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4篇)

时间:2024-04-06 其他心得 我要投稿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4篇)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

  连日来,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老军人李文祥的事迹在中原、在全国各地传颂,感动、震撼、陶冶着无数受众的心灵。李文祥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一种别样杰出、丰富的人生,让我们切切实实目睹了革命老前辈的不凡品格。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和平建设时期又是这样安贫乐道不问索取;从不炫耀成绩,于朴实无华中埋头实干……“这就是你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省委书记卢展工一语中的。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个没有精神的时代,注定是一个平庸的时代、一个无所建树的时代。我们处于一个市场经济时代,物欲膨胀、极端利己等市场经济副产品让一些人迷失了自我,丧失了精神,李文祥的事迹,对许多人来说显得十分遥远、陌生。但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正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坚实的脊梁。远的不说,在我们中原大地上,就诞生了并不断涌现出一代代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一批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志士,一群群甘于平凡、埋头苦干的“孺子牛”……正是有了他们,中原大地始终浩气勃发,河南发展始终动力澎湃!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李文祥老人的精神,就是新时期“三平”精神的写照,是“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险、侠肝义胆”的河南人的典型,值得大力弘扬、认真学习。浴血奋战求解放,甘做村官为黎民,我们要学习李文祥心系人民的情怀。功名利禄面前淡泊,苦难忧患面前挺身,我们要练就李文祥无私奉献的风骨。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便在最基层的岗位上也做到“守土有责”,报效国家人民,我们要接过李文祥那火热的责任感。不图虚名,不慕浮华,只为多干实事,造福一方,我们要好好传承李文祥那务实重干的作风。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中原经济区如何建?领导干部作风如何转?答案不是抽象的理论,它就寓于千百万优秀中原儿女的实际行动中,寓于他们身上蕴涵着的伟大精神中。李文祥身上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他给我们树立了一面镜子,一个楷模,一个标杆。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

  在铁路街道安顺社区,有一位老党员李文祥,在街坊邻居间他热心友善,在社区党员中他率先垂范。他把雷锋精神语录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间,他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今年已是78岁高龄的他这样说道:“既然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那这一辈子都要坚持做一名合格党员。”

  忠诚担当 做好支部书记

  李文祥现任职铁路街道安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说起这一职务,他觉得自己肩上责任很重:“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我不能让大家失望。做为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事事都该严格要求自己。”在他的日记本上,他记录了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里面有他自己的工作总结,也有生活感悟。更多的是计划每天需要做的日记,让自己不要虚度光阴。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每天坚持翻阅相关材料,认真做好学习笔记,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同时,为了帮助社区里的老党员共同加强学习,他会定期组织老党员召开学习交流会,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心得。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李文祥会主动去家中,进行交流,带去报纸杂志,让他们共同学习。在今年“七一”,李文祥为社区群众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执著奉献 服务身边群众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多年来,李文祥的邻里有什么事情都习惯找这位热心肠的李大爷。小区的下水井盖损坏了,他及时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进行更换;自己住的单元墙壁粉刷,70多岁的他从一楼打扫到六楼;虽然自己已年过古稀,但是社区里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要办理医疗保险等事宜时,他楼上楼下帮着跑了一个礼拜。20xx年,他给街道贫困户捐赠衣物3大袋;20xx年春节,他得知永安五区有位百岁老人,于是他送去了200元的慰问金。生活简朴的李文祥,多年来总是会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尽绵薄之力帮助他人。就是这样点滴的付出,让他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一句话,成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走过的路。他把善意和爱心融入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出一份使命担当。在创城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他的身影;在服务群众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他的脚步;在践行合格党员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坚定。

  严于律己 培育良好家风

  李文祥共有4个孩子,全部都是党员。用他的话说,自己家也能算是个小的支部了。因而,平时的家庭会议就变成了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他们会议的主题。从国家大事到自家小事,从工作学习到教育子女,李文祥在严于律己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党员带动树立良好家风,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退休以前,他恪尽职守。1992年11月,李文祥在值班时,发现铁路路基两边都是从火车上掉下来的玉米、高粱、小麦等散装粮食,车厢的缝隙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于是,他多次给《人民日报》、《人民铁道报》投稿并拍照取证,反映此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做好本职工作是他给子女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家庭教育中,他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延伸到子女身上,他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延伸到生活当中。因而,他成了安顺社区的雷锋,他也成为大家眼中的优秀的共产党员。

  50余年的时间,入党时的誓言还萦绕耳畔;半百的岁月,锤炼了李文祥作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同时也鞭策、鼓舞了他心系群众与工作,事无巨细皆是情的十足干劲。这就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情怀。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3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莫过于教师——他们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家庭来讲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正常入学,对上学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但张桂梅,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行动让1645名贫困女孩迈向了大学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她就是人间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对张桂梅来说,她这一辈子都在为贫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劳,为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面对旁人的不解、质疑甚至是谩骂,她都不予理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为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她四处奔走,拉赞助,搞募捐,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费女子高中成立了,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希望之门,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学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张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再到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这一个个身份的转变和叠加,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对当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都化作了她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努力贡献的动力,她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只为让每一位贫困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困孩子未来的天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19年的努力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行动向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课,是用行动让贫困女孩华丽转身的“天使”。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4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x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5

  第一次看到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是在20-年11月的学习强国平台上,起初也只是当作一条新闻点开的,但看完后内心被深深的震撼了。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张校长的报道,甚至当时就有一种冲动,我要带女儿去那所学校看一看,看看别人是怎么学习的,我已经和我家的丫头说了此事,可惜的是受疫情影响,暂未成行。1月5日,在参加党员学习时和大家一起再次观看了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我感觉心情难以平复,必须要写点什么。

  我们大部分人可能对于贫困这个词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即使年少时家里生活条件不太好,在父辈的努力下,我们后来的生活也是蒸蒸日上,但在很多地方,贫困仍然存。20__年我曾经去过云南,当时坐着北京212途经贫困山区的学校时,所看到的场景让人记忆深刻。当时临近中午,年长一些的学生用几块砖头支起饭盒用树枝生火烧饭,做好了再分给年纪小的学生一起吃,他们住的房子即使在白天都是黑乎乎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他们睁大了眼睛看着你,那种眼神让任何人到了那里都会有一种想法——要把自己身上所带的能帮到他们的东西都给他们,当电视中的画面真实的出现在你面前时,真的让人无法忘怀。但你能给的东西总会用完,用完了又该怎么办?

  -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为了脱贫,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并且决心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张校长扎根云南从事教育几十年,她看到了贫困给学生们的求学之路带来的羁绊,特别是在一些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存在,女孩子十几岁就会出嫁,贫困以及守旧的思想中断了她们的求学之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校长走的就是以学脱贫之路。办一所免费学校,这个想法在常人看来近乎疯狂,先不说别的,我们又有谁敢有这样的想法。但张桂梅校长不但想了,而且促成了,20__年11月,丽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这所女子高中不仅是一所免费的学校,而且招收的学生不论基础,不设“门槛”,甚至第一届的学生有的成绩只能考几分,这样的成绩谁能想到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三年后的高考中达到综合上线率100%。虽说社会上难免会对华坪女子高中的学习方式有杂音,但对于山里的贫困女生来说,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迈入更宽广的天地,才能让自己彻底的摆脱贫困。

  我们要记住华坪女子高中是一所公办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求学的同学从没有忘记对党和国家的感激,而张桂梅校长是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信仰托起了华坪女子高中同学们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最后,让我们一起记住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三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6

  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梦……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一片颗粒无收的土地,哭声直上千云霄。一把稻米,那会是几十人,乃至百余人的生命。“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一片土地,1100公斤。夏日的风吹过稻田,小小的稻苗随风摆动,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闲。可小小的稻苗永远也不会知道,一位老人不再会开着小车在田间,小心地培育它们。

  小苗们会努力长的很高,长的很大,要像高粱一样高,穗子要像笤帚那么长,结出的稻米要像花生米一样大……不会再有人为饥饿所迫,因为“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我们害怕伟人的离去,我们害怕后来的人们不记得他们,害怕他们真的变成课本上的一行文字。最可怕的事情,是遗忘。我们害怕他们只知道假大空的概念和意义,不知道他们真正的付出了多少,真正的为什么值得我们记住。我们真的不会忘记。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

  一位老爷爷,笑的那么和蔼,那么开心,开着他的小车,行驶在田埂上。田里的稻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稻米像花生一样大。爷爷笑着,我们跑去告诉他,超级稻长遍了全球各地,他还是笑着,笑的那么和蔼,那么开心……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7

  在教育系统内部,每位教师对“张桂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的先进事迹,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和一名教师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她对党忠诚,践行四好老师要求的榜样,支援边疆建设,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理念,帮助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她坚守教育报国。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她无私的大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要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好老师。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8

  为响应金山区委开展向蔡蕴敏同志学习的活动,努力营造全镇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学先进的浓厚氛围,近日园区开展了学习蔡蕴敏同志先进事迹活动。

  蔡蕴敏同志“敬业、进取、团队、奉献”的精神在园区广为传播,她先进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在这次学习蔡蕴敏同志先进事迹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也让自己深深地思考,决心把蔡蕴敏同志当作一面镜子来对照自己,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应该如何工作,如何作一份让同事、领导、客户满意的答卷。

  蔡蕴敏同志扎根医疗事业20xx年,她视病人如家人,为病人的痛苦而痛苦,始终把病人的尊严放在首位,不断悉心钻研学习新技术,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爱心,诠释着医者至高之诚的职业精髓,她的事迹深深感染和震撼着我。

  作为一名医者,蔡蕴敏同志能够把病人当家人一样对待,把医疗工作作为自己奋斗终身的事业,身为招商引资工作第一线的我,为何不能把同事、客户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去对待呢?为什么不能把招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呢?

  联系到具体工作中,“敬业、进取、团队、奉献”是核心精神。作为一名招商人员,要舍得放弃安逸的生活,舍得放弃休息日,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去;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工作中碰到困难要勇于突破不放弃;团队中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团队的进步和力量;当私事与公事抵触时,要懂得舍弃和奉献。

  记得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那么他已经成功了一半”。蔡蕴敏同志之所以能成为今天大家学习的楷模,就是因为她把工作当事业在做,她热爱工作就像热爱生命一样。

  作为经济园区的一名招商人员,我会以蔡蕴敏同志为学习的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敬业、进取,为园区的发展奉献自己所有的力量!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9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__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20__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__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1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热爱教育事业

  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从20__年7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七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我永不退缩,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关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的主体,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声,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了解国内外最新的高职教育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学生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工作中我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她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2

  袁隆平,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西省德安县,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5月22日1:07时,袁隆平爷爷逝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伤心极了。

  袁隆平爷爷91岁。曾任河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在学习当中,我听他说过,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生命不息,我将继续追寻追寻为了梦想永不停息,听说袁隆平爷爷梦想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要高。虽然只是一个梦想,但是袁隆平爷爷在不停的奋斗。袁隆平爷爷把这个事情看作了现实。。

  袁隆平爷爷在没有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时候,家里已经非常有钱。可袁隆平爷爷。从未享受。连剪头发也要去三五块钱一次的店里。虽然袁隆平爷爷家里很有钱,但是他不像那些富人一样奢侈,而是继续努力从事国家的事业。

  袁隆平爷爷这一生都在为国家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袁隆平爷爷是中国的工程,也是全世界的工程,他从事水稻职业让我们所有人都吃上了美味的饭。连联合国也在纪念着他。不仅是中国,还有其他国家也都非常的纪念他。让我们向他致敬,努力成为他这样的人。为国家而奉献。我们努力学习吧。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3

  孙水林始终不变坚持着做人的基本原则,二十年来没有动摇的信条: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为赶在年前给老家的工友们发工钱,在驱车回家的途中遭遇车祸,一家四口全部遇难。弟弟万分悲痛,坚决完成哥哥的意愿,四处借钱,终于在年前为工友们发放了工钱。孙水林的父母及工友们无比的感动,父母为有孙水林这样的孩子而感动,工友们为有这样的工友而欣慰。

  孙水林深知工友们一年在外奔波劳累,含辛茹苦地打工挣钱,目的是回家同家人团聚,一起过个热闹年。然而,天公不作美,灾难总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降临,谁也没有想到会落在善良正义的农民工身上。

  孙水林说过:“我们砸锅卖铁也不会拖欠工人一分钱,不欠那个良心债。”困难再大,哪怕四处奔走借钱,哪怕抵押房子贷款,哪怕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都不会拖欠工友们的工钱。

  从上学那天起,老师及父母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而今社会多姿多彩,五花八门,有什么能满足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有什么能满足人们的欲望?仅仅是金钱吗?今天,当我们呼唤信义回归时,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良知?孙氏兄弟的义举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描述这份坚守的美丽。

  信义是做人的灵魂,就让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我们的人生也会因坚持而不平凡。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4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尖锐命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人。”袁隆平用惊人的科学成就响亮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袁隆平,平头小脸,土里土气。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稻谷60%源自于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怎样的力量使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几亿人的命运呢?又是怎样的力量促使他执着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呢?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

  面对未来,袁隆平任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世界水稻面积10%提升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隆平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我由衷的敬佩他——一个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袁隆平爷爷。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5

  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滕启刚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从心底坚定了信念,要为国徽增光!”滕启刚正是由于能够始终信守自己的入党誓词,才能够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不断奋力前行,书写出光辉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他注重为身边的年轻人做好表率,发挥一名老共产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6

  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学习了杨善洲老书记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xx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最后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他的这些光荣事迹让我深有感触。俗话说,做好事做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斗志和情操。

  杨善洲同志一生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几十年来,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60岁退休后放弃舒适的晚年生活,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当荒山变成林海后,又无偿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移交给当地政府。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纵观杨善洲同志的一生,感触最深的是:他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一心为民、扎根于民的公仆情怀,有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有大公无私、谈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这一切都是这位老共产党员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对我们是一种无形的鞭策。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正处在社会变革和转轨变型的环境中,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化,诱惑也不断增多,部分人抵挡不住诱惑,信念开始动摇。此时,我们党推出这位忠以报国、诚以修身、勤俭自强、信以立业、德才兼备的时代楷模,很及时,也很有必要。

  我们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缅怀先进人物,更要传承和发扬他的信仰追求,并以此为标准来调整和找准自己的人生航向。我们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我们应以老干部的利益为重,在为老干部服务中真心“树儿女形象”,以老干部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老干部的事业,自觉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推进老干部工作的发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参谋助理。做到承上启下、上下级及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管理好活动中心的文档、图书等工作,抓好宣传通讯报道工作,认真做好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安排、疏导工作,做到凡事心中有数,尽量做到让老干部满意,局领导放心。团结同志一道努力,关心爱护年轻的同事,做好传帮带工作,为党的事业站好最后一班岗。把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用扎实的工作、敬业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来谱写一曲共产党员的生命之歌!不愧于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不负使命!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7

  “一刻也离不开群众”,这是1943年主席为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的亲笔题词。马锡五担任庭长期间,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执法严正,刚直不阿,他的审判方式被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20__.6.4,57岁的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滕启刚积劳成疾去世,他的故事让人们想起了“红色法官”马锡五。

  11月4日,滕启刚被辽宁省委宣传部追授“辽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个被称为“马锡五式好法官”的人的故事,像暖流温暖着初冬的辽沈大地。

  “滕氏调解法”让百姓心服口服

  滕启刚30年来从未离开过千山区人民法院,他是千山地区人民熟悉和爱戴的法官。20__年到千山法庭工作的王铋程,从滕启刚身上看到马锡五的身影。

  “马锡五下乡了解情况遇到农民下地归来,会把农民手中的牛绳接过来帮他拴好,等他休息一会才开始谈;滕庭长经常带着我们把法庭搬到农民家炕头,盘腿坐在炕上从拉家常话开始。马锡五说,群众找上门来反映问题,是对你的信任,怎么可以拒之门外?滕庭长把自己的电话对外公开,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倾听他们的诉求。”

  就像“马锡五审判方式”给边区人民带来公平正义一样,滕启刚的“滕氏调解法”让千山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

  20__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镇山印子村要建文化广场,需占用一个农户门前200多平方米土地,农户要求高价补偿,村里做了多次工作也没用,气得村书记找滕启刚要起诉农户。

  滕启刚了解到这个农户刚做完心脏手术,脾气还很暴躁。他找到农户说:“我来不是因为村里告你,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你不用把我当法官,就当懂点法律的人,帮你出出主意。”一番话拉近了距离。几次登门交流后,问题得到解决。

  有人概括“滕氏调解法”:办理家庭纠纷,运用“亲情融化法”;矛盾复杂,依托各类组织运用“外力协助法”;涉及利益分配,运用“换位思考法”;纠纷激烈,运用“背靠背法”。对滕启刚来说,所有调解法只有一个核心:用心去调解、用情去疏导、用法去解疑,让法律以柔软方式走进群众生活。

  滕启刚整理归档的收案簿中,有一本封面上写着“史上最牛的一年收结案”。那是20__年,滕启刚收结案219件,其中210件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8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她没有亲生儿女,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和慈善事业上。20__年,张桂梅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刚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仅有2岁,最大的也才12岁。“因为孩子太小,一把屎、一把尿是很平常的事,想干净也干净不起来。”原本最爱漂亮、最爱干净的张桂梅,就这样被这群孤苦伶仃的孩子改变了。

  20__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先是领着孩子们卖鞋、卖花,后来到处筹措资金,在筹措资金过程中,很多人甚至认为她是骗子,还驱赶她,给她吃闭门羹,但她并不气馁,她说:“求人很丢人,但孩子们如果生活得不好,我这个院长更丢人。”正是凭着执着的信念和无私的大爱,她放弃了假期闲适的生活,为筹集资金奔忙。筹款期间,张桂梅累了就在路边歇一会儿,渴了就讨口水喝,饿了就啃几口干粮,20__年至20__年的寒暑假,张桂梅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张桂梅的无私大爱,感动着无数人。一生无儿无女的'她,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其中《中国好人》颁奖词这样评价张桂梅———他乡的生活提纯着您温暖的善良;人生的苦难从未撼动您执着的坚强;没有孩子,却被几百个孩子称呼为“妈妈”;日子清苦,内心却总能安享另一种阳光……

  坚韧顽强,执着追求一辈子张桂梅同志始终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痴心和执着,创造了贫困山区教育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基层教育工作的责任和担当,用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干事品格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19

  就在前天下午1:07分袁隆平爷爷去世了,这个名字几乎家家知晓,当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悲痛万分。

  他是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造福了世界。

  袁隆平爷爷生于1930年9月1日。1953年袁隆平爷爷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上个世纪60年代,袁隆平爷爷禁言。见到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事情。他便决定要造福人类,在他和他的团队经过一次次研究,终于研究出了一种新品种,叫做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曾对记者说。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同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

  在袁隆平爷爷过90岁大寿的时候,他许下了一个愿望,就是早日能够实现一亩地种3000斤的粮食。在这之后,袁隆平爷爷,他们又给国家带来了一个奇迹,就是每亩地种够了,一千多公斤的粮食。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梦想是:一个禾乘凉梦。另一个梦想是:杂交覆盖全球梦。袁隆平爷爷还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天。

  袁隆平爷爷临终前躺在床上,他的家人都来到了他的身边,袁隆平爷爷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他的家人给他唱我的祖国。

  当我坐在饭桌前,看着碗里的米饭总能想起袁隆平爷爷,向袁隆平爷爷致敬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0

  在科学研究上,袁隆平是一个特别认真特别严谨的人,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豁达大度非常幽默的人。

  人生苦短,活着就应该轻松一些,愉快一些,而幽默,就是轻松愉快的一剂良药。富于幽默感的人大多思维敏捷,才华出众,胸襟开阔,为人随和。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与袁隆平在安江便认识,之后又写过他不少作品,算是老朋友了。有次我与老伴到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去看望他,临别时留影纪念,他是一位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我自然让他站在中间。他开玩笑地说:“这不是第三者插足吗?”我和老伴不禁一笑。

  袁隆平的幽默,是一以贯之的。

  当年,他在安江农校当老师的时候,一时找不到抹布,就扯着衣袖擦黑板,这一举动自然引起学生哈哈大笑。袁隆平正色地说:“笑什么,爱因斯坦还拿美元支票当书签呢?”

  袁隆平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衣服扣子掉了不补,皮鞋脏了不擦油,因此,有人给他取了浑名叫“油榨鬼”。油榨是湖南方言,不整洁的意思。这个浑名是一个叫李效牧的老师取的。李效牧是个快活鬼,那时候兴学“苏联老大哥”,便给他取了个浑名叫“扁脑壳夫”。有位姓曾的老师写文章爱带之乎者也,袁隆平就给他取浑名叫“曾员外”,有位姓曹的老师爱哼京戏,便取浑名“曹孟德”。他们之间不称呼姓名或某某老师,而是以浑名取乐。

  袁隆平才华横溢,爱好广泛,拉小提琴、游泳、打排球、跳踢踏舞,还爱打麻将。打麻将不带“彩”而是钻桌子,袁隆平输了照样钻。他有时手气不好,连连失手,钻了一次又一次。有人说,这回就免了吧!袁隆平不领情,照样钻,做为一个工程院院士、着名科学家,打麻将钻桌子,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只是现在年岁老了,钻桌子有困难,改为别的方式,再不钻桌子了。

  吸烟,是目前威胁着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全国烟民达三亿。对此,袁隆平来个反话正说,总结了抽烟七大好处:友谊的桥梁(人与人交往的媒介);灵感的源泉(激活思维和灵感);寂寞的伴侣(抽烟排除寂寞);“非典”的克星(烟中含有焦油);痴呆的良药(烟中含有尼古丁);健康的象征(如果抽烟的人不想抽烟说明身体不行了);纳税的大户(国家一部分税收来自烟民)。袁隆平的一席话,让人觉得他是在宣扬抽烟有益,错了,这是他卖关子,最后的结论是:“弊大于益,我不吸烟。”

  说起给孩子取名,袁隆平也与众不同,袁隆平三弟兄,清一色的男子汉,他生了三个儿子,按他的说法是“单一品种”。大儿子小名叫“五一”,二儿子小名叫“五二”,三儿子小名叫“五三”,一、二、三、四,部队行进的口号,只是老四缺席,到了“三”就划了个句号。而到孙辈,名字也都是袁隆平取的,大孙女生下来前几天接连下雨,生下的当天,雨过天晴,故取名“袁有晴”;第二个孙女是农历“雨水”节那天生的,故取名“袁有清”。袁隆平得意地说:“晴是太阳,清是雨水,有太阳有雨水,万物茁壮成长。”在给孩子取名上,他没有忘记农业,也没忘记“幽”一“默”。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1

  袁隆平,相信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在他小时候,那个时候经常闹饥荒,整个中国都陷入饥饿当中。

  这时,刚刚考上大学的袁隆平,本来可以选择别的科目,可是他在家人的强烈反对中,他选择了农学。

  等他毕业后,他跑到一所农业学校,到那里教人们农业知识。

  因为那时的袁隆平心中有个梦想——填饱中国人的肚子,于是他决定培育杂交水稻。

  经过袁隆平好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培育出800多株杂交水稻的苗,结果晚上睡了一觉,第二天,这些苗就都被人连根拔起了。袁隆平很生气,但又找不着是谁。

  几天后,他在一个下水道旁边发现了几株没有被破坏的苗,他又努力陪着这些苗,最终,他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最后,经过他几十年的努力,他把水稻的亩产从300多公斤提升到1500公斤。

  因为袁隆平的坚持不懈,他才取得这样的成就,我从中获取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把事情做成。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2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无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贵,雪中的梅。”这是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给张桂梅的颁奖词。实至名归,因为她是拿命在践行自己的初心。

  在颁授现场,有一个催人泪下的细节——张桂梅被人搀扶着走进人民大会堂,人们清楚地看到她的手上贴满膏药。张桂梅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她在发言中动情地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没有豪言壮语,却能直抵人心。

  大山没有窗,山峦遮蔽了梦想的光芒,大山需要窗,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张桂梅为师以德,志向恒远,数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担当与奉献。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位山区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她重疾缠身,每天吃着多种药物,却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徒步翻山越岭,走遍山区村寨,将阳光和雨露洒向孩子们的心田,为乡村女孩插上筑梦的翅膀。她勤俭朴实,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资助学生、发展教育事业,他没有积蓄,却并不贫穷,知识是他的财富,信仰是她的力量。用红色的赤诚点燃大山的希望。她以“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精神,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帮助他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她是孩子口中慈爱又严厉的“张妈妈”,是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的“燃灯校长”。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奉献、坚韧执着的高尚情怀!

  春迎百花夏望月,秋收硕果冬傲雪。人间本多情,我读懂了你初心不变的教育情怀;生活本多彩,我看到了你甘于奉献的生命本色!

  再高的山也无法禁闭梦想,再远的路也不能阻隔信仰,张桂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闪烁着希望之光,指引少年乘风破浪!她是时代的杰出楷模,是我心中敬仰的巾帼英雄!

  有人不解,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张桂梅如此拼命图的是什么。用她自己的话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作贡献时,她觉得值了。教书育人的朴素心愿,正是支撑她坚持到底的不竭动力,豁出命来也要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张桂梅一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很多,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宛如一座座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前行的方向,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前行的路上坚守初心、照亮他人。因为热爱,我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份平凡而神圣的工作。躬耕不辍、专注于心,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恪守的教育信条。我虽然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贡献,但在学生的拥戴、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誉中感受到了做教育工作的满足感。见贤思齐,为师以德,初心如磐,笃行致远。未来的路,我愿意牵着学生的手,将无数中国英雄的精神镌刻在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乘着信念的翅膀在祖国的天空中翱翔!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3

  记得以前上学时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时候始终不太明白这是怎样一种境界,觉得好像除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母亲就没有其他人适合用这句诗来形容。等到去年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张桂梅的感人事迹之后方才明白这句诗所表达的境界。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0__年因网络平台的传播和媒体的报道,张桂梅的事迹才广为人知。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__年在她的倡导下,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她身边的学生和孩子们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大山深处的贫困,以及由贫困造成的悲剧: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她想要终止这样的悲剧,她想要为大山里的女孩撑起一片天空。为了建起这所学校,她曾四处筹款。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女孩走进学校,为了不让每一个女孩失学,她一次次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做工作,她走遍了丽江边远山区的每一个村子;

  为了让学生们考出好成绩,她每天早上5点起、凌晨1点多才躺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切费用全免。她将自己挣得每一分钱都投到了这些孩子身上,甚至提前预支了自己的丧葬费。在这整整12年的时间里,在她的帮助下1800多个贫困女孩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大学校门。然而,命运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她。多年的劳苦奔波使张桂梅积劳成疾,身患20多种疾病,这些病痛一直折磨着她,她却不想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治病上。她说她也想过有自己的生活,只是有一天,干着干着就把时间忘了,把自己的生活忘了。她说,当她走进大山,走进这些孩子当中的时候实质上象征着她也走进了贫穷,当时的她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就想着干一两年,结果没想到自己一陷进去就拔不出来了。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把那些孤儿和大山里的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学校当成家,把教育当成终身的事业,她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体面与尊严,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奉献着,燃烧着自己。

  或许有人觉得张桂梅太过严厉与苛刻,但其实她比谁都更清楚更明白,读书对于贫困山区的女孩意味着什么,她又比谁都更心疼孩子们,1800多个大山女孩们背后是1800多个家庭,这可能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真实写照吧。这样的奇迹背后,却是张桂梅和所有的女高的老师们,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怨无悔、甚至不顾生死的付出。她很伟大,她的故事,让我们许多人为之感动,我们感动于她的坚守与执着、奉献与倔强。

  我就在想大山里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着她?到底是什么让她如此执着?是什么让她有用不完的力量和勇气?是什么支持着她不放弃一路向前,一步都不肯后退的燃烧着自己?她说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记得入党誓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张桂梅用自己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誓词。她用自己高尚的精神品质,顽强的意志履行着她的誓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引者我们。她以及和她一样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倔强而又坚定的告诉我们,原来这世间还有一些人肯舍命燃灯,为那些身陷泥泞,苦苦挣扎的人照亮前进的方向。她就像一朵花儿,美丽芬芳。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段话,用在张桂梅身上恰到好处: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她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我们要学习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让人欣慰的是,因为张桂梅事迹的感召,许多年轻人纷纷汇聚,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一起传递她的精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4

  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不,我会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饿,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就是解决一个国家吃饭问题的大功臣。

  我们国家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饱肚子,摆脱饥饿就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之一,虽处不同国度,不同疆域,都拥有着一个永恒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而中国自古以来人口众多,吃饭成了国人最大的问题,尽管古代历朝历代想尽办法,也未能解决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个局势才发生了改变,改变这个局势的人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现在,人人都吃着香甜可口的大米饭,这些福利可都是袁隆平爷爷带给我们的,我们要懂得感恩。请让我尊称您一声:袁爷爷吧!

  作为小学生,我们除了要像袁隆平爷爷那样胸怀大志,艰苦奋斗,同时,还要从小事做起;一丝不苟,必须学会爱惜粮食,节约粮食,这可都是众多人努力的结晶啊!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5

  在当今文明社会中,“英雄”这个词语已经广泛流传。也许在人们心目中,只有那些有着伟大事迹的人,才能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英雄。可我却认为,有些人虽然不能被世人瞩目,只是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平凡的事情,但他们也是英雄。

  我所说的这位英雄,没有那么多丰功伟绩,更不是众人皆知,但他在我心中,永远是英雄。

  他的名字叫滕启刚,是我姑姑的同事,是一名人民法官。他作为一名为审判事业兢兢业业奋斗30余年的老党员、好干部,生命却永远定格在57岁。他的事迹,是无数奋战在司法第一线党员的缩影。他扎根基层,在平凡岗位、平淡岁月执着坚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用平凡的人生成就了他心中最伟大神圣的司法事业,激励着后来人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勇于担当、砥砺前行。我说他伟大源于他具备了以下品格:

  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滕启刚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从心底坚定了信念,要为国徽增光!”滕启刚正是由于能够始终信守自己的入党誓词,才能够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不断奋力前行,书写出光辉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他注重为身边的年轻人做好表率,发挥一名老共产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他有忠于法治的品格。坚守公平正义是滕启刚30余载职业生涯的不懈追求。为了准确还原案件事实真相,他用八倍放大镜筛查监控录像;为了让受害百姓得到一个满意的赔偿结果,取证路上他挽起裤管踏进厚厚的淤泥里;为了化解矛盾纠纷,他不惜几次跑到群众家里以案释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他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和坚守的信念。滕启刚坚持“公正司法”的职业精神,力争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成为法治道路上的“燃灯者”。

  他有为民爱民的情怀。滕启刚先后从事过刑事、民事等各项审判工作,他始终坚守着为民爱民的情怀。“一个案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可是对当事人来说或许就是他的人生。”他的话虽朴实简短,却映照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他坚持立足本职,从细微做起,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通过每一起案件,积极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

  他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事审判工作30年,滕启刚始终保持对司法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在法庭工作期间,他以庭为家,为法庭规范化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为调解成一起案件,他多方奔走,最终促成矛盾化解;他坚守岗位,逝世前一天还在审理案件。滕启刚干一行爱一行,把公正高效司法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他有廉洁奉公的品质。滕启刚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却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淡泊名利、甘于清贫,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惑,始终坚守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操守和廉洁底线,为全体法官树立起公正廉洁的标尺。滕启刚时刻用党纪党规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永远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用平凡的人生成就伟大的事业。

  他平凡而又伟大,以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那宽厚的肩膀扛起了“司法为民”的重任。他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他为我们树起一面旗帜,我们要以他为标杆,练就一身本领,服务于社会,让这面旗帜高高飘扬!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6

  张桂梅老师,如同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在烂漫山花中倔强地绽放着。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却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作为千千万万普通教师中的一员,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愿意做这棵树,让更多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我愿意做这朵云,让更多的云朵绽放精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以张老师为榜样,牢记教育初心和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的自己,用真诚、善良的品质,充沛的精力和才智,带领学生们一起努力,一直向前!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7

  学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初心如磐、意志似铁的忠诚本色。不管岗位怎么变换,他始终坚守初心、忠诚履职、秉公办案。他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融入到每一份公正判决、每一次矛盾化解中。要学习他牢记宗旨、甘于奉献的爱民情怀。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通过优质高效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也要学习他勤勉敬业、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干,以实干书写人生,用奋斗镌刻荣光,用实际行动践行崇高理想信念,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永恒价值追求。更要学习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我们要坚守初心,履行好新时代政法工作职责使命,努力提升工作本领,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我要厚植为民情怀,坚持把每一件事关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要坚守法治精神,捍卫司法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要把英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把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解民忧、办实事的能力,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出自平凡。坚守平凡便是不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法官助理,百姓恳切的诉求和期待,就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初心和动力,百姓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继续努力的深厚底气。我要牢记“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舍小家顾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对党和事业的.忠诚融入到每一份的公正判决之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之中,在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启新征程,贡献新力量!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8

  说到袁隆平爷爷,他可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但在5月22日,下午1点07分的时候,她因为器官衰竭,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全家在为他唱国歌,所以她是微笑着去世的。

  在1960年的时候,食物匮乏,造成了饥荒,那时的人们饿着肚子,什么也没有,就在这时,袁隆平爷爷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毕生所学种植出了上千斤的水稻为祖国14亿人提供了粮食,所以他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现在我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不像以前那样缺乏粮食,但还是有的人浪费粮食,不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要珍惜粮食,坚决不浪费。

  袁隆平的精神和效仿是指导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坚持不懈的钻研,比如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真做了就要奔着往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爷爷报效祖国的精神。

  现在袁隆平爷爷去世了,我们要把它的英雄事迹铭记于心中,并把这英雄事迹告诉后代,让后代永远记住袁隆平爷爷,一个让中国,不再闹饥荒的英雄。

  向袁隆平爷爷致敬,袁老,一路走好。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29

  20__年春节虽然很冷,但最美的逆行者却温暖了我们的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与家人团圆的脚步:没有想到我们会重蹈20__年非典的覆辙,也没有想到我们在这场抗疫战争中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更没有想到当我们居家不曾踏出家门半步时,有多少“逆行者”正在冒着生命危险拼命拯救病人的生命……

  他们说:“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逆行者”们不计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他们仁心仁术,大爱无疆;他们驰援武汉,义不容辞。

  在奉劝民众不要去武汉的同时,他们却写好请愿书逆流而上。他们不是伟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是他们用平凡的双手救死扶伤,用自己的生命寻找更多人的生命线,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患者的人生!

  钟南山院士今年已经84岁的高龄了,原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却选择了临危受命。他从没有过丝毫犹豫,就像当年面对肆虐的非典一样,匆匆出发,奔赴战场。他在高铁上的那一张照片,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全国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73岁,当国家有难,人民需要之时,毅然挺身而出,拼自己全力,逆行在疫情一线。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研制抗击疫情的药,她一天只睡三个小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说:“70多岁的老人了,不分昼夜,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你争分夺秒,为生命筑起希望的港湾。你忘了害怕,坚守着舍生忘死的诺言。你忍住泪水,放弃见亲人最后一面。你逆行向黑暗,无惧危险。你与病魔激战,拯救病患。你为人民奉献,牺牲在前。白衣天使,大爱人间。这就是中国医生! ”这一则电视上的公益广告道出了逆行者们的大无畏精神。是啊,疫情无情,人间有爱!退缩,从来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我们拥有着力量,我们必定会胜利!

  加油,逆行者!加油,武汉!加油,伟大的祖国!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30

  在5月22日下午13点07分,袁隆平爷爷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爷爷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得之袁隆平爷爷逝世这个消息后,我心中非常难过,因为是袁爷爷的成就才让现在没有了饥荒,很少有人饿死的情况了。袁爷爷用他毕生的精力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现在,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啊!

  手机里,新闻中也纷纷有人发文缅怀袁爷爷,在袁爷爷灵车的途经之地,大多人都鸣笛致敬,还有许多人在路旁目送,也有人随着灵车一路狂奔,这也看出了现代的人对袁爷爷的尊敬。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袁爷爷造福了人类,造福了世界,在晚年期间依然努力为人民做贡献,是真正的国之脊梁。

  古时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就用丰收来表达了喜悦之情。的确,丰收就代表富裕和安康,袁爷爷您给我们带来了富裕安康,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会永远记住您,您的名字将永留青史!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31

  20__年5月22日下午1时。我国乃至全世界失去了一位伟人——袁隆平。他的一生奉献于研究杂交水稻,为全世界的粮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离去很突然,更让我们悲痛欲绝,但他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袁老是一个有目标的人——他在年轻时便许下了“禾下乘凉梦”,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养活全球更多的人口,我很受触动。袁老许下愿望后并为之努力,一直向着目标奔去,我明白——袁老的目标实现了。

  袁老是一个敬业的人——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袁老曾一次又一次的面临困难,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努力,如此终于取得了成果。尽管到了退休年龄,却还不忘工作,每日都与水稻打交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袁老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用袁老的话自己说。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袁老是幽默而又追求自由的人,在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袁老有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他的亲切。

  袁老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32

  三寸粉笔系深山,烛光千里耀云岭。她是千千万万教师中的一名,用自己的人生给别人改命。“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那双贴满膏药的手,令人难忘。为了坚守那个“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从17岁花季少女到64岁花甲之年,在坚守与奉献中为教育扶贫事业鞠躬尽瘁。40多年来,张桂梅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师岗位上,从寸寸青丝到头发花白,未曾改变的是对山区学子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信仰。

  坚守初心,铸就精彩人生。改变大山里女孩的命运,这是张桂梅决定办学的初心。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偏远地区女孩的读书梦,给她们搭建了受教育的平台,托起她们的梦想。改变她们命运的同时,也铸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手持小喇叭逐间宿舍喊学生起床,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直到熄灯睡觉,张桂梅的小喇叭一直回响在女高校园。这就是劳动者张桂梅的每一天。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今天我们致敬张桂梅同志,就是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立德树人,奋进担当的执着信念,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她就如一枝报春的红梅,谱写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无疆大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要去深入每个学生内心去教育,怀着一颗大爱的心才是根本,心里装着孩子,内心善良坚强,信仰坚定。“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教育的灯盏始终散发着永恒的光,相信明珠的教师们定会用坚如磬石的信心、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明珠教育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33

  20__年1月,湖北武汉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狠毒袭击。在众多正在为击灭病 毒而奋勇救人的白衣天使中,我特别留意到了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头发花白的老 者,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钟南山院士。

  “新型冠状病毒”有着极强的传染性,染上这种病毒轻则疾病缠身,重则有生命危 险。您临危受命,被国家任命为这场“战疫”的统帅。在前往武汉时,您接受记者 采访时恳切地告诫全国百姓:“没什么事,别去武汉。”说完就义无反顾地登上高 铁。您在高铁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民动容、泪目。到了武汉后,您多次 通过媒体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离,自己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 烟的战斗中去。

  如今,被确诊的感染人数和一天比一天增多,这对参与这场战斗的白衣天使们是一 个极大的考验和威胁。但您没有退缩,而是 拿出了自己的本领和胆魄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您用行动表现出“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您身上的白袍就是您的战衣,您的智慧就是您的宝剑。

  您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白衣天使们攻坚克难,为人类的健康而鞠躬尽瘁。在近日 的采访,您眼中泛着英雄的泪光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够过关 的。”您悬壶济世的情怀又一次让国人泪奔。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医护队伍,一起向祸害人类 的“新型冠状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锋利的宝剑,为武汉、为祖国、为人类无怨无悔 地挥洒着自己的满腔热血。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不仅是您,还有像您一样参与“战疫”而逆行奔向最危险战 场的千千万万个白衣天使。您们都是最美的中国人,感恩有您们!

李文祥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篇34

  我敬佩那面对元朝高官诱惑仍誓死不降的文天祥,我敬佩那面对弹尽粮绝仍坚持抗日的杨靖宇,我敬佩那面对凶恶的反动派仍宁死不屈的夏明翰……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都值得我们敬佩。可我心中的英雄,还有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 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而且是当之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17年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坠入恐慌,钟南山院士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老人,变成了战士。有人评价说:“抗击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 20__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

  17年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动所有中国人。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依然奋战在和病毒较量的第一线,寻找战胜病毒的良药。现在,在肺炎的情况危急时刻,钟南山院士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了他,就有了战胜的信念。您就是我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让我们向这位老人致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