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

糖尿病医生心得体会(通用3篇)

时间:2023-07-18 其他心得 我要投稿

糖尿病医生心得体会(通用3篇)

糖尿病医生心得体会 篇1

  在我作为糖尿病专科医生行医工作的40年间,曾经整治了多达20万人次以上的患者。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糖尿病患者尿多为正值壮年的职场人士,但实际上,患糖尿病后会很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痴呆等多种疾病。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因此,我本人以及所经手的患者都不能专注于治糖尿病。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那么就把预防和尽早发现各种疾病作为我们的重要课题。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在长期防治各种疾病及观察每一位患者的日子里,我发现在这些貌似相同的职场人士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健康差异。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很多人希望能工作到80岁,健康的活过100岁。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担心自己会在退休前就患上危及生命的疾病。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收集100名40岁左右的职场人士作为样本,那么,其中有20%处在健康上有,而其余的80%很遗憾只能说是处于健康下游。

  这种差异也许在40岁左右时很难觉察到,但实际上已经出现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健康正在一步步被侵蚀。

  而且,从50岁开始,这些潜在的亚健康就会变为真正的疾病显现出来。 造成这些职场人士健康差异的,无疑是每天的饮食。

  因此,饮食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不仅会左右你的健康,也会对你的工作状态造成影响。

  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的各位职场人士,你们最该重视的不是销售额,也不是人脉,而应该是为提高工作效率而努力工作的你自己,应该重视的是如何正确的向你自己的身体内注入正确的营养。

  不能想象,无论多么高级的车,如果总是加那些满是杂质的劣质汽油,他也会抛锚罢工。

  但是轮到自己的身体,确有很多职场人士满不在乎,不懂得如何善待自己。

糖尿病医生心得体会 篇2

  对于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得病20多年,年过70身体状态依然保持很好,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让人无不感佩。这位患者就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专家杨文英教授。

  杨文英教授现任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在20__年荣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科学贡献奖。

  然而这位糖尿病专家却同时有着另一个身份——糖尿病患者”。

  20__年,杨文英教授接受人民政协报采访时表示,在四十七八岁时,她就发现自己的血糖高了,已经进入了糖友的行列。

  杨文英谈到,研究显示,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孩子生下来的发病率为40%;父母双方都有糖尿病,孩子的发病率为60%。自己的母亲、外婆都是糖尿病患者,所以在遗传基因方面,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

  但在患病的20多年里,虽然从事临床、科研、带学生等繁重工作,每周“5+2”工作,但依然把自己的身体状态保持的不错。

  与糖尿病斗争20多年的4点感悟

  杨文英是如何做到的呢?她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糖尿病专家与糖尿病“斗争”的4点感悟。

  第一,有个好心态

  糖尿病是一种很缠人的疾病。截至目前,糖尿病依然不能根治。一旦患病就需要长期治疗,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终身用药,同时还要“管住嘴”。这对很多患者的精神意志提出了严峻考验。

  有的患者因为疾病迁延网络不愈而信心动摇,甚至因此焦虑、抑郁;有的则因为饮食管理过严,而觉着生活索然寡味,坚持一段时间后就开始“该吃吃,该喝喝”。

  杨文英教授在患病后,自己一直保持很好的心态,坚持服药、坚持饮食管理,从不埋怨长期饮食调理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困扰。她反而会安慰自己,如果不是患病控制饮食,可能她现在已经是一个大胖子了。

  第二,科学用药

  从确诊开始,杨文英教授就开始服药,几乎从来没有断过药。

  “我有一个信念,如果今天出来没吃药,一般就不吃饭,把吃药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几天不吃药是不可能的。从单药治疗到联合用药,再到注射胰岛素,都坚持得很好。”杨文英表示,有时出差忘记带胰岛素了,她会马上在当地医院买一些胰岛素,总之一天不能停。正是因为不拒绝治疗,坚持规律用药,她的糖化血红蛋白从没有大于过7%。

  至于胰岛素,有些患者担心一旦用上会出现依赖症,停不下来。杨文英说,这是不对的,“我遗传的这种糖尿病胰岛功能不是特别好,所以就果断联合胰岛素治疗,已经十几年了,使得我的精力、体力特别好。”

  第三,重视防控并发症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死于并发症。而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多种,包括心脑血管、周围神经病变等。

  2型糖尿病患者大约有80%会合并心脑血管高危风险,也就是说5个2型糖尿病患者就有4人合并心血管高危风险。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糖尿病全因死亡的一半左右。

  杨文英教授清楚这些并发症的可怕,所以她一直很重视并发症的防控和检测,生活中坚持服药、规律饮食,这些方式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杨文英教授还会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一些微小病变,并及时干预处理。

  第四,适当运动

  杨文英的运动时间不多,但只要一有空闲,她就会去散步。

  她说,与西方国家相比,从整体上来说,国人的运动量是不足的。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现在我国的超重人群,特别是腹型肥胖者越来越多。而肥胖本身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很多肥胖者意识到了运动减肥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运动的好处和快乐,但很难坚持。杨文英强调,为了防控糖尿病,运动应成为一种习惯和乐趣。

  远离糖尿病,记住这4句话!

  1. 加强锻炼,肌肉是天然降糖药

  胰岛素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需要“助手”的帮忙,即胰岛素受体,而这个助手存在于肌肉细胞上。

  如果你长期不锻炼,随着肌肉减少,“助手”的数量减少,降糖的作用就渐渐发挥不出来,血糖就上去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20__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数据显示,锻炼可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以及40%的肿瘤。人衰老的最重要原因是肌肉流失。从30岁左右开始,如果不刻意锻炼的话,肌肉将逐图片渐丢失。

  2. 想控糖,先控制好体重

  体重跟腰围同时增加的话,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在20__年健康时报刊文谈到,超重和肥胖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5倍。常测体重,防止超重和肥胖可以预防38%的糖尿病发生。

  腰围男性最好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80厘米。

  3. 别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大鱼大肉

  现在人为什么越容易得糖尿病呢?还是吃出来的!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

  我们经历过苦日子,在吃糠咽菜时,身体的某些基因(学术界称之为节约基因)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原料来吸收营养。

  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得好了,可这个节约基因仍在开放着,营养吸收好,大家又不运动,自然人就胖了起来,问题也就多了。

  我们还是要适当多吃蔬菜和瓜果,肉类需稍微节制一点。可参照这个量:每天1斤蔬菜;每餐主食少于2两;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汤勺;每天可吃少于4两的'低糖水果;天可吃5份蛋白质;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每天至少喝7杯水。

  4. 控糖别小看了睡眠和压力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在20__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人体激素有自身的变化规律,不睡觉或压力大时这些激素会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激素水平改变。这些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是对抗的,时间长就会打乱与胰岛素之间的平衡,导致人体脂肪代谢、血糖代谢以及神经免疫系统紊乱,就可能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医生心得体会 篇3

  在老百姓的心中,一旦身体不适首先就想到“大医院”,而社区医院往往“门可罗雀”。原因为何,想必很大程度上与社区医生服务水平有关,例如人手少,临床定位偏离,难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无法开展分级诊疗等。

  本月初,杭州市基层卫生协会与诺和诺德联合举办的第二期“慢性病防治首席管理医生糖尿病英才计划强化班”在杭州结束,并受到我们社区医生的一致好评。

  而我作为西湖区翠苑街道的一位普通医生,一直有着自我提升的想法,想在社区的小舞台上,尤其在糖尿病管理这一块,实实在在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全科医生需要提升什么?

  我们为什么乐衷于参加这个活动?因为我们也清楚自己所处的现状,比如在处理临床常见病、一般急症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在糖尿病综合防治上,涉及糖尿病热点、难点问题比较多; 2型糖尿病的诊治流程需要熟练应对;在选择合适的胰岛素与口服药物等方面,缺乏经验。

  对此,这样的强化班为我们与“专家”交流临床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下到基层的专家,可以指导我们准确应对这些问题。这种有趣又实用的培训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获益良多。

    这样的专家讲课才喜欢!

  专家讲座,大家都有体会,如果知识点过多,加上专家讲话沉闷,听者很难沉浸进去。但这次专家们讲课风格迥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邵逸夫医院的李红主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浙二医院的谷卫主任——内容丰富,风趣幽默;省中医院的倪海祥主任——慷慨激昂,内容新颖。他们的个人魅力绝对是此次强化班培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欢迎手把手临床带教

  作为一个社区医生,平时接触疾病的范围比较狭窄,对疾病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入,通过此次“慢性病防治首席管理医生糖尿病英才计划强化班”的培训过程,我们跟着主任专家开展门诊,体会名医诊治患者时的清晰思路、科学流程,乃至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把如何“当一名受患者欢迎的好医生”的感悟。

    一个小医生的感悟和信心

  在参加以往多次的培训时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但从没有像这次培训这样,形式多样,并且穿插在平时工作中,可以边学习、边使用、边归纳、边提升!令人印象深刻。

  这次培训中,主任查房和跟诊是绝对的特色,也是我个人最喜欢学习方式:了解疾病的诊治思路对于社区医生来说尤为重要。

  最让我有感悟的还是病例收集:病例的收集,这是在以往的门诊工作比较难会去做的。但是,收集并且回顾患者的病情,会意外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所谓“温故而知新”!这项工作,值得我们全科医生在今后加强关注!

糖尿病医生心得体会(通用3篇)
热门心得体会范文锦集范文推荐:

★最新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8篇)

★关于感恩的心得体会范文250字(通用15篇)

★溺水的心得体会范文300字(通用16篇)

★英语的心得体会500字(精选17篇)

★教学心得体会800字(通用15篇)

★普车床实训心得体会(精选9篇)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