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读瓦尔登湖心得体会800字(精选5篇)

时间:2024-07-29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写心得要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包括自己的成长和变化等。读瓦尔登湖心得体会800字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读瓦尔登湖心得体会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读瓦尔登湖心得体会800字篇1

《瓦尔登湖》不太好读的原因,我觉得李继宏在翻译这本书时,写的序中的解释很好。首先是梭罗大量的引用古代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的典籍,缺少足够的古典学知识的读者很难领略,其次是书中出现了许多植物和动物,如果没有一定的博物学基础,那么联想出的画面绝对是不够完整的。最后就是作者很多的假设和推断都是建立在超验主义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读过其他相关作品,读这个就很难从超验主义的层面上去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图。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另外我觉得读这个之前也应该对于当时美国的文化,个人主义,还有梭罗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用我们最集中的精力,平复心情直至内心坦坦荡荡,以一种心无杂念,心如止水的沉静去阅读去思考,也能感受到作者质朴的语言,美丽的自然美景,以及融在文字之中的人生哲学。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梭罗的这种生活似乎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有几分相似。但梭罗和陶渊明是完全不同的“梭罗到瓦尔登湖去,并非想去做永久‘返归自然’的隐士,而仅是他崇尚‘人的完整性’的表现之一”。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当代散文家赵丰在《想象梭罗》中精彩的道出了二人的区别,他这样的写道:“他真的想做隐士吗?为何不到人烟罕至的更遥远的森林去?我的答案是梭罗是一个思想家,而非陶渊明般的隐士。陶渊明构建了桃花源,是想自得其乐,而梭罗呢?他却是通过独居来解析人类的心灵。他的清静和陶渊明的清静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的,这两份悠然或恬静是不一样的。而梭罗更叫我着迷。回归自然,回到自然中去,做一个自然中的人,一个自然的人,去感悟自然的妙处,领略自然的真谛,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窥到了自然的堂奥,好像在笑,笑我们芸芸众生。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梭罗致力于把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变成艺术性的,一种审美的生活,它依靠的是自己:自己耕作,自己收获,感受四季的变化,为春天的到来而欢欣,他倾听,他真正体验着自己,把美学贯彻到他的生活,他的写作中,他说:“片刻的美好经验比一座月亮一般高的纪念碑还要值得记忆”。他是从审美体验中获得真理和伦理。

读瓦尔登湖心得体会800字篇2

一个人能够静下来读书写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今社会看来,是多么不易做到的一件事。如我一般的七零后大概更是深有体会。从物质的极度匮乏到物质过剩,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领域自然也随之而变。如今书籍是多么容易获取,可是我们却很难再找到儿时的读书之乐,除了年龄,也与纷扰的外界诱惑有关。

近几年我读到的书越多,就越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从前的创作者们各种条件都不如今天的我们,可是他们的文学成就却散发着永远的光辉,文学一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多少人用有限的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为什么呢?也许从前的人,有更多的时间面对宁静的内心,不必为外面的世界所打扰。也正是那些再也回不来的旧时代,成就了太多的大师、哲人、文学家、艺术家。

甚至,有人以智慧的目光看透了数年之后的人类困境,早早地发出清醒的警示。《瓦尔登湖》不就是这样一部值得我们默默反思的作品吗?

这部在当时几乎卖不出去的作品,在作者故去后却奇迹般地成为了文学界的经典之作,只是因为作者超前的自然意识,是超越了当时的时代的。

1845年7月4日,二十八岁的梭罗独自搬到瓦尔登湖畔居住,这里是他的朋友兼导师,当时已经很出名的作家爱默生买下的一片林地。梭罗在这里度过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时光。两年时间不算短,但想想吧,独居,是种什么样的感受?也不算长,时间总是会飞快流逝。梭罗把在这里的体验写下来,创作出著名的《瓦尔登湖》。遗憾的是,在他生前,这本书却一度滞销,

今天,我们的读者会对此书充满深厚的兴趣,一是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终于意识到自然与心灵间的和谐是如此重要,同时人们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这本书在当时没有足够的阅读群,读者也没有那么高的文化鉴赏力。但不管怎么说,这本超前的著作,为后世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今天我们可以在文学界阅读到大量的自然写作,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自然体验记录下来,不能不说,他们多多少少受到了梭罗的一些影响。

从思想层面来说,梭罗无疑是智慧的。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发现作者对于思想的推崇。比如他提到人对于衣物的要求,他认为更应该丈量的是人的心灵。

读瓦尔登湖心得体会800字篇3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可以活得很简单,很从容,不必为了那物质财富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的道理。作者在《瓦尔登湖》中以瓦尔登湖为中心,辐射到周围众多地方,描写了他“以禽兽为邻”,在“豆田”耕作,与“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诸多生活细节。最后作者又以“春天”结尾,给我们奏响了新的生活乐章,并且他在“结束语”一篇中,这样说:“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看!这是一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自然主义者,多么令人羡慕。

梭罗生活的地方是瓦尔登湖及其周围地区,但他细腻精致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谈“瓦尔登湖周围的鸟、树、草、虫子”,更谈“更高的规律”。他认为,从一种特殊的意义上说,渔夫、猎人,及其他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从个人的劳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类法则,令我们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在《瓦尔登湖》中,许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让人陶醉。他在描写“倍克田庄”时,这样写到:便是德罗依德也要放弃他的橡树林而跑到它们下面来顶礼膜拜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的令人神往。

在整部《瓦尔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以大地为席,以苍穹为盖。梭罗在广阔的天地中像农夫一样耕种、收获,他很高兴,他说:古老的诗歌和神话至少表明,农事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在从事农耕的过程中,他也不忘“阅读”。即使在19世纪梭罗也感慨道:他们深信一本《圣经》的智慧就足够了,余生便在简易读物里荒废天赋单调地生活。在商品大潮的汹涌翻滚下,现代人的心灵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质的丰裕,精神的贫穷。我们的身体一再扩充,而精神的领地却时时荒芜着。听听梭罗的忠告: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金钱一样也买不到。这样的忠告如梵音,对于我们无异于醍醐灌顶。

徐迟说:“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让我们追随着梭罗的足迹,抛弃那物质所带来的烦闷苦恼,感受那恬静美,聆听大师的哲音。

读瓦尔登湖心得体会800字篇4

步入21世纪,随着城市与科技的高速发展,环境日趋恶化。往日的新鲜空气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尾气、工厂的废气。有的时候,我真想独自一人来到郊外,呼吸着我们本应该拥有的新鲜空气,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寒假里,美国著名作家罗常常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树的沙沙声,鸟儿快乐的歌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满足了我的想法,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书中梭罗用自己的双手让自己隐居森林的生活变得朴实而又充实。在瓦尔登湖畔,梭声,风拂过的响声,甚至那碧波荡漾的湖水也有声音;一边钓鱼一边思考……

这本书使我非常受益:一个人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到底是什么?有人抱怨买不起房子,梭罗用28美元盖起了一座使用的小木屋。有人解决不了温饱,梭罗每周用少量时间种植农作物,既填饱肚子有补贴家用。其实,一个人真正的必需品少之又少,只要通过简单的劳动就可以轻易获得。人类虽然在不断进步,但是一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却没有变化。食物只要填饱肚子,房子只要让人栖息。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已经有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了,他为了更舒适地生活,换一栋别墅,拼命地工作,而忘却了身边美好的事物,这不是因小失大吗?有些人是金钱的奴隶,天天守着它,为它工作,金钱不成了他的累赘了吗?这些人在社会中占了大多数,他们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有了还想要。他们一辈子都被欲望指使,生活在种.种劳苦与不幸之中,他死后,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相反,抛开这些名利,脱去这些华丽的外衣,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无忧无虑,尽情地生活,有什么不好呢?

无知的人们,快点觉醒吧!你现在做的,就是自掘坟墓,抛开名利,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找到最真实自己,让城市不在被继续污染,使它变得干净而又美好。让自己丢掉种.种负担,最自由的最自在地生活才是真!

读瓦尔登湖心得体会800字篇5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片:两行向远方延伸的铁轨中间,立着无数挺拔的大树。这是否是本书在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暗示着我们别的一点什么?梭罗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我在想,在现实的世界里,现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环境之前,是否也该多一些自省与自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瓦尔登湖》又是属于现时代的。

由此,《瓦尔登湖》在阅读空间中占有两个起点和终点,那就是心灵和现时代。

梭罗原是个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当然,一个人从对人世有所求到无所求,这是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观照梭罗的这条起伏的心灵历程,不知能否多一分理解和感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我们无法也无需戒绝自己对生活的“所求”,但同时是否也该有些出世的精神来面对这个不复简单的世界?在越来越考究的生活中,心灵的罗盘仍固执地指向简单和质朴。因此,斑斓的__x节目和浓酽的咖啡之外,读一读《瓦尔登湖》,让心沾染一点湖水的静谧清凉,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其实不是时髦,而是必需。

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

现代生活给人类提供了几乎随心所欲的舒适,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洁少尘,而地下水却在不断地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我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又给自己埋下了生态陷阱,因而只能用回归自然来安慰自己的无奈。我们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时,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为子孙的我们,却颠倒过来,蹂躏、奴役、称霸自然。

然而笑容还没来得及绽放,历史这块魔方已经从正面翻转到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种在减少,人间变成污染的烟尘世界,自然又在嘲弄企图称霸地球的人类了。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