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书心得范文模板7篇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其中既有专横,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刚烈丫头鸣凤,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等;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家》读书心得100字(篇1)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刚刚读完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家》,感受很强烈,就想写些什么来表达此刻的情感。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家》这部作品,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力量”与“激情”!固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其他的感受,例如鸣凤与梅的死,令人悲痛与惋惜,瑞钰的死与觉新跪在门前的绝望的痛哭,仿佛也哭进我的心里,不禁眼睛湿润。固然这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们牺牲了,但是我也在作品中读出了希望,那就是觉慧、觉民、琴和黄存仁一类的新青年。我尤其喜爱觉慧这个人物,正如觉新最后所说,也正如巴金在序中所讲,“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封建礼教需要一个叛徒。”觉慧这个性情古怪的、幼稚的却激进的独立的青年,用他的坚持与信仰反叛着一切。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觉慧知道梅死后,对觉新说的一句话,“苦恼还没有完结!还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心爱的纯洁少女的死,亲人的死,都警告着觉慧,无论如何也要走出这个家!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与信仰的小说,正如巴金所讲,青春是美丽的,它是鼓舞人的源泉。面对书中的人物,虽然在纸上是虚幻,却是社会中存在的真实的人,他(她)们的生与死,爱与恨,悲哀与欢乐,种种情感,我在巴金所写的文字中也感受到一丝一缕。觉慧兄弟的青春与力量,激情与斗争,也可以在文字中感受的到。当我读到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我想最要紧的,我是一个人,同你一样的人…或者至少我要努力做一个人…我不能相信大多数所说的。…一些的事情都应该有我自己去想,有我自己努力去解决!这类话,仿佛自己也充满了力量与信心。是的,我们也应该成为独立的人,成为坚强与乐观的人,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正如巴金先生所说,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生活的激流在动荡:爱,恨,欢乐,痛苦在动荡,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他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家》读书心得100字(篇2)
小说主要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故事展开,他们生活在四世同堂,充满复杂关系的大家族公馆里。那里没有青春,没有幸福,没有温暖,也没有人情味,有的只要压迫、拘束与折磨,让人看尽了悲欢离合,各种的嘲笑,还有表面的虚伪、邪恶,背后的黑暗、腐朽,那是中国旧社会常见的封建大家族的缩影。
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叛逆者,觉慧三兄弟都有反抗意识,只是觉新由于身为长子的责任和各种原因,最终放弃了,而与觉民相比,觉慧显得更激进,反抗得更强烈。
或许因为觉民与觉新替他担当很多责任,觉慧无所顾忌地追求新思想,是进步的新青年,个性明朗、敢爱敢恨,从来都不愿做任人摆布的傀儡,和哥哥有共同的理想与事业,他常常贪婪地阅读《新青年》等新刊物,即使被祖父关在家里,也要通过诗报等了解时事,他参加反军阀请愿,也参与罢课、游行,还积极参与《黎明周报》的工作,写一些反封建的文章,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新时代的到来,无时无刻不走在通往希望与光明的道路上,且从未放弃过新思想,从未放弃过理想与追求。
他觉得人人平等,不应有等级之分,所以他从不乘坐轿车,并平等对待每一个下人,可是公馆里却是充满了不公,女人的地位总是低人一等,而奴婢又像物品一样被人给来给去,那里的人永远做着不避要的牺牲品,以致鸣凤投湖自尽,梅芬郁郁寡欢致死,瑞珏痛苦着分娩而死,这些疼痛都更加坚定了觉慧反封建的决心,也让他更清楚地看到旧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同时,觉慧也有不自信的一面,练习话剧时也曾感到紧张和不安,“我不晓得什么缘故,我一上讲台就慌了。好像有好多人在看着我。”他有时也会矛盾,会犹豫,他喜欢鸣凤,可她是丫头,婢女与少爷之间永远隔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他觉得爱情与理想不能两全,甚至会遗憾和抱怨她没有像琴那样的出身。他曾给过他鼓励、希望和勇气,他的爱也在黑暗中给过她光明,因而她爱得无怨无悔又不求回报。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她,她的爱终究比他的更坚贞。
“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的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可是觉慧却始终觉得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所以他不愿像大哥觉新那样惟命是从,持“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面对拥有绝对权威又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他从未害怕,他敢反抗高老太爷的命令,他支持和帮助觉民退婚……他做了那样多,最后他做了别人没做过的决定,他早已对这个家感到痛恨,无奈而又厌倦了。他看到每个人都是那样的痛苦,那样多的眼泪,周围的悲剧是那样多,而“这个悲剧的受害者又往往成为另一个悲剧的制造者的帮凶”。他再也没办法忍受了,他已经忍了十八年了,他现在就要离开这个死气沉沉、布满乌云的家,去到上海、北京去,哪里有他的理想,他相信新的思想总会代替旧的,就像皑皑白雪,“上面留着重重叠叠的新旧脚印,常常是一步踏在一布上面,新的掩盖了旧的。”
所以,他独自一人毅然离开了他生活了十八年的家,怀着不知是快乐还是悲伤的心情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去。
《家》读书心得100字(篇3)
巴金笔下的《家》描述了一个五四时期封建的大公馆里。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个三兄弟,姓高,名叫觉新,觉民,觉慧。高老太爷是这个家庭的权威。三兄弟都有着创新的的精神。
大哥觉新是一个忍受者,他虽然有着新思想。他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待父亲去世之后,家里的重担子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忍受着家庭里任何命运的不公,忍受着自己心爱的梅表姐默默的守寡而不能陪伴在她的身边,忍受着爷爷的任性妄为……他只是一个忍受者,仅仅只是一个忍受者。
和觉新比起来,觉民就比较开放多了。他和弟弟觉新一起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不久后,觉民爱上了张太太家的女儿,琴。琴是高家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她也是一个有着理想、有着抱负的勇敢的新青年。觉民白天忙着功课,晚上按时去琴那里教书。
觉慧是这三兄弟中最具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也是当时社会进步青年的典型代表。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平等地对待各个阶层的人。
最后觉新终于领悟到了是旧的制度、礼教和迷信夺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和他的前途。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又不能够抵抗这一切,他只有绝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觉民一起,助三弟觉慧终于逃离了这个家,使他们被束缚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学一面从事进步的革命工作。
我认为觉新,觉民和觉慧就是现在社会中三个不同的人群。觉新就相当于社会中刚刚毕业求职的大学生们,他们不停地去聘职,而他们只能听公司老板的命令。对于这些,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他们不敢对老板倾诉,也不敢反抗,他们就像觉新,在这个大公馆里面,不敢说话,不敢反抗。觉民觉民就像现实中的中年人,非常稳重,成熟。而三弟觉慧就像冲动的青年,不顾后患地去追求。这样虽好,但是不顾后患未免表现得太冲动了。
《家》是巴金的著作,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旧制度的无情,它给我的印象很深。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家》读书心得100字(篇4)
从小,父母的亲切呵护,悉心照料,让我们得以茁壮成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爱护有加,体贴到位,从不让我们受一丁点儿的委屈,事事都为儿女和孙子孙女着想。家人的爱护让我们懂得:家是每一个人舒适的摇篮,温馨的港湾。
然而,巴金的《家》却彻底颠覆了我对家庭的认识。这个姓高的大家庭充斥着封建思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都是长辈按自己的意愿和与亲戚的关系来安排儿女孙儿的婚配对象,不论他们喜不喜欢对方,都必须顺从安排,毫无商量的余地。
觉新与钱梅芬,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这三兄弟都有彼此真心爱的人,却因为祖父的决绝而拆散,只有觉民在觉慧的鼓励下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觉新与梅表姐相见而不能相认,觉慧与鸣凤生死两隔,都是一大悲剧。可见,旧时的封建思想有多么可怕和令人憎恶。
人生病本应该好好医治,在祖父病了之后,陈姨太非要以鬼神压病,觉慧看祖父被吓得半死,气不过于是与众人据理力争,却没有挽回什么,祖父在临死前才退步,答应觉民不再纠缠与他人的婚事。
只恨封建的强大和觉新的懦弱,为了不与祖父的亡灵相冲突,在生产前几天不得不搬出城外,孤单寂寞,最后竟死去。这时候他才明白,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数,整个迷信压着他,夺去了他的青春,夺去了他的前途,夺去了他最爱的两个女人。作文他在挣扎,但他无力,懦弱,无法抵抗这一切。于是他绝望了,双腿一软,跪下,无力地哭泣。
觉慧自从鸣凤投湖自杀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反抗封建,高氏家族不断的在没落,却阻挡不了觉民觉慧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最后,觉慧终于脱离了这个他憎恶的充斥着封建思想的家庭,在大哥的支持下到上海求学。他望着向前不停流去的绿水,轻声道“再见”,不知是该快乐还是悲伤。封建势力虽然充斥着这个家庭,但不意味着没有人在为光明和真理奋斗着,觉慧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人;这个家庭当然也有爱,人人之间都有真挚的爱,只恨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再真挚的爱也招架不了,悲剧还是在不断发生。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同情书中的不幸的人们,但也不免要谴责他们的软弱,如果多几个觉慧这样的人,说不定悲剧就会少一些了。生活在如此封建落后的家庭里怎么能像在现代一样,享受到专属于家的温馨呢?
这本书,这些令人心痛的故事深刻地向我们展现了封建思想的罪恶,好好的一个的家庭沦落到人人不合,四分五散的地步警醒着我们,封建是不能长久的,它只会造成一次次的悲剧,毁掉一个个本应该和谐幸福的家庭,最终毁掉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甚至是世界。
家本就应该是温馨和谐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有的幸福,互相理解和帮助,与人为善,追求光明和真理,尽力让书中的故事不再发生,让家永远和谐幸福。
《家》读书心得100字(篇5)
巴金老先生的《家》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著作,我读了这本书后也感受颇深。
巴金的《家》反映的是五四时期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高家的家族史,描写的是高家由盛转衰的家族史。而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女人的悲剧史。巴金自己也曾说:“我要写一部<家>来作为一代青年的呼吁,我要为过去无数无名牺牲者‘喊冤’”,“代那许多做了不必要牺牲的年轻女人叫出一声‘冤枉’,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控诉’”。于是这部《家》应运而生了。
《家》描写的是瑞珏、梅和鸣凤三个女性的悲剧。瑞珏出生在官宦之家,知书达礼,温柔贤淑。长大后嫁给了门当户对的觉新。她不知道觉新娶她时其实心里装了一个梅,觉新深爱的人是梅。她一心一意的侍奉丈夫、侍奉长辈,她待人和蔼可亲,深受所有人的喜爱,并且她还为高家添了位男丁。她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贤妻良母,她很爱觉新。她知道觉新爱梅花,她也爱上了梅花。因此,为觉新采梅, 插梅, 画梅,成为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当她得知觉新是因为想念梅喜欢梅而喜欢梅花时, 不仅没有怪他们, 反而非常同情梅的遭遇, 并且感到很自责,她认为是自己拆散了他们的幸福。她真诚地同情梅, 关心梅。梅也被她感动,两人最后竟结成了姐妹。丈夫觉新也被瑞珏所感动,决定忘掉过去,好好地爱她。原本以为瑞珏会跟觉新幸福快乐地度过后半生。谁曾想到,为了避“血光之灾” , 陈姨太要瑞珏要到城外生产, 她虽不情愿, 但也没有怨言, 反过来还安慰自责的丈夫。因为恶劣的环境,瑞珏难产而亡。瑞珏恰似一朵当季盛开的鲜花, 但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刀霜剑雨无情地毁灭掉
梅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出生在富贵人家,与表哥觉新青梅竹马,本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可是,却因为双方家长在牌桌上的一点小矛盾把他们拆散了。觉新被要求娶了李家小姐,梅被迫嫁给赵家。虽说梅心里是千万个不愿意,可母命不可违。婚姻生活维持了一年,赵家少爷病逝了,年纪轻轻地她就当起了寡妇。丈夫去世后,在夫家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婆婆总是恶语相向,梅身心俱疲,便跟母亲回家过着“那尼姑庵式的生活”。这时候,她对觉新还是念念忘怀、朝思暮想。她辛酸地跟琴诉苦,她觉得她的一生只是让命运在摆布,自己不能做一点主。因而她的泪只有往肚里吞,没有一点勇气去反抗。她感到自己虽然活在世上,也只不过是个空壳而已,她的灵魂她的理想她的一切早已消逝的无影无踪了,她现在就好比一个行尸走肉。纵使这一切都与她的母亲有关,但她却从没埋怨过她母亲。看到觉新跟瑞珏一起幸福恩爱也并没有埋怨觉新。她总是自己偷偷独自抹泪。她想忘掉一切,重新开始。但是上天似乎总喜欢跟她开玩笑,一场军阀混战,她们母女不得不到高家避难。在高家花园里,她与觉新再次邂逅了,这无疑是在她的伤口上撒一把盐。最终,敌不过命运的捉弄,梅郁郁寡欢地离开了人世。她就好比那枯萎的花朵,一步步走向凋零。
鸣凤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少女,她年仅17,就已经在高公馆当了7年的丫鬟。她没有梅跟瑞珏那样好的家庭,她年幼丧母,随后,便被父亲卖到了高家。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她已承担起本不该她那个年纪所该承担的重任,不但如此还会被人欺凌。面对生活的不幸,她无力反抗,只得逆来顺受。但她却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她乐观、聪明、纯洁。高家三少爷觉慧不知不觉中被她的天真烂漫、可爱无暇所吸引,对她心生爱意起来。通过跟觉慧的接触,她也发现自己心中有了觉慧的位置。然而,她跟觉慧终究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一个少爷,一个丫头;一个主人,一个婢女。主仆恋自古以来就是爱情史上无法逾越的鸿沟。纵使觉慧心中充满了叛逆意识,但是,这种爱情注定了是要毁灭的,这种爱情也注定是一种悲剧。就在鸣凤决定向觉慧表明心迹时,高老太爷决定把她送给冯乐山当小老婆。鸣凤知道自己深爱着觉慧,她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为了保持她爱情的纯洁性,为了维护她的尊严,她选择了投湖自尽。鸣凤就好比那含苞待放的花朵未及绽放,就被那无情的霜雪所摧毁。
三位美丽动人的女子,三朵娇艳动人的花朵,都被这无情的风霜所摧毁。这个世界真是黑暗的。
《家》读书心得100字(篇6)
“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文章的开头就以环境描写开篇,“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有深意的结尾。读完《家》,我的内心十分沉重又复杂。
封建社会的种种恶意悲惨残酷与知识分子的无知、迷茫表现在种种方面。
对于大哥觉新的婚姻大事,父亲竟用草率简单的抓阄决定,从骨子里透露出冷漠、无情、毫无人性的感情色彩,如此愚昧、无知。我也“亲眼目睹”了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知识青年被封建社会的纽带束缚,一步步被拉向深渊,没有半点挣扎,我的内心很压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想抓住他的衣领问他为何不反抗。在描写方面,作者也“动了手脚”,只用第三人称淡漠的形式“他想,他……”给环境笼上一层悲凉的社会面纱,与本文开头大不相同,开头以两兄弟互相对话而呈现,给开头充满活力,有积极向上的情感。现在看来,或许作者只是想欲扬先抑、以乐衬哀罢了。
在“梅表姐”一节时,“一切都是无可挽回的了。不管时代如何改变,我的境遇是不会改变的。”也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的无知思想。时代、环境的影响虽大,但它们都是人造的,人可以通过斗争来改变环境,但也需要时间,我悲哀他们生活在这个战火硝烟弥漫、水生火热、黑暗封建的社会里,若到如今,知书达理、文化渊博的人(不分男女)总有让自己展示的舞台,而不是从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也愤怒他们的无用哀悼,妥协,退让,我的情感十分复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最最让我欣慰的就是三少爷觉慧,透过纸书,我仿佛看到一个勇敢,敢于反抗的年轻知识分子,他比大少爷、二少爷更来得果断,比如最后的离家出走,对“捉鬼”的反抗,但,他也有朦胧迷茫的地方。或许怀着少女对爱情的向往,我很期待鸣凤与觉慧在一起,而不料鸣凤抗冯爷婚不成投湖自尽,在我眼里的鸣凤,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聪慧的女子,在死前她还心心念念想着觉慧,而觉慧——在这个时段却不断地放下、重拾、放下、重拾爱情,不够成熟,表现彷徨、纠结。最后他们没有走在一起,吞噬他们爱情的不是湖,而是黑暗封建的社会深渊。
《家》读书心得100字(篇7)
家,对我们来说是温馨,舒适,安心的代名词。它是幸福的港湾,庇佑着我们这些稚嫩又天真的孩童。而我们也满足地处于父母的怀抱中汲取温暖与幸福。
但是,在《家》中,在这个由四四方方的砖瓦组成的院子里,在这个抬头看不到广阔天宇的囚笼中,在这个封建礼教压制灌输的孕育之下,里面的孩子就这样长大了……
他们接受着同样的现实,但是却演绎了不同的人生,在这无边无际的黑暗中,他们又处在怎样的漩涡中挣扎?这部书中我最欣赏的是老三觉慧,他是一个有思想,不听天由命的抗争者。许是他的两个哥哥的经历让他处于理性的叛逆中。他关心时事,他热血沸腾,他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许是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注定了一段悲惨结局的恋情。他喜欢上了婢女鸣凤!这在那个时候是相当不允许的!鸣凤是一个机灵天真,清秀勤劳的姑娘。他们并没有过多的交往,但是,彼此的心意是相同的。最后,在觉慧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老太爷不可更改的命令下,鸣凤宁死不愿嫁到别人家,不愿悔了清白。于是啊,她悄无声息地投入冷冽的湖泊中。在死前,她在挣扎,她在等那个喜欢的男人温柔的呼唤她的名字。可是,没有,没有人在意她的死活吧!她活着没有任何希望,她选择了死亡。不,她是选择了解脱!不知她在尚未沉底的那一刻,她是否后悔。可怜的觉慧是在第二天,她死后才得知的,他后悔,他悲痛,他跪在湖边等心中的她告诉自己这是一场梦。可惜啊,现实不是个善人。这一场悲剧就以她的死终结了,但在他心中留下的殇却怎么也挥不去。他发觉在这个所谓的“家”中,他没有任何思想,这个“家”中没有温馨,只有无穷无际的折磨!是呀,它要把人折磨成怎样才肯罢手呀。于是,已经失去信心的他选择了逃亡,逃离这个樊笼,逃离这个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家。同样老二觉民已失望,老大觉新也无可奈何的忍受着。
于是啊,一个好端端的家变成了这样。
若是这样的家拿到我们现实生活,我想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吧!即使如此,真正珍惜家的意义的又有几人?因为一些小事就离家出走,因为在一件衣服的颜色上有分歧闹离婚的人,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家暴的行为等等,这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社会在进步,亲情却在淡泊。以史为戒,我们应该有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