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精选35篇)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
今天去看了点映,现场氛围比较好,看到有很多爷爷奶奶都来看这部电影,可能对于他们来说这份记忆是无法抹去,无比珍贵的。影片有七个片段构成“前夜”、“相遇”、“夺冠”、“回归”、“你好北京”、“白昼流星”和“护航”。这一个个小故事来自于现实生活,真实而又生动,让我感觉到有太多太多的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哪怕他们连名字都不会被人们记住。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个片段“相遇”,张译饰演的是一个在核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但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必须对任何人保密,包括家人,在一次试验中因为某个原因实验出错使该秘密基地启动了紧急撤离命令,大家都往出去走,张译在撤退途中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于是他从人群中挤了进去,马上拉动仪器装置,没过一会实验室恢复了正常,但不辛的是张译被核辐射了,出来之后他报告给陈指导(张嘉译)说这次实验没有成功就意味着另一个计划是行得通的,说话的时候他开始流鼻血,张嘉译让他赶紧去医院治疗,于是他转身去了医院。张嘉译问身边的人他叫什么,没有人知道,他感叹说自己连张译的名字都不知道。第二天张嘉译去医院看望张译,并告诉他说这两天街上会有响声,让他留心听着。这句话我觉得是张嘉译在给张译希望,让他对每一天都有期待。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可是张译每天问护士街上有没有活动的时候,护士都告诉他说没有,每天都像往常一样。一天,张译从医院出来在街上走,他坐上了一辆公交车,车上的任素汐是张译的妻子,她看到张译上了车,于是她就赶忙走到张译旁边说“我找了你三年了”,可张译却说是她认错人了,于是任素汐就讲了自己从第一次见张译开始的故事……公交车外面人群攒动,原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张译激动的留下来眼泪,这时任素汐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在潜心研究原子弹。十几年以后当任素汐在家里做饭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电视,才知道张译已经牺牲了。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这个片段体现的是张译对大国小家的情怀,面对这种高度保密的工作,他可以忍受多年不告诉任何人默默无闻工作,甚至都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他所做出的贡献却是不能忽略的。整部影片的七个片段都是讲述了那些不知名的人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中国!为中国人! 在这建国七十周年的日子里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
昨天看了《我和我的祖国》,一直对这部电影抱有很大的期望,事实证明没有让我失望,七个故事由七位导演执导可以看出每位导演都有不同的风格。如果说《前夜》篇留下的是激动的泪水那《相遇》篇绝对是感动,一辈子隐姓埋名就算是与心爱的人相遇不到成功的最后一刻也不能相认,真是赚足了观众的泪水。下一篇《夺冠》更是让我笑着哭,哭着笑,这篇回顾了女排第一次夺冠的的高光时刻,刚好当天中国女排卫冕冠军为祖国母亲庆生,感觉像是前世今生一般,真心为祖国感到自豪。
还有《白昼流星》描写了发生在我的家乡的故事,看着当红鲜肉说着家乡方言甚是有趣,也为家乡为祖国做出贡献而感到骄傲。七个故事体现了小人物背后的大时代。虽然有些时刻我不曾经历但这部电影让我仿佛陪着祖国母亲走过了风风雨雨70年。总之《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3
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为祖国70大寿庆生,本篇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分别以7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事件和七个与之息息相关的小人物相结合首先《前夜》,细化的讲出了工作人员在开国大典前一夜的努力,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最令人感动的是我国人民拿出自己家的金属堵满了整个院子,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更是歌颂了我国的传统美德。
《相遇》,科研室里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不求名流千古,只为我国伟大事业能够圆满成功,不为艰难甚至牺牲,甚至抛家舍业,就为了我国原子弹能够顺利爆炸成功,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
《夺冠》,这是我国体坛上最值得骄傲的故事,女排人民不辱使命夺得我国都第一个三连冠,电影中讲述的是上海都一个小巷子里,人们对女排的支持,在东东和小美的友谊下做对比,东东最后选择了举起电视天线,体现了我国人民荣辱与共的心境
《回归》,“零分零秒升起国旗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感动之余不乏有我国的魄力和收复香港的决心,很多默默无名都小人物在为最后的仪式上默默付出着,就是为了精准无误,华哥,朱涛,以及英姨演的警察都是如此,那一夜中华上下普天同庆,那一夜华夏儿女奋勇高歌
《你好北京》,葛大爷承包笑点,搞笑之余不时的让人引发深思,20xx年奥运,20xx年汶川地震,影片把这两大事件相结合,从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的做法,感动着所有观影人的心
《白昼流星》,“有天人们从白昼看见夜晚的流星,这片穷土,才会被改变!”神州11号飞船就是人们的白昼流星,老李为了两个玩世不恭的孩子的教育和付出,也是孩子心里的白昼流星,你是一颗星星,从夜晚走到白天,最后划近人们心里
《护航》,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孩子,为了93阅兵不懈的努力,却沦为备飞,在最后紧要关头的时候,她明明可以补上故障的位置,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帮助战友客服难题,这一做法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影片中的每一个片段都是中华人民众做周知的事情,但谁有曾知道这些小人物为祖国的贡献,与其说是一个故事,不如说是我国人民的魂与魄,还有更多的不被人所知的故事,等待着我们慢慢去发觉,“哪有什么太平盛世,还不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4
一部电影七个故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
七位优秀的导演联袂创作,将七个短片合为一体,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大事件娓娓道来。他们将自己对祖国的理解和情感融入电影中,最终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笑泪纵横,有温度、有细节,同时具有历史厚度的电影,这本身就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书写一笔的事情。
创作团队提出了“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遇”的创作思路,由创作者投入超强的专业能力和饱满的创作热情,由小人物看大事件,将普通人的命运融入新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中,让大国小家的自豪感和烟火气巧妙地融为一体,一点一滴,勾起每一个中华儿女对家国情怀的共同回忆。
细品沧桑里的况味
令我哭起来的单元是《前夜》。
开篇没多久,黄渤扮演的林治远就用南方口音说道,20xx年革命,20xx万人的牺牲换回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20xx年革命,20xx万人牺牲,仅仅就这2个数字,就忍不住让人热泪盈眶。而我喜欢这个单元,并不是因为它背后的宏大与豪情。
《前夜》作为全剧的开篇,重现了庄严神圣的开国大典筹备工作,本来就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但导演摒弃了对宏大事件的叙述,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最细微的点——修理旗杆顶端的“阻断球”——从而对真实的历史事件加以还原,用最细微的元素告诉观众:小到电动升旗都那么不容易,而新中国的成立,又该是何等开天辟地、创造奇迹的伟大功业。
电影中,细致入微的设计图、精确到克的国旗重量、工程师爱吃的驴打滚、街坊邻居家凑出的红绸、故宫门洞里温暖的傍晚阳光,影片用最具象的细节刻画,让人们看到一场活着的庆典,一段活着的新中国历史,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革命者、建设者,这些生动的内容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存在,而且能让人们触摸到活着的历史细节,让人们相信历史、被历史感动、为有这样的历史而自豪。
这些细节就是夹杂在历史沧桑记忆中的况味。它不是假大空的豪情与口号,它是琐碎的、具象的、温暖的,是更多地下沉到“人”的身上,把对家国情怀的追忆,把对奉献和坚持的铭记,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
回到献礼主题,细细品味,新中国70年的沧桑巨变,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数人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汇浪成海。
挖掘平淡中的诗意
让我笑起来的单元是《夺冠》。
故事情节很简单。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对战美国队。与此同时,上海的某个弄堂里人声鼎沸,街坊四邻围着小男孩冬冬家的电视机看直播。但是因为电视信号时好时坏,冬冬为了能让邻居们顺利看完比赛,见证历史时刻,错过了与青梅竹马的小美告别的机会,没能亲手把礼物送给小美,而后者即将远赴美国,天各一方。
镜头里再现了大量上海里弄的生活细节,石库门老式房子、小卖部门口兼做电话亭、烫头穿睡衣的中年妇女、胖小孩在家门外吃西瓜。在上海80年代生活过的人肯定对上述画面无比熟悉、无比亲切。影片呈现出轻松愉快的喜剧色彩,同时又充满烟火气,真正做到了把镜头拉到普通人的身边,把话语权交还给老百姓。
但如果仅仅是再现生活场景,那么这个故事就远没那么动人。“电影是生活,但不是庸常”,因而在呈现日常悲喜时,要能在平淡的生活里挖掘到诗意,才能跳脱出当下被桎梏的情境,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这个平淡的故事背后,是关于10岁的小男孩冬冬的成长故事,是关于责任,是关于承担,是关于舍己为人,也是关于时代楷模的感召力。即使10岁的冬冬还无法理解,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街坊邻居对女排比赛的热忱是为了什么,但是在那一瞬间,他披着床单用尽全力支起天线的时候,是他的高光时刻。他的身影,让我想起了想起了少时课本中学过的战斗英雄,想起了《悟空传》里的大圣,甚至想起了超人,这一刻,少年冬冬的形象顿时逃脱了生活的繁琐和平淡,充满了无惧无畏的英雄气概。
徐峥导演所呈现的小人物喜剧的迷人之处,正是在于用心对生活中的人进行观察与捕捉,挖掘生活中不起眼的角落里深藏的美,并为其赋予意义。
(同样精彩的还有《你好北京》。葛优老师将北京的哥”张北京“刻画得惟妙惟肖,几乎一个人撑起了整个故事的嬉笑怒骂、起承转合。该故事同样是从底层小人物身上发掘大情怀、大格局,我有朋友甚至给这个故事排序第一,足见宁浩讲故事的功力不凡。但因为我对上海有情怀,加之篇幅有限,就暂且搁置这个美好的京味故事,留待以后另起一笔。)
遥望大历史的尘烟
令我百感交集的单元是《回归》。
0分0秒升起国旗,一秒都不能差。
电影中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使用了三条故事线,分别是斡旋谈判的外交官、负责升级的仪仗兵以及校对手表的钟表师,他们的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最终随着时间线的前进,汇聚到同一个时间点、同一件事,那就是一秒不差地升起五星红旗。导演使用的是她所擅长的多线程讲述故事的手法。
但与同样再现盛典的《前夜》单元相比,《回归》单元似乎又显得有些平淡,它少了点情节上的戏剧性冲突,多了些纪录片不悲不喜、平铺直叙的质感。
品味这样的故事,就得让自己先回到那个时代的情境中,找出那个年代的时代故事和时代气质。
也许回归这件事本身就自带光环,在这个宏大的中西兼容的故事构架下,导演在片中直接使用了部分真实影像,用稍显年代感的画面,直接唤起很多人曾经亲身经历过的回忆。
香港警队的警徽警服,英方官员的西装革履,观影者对于90年代港片、90年代香港的深刻记忆随着剧情发展,再一次被唤醒。当国歌声准时响起,当护旗手肃立敬礼,当维多利亚港上烟花绚烂,当远处东方之珠的旋律渐渐响起,不用怎么煽情,不用怎么渲染,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期待、兴奋、骄傲、激动就再一次与每位观众不期而遇,在歌声里泪盈于睫。
97年香港回归,本就是历史时刻、全民记忆。
而如今,悠悠二十二载,任世间岁月轮转,红尘中万家灯火依然。香港依旧,五星红旗依旧,紫荆花旗依旧。
回首望,我与我的祖国永远在一起,会唱国歌的人,祖国会带他回家。
观影结束,已是华灯初上,街头巷尾洋溢着即将迎来国庆长假的和煦气氛,乐观、自信、踏实、轻松。回想电影中呈现的小人物大事件,那些奋斗、牺牲、欢笑、泪水,不禁感慨,今天的中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真是来之不易,应该十分珍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都是幸运和幸福的。我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与电影中呈现的情感产生共鸣——感谢您,我亲爱的祖国。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5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联合执导,(按出场顺序)黄渤、张译、吴京、马伊琍、杜江、葛优、刘昊然、陈飞宇、宋佳领衔主演,演绎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
该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
这个才真的是全明星阵容。如果在这三部曲当中,你只想选择一个去看的话,那么就推荐这一个吧。158分钟的电影,拆分成七个故事,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一个影片里,短片横向比较,导演的功力也就可见分晓了。
接下来一一说。
01
《前夜》单元由管虎执导,黄渤、王千源、欧豪、梁静、佟大为等人主演。
主要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的故事。
1949年的当天,我们只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却不知道在开国大典前夜,关于国旗还有这么惊心动魄的事。
第一次使用电动,于是用1:1的方式进行模仿试验。没有红绸子、黄绸子……在屋顶上用喇叭一喊,就会有相亲们送来。
在最后紧急时刻,为了让国旗能在高空固定,需要化学物品。前两个屋顶上的呼唤看着也许让人发笑,可是这一刻的呼喊,有绝望有期待。
夜越来越深,时间越来越紧迫,没想到即使在半夜,乡亲们也都各自提着灯笼来到了这里支援。
漆黑的小巷子被温暖的灯笼一点点点亮。
宁静的屋子被一个个相亲们热情的声音“我这个可以吗?”“用我的吧!”变得喧闹。
本来绝望了的林志远(黄渤饰演)点燃了希望和斗志。合成了所需要的东西。
然后他一路朝着天安门去,车被拦截也不顾一切冲,这大概是影片的第一个泪点。
作为唯一会焊接的他,却有着恐高症。然而没有办法,他依然用简陋的工具爬上旗杆,开始焊接。他是如何克服自己的高空恐惧症的,黄渤把这一段演绎得很好。
整个《前夜》的故事完整,节奏紧凑,演员演技到位,我给五颗星。
02
《相遇》单元由张一白执导,张译、任素汐、张嘉译、周冬雨、彭昱畅等人主演,主要讲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故事。
当时要做原子弹,中国有许多无名英雄,隐姓埋名投身这个事业当中。无论是在原单位还是在派出所,都是查无此人。主人公高远就是这样。
原本有个相亲对象,正在相处。却忽然消失。
两个人在三年后,在当时送姑娘回家的公交车上相遇。
姑娘为了等自己喜欢的人,三年来四处打听,每天都要来坐这个公交。意外相遇,高远却不承认自己是谁。
而高远呢,自己为了拯救试验结果,因为辐射受伤。在医院住下的时候每天都在听外面是否有什么声响。
两人相遇之后,两个人之间的故事由姑娘的讲述展开。
正要相认的时候,忽然听到爆炸声,全国沸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高远冲下车拿起报纸放进怀里珍藏。
那一刻心里踏实安慰兴奋……百感交集。
两个人被人群冲散。
而他的一切隐忍和委屈,在当时姑娘虽不明白,却信任。在后来,明白了,所以痛哭。
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四颗心。
03
《夺冠》单元由徐峥执导,吴京、马伊琍、徐峥、刘涛、张建亚、韩昊霖、樊雨洁等人主演,主要讲述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故事。
这一个单元大概是我心中在七个故事里数一数二的排名。
女排夺冠,这样一个故事,怎么融入情绪,怎么带动爱国情怀,怎么感染人……编剧和导演的功力真的是设置得很巧妙。
这是由两个小孩子的视角展开。
朝夕相处的两个小男孩小女孩,女孩第二天要出国了。男孩准备送给她自己亲手画的画。然而这天转播女排比赛,他们家是这附近唯一有电视的。
为了看直播,巷子里的街坊邻居搬桌子,搬凳子,拿水果瓜子……
可当时设备不是很好,只有小男孩会接天线。
一面是约好见面的小美,一面是大家想看比赛的心。
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总会让人会心一笑。
小美被妈妈拉走了,小男孩咬牙回到屋顶弄天线,悬挂的窗帘在他的后背,举起的天线,就像一个超人。
整个影片真的很“徐峥”,是七个故事里最轻松可爱的。
四颗星。
04
《回归》单元由薛晓路执导,杜江、朱一龙、惠英红、高亚麟、王洛勇、任达华等人主演,主要讲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故事。
“香港回归,国旗在凌晨升起,一秒都不能少”。
通过一个修表师与香港阿sir的相遇故事,调表这种老技术的穿插,换上国旗,烟火亮起站起来热泪盈眶捂着胸口的瞬间……都非常温情。四颗星。
05
《北京你好》单元由宁浩执导,葛优、龚蓓苾、王东等人主演,主要讲述20xx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故事。
浓浓的京味儿,也很“葛优”。有诙谐,也有温情。
穿插了汶川地震,鸟巢修建,让故事丰满,人物形象鲜明饱满。五颗星。
06
《白昼流星》单元由陈凯歌执导,刘昊然、陈飞宇、江珊、田壮壮等人主演,主要讲述20xx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故事。
这大概是我最不懂的一个故事。
从这个名字就透露着一种莫名的文艺,和这个原型感觉融合的很是生硬。三颗星吧。
07
《护航》单元由文牧野执导,宋佳、佟丽娅、张子枫、雷佳音、韩东君等人主演,主要讲述20xx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故事
阅兵式中,有人接受全世界万众瞩目,可是也有很多人,为了阅兵式的顺利隐姓埋名,默默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四颗星。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6
七个故事,七位导演,陈凯歌、管虎、张一白、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
高口碑的背后是电影的高品质和对细节的把握。
再现那些荡气回肠、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他们选择从不为人知的细微之处着手。
新中国旗杆的设计师,为了找寻制作旗杆的合适材料而跑遍整个京城。
参与原子弹研发的工作者,直到原子弹爆炸那天才在街头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女友相遇。
为了维护新中国的尊严,中国外交部和英方争夺五星红旗升起来的第一秒。
......
这些故事的成功催人泪下,离不开选角的精准和演员的演技。
故事的演员阵容实力强。
从惠英红、黄渤、任达华、张嘉译,到朱一龙、刘涛,再到张子枫、刘昊然、欧豪、周冬雨,可谓是老中青三代演员汇聚一堂。
群戏的调度有别于以往献礼片中明星的快闪,而是以故事为主导,让故事来挑选适合的演员。
每个角色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们或成为故事背景中的小亮点,或调用年龄优势成就角色。
正如管虎在选角时所说:“并不是看谁的名气大、流量多就请谁,标准只有一个——合适。”
在《相遇》篇中,张译饰演的高远是参与原子弹研发的无名科学家。
当时与原子弹相关的人和信息都是国家最高机密。高远已与恋人方敏三年不曾相见,且因原子弹研发身患重病。
导演张一白将画面定格在了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天,恋人久别重逢的短短几小时里,也是最有戏剧张力的时间点。
通过爱情去讲述历史,用“平凡”爱情中的波澜表达“不平凡”时代人物的波折,导演知道怎么样最打动人心。
而要把高远对将死的绝望、对恋人思念的压抑和原子弹成功的欣喜,在短短20分里演得充满层次感,演员的演技必须具有说服力。
为了更好地接近角色状态,张译闭关十多天减重15斤,而且几乎全程戴着口罩,台词不多,所有的表演都只能通过肢体动作和眼神传达。
张译的“适合”不仅在于外形的贴近,还在于他对于角色心理的把握。
当爱人认出他时,他眼睛不住地躲闪,身体向外倾,完全是拒绝的姿态。
但是他又不能大步地离开,三年的思念使他忍不住总拿眼角瞥着爱人。
爱人向他讲述他们相遇的故事,他侧转向她,是倾听的姿势,眼神里是一片哀伤和柔情。
最后在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的欢乐人潮中,他似喘气般爆发出的笑声。
这既是一个看到多年心血一朝成功的隐忍科学家,也是一个虚弱的重病患者。
他的表演已与角色融为一体,再难区分。
在《北京你好》里,导演宁浩将“一张奥运会门票”作为这个故事的切入点。
一张薄薄的电影票展示了北京奥运会在中国人眼中的分量,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闹剧。
而故事的主人公又必须是性格跳脱张扬的,足以把一场闹剧变成一场喜剧。
这部作品中葛优大爷交出了这几年最令人满意的卷子,那种又蔫又痞的腔调和幽趣的京腔又把我们带回了葛优时代。
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张北京意外得到一张奥运会门票,葛优把这个人物的嘚瑟劲儿表现得令人又爱又恨。
把门票塞在上衣口袋里,露出一大截儿,恨不得满世界宣告他得了门票。
随口蹦出的 “牛掰格拉斯”、“歪瑞嗨皮啊” 的北京式英语,开个出租车就忍不住和乘客显摆一番,将门票送给儿子时虚张声势的一番做作,丢失门票时闹得鸡飞狗跳的操作,无不清清楚楚彰显这个小人物的可笑。
但那可笑背后带着的酸楚,又带出了奥运会期间,普通国人的在意和骄傲。
其他演员们的表演同样可圈可点。
在《前夜》篇中,主演黄渤很好地压住了场子,严谨的外表下掩不住的韧性和痞气,活脱脱的高知分子形象。
就算是年轻演员饰演的高材生小号手也毫不出戏,那种挺拔而清傲的青年姿态被很好地融合进时代背景里。
王洛勇的外交官、刘昊然的大小伙子、惠英红的港警等,都调用了他们最为擅长的戏路。
只见角色,不见演员,表演上浑然天生,毫无凝滞之感。
这部电影,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用小人物去表现浩荡的历史。
聚焦面对历史巨变时个体小人物的生命体验,我们随着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去无限贴近他们,继而无限贴近那些历史。
如同经纬交织的画布,那些小人物才是时代的底色,是历史质感的所在。
故事的角色既是他们,也是我们。
我们见证了,参与了大时代的发展。
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别人的回忆,也不是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切切实实地亲身参与其中。
我们见证了香港的回归,第一次被父母允许熬夜看电视,看镜头里中国国旗时隔百年飘扬在香港上空,那种洗雪耻辱的复杂感受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
20xx年奥运会这一年大喜大悲,北京奥运、汶川地震、火炬被阻,从来没有那样一刻能让我们觉得彼此血脉相连,唇齿相依。
我们的喜怒哀乐和整个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看完点映,我觉得太值了!
这样好的电影,值得所有人去电影院支持!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7
看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走出电影院,还沉浸在该电影的每一个故事中、每一节桥段中、每一位人物形象中。从拍摄艺术论,这个片子彻底突破了献礼片过去那种喊口号不落地的“高大全”形象,让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物走进观影者心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观众心中演奏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
这个,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有着充分的体现:观众齐立,不由自主地和着电影的节拍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在走进电影院观影之前,这个场景我是没有想象到的。刚刚接到组织观看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通知时,还认为是那种没有人看、通过行政命令强迫看的电影。没想到刚刚看完第一个故事《前夜》,就立即改变了对《我和我的祖国》看法:首先,一道行政命令强迫观看,把《我和我的祖国》的精彩淹没了;二是《我和我的祖国》的精彩不是商业炒作能炒起来的,是发自观众内心的喜爱烘托的;三是媒体在报道时应该从影片的精彩之处报道,不应该做政治引导,要让观众通过观影自然激发爱国热情。
《我和我的祖国》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成功多,失败少。七个故事,有六个故事拍得非常成功,仅《白昼流星》让观众失望。网络有言“流水的第一名,铁打的白昼流星”,意思是七个故事,六个故事不分伯仲,皆可放在第一名,唯有《白昼流星》百分之百是倒数第一名。其原因除去剧本作者驾驭题材的能力外,主要问题是写献礼片的“高大全”思维未改,不知道人民群众真正地想看什么,心中喜爱什么。尽管瑕不掩瑜,对比之下可以看出中国在拍摄献礼片类的电影进程中的屐痕与发展。这些对比,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当然,这仅仅是“我和我的祖国”发展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结合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我和我的祖国》的成功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儿,都要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确地学习党的历史,还原党的历史,而不是过度地修饰党的历史,成为束之高阁的典籍。要让党的历史鲜活起来,才能更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时,我们要看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检验者,不仅是文艺作品,我们各个方面的工作,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任何所谓的成功都不会长久,更不会繁花似锦。万事万物,唯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取得健康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8
我们的祖国有着56个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我们的祖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国到一个繁荣富强的亚洲强国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的考验。我们的祖国在灾难面前坚强不屈,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人民紧紧地揽于怀中,用坚强的凝聚力使我们的人民众志成城,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胜利。
特别是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使人惊叹!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座座雄伟的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一条条高速公路画出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5.12大地震让世人看到了祖国在灾难面前无所畏惧、万众一心的感人场面。
20xx年的北京奥运会实现了祖国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健儿出色的表现,为祖国增添了无穷的光彩,给世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迈入新的里程碑。
我们的祖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新一代要更加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使我们的祖国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明天。
我爱我的祖国,我祝福祖国妈妈永远光彩夺目。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9
在竞技赛事里,中国女排于国人心中的地位是特殊且不可撼动的。1984年女排姑娘首次奥运折桂,用“三连冠”站稳巅峰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团结拼搏、不畏困难、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凝聚成整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作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个故事之一,由徐峥执导的《夺冠》正是借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回顾了1984年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历史瞬间。《夺冠》重现了中国女排奥运赛场的英姿,同时将镜头聚焦到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记录80年代全民欢腾共为女排喝彩的场景。
重温国人骄傲记忆 女排精神凝聚人心
各位听众,各位听众,台湾同胞们,海外侨胞们,现在我们向大家转播,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这是由中国女子排球队对美国女子排球队……
现在中国队侯玉珠在发球,美国队一传没有到位!打探头球!好球!郎平把球扣中了!
在黑白电视机里,央视解说员宋世雄传来了捷报,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熟悉的解说声音响起,唤起了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八几年的时候,在弄堂里,大家一起看女排比赛。这个给我的印象是特别特别深刻。”作为《夺冠》的导演,徐峥将自己的女排记忆融入电影中,当时十二岁的他经历了中国女排首次奥运夺冠的时刻,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当女排队员站上领奖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国歌声回荡在体育馆里……这一切组成了观众们记忆中的经典画面。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注意力也相对集中,“所以一场比赛,它的话题从头到尾,始终贯穿。带给我们精神世界的充实感是很强烈的。”徐峥说。
在故事中,徐峥将女排精神与时代情感紧密结合,通过独特的叙事风格,将35年前洛杉矶奥运会那场激动人心的女排决赛“搬到”上海弄堂里“现场直播” ,以弄堂的邻里情,再次重温女排传奇,重现中国女排首夺奥运冠军的巅峰时刻。
徐峥回忆道:“那个时候大家看这么一场比赛真的是万人空巷,在80年代也是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这个阶段,带给我们中国人一剂强心剂,种下了一颗自信的种子。”运动是最能够凝聚人心的,徐峥表示,女排精神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女排,也不仅仅是运动,“它所产生的这种凝聚力,是能让你感觉到,你跟你的祖国之间有这么一种相通的感觉。”
小人物见证大时代 小情怀点燃大梦想
黑白电视机摆在弄堂中间,前排马扎、中间椅子、后面踮起脚尖,邻居们层层叠叠聚在一起观看那场振奋人心的比赛……
房顶的天线时不时需要有人手动的寻找信号,每当中国队得分,欢呼声仿佛能穿破天际……
徐峥将儿时对上海的记忆在《夺冠》中情景再现,还原了80年代老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生活气息。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那个在房顶举着天线手动寻找信号的小男孩。通过小人物见证大时代是徐峥对于《夺冠》的创作理念。
徐峥认为,每一个故事都应该树立一个英雄,可以是民族英雄,也可以是平民英雄。“像在电视机里大家看到的女排,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她们在世界体育的大舞台上,站上了巅峰。而我们故事所讲的这个主人公,是一个小孩,一个普通人。”当他在天台上举起天线的时候,他就是一个英雄,徐峥笑称:“(做音乐的时候),我跟作曲老师说,‘您就照着超级英雄那个来’。我觉得在那个时刻,在在下面看比赛的观众心里,他跟超级英雄是一样的。”
1984年的女排姑娘用“三连冠”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弄堂里的小男孩为了保障其他人观看直播放弃了看比赛的机会,徐峥说:“我们这个故事的核心,其实是讲个人为祖国默默奉献的那一刻,那一点点能量。那种能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都具有一种信念。无数感人的瞬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是真正的跟国家之间的那种血脉相连。”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0
《我和我的祖国》中“夺冠”的章节格外让人难忘,“中国女排”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这一精神也被称之为“女排精神”。时至今日,女排精神早就不仅是体育领域的品牌标签,更是成为了当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我们基层党组织当学习中国女排精神,为中华民族腾飞顽强拼搏。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要学习勤学苦练的精神。女排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的成果。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女排队员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又怎么走到今天的地步?同样我们基层党组织也是如此,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六个“新”字,分别是新成就、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部署与新要求,怎么样才能做到“新”?唯有多看、多学、多听,学好专业知识,打牢业务技术,理解全新政策,才能跟上这新时代的步伐。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要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世界女子排球队中,也是强队如云,像美国、巴西、荷兰等都是顶尖强队,然而面对如此强队,中国女排不畏强敌,从不认输,而是靠着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一次次战胜了这些对手。女排身上这种不畏强敌、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20xx年的抗战为何能够胜利,靠得不也是这种精神吗?如今我们基层组织更是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将这种精神运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看完《我和我的祖国》要学习团结战斗的精神。女排能够在世界杯上一路高歌猛进,与她们的团结战斗有着很大关系。每次得分或是失分,女排姑娘们都会轻轻拥抱或是互相鼓励,这就是她们身上的团队精神。不光是女排如此,就连游戏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也都讲究团队精神,作为奋斗在基层的青年干部,面对脱贫攻坚、双城同创、拆迁等一项项基层工作重点,更应该要以团结精神去应对这一切,与身边的同事,与基层的群众,共同拿下这一场场攻坚战的胜利。
当然,女排的精神远远不止这三种,这种精神早已经不再局限于体育的范畴,女排精神中蕴含的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已深深扎根在国人的心中,永远激励着国人。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1
命题故事输给了我对“我和我的祖国”想象
我所有的感动都被“预告片”承包了
7个故事7个团队对于“命题作文”不同解题
总会遇到“众口难调” 我大概就是“难调”的那一个
所以7个故事 会有个体的喜爱排序( 北京你好;夺冠;前夕)
大概因为《北京你好》里葛大爷最接地气,或者说更贴近作为观影人的我 所处时代 城市生活 ;所以以没有距离感取胜。历史的宏大,也可以轻松幽默。
《夺冠》小时候戏份幽默风趣,长大后大概是为了扣题
《前夕》整部影片以小见大的历史开端
《回归》的感动都在预告里
《白昼流星》 大概是因为太具有“寓言性” 缺少了“真实性”的感动。 李叔大概就是那颗星。
《护航》故事太熟悉,被其他表演形式演绎过,输在“先入为主”。
《相遇》不好说,没想到合适的语言表达感受。
其实所有的感动都是源于历史瞬间的真实记忆
因为真正爱的是国。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2
7个part,前夜34分钟,相遇20分钟,女排19分钟,回归19分钟,奥运20分钟,白昼流星22分钟,护航15分钟。
奥运和女排的题材本来是没怎么期待的,被葛大爷活灵活现的演绎和小朋友两难选择的可爱真香了😂汶川地震和女排多年后的夺冠部分两位导演的处理👍。
回归这一部分同样让我记忆深刻:导演用0分0秒这一时间将谈判桌上的博弈、庄严的升旗仪式及港警的更换头徽3条故事线串联了起来,遗憾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体现护卫队的辛苦训练。
白昼流星感觉强行将扶贫和航天联系在一起,陈凯歌为了捧儿子也是煞费苦心了,台词几乎都由他儿子在说,特写也是一个接一个,然而适得其反,在另一表演者的衬托下,台词烂表演烂的短板更是暴露无遗。把多占了的2分钟时间分别还给女排和回归,让这两位导演把故事讲得更完整不更好?
相遇有些失望,本来70周年推介晚会上述说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事迹很是感人,然而公交车上的倾诉实在尴尬。
作为首尾的前夜和护航也都还不错。
另,王菲的唱法不适合这首庄重的歌曲,普通话唱清楚不行吗?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3
七个故事、七位导演,2个半小时的爱国热情,用普通人的故事,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大事完美串联,如果说,激起全民的爱国情结,那么,七位导演做到了,这两个半小时,首先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之前去好洗手间、之中备足纸巾、之后充分补水,因为如果说你对祖国母亲(现在都说阿中哥哥)有崇拜之情的话,你绝对会从头激动到尾,不哭也会热泪盈眶,但是如果从专业的眼光去细说电影,七位导演的确是有的让人惊喜,有的差强人意,我们一个一个的来细说~
先说第一个故事,管虎的《前夜》,个人认为,管虎的部分是七个导演中最惊艳的,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故事,细节就不剧透了,我只能告诉你,管虎导演的故事是最让你热泪盈眶的,当然,先要吹爆黄渤老师的演技,你会抛开一切喜剧、搞笑的标签,而真正的被他带入到角色里面去,你会随着他紧张、喜悦、激动,最后是感动、和敬佩,而梁静的戏份也恰到好处,并没有让你觉得管虎给了多大的家属福利。
第二个故事,《相遇》,张一白导演用一个爱情故事串联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故事是好故事,但是很多的点会让人觉得张一白有些用力过度了,所以显得本来演技在线的任素汐,戏份也略显尴尬,故事50%来自医院,50%在公交车上,你能想象两个人正在忆往矣恋爱史的时候,公交车一个急刹车,然后车窗外彭昱畅摇旗激动呐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的名场面吗?如果不是靠演技撑着,这个故事真的讲的尴尬又尴尬…
第三个故事:徐铮导演的《夺冠》,如果排个名的话,我认为徐铮导演的部分可以名列第二,这个部分会让你看到明显的山争哥哥的个人风格,燃,又不失诙谐幽默,上海小弄堂里平民爱国热,会让80后立刻回到童年,小演员简直是惊喜,堪称全影片最佳演技,绝对完爆所有前辈及流量小生们,不过故事最后吴京和马伊琍的部分就…emmmmm……大家自己去感受吧……
第四个故事:《回归》,70后导演薛晓路,如果你没听过她的名字,你一定知道《海洋天堂》和《北京遇见西雅图》,没错,就是她,才女导演,完全没有让我们失望,她用细腻的表达,讲述了内地和香港同胞齐心协力保障香港一秒不差回归祖国的故事,讲的恰到好处又合情合理,全篇围绕着“时间”这一主线,又用“时间”连起了每一个角色,王洛勇要确保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任达华饰演的修表师傅用精湛的匠人技术,为时间的精确助力,因为时间的精确,让惠英红饰演的Madam,在精准的时间换上了新的帽徽,杜江的升旗手,升旗全程的分秒不差,以及国歌奏响前那12秒的空白,都会让你随着他们而紧张而激动,给薛导一个大写的赞!
第五个故事:《北京你好》,宁浩加葛大爷强强联合,讲述了素人司机与奥运会开幕式息息相关的故事,看完后觉得,葛大爷还是你葛大爷,宁浩嘛…《疯狂的石头》之后就看不到空间了……全篇靠着葛大爷撑着,演技和人气大于故事,你唯一激动的点大概是来自于奥运会开幕式的全民热,而不是故事本身,只能说,宁浩导演要加油了……
第六个故事:《白昼流星》,凯歌导演的部分,凯歌导演也是整个影片的总导演,但是,我只能说,他的篇章是七个故事中我唯一给差评的,首先,硬塞的感觉非常重,第一,神舟十一号返回舱的故事与故事的主人公真的是强硬牵线,第二,凯歌导演为了给自家公子陈飞宇铺路简直煞费苦心,家属餐吃的太明显,好在陈飞宇的演技还算在线,另外,昊然弟弟和陈飞宇的内蒙普通话怎么听怎么像藏民,以至于直到最后说明返回舱降落地点的时候我才知道故事发生在内蒙,反正除了田壮壮和江珊两位艺术家的演技还可以之外,整个故事都会有一种牵强、硬拉、按头牵线搭桥的感觉,不禁感慨,凯歌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凯歌了…
第七个故事:《护航》,文牧野导演作品,对,就是《我不是药神》那位导演,这个部分主要讲述了20xx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故事,重点围绕女飞行员李潇然,整个故事就一个字:飒!小宋佳惊艳了,几乎全素颜出演,绝对的女汉子,再加上张子枫、雷佳音的最佳辅助,整个故事把“飒”表现的淋漓尽致又不失诙谐幽默,不过,与事件的串联做的不够好,人物大于故事,就像《药神》一样,主角光环太过于明显了,文导大概有英雄情结?
分享了这么多,大家还是走进影院去亲自体验吧,毕竟,抛开影片本身,为自己的爱国情热捐一份票钱也是值得的,最后,用一句最新流行的话,来表达一下对祖国70岁生日的祝贺:我们都有一个偶像,名字叫阿中,阿中阿中勇敢飞,中华儿女永相随!!!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4
很多对于白昼流星争议很多,,但是我真的最爱这个故事,其次是葛大爷,然后就是徐峥的小孩子部分(吴京和马伊琍出来之后太尬了)。关于白昼流星,讲的是扶贫和神舟十一号,李叔和沃德乐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很好,特点鲜明,从刚开始偷东西抢东西的野孩子,到看到神州降落之后落下的泪,很多人转变太快,但是总共就22分钟,不管怎样弄都快,这样子刻画反而很好,偷李叔救命的钱之后,就有转变的苗头,说这不是偷的不是给的,是借,以后会还的时候。其次就是扶贫与神州的对应,前边的扶贫已经提现出来了,但是世界是留给年轻人的,他们需要希望和爱,李叔对于他们更多的是精神扶贫,让他们见证寓言故事里的白昼流星,进行心灵的洗礼。没有必要因为两个孩子进去,而否定了白昼流星的全部。
前夜故事讲的很好,但是逻辑硬伤太多(前面剧评已经有分析了),偏偏只针对白昼流星骂,然后找各种借口为前夜挽回,说什么电影需要戏剧性,可以放弃一些逻辑,要不然没法看,那么同理,电影也需要一些浪漫主义,这个要求也并不过分,你可以觉得他不好,看不懂,不感动,但是他真的没有烂到辣鸡的水平,毕竟立意摆在那里,能带给人很深的讨论。
相遇很喜欢张译的表演和人物刻画,但是车上任素汐那一段完全没有必要,占据太多部分,本来很期待科学家更多的人物经历的描写的。
回归只讲了零时零分零秒升起中国国旗,没有其他的记忆点。
至于护航,耍帅镜头太多了,故事也没有特别吸引人。
真实故事的新闻,是两个牧民把副伞送过去的,也不必说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这些东西的这种话
现在很多人已经在抠字眼了,电影真的不能这样,如果这样,每一个部分都说不过去,很喜欢评论里的一句话,衣服翻过来穿里子是干净的,代表野孩子的内心也是干净的!
一部浪漫主义的电影,观众偏偏要求他现实,就像你想吃甜的,吃了辣的就要骂他为什么要是辣的一样。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5
20xx年国庆,新中国迎来七十华诞,普天之下,举国同庆,载歌载舞,共祝祖国繁荣强大,共祝愿祖国好。
观看一部作为国庆期间的强档电影,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下午,在电影院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后,心情竟是那样的激动,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影片中讲述的那七个故事,都是已经发生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虽说不是什么新鲜的大事,但是能在祖国七十岁生日时再次重温这些故事,本身就是对祖国母亲的一种崇敬之情;特别是,影片以“小人物”、普通工作者、普通市民、学生等的身份进行讲述,以祖国“儿女”的身份进行诉说,这种“小中见大”、以点代面的手法,更加凸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心。
《前夜》讲述了在开国大典前,一群人为了能在10月1日这天,能够在天安门前顺利升起五星红旗做准备的故事。战士们始终奋战最前沿,科学工作者拼命攻关,广大市民自发献出家中的铬、银、铜等,最终在短短的数小时之内完成了开国大典升旗的全部工作。
《相遇》这个故事很是让人难忘,再现了新中国成功试射第一颗原子弹的当时,很多科学家、科研工作者、普通的工作人员,为了祖国的需要,瞒着家人,隐姓埋名,献身国防,默默奋斗的感人事迹。重温这些故事,不仅让人泪目;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努力付出,中华民族才会一步步地走向强大。
《夺冠》片断,再现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光辉历程。女排精神是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中国体育界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影片反映的,不仅回忆了当时的夺冠场面,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普通的市民百姓的精神面貌;那种高兴、激动、热烈的场面,与女排的拼搏精神息息相关。
《回归》这一章节,在重温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着重讲述回归前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繁琐的准备工作,为确保五星红旗和义勇军进行曲不差一秒地升起、响起所做的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北京你好》,你好,北京!奥运会能在北京举行,是亿万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是众望所归,也是国际奥林匹克的正确选择。出租车司机和汶川震区儿童的事迹,不仅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美德,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善良美德的具体体现。一张珍贵的奥运入场门票,她的现实意义更大于奥运会本身!
《白昼流星》这一段讲述的是改变的故事。原谅我,说实话,我没有特别懂导演的想法。本是迷茫的兄弟两人在领导的教育下,而后又冲进神舟十一号返回舱跟前帮忙抬椅子的事情,再后来两人都变好了。我想,是不是导演没有把故事讲完整,没有把想要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
《护航》这一章节非常的励志,女飞行员宋佳诠释了当代空军的精神,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备飞为编队护航,编队为祖国护航,祖国为你我护航!
《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普通老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重温老故事,心情依旧激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目前正走向新时代。一路走来,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最终必将会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祖国,今年是你七十岁的生日,我为你高歌,我为你祝福;我热爱你每一座高山,我热爱你每一条河流。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留下一首赞歌。
祖国万岁!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6
电影采取时间轴的方式讲述,这也应该是最简单地串联起七位导演作品的方式,所以不用担心,绝不会有故意倒叙这种毫无意义的炫技。从新中国成立到20xx年阅兵,七件大事一一讲述。这中间每个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就对比得很明显了。故事情节就不多介绍了,就聊聊我浅薄的对导演风格的认识。
1949年10月1日,前夜,管虎
之前看过管虎的作品有《厨子戏子痞子》、《老炮儿》。都说不上特别喜欢,故事的悬念设置,印象中厨戏痞是好的(好多年前了)。这次的前夜,情节重复度多了一点点,总觉得剧情止步不前,比如欧豪爬上屋顶用大喇叭问邻里借东西的情节就出现了两遍,第一回的借红绸子完全没有第二回借金属材料有冲击力。邻里自发送金属材料这段是我的第一个泪点。
出戏的还有五湖四海的方言,黄渤说南京普通话,我先把青岛贵妇的形象删一删。片段里出现了两次强调学历的地方,一个是吹小号的学生是北大西语专业的,还有一个送金属材料的教授是清华化学系的。嗯,我的学霸滤镜又厚了那么一点点。
6.5/10。没有巨大惊喜,没有巨大失望。
1964年10月16日,相遇,张一白
张一白近来拍的都是都市狗血爱情片,就爱跟爱情风月过不去,而我年少无知时因为演员曾走进过影院,昧着良心给二、三星的电影打出四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匆匆那年》)。
没错,红色主旋律电影,张一白依旧还在讲爱情!(这都可以!)但这部在我心里能排到第三位,张一白,请好好谢谢张译和任素汐。好的外援,是可以让你体验躺赢的乐趣。
任素汐这个话剧演员,小场景下的表演张力一绝。公交车上的独角戏,短短几句台词,情绪、眼神都到位了。张译虽然大部分时间戴着口罩,可是眼神的漂移表达的无奈与欲言又止。绝。
张一白有一个细节做得很好,这是唯一一部做到了与下部故事有衔接的,故事结尾楼下出现的女排夺冠直接过渡到下一个故事也没什么问题。
7.5/10。演员加成90%。
1984年8月8日,夺冠,徐峥
之前看其他影评说徐峥是有小聪明的,会用小人物讲大故事。说对了。上海弄堂里的市井故事,主角是一个小男孩。故事里存在很多时代、地域特色,果盘里的大白兔奶糖、老式的卡带、出现在背后的窗帘使冬冬成为了超人。小男孩可爱懂事地让人心疼又发笑。最后他哭着和爸爸说,咱家的天线太烂了!那一下我不知道自己应该笑还是应该哭。
说不出太大缺点的故事,要有那就是冬冬长大后为什么变成了吴京。那一段略显多余的应该是为了呼应女排再次夺冠的多年后相遇,稍微有一点刻意了。
8.5/10。
1997年7月1日,回归,薛晓路
这位导演作品不太熟,看过的只有《北京遇上西雅图》和《海洋天堂》。这两部,差异可真大。
不太有代入感,一个是香港回归时自己还小,另一个导演过于强调时间,而这个立意在第一个故事前夜里已经被强调过一遍了。
港也说不上港,大陆也说不说大陆。
6/10。
20xx年8月8日,北京你好,宁浩
不拍《疯狂的外星人》的宁浩还是非常可!和夺冠对应,一南一北两个市井故事,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一口京片子,特贫特爱显摆。这个故事好就好在,即使抛掉国庆献礼这个主题,这也可以是宁浩的作品。如果不是门票,而且其他重要的东西,这故事似乎依旧成立。
对于国家大事,更多普通人是参与者和观众的身份,这个故事我理解想说的是这个,就算不能亲临现场看开幕式,我们可以通过转播看,可如果可以帮助别人达成心愿,即使这人吧抠门还有些小市民心理,可时不时就是能有点儿热心肠的冲动出现,这就是普通人。
9/10。
20xx年11月18日,白昼流星,陈凯歌
陈凯歌这个赛事主办方选送选手的作品,砸了,差得太明显了。
老毛病,故事逻辑差。演员也不行,即使是刘昊然这个算是同年龄相对有实力可以抗一点票房的新生代演员,和前面五个故事里的众多老戏骨一对比,差距大了,更别说陈飞宇了...这位帅哥演的是城中贵公子下乡体验生活么?这俩人是怎么混入航天员返航现场,还能给人抬座椅的?咱们拍电影是拍电影,能别脱离现实那么多么?
画面真美,七个故事里最美,陈凯歌适合拍大场景、盛景。《妖猫传》里的盛唐很美,故事弱了。审美是好的,可惜不牢靠,看一半就觉得好假。
5.5/10。
20xx年9月3日,护航,文牧野
这是不是七位导演中最年轻的一位?85年的算是了吧。故事中规中矩。我的记忆点全部都是英姿飒爽的宋佳(脑内持续尖叫,我!可!以!)。本年第二次被宋佳惊艳,上一次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媚惑;这回变成女飞行员,飒!(我都可以!)
张子枫的出现也惊喜,坐在自行车后座,被风吹散的短发,真好看。这个故事里的女演员都是我喜欢的,喜欢喜欢喜欢!~大概这个故事可以稳居中流。期待这位导演以后更多的作品。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7
原本定档20xx年10月1日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现提档至9月30日全国公映。该片由总导演陈凯歌、总制片人黄建新,导演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共同倾力打造。八位导演执导的作品票房超过150亿,累计获得奖项超过100次。
全片展现了不同时代、身份和职业的小人物们,身处七个祖国大事件经典瞬间的个人经历。
全豪华阵容,成国庆最值得期待的影片
由全豪华阵容领衔的国庆力作《我和我的祖国》,预计影片口碑、票房将双丰收,成为国庆黄金档电影中“里程碑”式的存在。有望成为全球影史单市场票房国庆档电影之一;全豪华阵容更使得其成为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影院必看”系列。
此次演员阵容空前强大,众多主演曾获奖无数,如葛优曾获戛纳电影节男演员、中国电影金鸡奖男演员,黄渤曾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男演员、金马奖男演员,也有刘昊然这样拥有多部优秀代表作品的新生代演员。四代中国电影领军人,共同拍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倾情打造为祖国母亲的一次集体献礼。
《相遇》由张一白执导,主演张译、任素汐、张嘉译、周冬雨、彭昱畅
《白昼流星》由陈凯歌执导,主演陈飞宇、田壮壮、刘昊然。
《北京你好》由导演宁浩执导,由葛优主演。
《回归》由薛晓路执导,主演朱一龙、杜江、王道铁。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8
在看点映前,我想,我们究竟想看到什么样的主旋律电影?爱国我们大体是不讨厌的,我们反感的是强行灌输和样板一样的说教。很庆幸《我和我的祖国》在几乎堪称华语电影梦之队的阵容下,做出了一部导演及演员都在水准线上的作品,交出了风格迥异的7份答卷。
完成度很高的三部《前夜》《夺冠》《北京你好》。管虎的节奏,徐峥的喜剧,宁浩的荒诞,应该也是大众口味会比较喜爱的三个片段。故事结构完整,笑点泪点俱在,黄渤葛优均贡献了影帝级的演技。除了安保之类的一些逻辑小bug以外,瑕不掩瑜。当葛大爷低头看到自己的黑鞋子时哑然失笑时,几乎奠定了《北京你好》是该单元完成度最高的一部。另外,徐峥实在太可爱了,他的可爱体机灵体现在片子的每一个设计里。
个人喜欢的两部《相遇》《白昼流星》。应该是褒贬不一的两个片段了,故事相对单薄。《白昼流星》的意识流形式受众不广,且有一些bug,但是这个老头实在太浪漫了,很难想象在一部礼献片中出现这样艺术的风格,真的太出乎意料了,即使完成度欠缺,但在立意上与其他人拉开了差距。《相遇》应该是本片我最喜欢的一个。很多人觉得单薄,但整个片段里时刻的隐忍和克制,我实在太喜欢了。没有大爆发,受到辐射时口罩无声的浸了血,张译全程有八十以上的镜头都带着口罩仅凭一双眼睛在演戏,甚至主角都没有亲眼见证到核弹爆炸成功。整个片子充满了遗憾和绝望。实在太冒险了,在一个国庆礼献片,和以上红火团圆的氛围主旋律不同,张一白选择这样一个没有希望的人和故事,几乎在试探观众的底线了。
其余两部《回归》中规中矩,除了被朱一龙粉丝吹捧外,从故事到立意都太保守了。事实上在香港事件发生后的如今,我们期待的并非是一副中规中矩的安全牌。遗憾的是并未相对深刻的涉及。《护航》在7部短片里节奏把控最末。唯一值得提的是,中国的现代,主角选定在一个造型中性的女性身上,太潮了。谁又敢说意识形态没有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的地方呢。
7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与7个小人物与祖国的联系,有不足有惊喜,在70周年献上一桌诚意满满又风格迥异的菜,值得一品。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19
七位导演,七段短片,70周年诚挚的献礼片,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合格的,合家欢的,打出4星一大原因是因为此。但照顾大批观众的同时还要拍出艺术追求有难度,既要架构故事,又要真切感人。黄渤篇的前夜注重升国旗过程中逐步累积的戏剧冲突(标准商业片,情感动人),张译篇花笔墨在公车煎熬的长镜头(公车外不知何时有了红旗与人群,调度真好),东东篇牺牲对女孩的喜欢为街坊直播女排(太专了,小孩子有那么取舍的大人思维么,有徐峥一贯的幽默,交叉剪辑视觉节奏很强),回归篇升旗手、执警官、修表匠、谈判官都参与在回归的奔忙中(抽象的大主题统一,但形式上太散了,各忙各的),奥运篇出租车葛大爷决心让渡门票(小人物永远真实,你说是不,这事闹的),白昼篇看到了神州的回归与人性的流星(第五代大佬从来不走寻常路,寓言,人性,个人角度喜欢聚焦人少的,日常体现出来的戏剧性,没那么多花花绕绕,发展成长篇又是一部大作),阅兵篇宋佳的“飞行”献给了对祖国的爱(有点硬,还是不知道宋佳相通的原因是什么,有点迷,命题作文难拍,宋佳短发墨镜真的好看)。七部短片形态各异,不同的人都有喜欢的某几部。命题作文确实难拍,框架多,挑剔也多,拍成这样个人表示还可以。普天同庆,看个热闹吧!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0
总体来说还是戳到了我,除了《白昼流星》都挺感动的,“大国小家,有你有我”。
01
不论是《前夜》里众首周知的大英雄林治远,还是《相遇》、《回归》里不为人知的无名英雄高远、朱涛、华叔,他们都为了祖国的形象,祖国的光辉努力奋斗。
有恐高症的林治远为了焊接,爬上了国旗杆,高远为了阻止原子弹实验爆炸被感染,朱涛一遍遍的训练的升旗速度,以及《前夜》中人民群众一起捐物资,他们为了维护中国,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家,都离不开大指挥家,也少不了群众的力量。
02
最喜欢的是《夺冠》与《北京你好》,两个都在幽默之中蕴含温情。
《夺冠》的背景音乐很能带动观众的情绪,特别是冬冬爬楼梯的那一部分,给人以紧张感。
情节也很紧凑,大家布置看电视的场地时,一气呵成的画面让人很舒服。
冬冬不小心勾到的桌布,在他身后飞扬让他看起来像个超人;小黄狗去吃肉破坏了电视机的天线,众人跟着电视机频道的反应;冬冬在爱情与人民群众的抉择中毅然决然;女排夺冠后,冬冬边哭边说着“我太激动了”等这些设计都很巧妙,不得不说徐峥很有喜剧导演的天赋。
03
如果说,《夺冠》是整体拍摄给人以幽默感,那么《北京你好》的幽默感大多数是葛优个人魅力以及一些小细节给予的了。
张北京的形象很立体的,他是普通平凡的出租车司机,不是绝对的坏人也不是绝对的好人。他有些虚荣,拿到门票后到处炫耀,给儿子高调送礼;他也有一些鬼主意,故意将手机关机,假借手机没电让前妻联系的由头,向前妻炫耀自己给儿子送了奥运门票。本是让人反感的角色,但他在知道小男孩去看奥运会是为了摸一摸爸爸建筑的栏杆时,他却把票送给了小男孩,在他身上有恶也有善。
葛大爷的幽默也无处不在,在追到小男孩后,玩轮椅那一段,以及平时穿红鞋子的他在被夸奖时穿了黑鞋子的细节,尤其是最后脱了帽子,脑袋上面有个国旗,都很有梗。葛大爷的演技很自然,让人无违和感。
04
前面几个带着温情,《护航》则是幽默温情中还带着帅气。
女飞行员与男飞行员集体出场,以及吕潇然和男飞行员掰头时,真的很燃很帅了!后面雷佳音的出场,又让电影增加了不少幽默感。
吕潇然是个优秀有实力的女飞行员,却成了替补,她是不甘的。但是在08号出现问题是,她选择的是帮助08号解决问题,最后自己返航了。由个人梦想到了集体荣誉,吕潇然成长了。
05
《白昼流星》是让我最不喜的一部。前半部分走抒情路线,后半部分硬燃。
前后部分除了李主任贯穿外,没有其他关联,从被李主任感化硬生生转成对神州的敬仰,中间缺少过度,像是两个故事硬掰扯在一起。
情节上也有些没新意,开头哥哥弟弟偷了钱被警察抓到后,李主任说是他给他们的,不是偷,这让兄弟二人动容了,这部分与《悲惨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处。善良的教主救了冉阿让之后,冉阿让非但没有心怀感激,却把教主的银器都偷走了。冉阿让被警察抓到了,教主却说那是他给的,这让冉阿让被感化了,开始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白昼流星》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有《悲惨世界》的影子。包括后面李主任吐血等剧情,也是有些俗套了,陈飞宇的方言,也让人有些出戏。
整部片子看下来,不得不感叹历史先烈的伟大付出,无名英雄的无畏牺牲,惊叹他们的韧性。不管大国还是小家,因为有你我,它们在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全片很燃,也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我们的国家在慢慢变强大,也祝我国繁荣昌盛!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1
公交车上,一个少年问:“看了吗?”另外一少年答:“看了”问曰:“人多吗?”答曰:“爆满”又问:“怎么样?”又答:“阿中哥哥真牛…………”我一边回味着两个少年的对话,一边双脚踏上了通往奥斯卡影院的电梯。
伴随着清越的童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继而,这面红旗越来越大,充满整个屏幕,那无穷无尽的红啊!立刻燃爆了我的所有情感,把我融入这波涛汹涌的红色浪潮,令人热血沸腾,有一种浓浓的情絮在高速膨胀,让我的心跟着红旗一起高高飘扬。我在心中默默念诵: 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有一种深情,叫“我爱你中国”。
第一篇章:开国庆典,万无一失。
镜头一转,我们迅速穿越到了1949年的国庆前夕。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热情的年代,既严肃紧张又欢欣鼓舞。《前夜》中黄渤所饰演的林致远,是一个小小的技术人员,却令人倍感可亲可爱可敬。当他为国庆升旗铸就模型追求“万无一失”之时;当他寻来号手和国歌注目目国旗眼含热泪之时;当他不顾一切高喊“王鹏飞”冲向天安门广场之时;当他爬上高高的旗杆冒着生命危险来焊接阻断球之时;当他站在毛主席身后仰望红旗升起的之时。
我深切感受到他浓烈的爱国之情,讲科学,有担当,爱祖国,不畏困难。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能让一个劳动者如此狂热的奉献自己的一切?还有当小喇叭两次在四合院的屋顶响彻北京的夜空之时,第一次我们看到的是人们拿来了自己的红绸、黄绸,第二次我们看到的是无数的人涌向国庆筹备处,手里拿着烟管、勺子、金锁、收录机、金边眼镜框、实验室里最后一块铬…………,每一双清亮的眸子里闪现着无尽的渴望。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国度,他的成立能够牵动着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心?当有着浓厚湖南口音的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且亲手按动电钮,让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我情不自禁潸然泪下,这一刻我找到了答案。也想到了看七十年国庆直播升时,我们一家三口并肩而立,随着电视齐唱国歌,没有羞涩,只有自豪。
第三篇章:最美童年,铿锵玫瑰
徐峥导演的《夺冠》喜点最多,十一岁的冬冬深受喜爱,我也特别喜欢这一段。土生土长在上海小弄堂里的冬冬,机灵活泼,聪明伶俐,人见人爱,有着非常快乐的童年。可是有一天他心爱的同学小美就要飞去美国了,他心中不舍却毫无办法,一心想送一张《我的中国心》磁带作为留念。哪成想像土星撞木星一样,同学送别和女排决赛撞在了同一天。冬冬一边想着为小美送别,一边想着为大家修理支撑天线杆,两厢为难,真是急煞了小小男子汉。屏幕前,我看热热闹闹的弄堂观影人群,我看黑白电视机里铁榔头——郎平的潇洒扣球,还有我看满头大汗火烧火燎几次三番穿梭在屋顶和弄堂之间的冬冬,心中竟然没有心疼,而是有无尽的美好回忆。也许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人们狂热看排球赛的场景,但作为七零后的我们却觉得身临其境。
小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黑白电视,这样的蹲着、坐着、站着的人群,街坊邻居彼此友善彼此了解。秋天的时候,晚上我们在月光下边剥玉米边看电视,也总是让最小的弟弟去调试天线杆,我们一起笑着闹着劳动者。剧情继续向下发展,随着郎平最后一球的绝技扣杀,中国女排夺取了决赛第一名,那一刻,银屏内的人们欢呼雀跃把冬冬高高抛向空中,银屏外的我也是瞬间感觉畅快淋漓,扬眉吐气。可能只有最美的童年缺憾,才能为最美的相遇埋下伏笔。最终冬冬没有赶上为小美送行,可多年后成为教练的冬冬再次遇见了物理学家小美,我们的女排也再次崛起,一举拿下金牌,使人热血沸腾,和20xx年中国女排在日本重新冲向世界第一遥相呼应,同声相求。正如田震所唱:风雨彩虹,铿锵玫瑰,芳心似水,激情如火,梦想鼎沸;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纵横四海,笑傲天涯,风情壮美。
第四篇章:寸步不让,香港回归
一九七九年香港回归,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七月一日零时零分冉冉升起。《回归》中我国外交官经过了多轮谈判,为争取国旗在七月一日零分零秒升起殚精竭虑。他果断坚毅,有理有力,谈判掷地有声:“这一时刻,对于你们来讲是结束,对我们来说是开始”《回归》中的国旗手蒙着眼睛训练升国旗,只为形成肌肉记忆,与四十六秒的国歌紧密吻合。《回归》中的的一对夫妻,达哥矫正钟表精准无误,毫发不差,英姐“摘警帽,换警徽”,英姿飒爽,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见证和推动了这一历史真相。《回归》中随之东方之珠的歌声响起,不禁使人泪流满面,香港和祖国,血浓于水。“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我的思绪飘回了一九九七年,那年我大一,我们全班同学都坐在教室里看香港回归直播,教室里插满了小小的五星红旗,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坐得笔直,伴随着国歌的旋律,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的共同升起,我们欢呼雀跃,放声歌唱。那一天的红旗映红了中华儿女的心,那一天的礼花照亮了香港的上空,那一天的歌舞甜醉了东方明珠,那一天的激情也燃爆了我们的教室,这就是我心中的一九九七,永远的一九九七。
第五篇章:小情大爱,美丽北京
伴随着《你好北京》,我们来到了新世纪,迎来了20xx年的奥运会,新千年的中国焕发了新的青春,处处流光溢彩,处处令人感动。葛优是个乐天派,他饰演的张北京是个出租车司机,天生一个喜剧范,一出场就为大家带来欢笑。他吉人天相,红桃二为他带来好运,居然就中了公司的大奖——奥运会入场券,准备送给儿子作为生日礼物。拿到了奥运会入场卷的张北京不停地嘚瑟,不停地向别人张扬他的入场券,不想被一个四川少年用八百块钱掉了包。张北京找到和同学一起庆生的儿子,先得意地渲染了一番气氛,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礼物,却发现礼物却不翼而飞。张北京气急败坏的找到四川少年,展开了一场小偷警察拉锯赛,自己却被误认为小偷,笑点不断。
可是当孩子讲起自己的父亲是奥运优秀的农民工,而自己的父亲在汶川地震中牺牲,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就是想摸一摸自己父亲所建造的奥运会会场的栏杆时,所有人笑点变泪目。最后张北京改变了初衷,把奥运会的入场券送给了这位四川少年。开幕式时,张北京和许许多多的国人一样,脸上贴着国旗,手中摇动着红旗,在鸟巢到外边为奥运会欢呼助威。当大屏幕上显示四川男孩向他表达感激之情时,我们看到的是他尴尬的布鞋和光脑门后定格的五星红旗。想想20xx年的祖国,再想想现在的祖国,不禁为祖国新千年的飞速发展而激动。
第六篇章:白昼流星,天佑中华
感谢陈凯歌导演,他是最辛苦最用心的一位导演。《白昼流星》首先为我们推出了两个大帅哥,令我为之眼睛一亮。可是看完整个情节,细细体味,这里面表达的思想却不少。三个人、三匹马、大片的沙漠、一艘神州十六回归仓,揉进了许许多多的矛盾融合体:土地沙化与精准扶贫、知识青年与迷途少年、神州六号与白昼流星。陈凯歌用他有限的影片资源,力图让人们感悟祖国曾经创造的辉煌,发现祖国现在尚需努力的地方,畅想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也许,这只是我自己外加的一些想法。纵观七十年的开国历史,老一辈奋斗者的稳健与魄力,新一代青壮年的担当与责任,小一辈少年的自信与傲气,都让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正如《天佑中华》的歌词那般:天佑中华,祥云飘四方,荣耀传天下,真心祈祷,天佑中华,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真心祈祷,天佑中华,这是我对你最深沉的表达。
第七篇章:大国腾飞,我愿护航
喜欢《护航》是因为宋佳,宋佳饰演的飞行员叫吕潇然,认真负责,技术过硬,女儿身,钢铁心,优秀与威武并存,柔情与侠骨共生,英姿与豪情并连。为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吕潇然分秒必争刻苦训练,作为队中最优秀的女飞行员,在阅兵式前却被意外通知撤出阅兵编排留作替补。她痛苦,她不解,她艰难抉择。在自身荣誉和国家荣誉面前,她最终选择了备飞。当一架架战斗机滑行起飞,驾驭长空,接受检阅,作为“备飞”的吕潇然,最终见证这一荣耀时刻。场外的我也感慨万分,如今,我们在新时代的最前沿,就要时刻准备着,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伴随着在《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整个放映厅的人们久久坐在那里不动,回味着影片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感动,小情与大爱,小人物与大事件,我和我的祖国,就这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当黑色字幕结束了,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开影院。打开手机,我看到QQ里的一条新动态:阿中阿中勇敢飞,中华儿女紧相随。今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祝阿中哥哥生日快乐!是呀,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2
最近终于有空,国庆档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我和我的祖国》,讲真有点小失望。因为之前挺期待的,好久没发朋友圈了,所以我还是想说上几点
1,整体七个故事以用笔写字的方式连接,用笔也从50年代的钢笔到后来的铅笔水平,还是有些新颖感的。
2,第一个升国旗的故事莫名感觉像流水账叙事,还有升国旗前一天竟然莫名出现这么多问题显得刻意了一些,黄勃作为负责人竟然连进广场通行证都没有………感觉整个戏说的效果太强。
3,原子弹那个故事觉得本来能更好的,但故事的交代的太简单,不清楚,可能是时间的问题吧,就是任素汐的演出真的感觉不错。
4夺冠那一篇我还挺喜欢的,故事更生活化,年代感很强,那个小男孩真的感觉不错,但胡同里抛出的国旗也太大了吧,马伊琍最后出场的镜头我也不太喜欢,一点也没有海归科学家的感觉,可能是镜头太亮了吧记得。
5香港回归那一段我个人最喜欢,尤其听到《东方之珠》想起的的片段真的被感动到了,和英国人谈判那一段也很喜欢,从矫正时间这个细节入手也是很有创意。不足的还是觉得有些片段剧情的处理可以稍稍舒服一些。
6葛优那一段看的真的太尴尬了,这剧情有些太老套了吧,整个短片感觉是为刻意去和奥运套上关系而捏造的,这一段和六段相比有些孤立了吧。真的不喜欢。
7白昼流星这一段和葛优那段是我最不喜欢的。把神州飞船降落和贫困区孩子两件没啥关系的事儿非得要套在一起…………真是醉了,不能理解。另外还有作为神州飞船降落保护措施应该很严吧,两个孩子怎么能跑进去并且去帮助宇航员…………编剧有没有点常识啊不过感觉整部短片的镜头感很不错,看着舒服,刘昊然和那个老爷爷的表演也很不错。
8,最后的片段我觉得小女孩跳烟囱的片段简直无力吐槽了,从那么高跳下来,即使有保护垫也非死即残了…………还有佟丽娅和宋佳的对话看的也有些出戏,选择备飞飞行员这个角度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张子枫的表演也很喜欢。其实总体不错感觉作为收尾还是能接受的。
9我之所以想写这么多是因为之前的期待,看完后我和其他朋友聊过一些感想,也看过一些评论,但写出的这些都是我的想法。我是业余的仅仅是作为观众想说几句。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3
在《我和我的祖国》立项之初,我对它并不期待。毕竟在观影经验里,主旋律献礼片的规制、宏大事件的重现、多个故事组接的模式,让人不禁会产生“枯燥”、“假大空”的预期。
直到看完后走出影厅,我才长吁一口气。必须承认:这部电影和我的预期截然不同,是一部精致、有趣且不乏动人之处的作品。
电影对建国70年历程中的7大“核心现场”,进行了别致的拆解。每段故事,都没有选择以宏大的角度去进行“硬输出”,而是采取平民化的视角,聚焦每场事件背后默默无闻的平凡者。
目前看来,它将成为今年国庆档的最大赢家。
下面依次来聊聊自己对每段故事的印象:
《前夜》/管虎
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前夜。那一夜,全中国可能没有人比林治远(黄渤饰)还要更加“兵荒马乱”。
在典礼前一天的检查会上,所有团队众口一词:“万无一失”。只有他艰难地开口:“电动升旗,不敢确保万无一失。”
林治远是负责开国大典电动升旗的工程师,但当时的中国在科技上并不发达。一个电动装置,也是足以令所有人紧张的技术难题——中国此前从来没有电动升旗装置,没有经过反复的实验,谁能保证一定成功?
时间紧迫,只能临阵磨枪,进行“土法试验”。而接下去的一夜,还有着更突发的事件等着他,只有“过五关斩六将”、“铤而走险”这样的词,才足以形容这一夜的惊险。
客观而言,《前夜》是七个故事中,拍摄难度、导演技巧和演员表现上最佳的作品。如果要在其中评选“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非管虎和黄渤不可。但个人旨趣上,它在核心创意上稍显保守,这是有些可惜的。
这段故事的题眼,是片中至关重要的阻断器。虽然它只是一颗小小的金属球,在整个规模空前的开国大典上并不起眼;但如果它出了问题,那么五星红旗就无法稳当地停住,有被顶飞的风险。这颗小球,其实就喻指开国大典背后,在各个环节里付出努力的每个人。
导演管虎一直擅于描绘极端情境下被逼到绝境的人物,如何爆发出自己的潜能和毅力。《前夜》是他擅长的题材,再加上黄渤看似外露、实则饱满稳当的表演。整个故事在完成度和情感表达上,是不出意料的高分。
《相遇》/张一白
没想到,七段故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张一白导演的《相遇》。
《相遇》的事件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张一白却选择将目光聚焦于一对被命运捉弄的恋人,可谓极为微观的视角。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上背诵这件事情的历史意义,却从没想过这件事背后的个体印痕。
张译饰演的高远,是参与原子弹研发项目的科研人员。在一场实验室意外中,他不幸因核辐射而身染重病,渐渐发展为不治之症,随时都有去世的可能。10月16日当天,他偷溜出医院,坐上一辆公交车,却偶遇了自己三年来都未曾联系的女友。
他们是一对恋人,此时却不能相认——不仅因为小伙子是参加原子弹研发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保密自己的身份;更因为自己时日不多,唯有隐瞒才是最好的选择。一个口罩,遮住了一腔不能言说的委屈和遗憾。
虽然命题是“原子弹爆炸”,但这个故事却巧妙地转移了“主战场”,塑造出了一场“身不在场的原子弹爆炸”。80%的情境,都在这辆不断向前、熙熙攘攘的公交车上展开,而宏大事件则隔着车窗喧闹着。
在一个长镜头中,全程只有任素汐饰演的女生开口诉说往事,从初见到情深的点点滴滴;而一旁的张译只能用眼神演戏,却演出了契阔之际的悲情。
《相遇》中有两幕令人印象深刻:一幕在开头,高远被高压水枪冲洗,血缓缓地从他的口罩中晕染而出;另一幕在结尾,两人在汹涌的人潮中被冲散,高远摘下口罩,对视的一笑成为了他们的最后一面。
这两幕令人不禁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对历史上的宏大事件产生感动?
我们的感动,并不来自于集体的光辉成就,那是一种矫揉造作;而是来自于“另一种版本”的历史现场——就如同这个故事一般,是无名者的默默隐忍,是所要经受的“身不由己”的痛苦,是不得不错过的遗憾。
《夺冠》/徐峥
客观而言,《夺冠》在各个层面的指标上,并不是七段故事中最好的,但它却是个人最喜欢的。
冬冬,一个上海石库门街坊里正过着暑假的小男孩。他是这条街里电工的儿子,上得了屋顶,修得了天线。那年的8月8日,整个街坊都指望靠他来看女排决赛的实况转播——电视信号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为了接收信号,冬冬只能一直换着角度待在阳台上。
可实际上,情窦初开的他此刻还为另一件“人生大事”焦躁着。自己暗恋已久的女孩小美,今天就要移居国外,很可能再也不回来了。眼看着她就要被带去机场,冬冬陷入了两难的“夏日大作战”。
徐峥用一场小孩之间的“怦然心动”来切入“女排夺冠”这一历史事件,是非常可爱且浪漫的。让人不由自主地觉得,东东就带着他小时候的影子。
某种意义上,这种处理方式其实和张一白的《相遇》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选择把镜头放在距离事件现场非常遥远的“不在场位置”,细微地切入其中。只不过《相遇》是悲剧,而《夺冠》则是喜剧。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不仅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市井还原得很到位,而且在风格上也很大程度地致敬了上世纪的沪语喜剧,诸如谢晋的《大李小李和老李》。
《回归》/薛晓璐
《回归》相对而言是较为保守、不够出彩的一段故事,因为整个主线情节都必须围绕香港回归当晚的庆典做文章,没办法“出奇制胜”。不过,它的核心概念还是抓得挺好的,那就是“时间”。
“我们已经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仪式总指挥与仪仗队升旗手(杜江饰)的这条线,聚焦的是“国家的时间”。
意外来到香港的小钟表铺老板(任达华饰),被执勤队队长(惠英红饰)所救治,并组建家庭。这条线索,指向的是对故土的思恋、对人的感恩、对工作的负责,是“情感的时间”。
几条线索,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瞬间的“必须准时”,那就是1997年7月1日的零点零分零秒。薛晓璐导演重点抓出了这个细节,然后再进行扩散,让叙事线索间产生关系。
此外,惠英红与任达华在非常有限的戏份空间里,演出了人物的前史和真实的烟火气,算是其中最大的亮点。
《北京你好》/宁浩
宁浩拍《北京你好》这般充满京味的喜剧,的确再合适不过。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葛优饰),离婚后与家人形同陌路。在抽到20xx年北京奥运会的门票之后,他想借此机会与儿子缓和关系。
但是,在这份大礼未送出之前,他仍旧时时刻刻不忘暴露本性,换着法地到处显摆。每个他见到的人,都要被他的炫耀洗礼一番。不料,意外发生,这张票开启了它的“奇遇”。
《北京你好》在喜剧背后,又有着宁浩一贯悲欢交融的底色——我们要记住20xx年的奥运会,却也不能忘记同一年的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伤痛。
在满地鸡毛的现实世界里,这个失落却又常常打了鸡血的北京中年男人,心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温情角落。
《白昼流星》/陈凯歌
《白昼流星》的摄影与调度维持在水准线上,但叙事逻辑有些问题,有点可惜。
以“草原传说”作为基点的这则故事,包含着寓言感:传说中,若能在白昼看到流星,贫瘠的大地就会变成绿洲;而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于贫困的草原牧民而言,就是一串带来希望的“白昼流星”。
不可否认,它的立意出色。将“新农村扶贫”和“航天航空事业”两件大事糅在一起,构成了互为牵引力的关系——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航天科技发展与扶贫,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也存在着关系。
《护航》/文牧野
最后一段故事《护航》,由文牧野执导,算是收了个不错的尾。
《护航》聚焦阅兵式上的“后备飞行员”的故事。她不能正式上台的理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只有最优秀、最全能的飞行员,才能做到最完美的替补,成为飞行表演的最大保障。身为队长的她,只能成为后备的人选。
每一个幕后不能上场的平凡者,她们的人生故事都值得被挖掘、被书写。文牧野显著的强项在于,他对人物的塑造与情感处理是细腻的。
《护航》通过飞行时不断偶发的主体回忆,来打捞、回溯这位女飞行员的心路历程——从孩童到少年时光,再到成长过程中所经受的各类挫折。她要打败性别观念的禁锢,要在无法兼顾爱情与事业这件事上做出抉择。这些回忆连同“护航飞行”的主线,塑造起了鲜活的形象。
七个故事、七种鲜明的风格,却没有造成“互不兼容”的情况。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书写历史横截面背后的小人物。
这也是《我和我的祖国》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每个故事,都选择将重心放在“我”和“我的”,放在默默无闻却又举足轻重的无名者身上,放在大事件幕布背后的那些细微角落,然后再是“祖国”。
真正的历史,蛰伏于平民的日常之中。“祖国”这个观念在此时显得既抽象、又具体,在平民化的叙事逻辑里,最终渐渐生发为实际的关切。
从这一层面而言,我们不难发现《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点——它并非是传统印象中,那类老套、刻板的“假大空”式的表达;而是一部充满细节、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作品。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4
1949年10月1日,林治远负责电动升旗。当百姓送矽、铬、镍时,当老林拼了老命也要往前冲进广场时,当他站在毛主席后面看着升旗哭时,我感觉每一颗心脏跳动组成了中华。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这是无数个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努力换来的。张嘉译饰演的刘教授让因辐射卧病在床的高远留意街上是否有响动,我认为应该是为了让他有个盼头。而高远和恋人方敏相遇时,他看她的眼神是多么温柔,她看他的眼神是多么深情,可惜方敏终是多年后才在电视机上的报道上得知高远销声匿迹的原因。
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首次夺冠。徐峥用诙谐幽默紧凑的拍摄手法展现了冬冬放天线给大家看女排 ,而小美这时候赶着要出国,所以冬冬着急得不行的剧情。当长大后已成为教练的陈冬冬再遇到已经变成归国物理学家的赵启美时,我不由得倍生感慨,不算特别新颖的情节也能拍出既搞笑又温情的感觉,徐峥的《夺冠》真是我看本次电影笑得最乐呵的一段。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无论是华哥种机芯了得,还是升旗手朱涛刻苦练习肌肉记忆,亦或是和英国负责人理论数月的中方领导们,他们都为香港回归不多不少那一秒在努力着,这一秒对中国意义非凡,它意味着香港的新生,意味着回归祖国怀抱的完整性。
20xx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不省心的父亲张北京好运气抽到了唯一一张奥运会门票,得瑟的他一心想当成生日礼物送给儿子,却因为得意过头大意地让门票被搭车的四川小孩“买”走了。当两人你追我赶互相指责着“小偷”“抢劫”时,我没有想到我后来会因为小孩一句来自“汶川”瞬间飙泪,小孩只是想看看被地震带走的父亲装的奥运场上的栏杆 ,那枚奥运工程优秀农民工的徽章熠熠生辉,闪耀在我心头。
20xx年11月18日,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哥哥沃德乐和弟弟哈扎布由李旗长带领着看到了这一幕,我想对我触动最大的莫过于李旗长让他们俩“站起来了”,不再当应进少管所的坏小孩,而是认真反省了自己,好好当一个守护家乡的人。
20xx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举行。吕潇然作为备飞组,从生气不服,到主动让出到手的机会,我看到的是一个向往天空的女子的执着和镇定,还有她理智的思考,也许是因为她当时没有太大把握,也许是因为她想成全他人的梦,不管怎么说,都不能否认她也同样爱着这片天空,爱着祖国大地。阅兵式不应只是一种荣誉,更应该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所有人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我第一次经历了电影落幕后自发的掌声,跟着大家一起随剧情又哭又笑,现在都还有点激动。
可能《我和我的祖国》最近听多了,最后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我脑补的是南征北战的《骄傲的少年》,但整体来说还是很感动,久久不能回过神。
“新的世界新的起点就在眼前”,阿中哥哥,我们陪你一起冲鸭。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5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重构,电影和电视剧的蓬勃兴起让数字影像开始介入历史书写的过程。能够以生动的影像将历史事件或者历史阶段重现在观众面前,电影与历史的交叉从电影诞生开始就已经必不可免。一部呈现历史事件的电影,不仅要能让观众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能让观众走进历史语境,从人物与事件之中汲取现实的力量。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一部献礼片,电影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以来七个重要的历史瞬间。7位导演,执导7个故事,演绎7个瞬间:《前夜》回忆新中国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相遇》致敬国防科研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夺冠》回顾女排夺冠时刻,《回归》再现香港回归一秒不差的坚持,《北京你好》品味一场“开在家门口”的奥运会,《白昼流星》演示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护航》述说巾帼飞行员蓝天故事。电影由号称“中国电影梦之队”的七位导演陈凯歌、黄建新、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分别担任七个部分的导演,演员阵营庞大,既有老戏骨葛优等人的加盟,也有演技出色、深受青年观众欢迎的朱一龙等新生代演员的参演,这样一部背景波澜壮阔、制作精良、实力雄厚的影片,其反映历史重大时刻的叙述语言与展现风格,在上映前,就已经万众瞩目,万人期待。
沉浸在电影所赋予我们的共享情感里,我们为了那一面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而感动,为真实的科研英雄而赞叹,为女排的胜利而欢呼,为香港回归仪式上护旗手的军姿而震撼,为奥运里小老百姓的诙谐而欢笑……《我和我的祖国》,七个篇章,叙事角度各异,叙事风格不同,但是全剧却有贯穿始终的灵魂:《我和我的祖国》在历史事件的叙事结构上,平衡了历史电影的“真实性”和“虚构因素”的冲突,融合了展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深层关系。
真实与虚构的平衡 电影必然要使用大量“虚构因素”,从而达到展现的目的。近年来,一些历史电影和电视剧,由于大量使用虚构因素,从而导致了历史事件、历史场景、历史人物的偏移;而电影本身所具有的通俗化、流行化的特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观众对于历史真实性的认知。 《我和我的祖国》却取材严谨,尊重历史事实,真实再现历史场景,朴素刻画历史人物,保持了大方向的历史真实。从新中国建立,到科研的发展,到香港回归,到北京奥运会……对重要历史时刻的描述,毫无偏差,极尽还原。尤其在《回归》中,由朱一龙等人饰演的护旗手,在仪式上分秒不差的升起国旗的那一刻,从走路的姿势、到环绕的角度、到升旗的动作、到凝望的眼神,都与原场景高度契合。 同时,在人物群像塑造中,电影更趋向于将历史拉伸到现实生活,以小人物的视角叙述历史的变革和滚滚向前的车轮。部分小人物和相关情节的“虚构性”创作,是导演和编剧们得以挥毫泼墨、精巧布局的自由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电影人能够进行一场裹挟着历史、演员、观众、场景等诸多因素的“思想实验”。出租车司机、小护士、沙漠青年、科研人员家属……他们“虚构”出的眼睛,倒映着历史的颜色;他们“虚构”出的情感,澎湃着爱国的激昂;他们“虚构”出的群像,衬托出中国的蒸蒸日上! 真实的历史事件,虚构的小人物群像;真实的历史时刻,虚构的细腻情节;真实的爱国情怀,虚构的情绪渲染……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平衡有道。
真实与不确定性的融合 历史是“难以捕捉”的,“真实”其实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历史事件的确是发生了,我们可以知其宏观的结果,但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心灵和眼睛,任何人的看法都不足以称其为“真相”。 历史微观因素的“不确定性”,是创作者能够根据历史资料而创新和植入的电影思维。《我和我的祖国》所展现的历史事件由于时间并不久远,重要人物的塑造,多取材自真实的故事。虽然创作框架缩窄,但历史“不确定性”的电影植入,仍然游刃而余。回归篇中“一秒不差”的谈判是真实的,钟表店老板和香港警察的出现是不确定的;科研人员三年与家人失联是真实的,在车上偶遇是不确定的;奥运五环是真实的,出租车司机的满脸伤痕是不确定的;新中国升旗瞬间、香港回归瞬间、原子弹引爆成功瞬间……群情激奋是真实的,步调一致表达激情的方式是不确定的。 导演们遵循着历史的基本真实,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艺术加工,使“不确定性”的表达相对合理,并融入了真实的因素,形成了“真实性”与“不确定性”相结合的“相对真实”。也许“不确定性”正是这种历史真实的艺术魅力所在。如果有一天,当后人不再去追寻历史真实的微观因素的时候,艺术的历史也就成为了雕刻人们思维的历史。
《我和我的祖国》,找准了真实与虚构的平衡点,促成了真实与不确定性的融合,平衡融合之后,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对于都有一颗中国心的观众来说,堪称震撼。无数次举国欢庆的激动,汇成泪水的江海;无数次爱国的激情,一次性汹涌澎湃;无数次涌起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重比日月河山!这些,足以让这部电影成为一部优秀的献礼片——献礼崛起中华,谱写盛世之歌!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6
十月七日下午,我和两个女儿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深深地体现了民族自豪感、树立了民族自信心。一边观看电影一边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由《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七个单元式的故事组成,记录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七个最具代表性的大事件,每个故事都充满正能量,导演们的角度都是从小人物出发,从而展示大背景下的温情。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也是最让我感动的非《前夜》莫属。在开国大典前一天,电动升旗杆的试验只做了四次,但因为安全的原因,天安门早已戒严,无论是什么人都无法进去进行实验。就连当时的总设计师林治远,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确保“万无一失”,无奈,他只好将天安门的旗杆按照1/3的比例制作好,在天安门附近的小院中做实验,经历了停电、原材料短缺等困难后,在实验即将宣告成功时,意外却突然出现了:升起的国旗被卷进了旗杆里!阻断器失灵了!这要是发生在开国大典上,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固定国旗的阻断球需要用铬、镍等稀有元素来重新锻造。他们四个人几乎借遍了整个北京城,仍没有发现相符合的元素。
当时除了林治远,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只想着在开国大典上碰碰运气。这时,林治远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让所有人都醒悟了,他说:“你以为升起来的只是一块红布?那是我们的国旗!更是中华民族的尊严!”突然,一大群人涌入了小院儿里,原来是北京城的老百姓,他们都是来捐献金属的:有的大爷举着自己唯一的旱烟管;有的厨子拿着吃饭的家伙--勺子;抱着孩子的父母说,这是孩子的长命锁;“我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这是我们实验室仅有的一块原石”,身穿长衫,戴着眼镜,用手绢仔细包着的原石,还有知识分子那笃定的眼神……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三时许,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空准时冉冉升起,这是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结晶,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故事《夺冠》主要讲述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故事。以体育健儿为主角,回顾夺冠时刻,重燃女排精神。《夺冠》这段小故事选择了拍在上海弄堂里生活的普通居民对于当时中国女排夺冠的历史瞬间的热情。这个小故事的主演是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冬冬,故事的开始就逗笑了观众,这个还在上小学的小男孩已经“情窦初开”,喜欢上了自己班的同学小美,但是还没等表白自己的心意,小美就要出国了。既然没办法挽留,冬冬能做的就是给小美送离别礼物,然而这个礼物虽然历经艰难坎坷,但最后也没送出去。
在小美要离开的这一天也正好是女排夺冠的关键时刻,当时邻里就只有冬冬家有电视,然而电视机的天线并不是很好,而且天线放置的位置也就只有冬冬可以去,所以他一边挂念着小美的离别礼物没有送,一边还要调整天线。最后冬冬在给小美送礼物还是观看中国女排夺冠之间选择了中国女排,当所有的人在为女排夺冠而欢呼的时候,而我们的小可怜冬冬却哭得很伤心……《夺冠》这一故事虽然以小男孩冬冬为主线,但实则是突出了中国女排的女排精神,它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女排精神,这也让观众们的感受更加具体、更加深刻。
整部影片的七个故事虽然代表的是不同的时刻,但是他们的终点都是——中国。《相遇》里为原子弹研发事业而放弃爱情的高远与方敏,《回归》里保证升旗时间分毫不差的钟表匠和升旗手,《北京,你好》当中将唯一的奥运开幕式门票送给汶川孤儿的出租车司机,《白昼流星》里在贫困荒漠中因目睹航天英雄回归而被激励的少年,《护航》当中舍小爱为大爱甘作备飞的女飞行员……在《我和我的祖国》当中,这些平凡人是祖国重要时刻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亦成为这部献礼片当中的真正主角,而从这些亲切的角色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属于全民的国家记忆,更由人及己激发起内心深处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深情,让中华儿女的回忆与情感在一个接一个的辉煌时刻中酝酿并最终爆发,实现真正的全民献礼。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7
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通过这部影片,我们了解了一些背后的故事。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夜,林治远为了保证升旗顺利,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份内之事,丝毫没有懈怠。在遇到困难时,光大劳动人民都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人深深感动。
2.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高远为代表的光大科研人员,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特别喜欢张译的这个角色,即使剧中话不多,但从他的眼中就明白了一切,她的角色从未失望过。
3.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在当时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人们围坐在一个电视机前,观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这是中国一代人的记忆。如今,中国女排再创辉煌,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再次赢得奥运冠军,就在九月份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十一连冠,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女排精神。
4.1997年7月1日,在经历长多个回合的谈判下,终于香港回归了,0点0分,准时升国旗奏国歌,这是对人民对国家的承诺。升旗手每一个动作都要确保准确,不能有任何失误,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重要。5.20xx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我目睹了这一伟大盛世,虽然只是看的直播。这一盛况让人激动人心。
6.20xx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让我了解了身为飞行员每天承受的训练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佩服她们的付出。
7.20xx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个人觉得对我的影响不大。但总体还不错,挽救了两个青年的思想。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看完深受感动,耐心的写了写感悟,献给我的祖国,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希望祖国越来越好。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8
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还在脑海里回荡,电影特别有代入感,引起了我的共情。旗杆上升起的红布,大街上喧嚣的庆祝,弄堂里的错过,鸟巢外的误会,滴滴答答的秒表,划破天际的流星,穿击长空的雄鹰,现在为止,已经有29个项目顺利申请了“世界遗产”的名录,这也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数字!在五千年中,中国人受尽了耻辱,但我们终于又站起来了!可谓是“苦尽甘来”!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努力下,嬴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祖国七十年历程的背后,藏着许多小人物的个体印记。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北京你好》最后的采访,来自四川的孩子如愿在现场观看了奥运会开幕,想要感谢热心的北京司机,却发现自己“忘了问他的名字”,屏幕前助人为乐却没被记住名字的张北京笑得灿烂,丝毫不以为意。在祖国发展的道路中,存在着多少“张北京”呢?他们或为国家抛洒了热血,或在同胞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手,虽并未被记得,但真真切切地存在着非凡的意义。
身处这片土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是时钟上的秒针、分针和时针,拖着虚影转动成无数密密麻麻的日子,最终汇聚成时间的长河,变成我们所生活的庞大的时代,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一幕缩影。
对于国家而言,我们是浪潮里的一滴水,是土地上的一粒尘,即便是这样生而渺小,我们依旧可以铸造伟大。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29
和小青梅约好早早订了票,今晚看完了期待已久,让我又哭又笑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七个导演不同的拍摄风格,带来的感受也不一样,但老少皆宜,适合全家人一起去看。 我个人来说喜欢《前夜》、《夺冠》、《回归》、《你好北京》还有《白昼流星》,如果具体来说可能涉及剧透,就简单说一下:《前夜》作为第一个故事,是泪点和笑点的开始,所有的人都在为一件事努力,你也能感受到那种紧迫感。《夺冠》和《你好北京》这两个故事偏喜剧风格,都看得挺欢乐,但实际又不同,前者是那种让你笑着笑着会不自觉哭出来,后者是那种你一直笑着突然一下想哭结果下一秒它又让你把眼泪憋回去。《回归》当时看预告的时候就很泪目,因为当时那个节点正是香港暴乱。今天在大荧幕上看到升旗手和护旗手挺拔的身姿,特别开心。《白昼流星》喜欢呈现出的画面,壮丽的美。航天员出舱抱花拍照那段我看着有点尴。还有建议少喝饮料或水,电影有两个半小时;泪点低的朋友请多带纸~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30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今天上映,我原以为是一部简单的爱国教育片,没想到,我却数次被感动着……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我们普通人的共同记忆。
普通的爱国情怀很简单,就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用心做好,尽应该尽的责任,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前夜》中由黄渤扮演的林治远,真实而又令人感动,他把一个个细节用心去做好,就是为了开国大典升旗时,万无一失,只有万无一失才对得起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战士们。当他爬上旗杆,重新焊接阻断装置的那个瞬间,的确被他感动了。一面国旗的升起,此刻具有重大意义。一如在《回归》中,那面在香港国土上升旗的五星红旗一样,让丢失了150年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让无数人牢牢地记住了这一刻。为准时升起五星红旗,保证香港回归“一秒不差”,升旗手所付出的汗水,让人感动不已。同时也预示着“一国两制”的第一次实现,让国人骄傲,自豪。
明天就是国庆节,是祖国母亲诞辰70周年,我们的小城,到处飘着五星红旗,此时此刻,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祖国强大,富强的背后有多少普通人在默默地付出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当看《相遇》时,我也被影片中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而欢呼的人们而感染,为那些为祖国强大而付出生命的科技工作者们而落泪。国力的强大离不开科技,就像我们的航天事业一样,迅速崛起,勇往直前。
我们民族需要一种精神,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就像袁隆平院士在阐述的成功秘诀时所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四者缺一不可,虽然只有简单八个字,却诠释了袁隆平院士一生成功的秘诀。这也给当代年轻很好的启发。保持终生学习的精神,成功无捷径,成功更需要智慧和灵感,当然还要有不可或缺的机遇。也一如当年女排精神,给我们整个民族树立了榜样。郎平的“铁拳头”是靠汗水练出来的。就像郎平教练所说,我们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今年的女排又优异的成绩为祖国庆生。《夺冠》中冬冬这个可爱的孩子,他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动。当年,民众们就正是这样追捧着我们的女排,影片再现了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让我瞬间回到少年时代。
当年村里就一台电视机,为了让村里人能够看上电视,那家人每天都要早点吃晚饭,把那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搬到院子里,不多一会儿,院子里就站满了人。后来,村里陆续增添了几台电视机,才给那家人减轻了压力。
人们渴望精神生活,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精神生活多么富有,多么方便获取。可爱的冬冬站在天线台上,汗流浃背,那小小的姿态真美!这于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一如我们的校长在国旗下的讲话所说的:爱国,就是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好,不踩踏花草,不乱丢垃圾,认真上课,听老师和妈妈的话,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国,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间。
张北京是北京的普通市民,以他独特的经历诠释了一个北京市民的高素质,大情怀。他虽然看起来玩世不恭,但当得知四川男孩来北京就是为了替在地震中死去的爸爸摸摸鸟巢的栏杆时,他毅然把自己得来不易的仅有的门票送给了那个男孩,而那个男孩连他的姓名都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小人物——乐于助人,心地善良。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护航》中的吕萧然,更让人敬佩。关键时刻,能够做备飞,对于她而言,貌似是失去展示自我的机会,实则是一种大格局。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像吕萧然这样的人,能力超然,敢于不断地挑战自我极限,就是为了心中的梦。小我和大我,孰轻孰重,在关键时刻,就看个人素养和格局了。
观看这部影片,一改我对爱国教育片的偏见。这部影片中的七个小故事,都是以普通人的视角诠释他们的爱国情怀。我作为特教人,该怎样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所在?我们尽其所能,康复有障碍的孩子们,补偿缺陷,挖掘潜能,让孩子们能够自理,自立,自强,为社会减轻负担,为不幸家庭提升幸福指数,这就是特殊教育的价值所在吧。
多年来,我们特教人一直在修炼着一颗大爱、大善之心。面对残缺的生命,我知道,有时我们也无能为力,但我们的一个温暖的笑容,一句关爱的话语,也能让这些孩子的心灵得到慰藉。只有爱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智慧引领孩子们与命运抗争,需要我们的一颗坚持之心帮助家长带孩子们走出孤独的世界,需要我们活成一束光源,照亮这些不幸家庭的未来……
这是我们特教人的爱国情怀,一个普通人的爱国情怀。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31
《我和我的祖国》中“相遇”的章节,讲述的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故事。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总书记的话:“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好的精神能够产生民族的凝聚力,支撑起民族的脊梁,转化为具大的物质力量。“两弹一星”的创业阶段、实现过程,始终贯穿着科学家、科学专家们忠于祖国、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立志报国的坚定信念和优秀品质,而“两弹一星”精神的民族性、思想性、求实性和先进性应该成为当代党员干部的必备品质。
“两弹一星”精神的民族性,就是要爱党爱国、顾全大局护国威。我们党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对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清醒,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时刻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时刻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干事创业,
“两弹一星”精神的思想性,就是要坚定理想、立足岗位创业绩。很多干部在走向工作岗位之时,满腔热血想干出一番事业的。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忘记了当初的理想,懈怠了工作的激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始终保持一颗作为之心,充分发挥个人知识和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一番业绩。
“两弹一星”精神的求实性,就是要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严守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是新时代党员的使命和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党员缺少担当的勇气,工作中不敢动真碰硬,不能实事求是,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作成效,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舍我其谁的政治担当和勇气,做党章党纪党规的坚决捍卫者,同一切违纪违规行为和不正之风作斗争,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坚守纪律底线,抵制不良风气。
“两弹一星”精神的先进性,就是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面向未来,面向挑战,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充分展现共产党人的本色初衷、雄心壮志和使命担当,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32
part1 前夜
在这么神圣的开国大典上导演巧妙的抓住一个亮点,第一面国庆的升起,并且还是第一次用电动升旗杆
泪点一:是在止停球出现锈坏弹掉的后,全城老百姓都将自家有用的和珍贵的物件拿来希望能炼成合金,当清华教授把唯一一块金属元素球拿出来的时候眼泪真的哗的留下来了
泪点二:是登高焊接的时候,就算再恐高也不怕的精神
泪点三:是开国大典的纪录片再现,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那种激动感那种爱国心
part2 相遇
相遇感谢那些为了国家舍弃自己幸福和家庭隐姓埋名的英雄们
泪点一:高远流鼻血时,为了关闭反应堆,不顾危险和核泄漏毅然决然的冲回去
泪点二:一遍遍问护士外面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天天期盼着实验成功
泪点三:高远坐在车上,车窗外的人慢慢汇集开始欢呼
虽然我没有被爱情故事给我所感动,但是无名英雄的付出和伟大我着实感受到了,张译演绎的很入心
part3 夺冠
所有的泪点都在黑白电视里历史回顾女排再次夺冠的画面上,上次奥运会女排夺冠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守在电视机前的我激动的都蹦起来了,感谢铁榔头,这就是女排精神啊!!!
我只想说一句东东啊~你送个东西要果断啊~几次机会都被你浪费了~狗狗吃腊肉那里整个电影院的人都笑疯了
part4 回归
97年7月1日你回到母亲的怀抱,我们一刻都不能分离,作为80后小时候香港回归的记忆点是最深刻的,当东方之珠响起哭成泪人
泪点一:王洛勇老师说“154年了,我们无法再多等一秒。”并在国歌奏响时深情望着国旗升上去的样子
泪点二:红姐换警徽
泪点三:最后的东方之珠响起
全场都被“报告,额俩也单着呢”给逗笑了,三位军人的扮演者很有精气神,还原了当时的感动,因为最近发生的诸多事感慨万千,只想说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part5 北京你好
喜剧的魅力,一个普通离异的北京的哥,在修复自己与儿子关系和帮汶川受难小孩的矛盾中升华了整个主题,感谢每个为祖国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每一砖一瓦都是劳动人民的力量
前篇笑点密集,葛大爷果然一流,到小孩说出他爸爸在汶川没了以后我就哭了,还有最后小孩的采访,笑中有泪,泪中带笑,小孩儿表现的很自然特别有地气
part6 白昼流星
整个画面特美,特有意境,田壮壮太有感觉了,江珊姐也是,一出来就有戏味,两位小演员也不错,希望大家都能富起来过上好日子
泪点一:载人火箭顺利降落回家时
泪点二:老爷子倒下的时候
part7 护航
帅!特别帅!巾帼不让须眉!女飞行员帅到不行,男飞行员也和男模团一样
笑点都被郭京飞和雷佳音占据了,哈哈哈哈哈哈说完“你天天开飞机”后面停顿的几秒太搞笑了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33
我看电影前看了好多影评,所以心里大概有了解。看完我觉得这部电影是三部里最能打的。
前夜,看到我晨哥开心一下。演员演技在线这就不说了,我就不剧透了,不过真的街坊都来送金属那段我爆哭,国歌响起的时候我旁边的小朋友跟着一起唱的时候我真的有一种他真可爱的感觉。
相遇,我真的为张译折服,前天看攀登者我就跪了一次了。他真的怎么可以这么棒。相比我觉得任劲不对,我原来一直觉得任的演技不错,可是真的和张译一起,张译让我挪不开眼,题外话,彭彭有点可爱。这个故事我觉得有点没讲好,不过我有滤镜。哈哈
夺冠,徐峥真的是为数不多的演的也好导的也好。他的风格挺明显的,孩子的演技也还好。弄堂那种一起看电视,大家那种民族自豪感我真的,我词语匮乏。最后那段吧,安排吴京马伊琍又见面了,我有种没有也不无所谓的感觉。可能为了女排再次夺冠吧,也许我不懂。
回归,故事很平。安文彬眼中含泪的时候我哭了,又一次国歌响起我旁边的小朋友也又一次哼唱。几位演员的正步我还是想吐槽一下,还有群演因为我看到他们彩排的时候离高亚麟最近的那个兵没站住。
北京,你好。果然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葛大爷真的是整部剧笑点最多的人了,小孩说起汶川那两个字我真的就鼻子一酸。我也不知道为啥觉得自从08以后时间过得特别快,可能是20xx年我们太难了。那一年好像格外的慢,百年大雪、汶川地震、08奥运。那一年牵动全国的心的事太多。
白昼流星,两个弟弟出来的时候我笑了,虽然剧照预告看过无数遍但是这个样子的他俩我还是想笑。前面他俩说话我一直以为是西藏呢😓结果是内蒙。两个弟弟演技还好,但是另两位真的是大前辈,飞宇略显稚嫩。这章节我真觉得故事没讲完,就像故事缩写。有点莫名,虽然前面有扶贫的伏笔,据说宇航员那句站起来是彩蛋。两兄弟在田壮壮替他们开脱的时候就有了变化。有人说这章节是七个里最不好的,我倒不觉得。
护航,整部电影最帅的就是宋佳。郭京飞和雷佳音真的搞笑。
这部电影,每一章节都好,我就是有滤镜。我最喜欢的的是前夜和夺冠。北京你好是我最有感触的,虽然回归,神舟飞船和护航都是我出生以后的故事。但是20xx年我真的记忆犹新。生而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34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叫《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
《我和我的祖国》主要由7个导演排成的7个小故事组成,故事分别是:《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行》和《护航》。
《前夜》讲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故事,《相遇》讲的是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故事,《夺冠》讲的是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三连冠的故事。《回归》讲的是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故事。《北京你好》讲的是20xx年奥运会在北京鸟巢巨星的故事。《白昼流行》讲的是20xx年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器结束太空旅行,回到祖国的故事。《护航》讲的是20xx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护航》了。
《护航》将的是女兵开战斗机的场面,开战斗机的女兵叫吕潇然,她真是从小天赋过人啊。吕潇然从小就能顺着大烟囱的梯子爬到顶上,再跳下来,这正常人可做不到啊。当了女兵之后,要测离心引力,看晕不晕,可到6档的时候,她已经被转吐了,教官说:“行了,女的6档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可以弄个7。”吕潇然却说:“你7,我还8呢,给我弄个8!”再测的时候,她已经快昏过去了,可她想到了小时候,终于坚持了下来。最终她出色的完成了国家交给她的任务。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坚持下去,事情就会成功!
看到我的祖国由弱变强,我为我的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202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篇35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听着这熟悉的歌词,我在看完《我和我的祖国》后离开了电影院。
这部电影一共讲了七个小故事,每一个都十分令人感动。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个和第七个。
第一个故事名叫——前夜,讲的是中国建国前一天工程师林治远检查电动升起装置的故事。他先是在不能进广场的艰难条件下仿制了一个小型的升旗装置,所有人(除了他的助手)都不能理解他。而他在马上验收之前终于检查出电动升旗的缺点,并在大家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它。当我看到为了制造出小钢球,居民们纷纷送出自己珍贵的东西来,尤其是清华的化学教授说:“这是化学实验室最后一块铬。”我的眼睛湿润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为国奉献的爱国精神,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中。
第七个故事叫护航。讲了一个飞行大队的王牌女飞行员为执行阅兵任务的队友们护航的故事。她们几个人之间的互相谦让、协作与帮助震撼着我。同时,还让我体会到了阅兵仪式那么整齐,在其背后需要的努力与付出是多么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