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通用21篇)

时间:2024-01-30 其他心得 我要投稿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通用21篇)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赴跟班学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认真观摩了10位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一)从这次观摩活动中是我感到我们的课堂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1、安静的数学课堂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多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这次不仅讲一些比较抽象知识——如比方程、中位数等。还讲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知识正数和负数、解决问题、复习课等。

  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3、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本次活动,好多教师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课堂中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并且能在活动前明确活动要求,活动中巡视指导,活动后小组展示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

  (二)在这次听课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节复习课。

  自工作以来我参加过很多听课活动,但是却很少听到复习课,老师们都认为复习课很难上好,这次,我有幸首次听到了复习课,使我感到眼前一亮,特别是唐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和金怡老师的《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这两节课是我对如何上好复习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唐老师的复习课首先明确提出复习的方法:

  1、阅读课本是复习的好方法;

  2、交流和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接下来高老师让孩子们自己阅读课本的章节,了解内容,并用简单的方式来记录本单元的内容;在交流时,让孩子们交流口算、笔算、估算时的注意事项,并且对学生采用的表格法、画图法和文字叙述法给与了肯定。然后,通过一些练习,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口算、估算、笔算是一家人,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而估算和笔算结果比较接近,又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笔算。整节课不仅仅对这个单元的进行了复习,而且在复习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

  xx老师上的是一节五年级的复习课,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具备自己整理旧知识的能力,老师就把“整理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作为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这样做省去课堂上的很多时间。一上课,老师就让孩子小组交流家庭作业,评选出能代表本组最高水平的作业,并且给孩子提出了评选建议:

  1、作业能突出重点;

  2、作业条理清晰;

  3、作业形式新颖。

  孩子在根据建议进行评比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一次复习。在接下来展示作业的时,通过小组代表的发言,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以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又一次进行了复习。然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过生日的情景,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蛋糕盒子的图片,一张是生日蛋糕的图片,让孩子小组合作,根据两张图片提出关于圆柱和圆锥的问题。老师巧妙的设计出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问题,不仅复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发散思维。

  认真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2

  数学优质课比赛于5月在迁安举行,我有幸参加了听课活动。一天的活动,留给我深深的思考。

  这几位教师的课都很精彩,授课过程中都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下面具体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1、课堂多了一些理性,情境的创设多了数学的味道,呈现出追朴实、讲求实效的风格。教材被重视起来,真正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次所听的几节优质课,教材基本上都是冀教版版教材,注意情境图的应用创设情境。之前听过的课老师也用情境图,但没真正起到作用,还常常被情境图所拖累。比如我县三小的侯江霞老师,没有直接采用书上儿子和妈妈说年龄的情境图,而是通过游戏引入后和学生比年龄,引出学生8岁,老师34岁这两个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提问题。学生兴趣高涨,并且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课上学生的回答也非常开放,感觉就像是在上语文课,本次优质课上老师都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和数学有关的数学问题,使课堂更讲求实效。

  2、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实际。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找规律》一课从猜下一朵是什么花开始引入使学生了解到规律在生活中很重要,而且随处可见。然后在为六一布置教室这项实际活动中进行找规律的学习,将数学回归于学生生活中,不但激发学生兴趣,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有了用武之地。

  3、教师们精神饱满,充满自信,亲切大方。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情绪,也影响整个课堂的气氛,这几位老师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老师们面带微笑,亲切的称学生“孩子”,并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适时表扬,不断鼓励,使学生快乐学习。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小学数学优质课,还听了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同时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张老师上一年级《左右》,张老师在课件里呈现卡丁车游戏,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张老师从卡丁车游戏,激发兴趣——联系自身,体验左右——游戏操作,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张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分辨左右之后,还编排了“左右操”,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张老师还在课件出示上下楼梯、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动画,体会生活中左右的相对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意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张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在教《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的张老师,就是抓住了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创设“羊羊们喜欢哪些球类运动?”的问题情境。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从“羊羊们喜欢哪些球类运动?”——“怎样求平均每人拍多少个球?”——“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平均数?”的一连串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两天学习,共听了11节课,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正如李教授在点评时所讲:“在分析教材时,要适当舍取一些教材内容,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3

  11月27日到28日,我有幸到焦作市聆听“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第七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点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为期2天的观摩课活动我们共听取了来自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内各个学校12位教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参评评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式多样,有的将知识点用个故事情节串起来,有的将知道点分散到闯关的要求中,有的将知识点融入到游戏。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孙振华老师的《认识周长》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秋天落叶”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感知周长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四边形间的关系》时,何蕾老师利用生活中讲道理入手,引导学生去找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程华碧老师执教的《四边形间的关系》一课,学习四边形的问题时,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够感知物体的体积。再如金剑老师的《认识面积》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中认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旷海彬老师的《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就让学生利用知识库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规律,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也更一次深刻的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更确信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也要向这些优秀的老师吸取经验,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4

  10月24日,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市三实小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教学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地认识,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效果。但每节课又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去学习,通过他们的课堂教学,让我直观感受到各位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启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醒悟了一些在课改中感到困惑的问题。现将我的感悟汇报如下:

  一、课前精心预设

  老师们在课前都有与本节课有联系有情趣的故事与学生非常和谐的交流,引发学生兴趣,拉近关系,使学生内心有一种亲切感。俗话说,有了情趣乃是成功了一半。老师们课前在教具、课件上准备得充足,学生的水平、实际经验等都能做到充分的估计预料,有的放矢。

  二、课中精讲多练

  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景中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学中玩,玩中学,非常适合孩子们的特点。对一些较困难的问题,又在适度的情况下,开展小组活动,并且老师能提出既明确又具体的要求,讨论有目的,说话有依据。

  整个课堂上,充分利用课件、学具,动手摆、拨、画等,直观、方便、快捷,节省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40分钟。课堂上老师们的应对能力强,对学生的思维后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准确地排除解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们的课堂教学,一言一行,是一面镜子,自己在实践中与他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在短暂的一节课中,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认真学习。

  三、课后回味评价

  一节课讲授完,总结很重要。他们都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加强回忆。注重学生互评,师生评价,给予肯定。我认为这样做是给学生的一种鼓励、一种加油的妙方。

  四、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听了各位老师的课,感觉在这一点上做得都很好。每一节课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都很紧密,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

  这几节课都充分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课件制作科学、实用、美观,让教学更加直观,化解了难点,使整个教学充满了活力和乐趣。教师的个人素质都很高,语言丰富,点评及时、到位;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习知识,学生兴趣盎然。

  通过这次活动,我找到了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要向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5

  10月28日到30日,本人有幸到重庆市聆听由重庆市组织的“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第七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观摩了十个省区市的11节小学数学优质课。老师们讲的是各具特色,风格不一,且都充分体现了“创新、自主、探索”的教学思想。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教学设计的新颖,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

  通过参赛选手精彩的表演和专家精彩的答疑和互动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丰,受益匪浅,还有许多地方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值得借鉴和学习。在此想和同行一起交流。下面就这几天的听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吧。

  体会之一: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到新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因为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老师们开场白各不相同,但都异彩纷呈,有的老师利用魔术引入,有的老师以比赛引入,还有的老师以欣赏美引入。他们目的都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体会之二: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们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们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体会之三:奖励、激励,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老师们借助一些小的礼物或者口头奖励,对学生的成绩及时进行鼓励,积极地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如:王吉慧老师上《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她很善于表扬学生,很细心,很会捕捉学生亮点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价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学习。

  体会之四:合理的情境创设,让知识易于理解。

  “创设情境的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并以其自身的行为来感染周围学生的情感与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互动的运行。也就是说,要把数学知识放置到一定的情境之中,让他贴近学生的生活,越是离学生近的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尝试着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如:学习《7的乘法口诀》时,欧阳竞老师利用了贴进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帮助学生背7的乘法口诀。即俗话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孙悟空“七七四十九变”和日历表。又如:王智萍老师用学生经常见到的天气预报主持人播报天气是所站的“位置”来说明“黄金比”的美。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感到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体会之五:专家精彩的答疑和互动,让我澄清了一些误区。

  板书呈现时机及内容;重视课堂多元评价及时诊断学生表现,及时调整矫正;学生活动表现应是主动而富有个性,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应是深刻而充分;复习课中实践的重要性;采用问题导学形式,层层设计问题组、步步深入,从而勾画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动思维、应用知识、分析推理、整合创造、得出结论。而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新鲜事物,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6

  本周我有幸在我的母校东郭中学听课学习,观摩了几位老师数学优质课,半天的听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从几个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要有些诙谐幽默的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内容,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增加了练习量,还激发了学生大脑思维的深度,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整堂课教师少讲,甚至不讲,都是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帮学生,学生带学生,学生掌握非常快。

  整节课老师并没有直接在黑板上讲解、演示做题需要的方法、式子,而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让学生估算,再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计算,此环节是重点,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学生迎刃而解,重点第几种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很轻松地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学生掌握的轻松自如。整个过程教师没有挖苦心思、声嘶力竭去讲解,而是在指导学生的钻研过程中通过比较、探索、演示自主学会了新知识。整堂课教师引导得有序、有理、有法,学生经过思考、钻研、整理,整堂课过得轻松、和谐。

  六、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将学生教会,而且还教学生会学,充分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

  七、教师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课上,老师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了解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同时,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都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7

  上周,我有幸聆听了许多优秀老师的精彩课程,通过听课,我了解到了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现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课堂评价语言。

  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听着他们亲切温柔的美妙语言,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尤其像菏泽包立峰老师常用的激励性语言:“看!这位小朋友多快啊!”;刘老师表扬性的语言:“你的腰板挺得真直!”“用你的眼睛告诉老师”;蓬莱的王老师的引导性的语言:“你看!这位同学多精神啊!”“从同学们高高举起的小手老师知道┅┅”老师们的语言不仅是用一个美字形容,可谓是一种艺术。他们总是以激励、表扬的语言去引导着学生步入智慧的天堂。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将会收到不同效果。那么我们何不将生气的批评语言改为激励性的表扬语言呢?让课堂因表扬而精彩,让师生因表扬而和睦;让达标因表扬而提升。

  二、精彩的导课

  低年级的老师根据小朋友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老师巧妙地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周老师课前的游戏引导非常的联系课题。游戏规则是:先拍两次手,再拍两次肩,能像老师这样拍下去吗?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规律的存在。

  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三、自主探究

  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周老师上的折线统计图这节课,老师整节课中没有讲解任何的知识,她只是一步一步的的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冲突(生活中用已有知识无法解决)———合作探究寻找解决方法————完善解决方法(精中求简)这一主线一步一步的走下来。由美丽的海底世界———生病的小海豚————小海豚体温的的统计———优化方法(哪种方法更能看出海豚温度的变化)。最后一步更是精彩非凡,条形统计图由涂色的条形到条形的轮廓,再到竖线表示,再到短横线表示,最后才到由点来表示并点点连线表示其变化的趋势。步步引导,步步简化。学生在经历这样一个探究的过程之后,相信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会非常的深刻。

  刘老师在讲授百分数的认识时,各个环节的设计非常的完美,真可谓节节相通,环环相扣。课下同学们收集了很多的百分数,让他们亲身经历了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问题的探究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其中的几个环节的处理可谓是奇妙非凡。

  环节一:在理解百分数是两个数的比时,教师利用一瓶果汁,先让生说一说这瓶饮料的果汁浓度12%所表示的含义,再将果汁倒入水杯中,此时水杯中的果汁浓度是多少呢?

  环节二:看似全节课的总结,教师问:“你掌握咱们这节课的知识了吗?”学生全部举手表示已经掌握。教师进一步的追问:“你能用个百分数表示吗?”同学们很轻松的认识了100%。教师又进一步的追问100%时最大的百分数吗?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最大的百分数,也没有最小的百分数。

  四、多媒体的应用和板书的设计和书写

  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非常的直观,使知识更加的生动形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出现使板书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可是在会的各位教师,不仅关注板书的重要性,还将板书设计的非常的完美,漂亮字体跃然而上。

  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必不可少,但是一目了然。提纲挈领的板书更不可少。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

  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学习,爱上数学。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4月13日初中数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枞阳县黄山初中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几位数学老师精心准备并展示的优质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老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让我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初中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参加这次展示课的老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老师们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入手,有的以温故知新等活动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老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勇敢”“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板书已经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挈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优质课,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一笔清秀的板书跃然而上,为课堂增色添彩。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上一节好课不容易,做一名好老师更不容易。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9

  课评比”观摩活动,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一点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一天的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市内各个学校5位教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参评评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式多样,有的将知识点用一个故事情节串起来,有的将知道点分散到闯关的要求中,有的将知识点融入到游戏里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刘艳杰老师的《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小沈阳”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时分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

  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找规律》时,吕金颖老师利用超市、商店开业时门口悬挂的彩旗入手,引导学生去找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

  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刘子跃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学习单位体积的问题时,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再让学生用烧杯去量水,用手感知硬币的大小等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够感知物体的体积。再如慈老师的《认识平行四边形》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中认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吕金颖老师的《找规律》一课中,就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规律,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

  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0

  4月10~11日, 我有幸参加了由普兰店教委组织到所辖各高级中学的听课学习活动, 这次课的主题是“基于问题式教学研讨”,学到了不少东西, 深感作为一个新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深感不虚此行。 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我听的是第102中学、第2中学、新建高级中学、第1中学、第38中学以及海湾高中的数学课和各自的公共展演课, 可以看出每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 亲切大方的教态和灵活的机智, 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 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 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按照教学规律, 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从课堂教学中, 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 不仅备教材, 还备学生, 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教学过程细致, 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看, 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 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 每一句话都很精炼, 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 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 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 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 做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第一节课听的是102中高一陈维菊老师的课, 教学中老师没有过多华丽的言语, 但是平易近人的教态消除了学生因多人听课带来的不便,自由主动的探讨老师抛出的问题, 而后由学生和老师一起对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非常的适用。 这节课老师更倾向于思维的点拨。

  第二节课听的是2中李俊老师的课, 李老师的导学案可以看得出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很有条理性, 通过一个问题设计7个小问题, 来给出一类问题的解决思路, 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 能够跟着老师的步骤走, 还会提出自己对于问题想法及变式题型, 可见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收效很好。

  第三节课听的是新建高中的高一黄莹老师的数学课, 课堂上老师先复习巩固了上节课的作业, 并不断指出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很好地提示了其余同学。在新课处理中考虑到知识的难易程度适中, 采取放手让学生承担部分授课, 让有能力的学生来教学, 不但活跃了课堂, 对教者和听者都有益, 无形的催化, 不得不叹老师的高明和胆识,无疑又是一堂成功的教学案例。

  第四节课听的是1中高二刘莹老师的数学课, 课堂上老师有讲有练, 学生有讨有论, 很是活跃。

  第五节课是第38中学高一《正弦函数的图象》,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 针对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 检查学生对对已学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及作法的掌握情况, 引出对如何作正弦函数图象的作法。 其次师生共同借助正弦线, 完成函数图象,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五点作图法”。 最后,由浅入深, 分别完成图象的练习, 充分体现了第38中学针对课堂转型实施的“二、四、三”模式。

  最后一节课是海湾高中《正余弦函数应用》, 本节课主要围绕导学案中设置问题——零点问题和值域问题进行展开, 每题四个学生进行板演, 针对出现的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评。 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总之, 这次外出听课学习, 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课后认真反思, 坚持写好教学后记, 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 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 有特色让学生, 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1

  这两天观看了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的相关视频,任课老师讲的十分精彩,让我感到收获很大。不仅领略了几位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下面就从一下几点谈谈本人这几节课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

  一、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的驾驭课堂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

  二、重情境的创设,巧妙的引入新课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学习,兴趣很浓。如第一节《小数的意义》,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如:身高1.75米,体重64.5公斤,视力:4.2,4.6.体现了小数和整数的区别及小数的意义;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既有效也具有合理性。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老师以学校要举行一分钟跳绳比赛,我们五年级选哪个老师参加比赛?这一问题切入,情境的创设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三、 关注学生的情感,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几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老师先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分组进行验证,最后汇报交流,学生采取各种方式验证了猜想,得出了最后的计算公式。对于学生的难点问题,对于学生的难点问题,老师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

  四、教学课件制作巧妙,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学习2312时,老师巧妙的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理解了2312的算理,突破了难点。既形象又生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五、例题设计精巧,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师生在学习完本节的知识点后,通过一个小游戏,仿照0.5的介绍方式,让学生题别的小数:0.80,0.425等做自我介绍,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整个练习过程设计,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学生热情高涨。尤其是火眼金睛辩对错: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说说错在哪些地方,改正错误,加深了对难点的理解。

  五、注重学习小组的作用,发挥集体的力量

  讨论交流的主体是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得到结论。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

  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听的这几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问题的解决策略,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2

  3月9日---10日,我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有幸参加了成都国基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20xx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成都、福建、江苏、北京等六位数学老师和专家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及讲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北京市吴正宪老师教学的重叠这一节课的时候,她利用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同学们把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分组该怎么分.故意制造一些问题矛盾让学生来解决。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吴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中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吴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在教《认识整万数》一课的罗明亮老师,就是抓住了小学生喜欢看电视的特点,课件展示了赵本山捐钱这个小品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两天学习,共听了9节课和五堂讲座,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如吴教授讲:“在分析教材时,要适当舍取一些教材内容,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3

  20xx年11月16日,xx市高中数学教研室组织全市各高中骨干教师在城阳三中观摩了两节数学公开课。一节是柳老师所讲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是董老师所讲的“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两位老师都有很扎实的教学功底,在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引导等方面都有上佳表现。师生配合默契,学生的情绪高涨,两节课都在和谐、紧张的气氛下,既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很多方法与细节的处理,值得我学习和回味。专家老师们的精彩点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各位老师们的观点与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学案分三部分:预习案、课堂案和巩固案。教师于每节课后布置本节课的巩固案和下节课的预习案;上课时,根据学生自学时提出的问题或教师上课前利用自学检测收集的信息,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精讲答疑,课堂上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长期以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在挤压着学生的主体性,不足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所以,人们过多地重视、强调—教师的教学技巧,过多地依靠教师的能力而缺乏有效的、容易仿效的机制。学案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使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结构的保证,也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得到了有效( 而且有形的体现。 “学案导学”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诱思”为特点的学法指导教学策略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通过观摩与讨论,我对“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其实现方式有了切身的体会。

  感受一:

  在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要老师动脑筋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办法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就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两位教师无论是在学案和有效问题的设计,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柳老师设计的学案案就很有特点。预习案中设计有“自我命题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你还能想到什么类似的题目?)”有“命题问题区:(学问学问,要学就问。把你的问题写下来,让我们共同解决吧!)”。课堂案中设计有“合作交流区、创新探究区和自我挑战区”。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动起来。董老师为了使学生在不严格证明判定定理的前提下,还能心悦诚服的接受定理,并获得理性思维的提高。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发动学生举出线面平行的许多生活实例,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抽象、概况的数学化过程,自主建构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以上是高中数学听课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4

  4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莆田市进修学院举办的“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我认真观摩了8位优秀教师的课,各位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而活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各位老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我们龙华中心的林和老师的课,和善可亲,语言清晰流畅,丰富而具有激励的言语,学生们积极踊跃,快乐作答,引入设计新颖,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融洽。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1、老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体现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经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

  3、体现常规教学能力,重视四基训练的落实。

  纵贯这些展示课,我感觉老师们的常规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这对于我来说常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都是我们学习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机会,这次听课让我的心灵振颤,心灵的冲击波又一次升腾,兴奋过后平静如水的反思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我看到了教学的艺术所在,看到了老师的教育理念的体现,看到了今天学生的思想现状,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5

  今天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有幸观摩了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各课都展示了新的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4、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6

  本次活动总体来说比较满意,活动内容“图形的变换”所选取的各种图形,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活动过程中,出示不同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进而在机器人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特征。活动方式适合本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幼儿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通过课前准备充足及幼儿的探索观察,大胆操作动手发现图形之间的不同变换,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应用七巧板,组合各种生动形象。幼儿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观察推理,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表的自己的看法,通过猜测再进行动手操作验证。整堂课,幼儿兴趣较大并在操作中发挥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本次活动能够较顺利完成活动设定目标,达成效果较好。

  同时本次实际教学中也存在备课中未考虑到的问题:

  1、孩子的操作能力估计得太高,孩子操作时间比预期的偏长。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把操作过程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出来,表达过于随意简单。

  3、引入环节时间偏长,出现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4、因条件限制,未能充分利用课件进行具体细致地示范引导。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7

  生活中到处都有图形的物体存在,不管是用的、穿的、摆设的、还是吃的,都离不开几何形体。这样就使幼儿园的图形教育变得更丰富多彩,不再单调、枯燥、无味。更是教育幼儿数学生活应用的良好途径。

  这周的数学活动是《复习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目的是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物体。让幼儿把枯燥的几何形体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准备阶段,我让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或超市寻找这三种图形的物体或食品。结果家长们各显神通,有的拿来家里的盘子、时钟,项链盒、蚊香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蛋糕、饼干等等。可以看出家长带幼儿收集这些物体的时候,就已经对幼儿进行图形教育。后来,我就对这些物品进行整理,摆设,创设一个《娃娃图形》超市。让幼儿带着三种图形车票到《娃娃图形》超市进行参观(自己寻找、发现象这三种图形的各种物体)、找家(按架子的不同图形标志帮物体找到自己的家)、游戏(带着不同的图形玩找朋友的游戏)、分享食品(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食品的形状并让幼儿品尝)。通过此次活动,可以让家长了解是如何进行数学生活化的,同时也让家长知道该怎样对幼儿进行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在这次活动之后,幼儿不仅对这三个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能在实际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加以应用。在一次吃点心的时候,豪豪很高兴地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这是圆形的蛋糕”。在玩玩具的时候,培培也找到正方形的塑料格子。在午休的时候,悦悦找到了圆形的藤球。还有家长说,幼儿进入超市看到各种形象的图形物体都会显得很兴奋,而且还大声说给家长听。还有添添小朋友还从家里拿来一个罐头,很高兴地跟老师说:“老师,这是圆形的”等等这一系列幼儿的发现,说明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并且能将图形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或物品当中。

  因此,幼儿的数学教育已不再是纯粹上的书面教育,它将是将书面的内容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家长都是幼儿的直接受益者,所以,要让幼儿的数学不再枯燥无味。教师、家长应创设有数学教育的生活环境,让幼儿能轻松地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的能力。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8

  一、培训的几点收获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很多专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上,各位专家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专家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反思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工作上争取精益求精。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而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培训是我对研究型教师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教书是一方面,但是科研也很重要,我们要学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可能参与一个大的课题比较难,但是科研意识却不能忘记,它应该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因为这种实践加理论的科学方法可以加快我们的成长速度。例如,我们的教后反思。把每次的成功之处和不足、困惑记录下来。可以方便我们从中找到不足,总结经验。当然,不足要通过教育专家或者向专家、老教师请教解决。

  培训是我们认识到教育是个大工程。专家讲座使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家庭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共同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严密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继续,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机构不能替代的。

  二、重新认识教师这个职业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第二,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三、学会终身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2、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热爱学生,真诚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一种无敌的武器,对待学生,对待花样年龄的青少年,除了真诚还能用什么方式来打动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呢?在教师生涯中,我将本着对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坚决地走下去。

  3、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要不断反思,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要想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少了这个环节;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这便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了。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在这短暂的十几天里,我收获的是那一份份充实,当然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我会虚心向教师们请教的。我会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争取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我无悔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19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可能也会有难度,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可能更难。但它既然出现在了幼儿园中班的教材里,就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是能够理解的,因而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决定选择《我的邻居朋友》这一课,为了上好这一课让幼儿能够学会这一知识,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活动一结束就发现许多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对此次活动作以反思:

  一、借助故事,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故事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二、调整教学顺序,分解知识难点

  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对学习相邻数的安排是先认识比本数多1的数,再认识比"本数"少1的数,最后总结出比本数多1或少1的数是它的相邻数。我觉得这种教学不利于幼儿掌握相邻数这一知识,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三、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用一节课中的学习方法,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20

  一、通过学习了解了“课程目标”的变化。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前后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都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总目标由原来三个方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具体阐述变为现在的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具体阐述。《20__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即“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从“双基”到“四基”有两个理由,一是教育理念的体现;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20__版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有 “两能”转化成“四能”。在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仅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更主要的是依赖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依赖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注重结果性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更要注重过程性目标。

  二、通过学习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灵活选择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同样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非岐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三、通过学习意识到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多元,多用激励性评语。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允许学生犯错。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学习数学的进程也会有差别,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的学习,必然要制造出许多的失败者。因此,评价要因人而异,不要用“同一把尺”,要注重评价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帮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首位,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爱学、乐学,必定会获得教学上的进步。

  学习新课标,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新课改。教学方式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变了,认识这个变化,接受这个变化,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和学生一起实施教学的改革,共同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虽然,教学方式变了,教师角色变了,教学观点变了,但是目标不能变,为了孩子一生的持续发展,我们将坚持不懈的将课改进行到底。

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21

  五天的行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借助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我参加活动后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听课后的收获:

  (一)课堂返璞归真,还数学课堂的安静

  这次竞赛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公开课在我眼里大部分是非常“热闹”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是“声声入耳”。而这次的课堂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安静了很多,让我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的真实性、朴实性!

  (二)课堂上数学味更浓了

  数学课堂要体现数学味道,但是以往的课堂上,某些老师为了迎合“时尚”,盲目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大量生活、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但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导入上看,老师们设计的情境各有特色,有的开门见山,如烟台李淑青老师,课开始问学生:“喜欢拼图游戏吗?让我们走进拼图的世界。”从拼图这一情境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有的直观、形象,如枣庄孙英老师执教的《平移与旋转》一课中,设计了再去游乐场的情境,演示了摩天轮、转椅、缆车等孩子们喜欢熟悉的游乐项目,然后根据活动的方式来分类,学生们在“玩”中掌握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有的生动、有趣,如威海温丽丽老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上,先设下悬疑,带来了一位明星,猜猜是谁?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先后出示了胎儿、婴儿、自己的照片,再加上温老师幽默的语言,很容易的就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有的巧设铺垫,如隋老师设计的有奖竞猜、刘老师设计的指鼻子的游戏等等,每一节课的情境创设都让我们品出了数学独有的味道。

  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一方面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各种信息,并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

  (三)较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之间的关系

  走进会场,我们发现学生的课桌的摆放跟我们平常教室一样,不再是五六个学生围坐在一起,以前一见到这样的大型公开课,为了方便小组间合作、交流。往往是五六张课桌拼在一起。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老师把合作学习看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认为课堂上有了小组合作就有了课改意识,就是一种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把学生独立思考说成是一种封闭的弧军备战,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于是在课堂上,有一半甚至还要多的时间“花”在了小组讨

  论交流的环节上。

  而这次竞赛课上很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就是需要讨论的地方采取了互相讨论的方式。其实,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四)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

  我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了以前课件华而不实的、主次颠倒的现象,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的目的。

  (五)老师评价方式更主动了

  为了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表扬学生,让学生对表扬麻木了,面对老师的表扬无动于衷;有的老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不投入到活动中去,“不敢”去直接或间接地批评他们等等的现象。于是,在一些公开课的课堂上,就成了调皮学生们自由驰骋的天地。但是,在这次优质课评选中,老师们看到在表扬鼓励学生们的同时,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成为他们学习的指导者,要求他们认真看,仔细倾听,积极发言,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信息,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六)反思的两个问题

  1、你在预设中为生成留有空间了吗?你是否有效的利用了生成?

  在听课中也不难发现,有些老师的引导,换一种形式间接的把答案告诉学生了,这种做法一方面学生没有了探索的欲望,没有给学生释放能力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不够信任学生的表现。

  在一次听评课研讨中,我县数学教研员周丽华老师说过,学生也是一种资源,在课堂上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出错的这一资源,把错误公开,才能不让错误继续,才能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激发课堂争论,是不是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2、小组合作的力量是不是受到了怀疑?

  我们都知道,小组合作学生的优点,简单说就是“1+1>2”,合作学习使学生有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合作小组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了一个彼此交流、各展所长、互相帮助、互相弥补、共同学习的环境氛围。

  我们曾经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了上课的“法宝”,但是随着我们不断得探索,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小组合作都是停留在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而且较大部分停留在形式上。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为了合作而合作”形式上的合作。

  (2)形式上有“合作”,而实际上没“合作”。

  于是,在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老师对小组合作方式是“避而远之”,在这次竞赛课上,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课例可能并不多,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听专家的点评,让我领略到了数学专家的魅力

  这次优质课每天安排7节,课后专家针对每一节课进行点评,专家精彩点评更使我学得充实、学得满足。

  1、“只有欣赏才能融入,只有欣赏才能深层次交流”,杨老师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们老师有了这种观点,还无从“评”起吗?参与这样的听评课还会累吗?

  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师生的关系上,假如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学生学习的愿望会不会因为我们老师真正的欣赏而更加强烈和主动呢?

  2、每次听完课后,我们会说说自己课后的感受,有时会争论起来,也很难把对方“说服”,可是听了曹老师的分析点评,就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了,很是钦佩曹老师深厚的数学素养,对教材精准把握,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深入浅出地分析教学,让我见识到了数学专家身上独有的魅力。

  3、徐老师的总结,为我指明了方向

  从徐云鸿老师的讲话中,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上,教材作为最好的教材,我用了,但是用好了吗?

  (2)好的问题有思维的指向和思维的空间,但是课堂上好的问题一般是老师提出的,如何培养学生提出并发现问题?

  (3)徐老师说过,每一位名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努力的方向。

  通过这五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觉得,讲台就是我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一定多么豪华,台下也不一定有观众和掌声,只要有孩子们,有我不断地耕耘,那么这个舞台就一定是最绚丽的!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