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网络最新发布的《武汉重启一周年感想 武汉重启一周年视觉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2020年4月8日,武汉正式按下“发展播放键”。2021年4月8日,武汉解封一周年。江城水暖,春复武汉。下面是范文参考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武汉重启一周年感想,欢迎大家参考。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视觉片观后感一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居民日常生活重回正轨的同时,武汉的各类企业也逐渐恢复往日生机。作为我国光通信骨干企业,武汉解封以来,中国信科集团率先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其下属烽火通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上下凝心聚力,在三个季度内完成了2019年全年的任务量,同时抢抓新基建机遇,努力扩大市场份额,“以百倍的决心和勇气,加快技术产品研发升级,不断提高产能和产品交付能力,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中国信科集团所处的东湖高新区是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内聚集了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有着“中国光谷”之称。为推动经济复苏力量加速凝聚,东湖高新区制定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44条”政策,从减轻负担、加强金融支持、强化创新支持、加大稳岗支持以及优化服务等5方面入手为企业“开绿灯”。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回忆起封城的76天,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纪委书记郭岭峰直言“困难难以想象”。“为了如期完成生产任务和攻关任务,我们一天都没有停工,以20%的人力撑起了70%的产能。有位技术带头人本来要回北京和家人团聚,但因为研发需要,他把回程的票退了,心得体会范文留下来带领团队继续进行技术攻坚。”郭岭峰动情地告诉记者。
重重困难中,最让郭岭峰忧心的是国外科研人员和物料、设备的通行问题,“物流和交通几近瘫痪,多亏高新区政府帮助我们先后协调20批次复工包机,全力疏通物资运输通道,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关关难过关关过。武汉全面解封之际,长江存储发布了128层QLC 3D NAND闪存芯片X2-6070,这款芯片拥有业内已知型号产品中的最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复工复产以来,武汉动能转换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崛起,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越走越宽。2020年,东湖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8.3%,发明专利突破1.9万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30家,数量首次突破3000大关。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视觉片观后感二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这是过去一年提及武汉时,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字眼。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有两位武汉人入选: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人员的快递员汪勇。
回顾那场惊心动魄的抗疫之战,张定宇认为,只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才能孕育出像武汉这样“英雄的城市”:“范文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大家牢牢团结在一起抵御一切艰难险阻,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这样的胜利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无法复制的。”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张定宇拖着“渐冻”的身躯与死神竞速,当时他最迫切的愿望是“从病毒手中抢回病人”。如今,在湖北全省范围内推行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成为他最重要的事。
“我们想用5年时间,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把它打造成湖北样板。”张定宇说。
以张定宇等人为原型的电影《中国医生》即将上映。3月20日,正值春分,张定宇邀请电影《中国医生》剧组和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大学赏樱,网络手机版他也亲手种下了一棵樱花树。
“种下樱花,也是种下希望。”张定宇说。
希望,也是“快递小哥”汪勇在采访中不断提及的词。汪勇坦言,疫情带给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激发了他做公益的热忱,在志愿服务中给更多人带来生活的希望。
此前,汪勇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写下的回忆录汇成了一本《金银潭日记》,记录这场疫情中80后、90后以及00后的坚韧和顽强。从去年9月开始,他参加了“青春在战疫中绽放”全国巡回宣讲活动,为学生们讲述疫情期间武汉发生的故事,分享关于抗疫的所思所想所为。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视觉片观后感三
又是一年春来到。英雄之城,草长莺飞,人如潮涌。
校园里,130万大学生安然返校;工地上,总投资3305.4亿元的2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车间里,首批“武汉产”新冠疫苗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
一年前的今天,2020年4月8日零时,入党申请书离汉通道开启。在历经整整76天“封城”后,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特大城市终于迎来重启。
彼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作为最早受到疫情冲击的城市,武汉既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也遭遇着经济总量断崖式下滑的严峻挑战。
“英雄的武汉人民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望,激励着湖北武汉的干部群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一年来,武汉历经大战大考,英雄之城交出新答卷,迸发新生机。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武汉成为“健康安全的城市”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尽管天公不作美,武汉各大商圈、景点,依旧人流如织。踏青、购物、外出就餐,人们尽情享受难得的春日时光。
自去年5月19日以来,范文写作武汉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自去年6月1日起,武汉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这才是健康、安全、充满活力的武汉。”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方雅芳,曾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52天,今年春天,她专门带着新婚丈夫来汉赶赴“樱花之约”。眼前的变化让她感叹不已:这里根本不像一座经历过疫情的城市。
这一切来之不易。从最早遭受疫情重创的城市,到“健康安全的城市”,一年来,湖北武汉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殷殷嘱托,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解封”之后,武汉又进行了全球史无前例的千万居民核酸检测。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前后十多天、支出9亿元左右,累计检测989.9万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
这场全员检测,不仅为世界抗疫提供了“武汉经验”,也让历经70多天禁足的武汉人放心走出家门,整座城市从“物理解封”到“心理解封”,迎来活力奔涌。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武汉“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坚持“人、物、地”同防,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
一套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建立。网络TOP100范文排行武汉全面整合913家医院病历、检验检查结果数据、全市5000余家药店、2565所学校、13类重点场所等,建立了60类自动触发点。近1万工作人员在系统的调度下开展业务,做到应急指挥、应急处置、指挥调度,一键达基层。
今年初,河北两例确诊病例在汉有活动轨迹。获悉消息后,武汉用时不到一天,便迅速完成排查、封控、流调、消杀等工作。次日“警报”解除。
经历过疫情首轮冲击,如今的武汉,疫情防控已成为市民的自觉之举。昔日的“江夏方舱医院”变身“大花山方舱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人们排队走进接种点,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抗疫做贡献。
为打好公共卫生“安全补丁”,一年间,湖北全省开工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1142个,规划总投资1381亿元。在武汉,62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在疫后完成标准化建设,4家平战结合医院建设正如火如荼网络,都将于今年7月交付。
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送来“及时雨”
武汉经济V型反转GDP重返全国前十
2月27日上午,武汉市2021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15个项目、3305.4亿元投资额,创下武汉单次集中开工之最。
3月,112个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总金额达3462亿元,创下武汉历年来单场招商活动之最。
从雨雪纷飞,到春暖花开,武汉经济重燃引擎,开足马力提档加速。今年1-2月,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3%。
事非经过不知难。作为封控时间最长、重启时间最晚、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去年一季度,武汉GDP断崖式下跌40.5%,仅有2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保持运转,不足全市10%。
“我相信,困难再大,也压不垮英雄的湖北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激励着湖北、武汉广大干部群众。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按下“重启”键的武汉,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全力打响经济保卫战。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送来“及时雨”。
400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来汉考察洽谈,2020年,武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9300亿元、增长6.7%,抗疫主战场成为企业的投资热土。
多个国家级盛会高频落地,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汉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指引武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国家存储器基地二期工作总结范文、京东方10.5代线、华星光电T4、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2020年,央企与我省新签订项目合作协议172个,投资总额4636亿元。
抢抓机遇、主动对接,武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府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全年减税降费513.7亿元,直达38万家市场主体,为企业提供纾困贷款1018亿元。仅用1个多月,武汉实现全市1万多家“四上”企业复工复产,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面复工。
从“暂停”到“重启”,再到全面加快恢复,武汉以战略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史无前例的疫情,倒逼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武汉抢先布局,引来华为长江鲲鹏、小米总部二期、浪潮华中总部、华为AI算力中心等相继落户。202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0%,“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已近万亿。
疫情同样催生大健康产业快速崛起。思想汇报范文武汉持续发力,迈瑞医疗“全球第二总部”、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中国生物中部产业基地等先后开建,推动大健康产业迈向万亿级。
全球首个超高通量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全球首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球首款128层QLC三维闪存芯片等一批科技成果诞生,武汉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
一条“V型”反转曲线,为这份努力写下注解。在3月见底后,武汉主要经济指标开始逐月逆势反弹,2020年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5616.1亿元,重返全国城市前十。
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
党员干部沉下去 治理效能强起来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
声声叮咛,句句嘱托,暖在心间,催人奋进。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暴露出的社会治理短板,一年来,武汉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让居民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疫情大考中,武汉4.45万名党员干部紧急支援社区抗疫。在常态化防控下,14.9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下沉党员与社区自管党员、居民志愿者等“结对组团”,参与基层治理,进一步充实了社区力量,扩大了服务范围。
“随时电话咨询,休息时间还上门。”在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怡和苑南区,700多名在职党员下沉报到,让居民袁超英老人有了自己的“健康顾问”——住在同一社区的医护工作者陈丹。
东湖新城社区是一个住有3000多户、1.2万人的还建小区。去年4月8日重启当日,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给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要求抓细抓实社区防控工作,用心用情为居民服务。
“现在社区凝聚力越来越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服务的意愿越来越强,大家都希望把社区建设得越来越好。”社区党委书记陶久娣介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社区老党员自发成立“老东湖巡逻队”,从最初的6人迅速壮大到76人。他们平均年龄65岁,在楼栋间巡逻,劝导不文明行为,查找安全隐患。
社区居民“下单”提出需求,社区“派单”,下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接单”,下沉干部“抢单”服务……一年来,居民与下沉单位之间实现了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11项共建项目全部完成。一批新的园林绿化工程建好了,社区停车位问题解决了,陈年的“牛皮癣”小广告清理了,商铺乱搭乱建现象杜绝了,物业管理更智能了,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心得体会每一次重大危机都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说,“这次疫情之后的武汉无论是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还是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正取得更大进步,而不断积累的进步又将使武汉成为一个日益向上向好的全国化、国际化大都市。”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视觉片观后感四
2020年初,武汉成为全球最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城市,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在全国支援下,这座英雄城市挺了过来。2020年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封后,从上到下积极复工复产,政府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用优异的答卷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创新驱动
自强自立“站得稳”
“抗击疫情,武汉是英雄之城;推进成果转化,我们也要有英雄之胆!”3月29日,武汉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说,回望过去一年,我们抚平创伤,靠的是科技创新;展望武汉未来,我们创造奇迹,还是要靠科技创新。
92所大学网络、130万在校大学生、130多家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依托强大的高校资源及创新平台,华工科技、长飞光纤、华中数控等一批当地高科技上市企业,过去一年里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创新驱动,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实现了新的突破。
线上经济
顺势转型“飞得高”
与制造类企业扎实创新一样,消费类企业也需要创新,不过发力点主要在销售渠道上,直播、视频等线上经济成为新的突破口。
当地政策大环境的扶持功不可没。2020年6月,武汉市发布《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促进线上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根据相关方案,到2022年,武汉线上经济发展将实现三个倍增,即万亿线上经济交易额倍增,达2万亿以上;千亿产业集群倍增,达4到5个;百亿企业及平台倍增,达20个以上。力争到2025年末,将武汉打造成业态创新策源地、市场主体活跃地、线上线下融合引领地,让武汉成为全国领先的线上经济发展标杆城市。
聚焦主业
做实做强“沉得住”
在疫情发生后入党志愿书,还有一批企业决定进行战略调整,通过“归核”“聚焦”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湖北省内唯一旅游类A股上市公司,三特索道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2.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
政策助力
资本运营“跑得快”
4月9日,共同药业将在深交所挂牌,这是湖北今年第3家新上市公司。此前的3月18日,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将积极争取向中国证监会争取将支持湖北资本市场发展政策的时限延长,并协调加快推进湖北在会待审IPO和再融资等项目审核进程。
正如城市形象广告所描述的:武汉,每天不一样!
2021武汉重启一周年视觉片观后感五
武汉重启一周年之际,春回英雄城!
一年前的今天,2020年4月8日零时,离汉通道开启。在历经整整76天“封城”后,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特大城市终于迎来重启。
彼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作为最早受到疫情冲击的城市,武汉既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也遭遇着经济总量断崖式下滑的严峻挑战。
“英雄的武汉人民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一年后的今天,2021年4月8日,英雄之城,草长莺飞,人如潮涌。
校园里,130万大学生安然返校;网络工地上,总投资3305.4亿元的2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车间里,首批“武汉产”新冠疫苗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
一年后武汉的变化
7日下午,来自各行业的企业家共计100多人齐聚武汉,参加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2021武汉特别峰会(下称“峰会”)。
“一开始我还有顾虑,年头大家都忙,但一听说是‘回’武汉,企业家们都要来,还要带着投资项目来!”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陈东升在峰会上表示。
29个优质项目在现场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金额达346.56亿元。项目涉及光电子信息、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未来,又将有一批新的区域总部,在武汉落地生根。
武汉经济V型反转GDP重返全国前十
2月27日上午,武汉市2021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15个项目、3305.4亿元投资额,创下武汉单次集中开工之最。
3月,112个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总金额达3462亿元,创下武汉历年来单场招商活动之最。
从雨雪纷飞,到春暖花开,武汉经济重燃引擎,开足马力提档加速。今年1-2月,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3%。
事非经过不知难。作为封控时间最长、重启时间最晚、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去年一季度,武汉GDP断崖式下跌40.5%,仅有2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保持运转,不足全市10%。
“我相信,困难再大,也压不垮英雄的湖北人民。”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激励着湖北、武汉广大干部群众。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按下“重启”键的武汉,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全力打响经济保卫战。
400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来汉考察洽谈,2020年,武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9300亿元、增长6.7%,抗疫主战场成为企业的投资热土。
多个国家级盛会高频落地,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汉举行。
国家存储器基地二期、京东方10.5代线、华星光电T4、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根。2020年,央企与我省新签订项目合作协议172个,投资总额4636亿元。
抢抓机遇、主动对接,武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府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全年减税降费513.7亿元,直达38万家市场主体,为企业提供纾困贷款1018亿元。仅用1个多月,武汉实现全市1万多家“四上”企业复工复产,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面复工。
从“暂停”到“重启”,再到全面加快恢复,武汉以战略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史无前例的疫情,倒逼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武汉抢先布局,引来华为长江鲲鹏、小米总部二期、浪潮华中总部、华为AI算力中心等相继落户。202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0%,“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已近万亿。
疫情同样催生大健康产业快速崛起。武汉持续发力,迈瑞医疗“全球第二总部”、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中国生物中部产业基地等先后开建,推动大健康产业迈向万亿级。
全球首个超高通量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全球首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球首款128层QLC三维闪存芯片等一批科技成果诞生,武汉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
一条“V型”反转曲线,为这份努力写下注解。在3月见底后,武汉主要经济指标开始逐月逆势反弹,2020年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5616.1亿元,重返全国城市前十。
武汉成为“健康安全的城市”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尽管天公不作美,武汉各大商圈、景点,依旧人流如织。踏青、购物、外出就餐,人们尽情享受难得的春日时光。
自去年5月19日以来,武汉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自去年6月1日起,武汉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这才是健康、安全、充满活力的武汉。”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方雅芳,曾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52天,今年春天,她专门带着新婚丈夫来汉赶赴“樱花之约”。眼前的变化让她感叹不已:这里根本不像一座经历过疫情的城市。
这一切来之不易。从最早遭受疫情重创的城市,到“健康安全的城市”,一年来,湖北武汉始终铭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殷殷嘱托,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解封”之后,武汉又进行了全球史无前例的千万居民核酸检测。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前后十多天、支出9亿元左右,累计检测989.9万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
这场全员检测,不仅为世界抗疫提供了“武汉经验”,也让历经70多天禁足的武汉人放心走出家门,整座城市从“物理解封”到“心理解封”,迎来活力奔涌。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武汉“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坚持“人、物、地”同防,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
一套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建立。武汉全面整合913家医院病历、检验检查结果数据、全市5000余家药店、2565所学校、13类重点场所等,建立了60类自动触发点。近1万工作人员在系统的调度下开展业务,做到应急指挥、应急处置、指挥调度,一键达基层。
今年初,河北两例确诊病例在汉有活动轨迹。获悉消息后,武汉用时不到一天,便迅速完成排查、封控、流调、消杀等工作。次日“警报”解除。
经历过疫情首轮冲击,如今的武汉,疫情防控已成为市民的自觉之举。昔日的“江夏方舱医院”变身“大花山方舱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人们排队走进接种点,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抗疫做贡献。
为打好公共卫生“安全补丁”,一年间,湖北全省开工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1142个,规划总投资1381亿元。在武汉,62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在疫后完成标准化建设,4家平战结合医院建设正如火如荼,都将于今年7月交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汉重启一周年感想,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武汉重启一周年感想,请大家多多关注”范文参考范文网“。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讲的是关于武汉、疫情、企业、城市、经济,健康、全球、重启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武汉重启一周年感想 武汉重启一周年视觉片热门心得体会范文锦集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