,体现了资源建设建得准;坚持挖掘学校特色,培育各类型试点学校,宣传优秀家长事迹,体现了典型样板找得准。

  20xx年疫情期间,顺义区在全北京市首先开通“见号如面”线上咨询室,累计接到家长提问1万余条,通过线上文字答疑、线上专场咨询、线上一对一问诊的工作模式,在特殊时期为家长开辟了一条通道。

  督导评价,落脚点在“生”字,助力家校社协同科学运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家庭教育不再是妇联或教育行政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要事。家庭教育被顺义区政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为抓手,纳入镇街、社区考核,区教委以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创建为抓手,纳入学校督导评价范围。同时,每次讲座、每次培训、每个项目完成后都建立了满意度评价表,也正在探索建立包括区教委、学校、社会及学生、教师、家长的综合监控与评价体系,对家校社协同全程跟踪督导、及时诊断评价,在“生”上下功夫,创生机勃勃、持续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既成了学校的好助手,为学校搭建展示平台,也成了家长的好朋友,为家长解决了诸多普遍性和个性化问题,提供了专业可信的学习资源。未来,顺义区还将根据“双减”等新政策,开展更加符合学校和家庭需求的家庭教育工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1

  “妈妈,我特别喜欢上学,学校有好多好朋友,在学校特别开心……”,“妈妈,今天课上写字我写的不对,我要多练习一下……”,“妈妈,我的同学认识好多字,看过好多书,我也要多认字,我已经背下来很多诗了……”20__年9月1日,我的女儿正式成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样的话,她每天都会说很多很多,我很欣慰她顺利地完成了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角色转变,这一切无不得益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默默付出和精心教导,老师们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通过润物无声的“减和增”,让我们收获了一枚“快乐、进取”的“小豆包”。

  一、“双减”,减的是课业负担,增的是责任担当

  身边的同事都很羡慕我,没有经历过孩子刚进入小学时鸡飞狗跳写作业的可怕场景,相较以往,“换一种学习方式”,是我最大的感触。没有了机械重复作业,如何让孩子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呢?我想,这不光光是每个家长担心的问题,也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像孙校长之前在一次讲话中谈到,学校通过“高站位”、“提质量”、“减负担”、“保服务”等一系列统筹规划和具体措施,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观察,我感觉到,老师们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将学习、练习、复习融汇到课堂中,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牢固掌握知识;课后,更多的是一些类似“成果展示”的视频录制,让孩子们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班主任王蕾老师,还特别关注到家长们对于孩子学习方面的困惑,利用休息时间召开“即时家长会”,及时解答家长们的关切问题,注重构建家校合作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双减”政策以来学校推出的早晚延时托管服务,切实解决了家长们的现实困难,但老师们却在课内课外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老师们这份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让每一位家长深深感动。

  二、“双减”,减的是应试枷锁,增的是素质摇篮

  虽然按照“双减”政策,一年级没有书面作业,没有卷面考试。但是,孩子所在班级的各科老师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充分运用儿童心理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深刻的体会到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渐入佳境。课堂上通过课外书分享,孩子发现和别的同学的阅读差距,从而孩子从内心希望自己多读书;通过当小老师,训练孩子的答题逻辑和表达,巩固孩子们掌握的一个个知识点;通过小礼物奖励,激发孩子们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情……孩子们何其幸运,在初入学海时,遇到好的老师和积极向上的集体,埋下一颗热爱学习的种子,养成一个有利学习的习惯。同时,一年级2班还开展了班级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勤奋学习我能行”、“安全环保小达人”等活动,让孩子们养成勤奋学习,热爱公益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中弘扬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孩子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双减”,减的是焦虑内卷,增的是快乐梦想

  “一个对孩子真正负责任的家长,必须真正参与到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事业中”,培养孩子,绝不仅仅是报几个补习班,把孩子扔给学校和培训机构那么简单。“双减”大背景下,该如何成为一名负责任家长,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学校的“家校共育未来线上主题沟通会”为学校和家长架起了沟通、学习的桥梁,专家老师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分析这个阶段孩子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向家长讲授实用的指导方法和技巧,让我很受感触、很有收获。通过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有新的思考。没有了参加各类辅导班的“盲目抢跑”,我们应该更加侧重孩子“心智”的培养,搞清楚孩子的“成长法则”,让孩子发现独特的自我,并且鼓励、培养他们的特长、兴趣,让他们走上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对于充裕的课后时间,我的孩子非常高兴,因为她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参加弹琴、唱歌、跑步等文体活动,或是帮妈妈干一些洗碗、擦地等家务劳动,亦或是与兄弟姐妹、朋友邻居追逐嬉戏进行一些社交往来……总之,她的童年注定是五彩斑斓,她的梦想也注定是多彩多姿!

  轻装上阵学本领,天高海阔任翱翔。让我们在“双减”政策的东风下,架起“家校共育”的船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2

  贺是一个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老师同学都十分喜欢她。她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好孩子,课余时间学习古筝、舞蹈,参与各种各样的校、内外兴趣活动;她独立能力极强,学习习惯非常好。贺家长十分重视子女教育,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他们尊重和欣赏孩子,在陪伴和鼓励中助力孩子的成长。

  对于第一次当父母的我们更多的是把中国教育在我们自身成长中缺失的部分做一些完善。给大家分享我在和她相处中的教育方法:

  1.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量的叠加是小学生的关键。小学期间的孩子我们认为可以看各类有益书籍,不限年龄阶段的书,只要她能接受就可以。当然阅读要有方法和形式,这样才能让孩子保持新鲜感和接受这个习惯。

  2.陪伴是关键。从贺xx2岁还不识字起便开始每晚坚持给她读书,直到6岁她可以自己读书为止。没有刻意的去交认字,在听书,看书的过程中增加了识字量。所以家长的陪伴很重要,陪伴读书,陪伴玩游戏,陪伴参加活动。这里要强调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一定是父母陪伴的结果,绝不可能是孩子天生的本能。

  3.平等的沟通。把贺当做一个小大人对待,是我一直以来的做法,这个对她开朗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好处。她会和我说学校里的事情,我会和她分享我在她这个年纪的糗事。她会主动和我说最近什么学科下降了,考试后无论好坏会自己分析一下原因,总结经验。

  4.多参加活动,多出去增长见识。每年不管远近,我们都会带她出去旅行,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比赛。每一次活动或比赛都是一次历练,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些对她的学习都有好处。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3

  为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行动、因地制宜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更好地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长效育人机制,近期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成功召开“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工程”项目培训会。

  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工程项目办中小学负责人蔡芊老师、项目办李艺巍老师、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党总支书记杨关群、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校长时蒙、及所有学校中层及班主任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副校长白鹛主持。

  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校长时蒙强调,我校将围绕“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项目,以此为抓手,采取项目式跟进学习的方式开展家校社协同课程、班主任研培行动。我校将充分利用家校共育数字平台资源,以家长培训为抓手,按周、按月实施项目活动,定期开展志愿活动,探索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线,形成“教师指导、家长参与、学生主体”的共育格局,促进家校社共育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发挥试点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创新应用水平。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4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

  现在的小孩因为生活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环境相对复杂,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会延续到学校中。学校老师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各项习惯和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等,就须得密切联系家长,只有老师和家长充分的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有骨干教师的一句话就讲到,与其让孩子改掉坏习惯不如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的是不懈的坚持。我们都知道要养成一个习惯,最少得21天,在这期间,不仅仅需要学校老师的督促,也需要家长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只有学校和家庭合力,去督促孩子将好的习惯坚持下去,我们的孩子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沟通消除偏差,正确看待孩子。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是老师关注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的一个体现,并不是老师对孩子有什么偏见。如果我们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搞好家校共育就犹如建设好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种子饱满,土壤肥沃,园丁辛勤,环境适宜,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5

  爱是两个人或者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状态,彼此相依,紧密相连。总之,谈到爱时,人们想到更多是靠近和相拥。

  亲子之间也不例外,爱也是从类似这些关键词发展的,孩子在母亲的子宫中用脐带相连,出生后孩子和母亲用温暖的怀抱相依相偎,再后来是在父母肩头熟睡的感觉,这些都是一幕幕美好的亲子相爱的场景。不难发现,亲子之爱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分离的,或者说是彼此的相互独立的,使孩子与父母,与家庭之间越来越能够拉开距离。

  正常的爱是孩子越来越独立,这是家庭中给孩子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爱的终点。一个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正确,最终考察的结果是他的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独立,能够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独立生存,独立决定,独立经营自己的生活,能够学会独立地控制自己的人生。

  爱从依恋开始,最终导向独立,这时父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也是考量自己爱孩子是不是合理的标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感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就是孩子越大,父母应该越轻松才对,这才是培养孩子应该努力的方向。父母的教育艺术应该表现在鼓励孩子独立上,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表达对孩子的爱,除了让孩子产生安全感,更多的应该基于孩子的独立能力来考量我们的爱是不是恰当。

  独立的孩子生活是自己的,而不独立的孩子一切都是父母的。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6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于己是功德无量,于人是受益终生,于国则是播下和谐发展的希望火种。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不可忽视。伴随身体与智慧的成长,学生的思想、品性日趋成熟,道德观、人生观也会逐渐完善。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这就需要家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刻正确引领,把学生带入到德智兼备的人生轨道上来。

  学校为了把体美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现有背景下,开展好学校课后服务,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出来,更多地去亲近自然、接近生活、靠近劳动,不失为一个求真固本的理想选择。只有加强认识,主动作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能有效落实课后服务要求,才能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宽松、更为个性化的成长环境。

  很荣幸为孩子选择了朔城区五中,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注重课后服务,加强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7

  我一向觉得孩子应当在简便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团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加强她的社会交往本事、心理承受本事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本事。能及时告诉教师自己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的发言。我觉得此刻是孩子性格构成的关键时期,融入团体对她完整性格的构成是很有帮忙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创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所以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要严格地要求自己。

  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己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己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他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研究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间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一样的意见,创造一种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应当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和职责,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胡紫政此刻已经六岁了,说话、做事俨然是一个小大人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她的每一点提高都让我们欣喜万分,但也不乏头痛的事情,性格倔强,自尊心太强。胡紫政很爱“面子”,这大概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见证,我觉得是和紫政在共同成长,她是一天一天在长大,我们是一天一天在学着做家长,她的每一天成长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课题,但相信和成人之间的交往一样,沟通是最重要的,鼓励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声的重要桥梁。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有他独特的特别,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最可爱的一面!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8

  孩子报学前班,学拼音、写汉字、等,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而我,也有类似的想法。

  有幸的是通过“幼教三六五”平台,观看了两位专家学者关于《幼小衔接社会准备》的讲座。王老师通过事例和实践理论,讲述了培养孩子学习品质的重要性,讲述了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好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为家长对幼小衔接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好孩子的心理准备、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适应小学生活,并不是以先学来打好学习基础,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学习品质的培养。首先我要做得是调整好心态,让孩子自然过渡。从孩子升入小学的那一刻,将接受更多的新知识,结识更多的新同学、新老师,开始新的生活。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提前适应小学,要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从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为孩子在进入小学前打下基础。

  我作为家长,首先要培养好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把孩子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的内容,融合到游戏以及亲子互动中,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从而培养孩子的好学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作业是检验孩子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当孩子放学后就要明确告诉他,放学回家后要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在干其它的事,这个学习习惯从幼儿园就要培养好,要让孩子从小懂得这个道理,不能等上小学以后再说。

  在我作为家长看来,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这个时候,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自信、快乐、智慧的孩子。孩子的成长,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幼小衔接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开端,我要放宽心态,尊重与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才会发现孩子更好的一面。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变得更优秀。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29

  今天观看了——幼教365关于《“幼小衔接,家庭在行动”之学习准备》的专题知识讲座,很受启发!

  讲座就幼小衔接应做的学习准备每个方面又通过列举实例逐一分析!给家长朋友以明确的指导!消除焦虑的同时又找到了具体的方法!

  其实,幼小衔接的过程,家长的陪伴和正确引导重要!首先,引导并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带领参观附近小学,讲述小学知识的奇妙!让孩子从内心喜欢并渴望成为小学生!其次,引导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和宣泄方式,并以身作则,用适合的方式表达情绪!引导孩子科学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多观察情绪变化,多倾听和接纳其内心感受。第三,让孩子多参加室外运动!比如,通过体验花样跳绳的乐趣,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强合作意识。

  幼儿入学前的“学习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朋友应配合学校实现家园共育!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在生活中给予孩子们科学、适宜的帮助以及温暖的陪伴,减缓衔接的坡度,帮助孩子们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心得 篇30

  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众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家庭、社会携起手来,构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网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社会是育人的大环境。

  江小妞的爸爸妈妈希望她性格活泼,热情大方的和同学们相处。在校她很爱运动,操场是她最爱的地方。可以说校园的每个角落她都去玩个遍。虽然是小女生,但并不妨碍她淘气调皮,比如在排队集合的时候,大家一起往前走时,她会一蹦一跳往前走。上课坐累了,她就躺在椅子上,椅子不舒服就躺在地板上。班里多数孩子不喜欢它,常常有人找我告状,说她影响班集体的荣誉。

  然而,江小妞也有另外一面。有一次,她玩东西砸到了隔壁班的一名同学的头。当她看到闻讯赶来的妈妈一边忙着张罗带同学去医院检查、一边掉着眼泪跟同学家长道歉赔不是。小妞的眼泪也止不住的掉了下来,一会儿去拉下妈妈的手,一会儿去帮同学擦下脸,既悔恨交加又手足无措。还有一次,班上组织展示活动,小妞一会儿帮助女同学梳头,一会儿帮助体育对长维持队伍秩序。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江小妞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但父母工作很忙,小妞的日常生活主要由姥姥照顾。爸爸妈妈出于“补偿”考虑,一有时间就带她外出旅游、参观展览或是参加活动,以“大家开心就好”。所以,小妞思维活跃、性格外向,善良有爱心,但不注重生活细节、不太会与他人相处。

  掌握了这些信息,为家校共育提供了针对性。一是帮助父母调整家庭教育方式。收集一些育儿注意、小学生成长特点规律等知识,利用家校联系平台、校讯通等渠道,分享给家长,帮助家长纠正日常教育中的`一些误区,并每周与家长进行一次电话联系,共同商讨引导教育的方法。二是帮助学生调整对江小妞的视角。利用家长会、节日活动等时机,及时向全班同学和家长展示小妞的“另一面”,让大家认识一个“全面”的江小妞。三是加强日常培养锻炼。采取代表全班参加体育比赛,当老师小助手、维护活动秩序等办法,启发小妞的自我教育,增强她的自信心。一个学期下来,江小妞再也不是那个不受欢迎的小野马。

  这个例子说明,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些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逐渐形成了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性格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

  总之,教育问题学生必须家校联系,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当然,我在问题学生教育方面经验还不够丰富,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我坚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不断尝试,勇于实践,继续做好家校工作,与家长们共同为二十一世纪祖国的腾飞。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