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网络最新发布的《关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七篇》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关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七篇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网络是专业的范文网站,、市场分析。同时,就业培训要切实提高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避免贫困对象“养鸡不生蛋,种树不挂果”的情况。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五)将综治工作贯穿于扶贫工作。一些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条件落后,法制观念淡薄,遭受不法侵害导致心理或财产受创的情况时有发生,贫困对象一旦受到不法侵害,必然是雪上加霜。特别典型的就有贫困对象外出打工被骗从事传销、卖淫,买“越南媳妇”传宗接代等违法行为。建议全面加强贫困地区的综治工作,强化贫困对象的法制观念,提高贫困对象防骗能力,在日常的帮扶过程中注重宣讲法律知识,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要致富有道,人穷志坚。特别是针对贫困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要强化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六)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业务指导。帮扶干部群体是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最终执行者,范文写作脱贫攻坚工作能否取得胜利关键还是看帮扶干部。目前,一些帮扶干部的帮扶形式流于“填个表、走个访、送个钱、照个相”,没有真正落实“一户一策、因村施策”,对本地各项扶贫政策不能滚瓜烂熟、宣讲到位。建议开展常态化的帮扶培训和逐人过关的脱贫攻坚政策考试,提高帮扶干部政策熟悉程度,确保“十大扶贫工程”能有效落实。同时,更要在精神层面进行帮扶,从自信心、品德、发展方向、法制观念等多方面由内向外地深入帮扶,才能真正“扶支扶智”,斩断“贫根”。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篇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中共中央、中共贵州省委、中共**市委相继召开重要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传递出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强烈信号。笔者结合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政协工作实际,就基层政协助推脱贫攻坚谈谈心得与体会。
一、**市政协先行先试
**市政协积极行动,开展了以抓协商、抓监督、抓调研,市级领导包乡、县级领导包村、其他干部包户,联线连心室、联系贫困户、联动办实事为主要内容的“三抓三包三联”活动,热门思想汇报组织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
(一)立足职能,政协声音发出来。**市政协将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履职的重中之重,围绕凝聚工作合力抓协商,围绕推动工作落实抓监督,围绕破解工作难点抓调研,通过开展“三抓”为脱贫攻坚献良策。一是抓协商。**市政协选择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政协会议协商、调研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平台开展协商议政活动,广集智慧、广纳诤言,既通过协商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又通过协商发扬民主、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真正发挥“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作用。二是抓监督。**市政协综合运用视察、民主评议、提案、委派监督小组等方式,对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实施情况等进行民主监督,促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三是抓调研。**市政协围绕调查情况精准、范文内容地图分析问题精准、提出建议精准的工作要求,聚焦扶贫搬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等贫困人群,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使政协的调研建言更加契合中心任务,更加符合决策需要,更加体现人民心声。
(二)率先垂范,党员干部沉下去。**市政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按照市委要求,落实好市级领导包乡、县级领导包村、其他干部包户“三包”工作责任,坚持以包干扶贫的贫困乡镇摘帽、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脱贫为总目标,集中人力、物力,全力做好帮扶工作。一是市级领导包乡。**市政协主席、各位副主席以指导乡镇理清工作思路、督促工作落实、解决工作难题为重点,帮助所包乡镇争取政策、协调项目、培训人员,努力带强一批产业、带动一批项目、带活一批市场、带建一批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二是县级领导包村。**市政协县处级干部以帮助贫困群众解读惠民政策、转变思想观念、激活致富信心、激发创业干劲为重点,通过产业帮扶、技术培训等方式,开展对重点家庭和重点人群的帮扶,推动责任村脱贫攻坚实现难点突破,助推整体脱贫。三是其他干部包户。**市政协鼓励机关其他干部特别是科级干部开展包户脱贫工作。结合机关党建扶贫帮扶、党支部联建帮扶、智力支边联系帮扶等定点帮扶平台,给予必要物资支持,切实为贫困群众办好事实事。
(三)号召发动,委员能量聚起来。**市政协发挥政协委员的人脉个人简历、智力和渠道优势,组织开展以“联线连心室、联系贫困户、联动办实事”为主题的“三联”活动,为委员投身脱贫攻坚大业搭建平台。一是联线连心室。组织政协委员联线村干群连心室,宣传党的政策、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困难。按照便于工作的原则,将委员本单位或本人联系的责任村干群连心室作为联线对象,向群众公开委员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要主动深入联线村,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及时反映和回应群众的合理诉求。二是联系贫困户。组织政协委员通过支持产业发展、帮助家庭劳动力就业、资助子女就学等方式结对帮扶贫困户,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帮扶工作结合“三包”工作责任统筹开展,原则上在本单位或本人责任区域选择帮扶对象,委员在本单位已有结对帮扶贫困户任务的,其帮扶工作记入委员履职档案。三是联动办实事。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通过众人联合联动、界别联合联动、市县联合联动等方式,合力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送医疗、送农资等,帮助兴办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二、基层政协助推脱贫攻坚的几点思考
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利用好政协平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实反映情况,科学分析对策,广泛凝聚力量,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发出政协的声音。
(一)进一步提升政协助推脱贫攻坚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工作总结就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向全党全社会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可见,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助推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出力,人民政协责无旁贷。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优势和作用,主动关怀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积极投身扶贫行动和帮扶活动,积极投身扶贫开发事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进一步展现政协助推脱贫攻坚的作为。政协组织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过程中,要与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就脱贫攻坚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调研协商,通过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或专题协商会,重点协商督办相关提案,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通报等,提意见、商对策,促进相关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推进市、县(区)政协联动,网络TOP100范文排行市政协牵头组织区县政协及政协委员就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开展联合调研或视察活动,同时积极参与全国、省政协组织的相关调研视察。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作为民主监督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民主监督活动,通过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及时反映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对策。四是做好政协领导包乡包村帮扶工作,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两个遍访”活动,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脱贫路径,制定脱贫计划,协调落实扶贫项目,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五是积极推荐选派年轻政协干部担任帮扶贫困村的驻村干部,有条件的担任“第一书记”,深入推进机关定点帮扶工作,集中机关帮扶资源支持贫困村发展,确保圆满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六是深入开展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帮扶支部联建活动,发挥贫困村党支部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扶真贫、真扶贫,尽心尽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坚定贫困群众脱贫信心。
(三)进一步激发委员助推脱贫攻坚的热情。政协组织要为委员投身脱贫攻坚战搭建平台、提供载体,可以借鉴**省政协在全省开展的“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主题活动,把政协委员的力量有效激活、整合起来,组成一支助推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一是要增强担当意识,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通过政协搭台,委员唱戏,网络汇集全社会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二是要突出界别特色,为脱贫攻坚增砖添瓦。各界别委员要发挥界别和专业优势,每名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至少要与一户贫困户结对帮扶,深入贫困村开展产业扶持、科技讲座、技能培训、义诊义捐等扶贫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要发挥纽带作用,为脱贫攻坚献计出力。通过参与调研视察,主动协商讨论,多层听取意见,围绕“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主动开展企业帮扶、村企互动、牵线搭桥,帮助解决农民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努力搭建平台,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增收。
(四)进一步注重政协助推脱贫攻坚的保障。各级政协组织要用好组织和纪律措施,明确目标责任,加强考核激励,进一步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落实落地各项帮扶计划和扶贫举措,坚持久久为功、抓出成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政协助推脱贫攻坚活动在主席会议的领导下开展,由办公室统筹协调,各专门委员会和研究室参与配合。办公室要做好活动的统筹协调工作;各专门委员会要做好联系界别、委员的工作,为他们参与精准扶贫提供方便和支持;研究室要深入研究脱贫攻坚政策理论和实践进展情况,为政协助推脱贫攻坚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二是加大协商落实力度。加强与政府工作部门的联系,主动对接,沟通和协调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中政协协商和监督意见的跟进落实、督办反馈等工作,及时向政协委员和各参加单位通报落实情况。三是完善评估激励机制。通过进一步完善委员履职管理和考核制度,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将委员在助推脱贫攻坚行动中的参与情况作为委员履职和委员连任的重要参考指标。适时开展“助推脱贫攻坚优秀政协组织、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政协工作者”评选活动。四是加强宣传报道。宣传政协组织助推脱贫攻坚的各项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报道政协委员在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把脱贫攻坚决战中的政协形象、政协声音和政协经验更好地总结、宣传、推介。
篇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大对口联系县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力度,为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决策提供依据,近日,农工党**省**市总支组成调研组,深入到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对口联系县---**省**市**县,就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提出如下建议意见,供参考。
一、******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
**省**市**县有**省级贫困村4个心得体会,是**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县,也是中共**市委确定的农工党**市总支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对口联系县,**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该县地处总岗山脉和长丘山脉,山区、丘区、坝区面积各占三分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知名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就拍摄于此,反映了该县当年真实的贫困面貌。2013年底,全县有省级贫困村4个、市级贫困村1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06户、7783人。2016年底,该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该县接受并通过了国检省检,并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我省片区外脱贫攻坚先进县。近年来,**县立足该县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以防返贫、促奔康为抓手,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有条不紊推进巩固提升工作,为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一)明确目标,规划引领。在扶贫对象退出后,**县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做到每年考核检查,每年稳定达到国家扶贫标准,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20年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一是强化学习,统一思想。该县仅2018年就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4次、专题会议4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各级各部门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入农户宣传200余次。二是科学规划,落实责任。编制《2018年深化“九大提升行动”决胜全面小康工作方案》、《22个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脱贫户2018年可享受扶持政策宣传单》,2018年举办脱贫攻坚干部业务培训班3期,举办农户脆红李、茶叶种植和山羊、林下鸡、长毛兔养殖技术培训42场次,培训农户2730人次。
(二)多措并举,巩固成果。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该县脱贫攻坚领导机构每月研究,每周督查,清单管理,确保识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持续实施“五个一”精准帮扶,在优秀年轻干部中抽调5人脱产县脱贫攻坚办集中办公,22个扶贫专项牵头部门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连续性稳定性。二是开展“回头看”、“回头帮”。30名县级领导带队,1577名干部入户,按照“缺啥补啥”原则,落实帮扶举措,持续开展帮扶。三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精准开展贫困村主导产业现状、贫困户增收产业调查,积极培育乡村主导产业,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致富产业、每户贫困户都有增收计划项目、每个贫困人口都有脱贫门路,建立“一乡一业、一村一特色、一户一项目”、种养结合具有**特色的产业扶贫机制,切实增强贫困村贫困户“造血”功能。按照“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原则,以4个省级贫困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组,连片实施、统筹发展种植业“125工程”(新发展茶叶1万亩、脆红李2万亩、核桃5千亩)和养殖业“135工程”(肉羊1万只、长毛兔3万只、林下鸡5万只),新发展茶叶1.2万亩、脆红李2.6万亩、核桃1.3万亩、肉羊1.8万只、长毛兔5.2万只、林下鸡15万只,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四是全域发展乡村旅游。该县坚持将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相结合,规划208平方公里,囊括21个省市脱贫村、11个旅游开发点的“核心区”,打造集乡村体验、自然风光、养生度假一体的参与式综合旅游示范区—“国家乡村公园”。五是持续开展健康扶贫。加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疾病筛查救治,确保2018年6月30日前将符合诊断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疾病患者全部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切实减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疾病患者费用负担,摆脱因病致贫、因贫病重困境。6月后新发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疾病患者可随时确诊申报、享受政策。六是继续落实政策兜底。该县确定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标准为3600元,民政部门相应调整低保标准,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与国家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七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盘活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学校、仓库、山林等不动产,开展租赁经营。将政府出资建设基础设施作为村集体资产,有偿提供专合社、农场主使用,村集体收取使用管理费,或折资入股,每年参与固定分红。对部分无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通过专合社或种养大户代养代种模式,将产业发展扶贫资金量化为村集体和贫困户股权,投入专合社或种养大户,参与固定分红或收益分红,人均年收益1000元。八是社会力量合力扶贫。县扶贫开发协会多方筹资,帮助贫困村建集体产业园,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开展“栋梁工程”捐资助学,年资助贫困大学生60人。34家企业联系21个贫困村,提供就业岗位或资金赞助,助推产业发展。仅省级贫困村岐山村就获企业赞助9万元,投资入股发展村集体产业。设立电商工作站,不知火、猕猴桃、脆红李等农特产品平均售价上涨40%。2017年,省级贫困村岐山村贫困户种植猕猴桃挂果销售,电商企业“骄傲的小鸟”入村订购,平均售价达9元,比市场收购价高出2元,农民足不出户就卖好价钱。九是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坚持每月发送脱贫攻坚工作清单和治理清单,统筹扶贫政策,加强扶贫培训,积极引领群众感党恩、守法治、勤致富。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因地制宜、分类收集、村民自治、市场运作”的**模式,有效改变了农村环境卫生。深入开展爱国守法、创业致富、孝老爱亲、文明风尚、卫生整洁 “五星级文明家庭”评选,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尚。
(三)加强监管,转变作风。一是强监督,促工作落实。制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责任分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八不准”》,成立深化扶贫领域“3+X”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扶贫领域作风,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查问题,巩固成果。针对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该县主动查找,进一步压实责任,采取措施,迅速整改,取得实效。
二、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问题
从**市**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县党政重视、政策到位、措施有力,脱贫攻坚工作成绩十分显著,值得充分肯定。同时,我们也发现**市及**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应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产业扶贫力度不足。脱贫攻坚主要举措是扶持生产和就业、移民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灾后重建帮扶“五个一批”,其中产业扶贫是增强“造血”功能、管长远的重要举措。据统计,**市**县21个省市贫困村现有耕地面积3.83万亩,目前仅流转了0.49万亩,流转率仅占到12.7%。其中4个省定贫困村耕地面积4648亩,仅流转590亩。同时,据预测,我省**市316个贫困村耕地面积近100万亩,目前仅流转了12万亩,流转率约为12%,与全市38.8%的土地流转率相比差距较大,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情况不仅反映出**市及**县扶贫村产业总体上规模小,特色不明显,增收持续性不足,也反映出我国一些省份扶贫村产业总体上规模小,特色不明显,增收持续性不足。
(二)政策宣传教育不够。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对于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政策学习不够、把握不准确,个别地方贫困户把关不严,外出务工人员、偏远山区群众扶贫政策宣传未全覆盖,个别享受扶贫政策贫困户有时不知道该享受哪些政策,一些贫困户不知联系单位名称或是叫不出帮扶干部姓名。
(三)个别环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基层反映脱贫攻坚报表仍过多,数据填报的要求和变化过于频繁。上级对下级脱贫攻坚工作检查过多、会议过多、报表过多、部署过多,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下基层上,用在干事做事上。一些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存在“未脱产”、“真挂名”、“常走读”现象,联系帮扶贫困村精力、时间不集中。在顺利通过国检、省检后,**市及**县极个别干部群众错误地认为,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可以不用再花大力气攻坚克难了,在思想上、行动上对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有所懈怠。
(四)向上争取项目及资金难度大。**县属片区外扶贫任务县,**市也属**省片区外扶贫任务市。**市及**县投入扶贫资金主要靠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和市、区县本级财政投入,中央、省扶持资金全部倾斜到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等地向中央、省上争取项目及资金几乎不可能,也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如**市**县虽具有良好的电子商务基础,想争取取得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资格,但因该项目只允许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才能申报,故一直未能申报成功。
三、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议
(一)坚定不移推进统筹城乡中国模式。要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特别是贫困户收入,核心是把农民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必须按照中央“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脱贫不脱帮扶”的要求,坚持扶贫攻坚不松懈,大力推行全国土地信托流转模式,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创造条件。要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群众,特别是有条件的贫困户进城入镇居住,不断增加其财产性收入。要进一步加大全国各地贫困户就业技能知识培训,积极引导其转移到非农产业,努力增加现金收入,持续改变贫困面貌。
(二)大力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宣传教育机制,针对死角、盲点和薄弱环节补好宣传短板,让精准扶贫法规政策入农户、进万家,让全国广大干部群众真正学到政策知识,真正掌握工作要领。要持续开展群众感恩励志教育,大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和帮扶干部的辛勤付出,动员全社会了解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要坚持因势利导,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落后守旧、甘于现状、等靠要、不思进取等错误思想,大力宣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贫困群众先进典型,不断增强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让贫困群众有迫切致富的志向,组织发动他们共同致富奔康,变过去“你要我脱贫”为现在“我自己要我自己致富”。
(三)大力发展壮大全国各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坚持因地制宜,努力盘活农村“沉睡”资源,积极探索财政资金形成的路、渠等农业资产交由村集体持有经营的具体方式,大力支持和引导鼓励村集体整理和经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闲置资产,让“沉睡”的宝贵资源变活生钱,使我省农村村级集体经济逐渐活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四)充分发动统一战线支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统一战线人才济济,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脱贫攻坚中的突出作用,充分调动全国各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行动中,深入推进各民主党派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和建言献策工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抓好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当好参谋和助手。要广泛组织发动全国各级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爱国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在企业及个人结对联系帮扶农村贫困户和困难群众,贡献我国统一战线在脱贫攻坚中的强大力量。
(五)坚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不动摇。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防返贫、早奔康”为目标,切实抓好“四好村”创建,进一步推进“回头看”、“回头帮”,大力组织实施产业奔康、旅游奔康、村集体经济、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保扶持、环境氛围、信息档案脱贫攻坚“九大提升行动”,进一步规范和切实精简统计、考核、帮扶要求,力求简洁快捷实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进一步组织动员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努力促进各地贫困户早日脱贫和真脱贫,努力实现已脱贫户的持续稳定增收和持续奔康致富,切实增强已退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在全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五
近段时间以来,脱贫攻坚是广大农村最热门话题,总的来说,通过大量不断的和逐步深入的政策宣讲、说理教育,干部群众对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新举措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形成了普遍共识,对放弃长期以来形成的扶贫资金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有了心理准备,心理预期有所降低,全社会的认识氛围也基本形成。但也有不少具体和比较现实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
一是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在精准对象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宣讲,大多数群众对政策的合理性持认同观点,但普遍对大家公认的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但客观上又确实贫困的这部分人意见较大。有的贫困对象,身体健康、四肢健全,致贫的主要原因就是好逸恶劳,缺乏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是其真实写照。二是预期较高的问题。一方面,贫困对象认为精准扶贫国家政策多、投入大,“大有搞头”的心理预期高,“等靠要”思想严重。另一方面,非贫困群体担忧现有农村惠民政策力度会减弱或都倾斜给贫困群体。三是摘帽后要求继续享受政策的问题。部分贫困对象,经过帮扶和自身努力,达到脱贫要求后,已经宣布销号,但由于自我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普遍要求继续享受帮扶政策。四是如何兼顾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利益的问题。非贫困村群众对重点扶持建档贫困村表示理解和赞同,但也普遍要求在基础设施、产业扶持、公共服务、金融贷款等方面,在重点支持贫困村的同时,也能兼顾非贫困村,或者同等享受优惠政策。五是如何实行动态管理的问题。乡、村两级组织认为:一是新的脱贫对象没有3年左右的巩固期,返贫的概率会比较大;二是非贫困人群中,有一部分是离脱贫线较近的群体,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大小伤病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随时有可能成为贫困人口。他们担心,对象精准后,如果只出不进,返贫和新增的贫困人口将成为新的矛盾和问题。
针对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对政策的学习和理解,结合**实际,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明确思路
脱贫攻坚工作根子在基础和素质,问题在观念和思路,关键在政策和落实,动能在基层和群众。
立足**县“电矿资源开发早,经济指标高位运行,但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资源优势明显,但分布不均;农牧民人均收入较高,但贫富差距悬殊较大;优势产业明显,但群众受益不多;地理优势明显,但区位优势不突出”的实际,个人认为**县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是:明确“一个目标”,即:坚定脱贫和奔康目标不动摇。坚持“六个原则”,即: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坚持用好用活扶贫政策,切实惠及各族群众;坚持营造脱贫攻坚氛围,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内外结合,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既突出重点,又长短结合、统筹兼顾;坚持既统一要求,又不断创新举措。做好“三个结合”,即:重点帮扶与保持全县农牧民持续增收相结合;精准扶贫与产业扶持相结合;精准到户与精准到群体相结合。
二、选好路径
(一)务实编制好规划。要创新思路,坚持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原则。第一步,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聘请专家指导,先拿出编制规划的指导性意见;第二步,由县级联系领导牵头,县级帮扶部门与乡、村共同编制贫困村脱贫实施方案和“一户一策”方案;第三步,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汇总,专家组进行编写;第四步,按相关程序进行审查。总之,要改变以往重点针对争取项目资金编制规划,转为重点针对实用性、操作性而编制规划。
(二)学深吃透政策。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央、省委、州委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进一步组织各级干部学深吃透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把握方向,明确要求,掌握政策,用好用活政策,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确保不犯错误。
(三)破除观念障碍。实际中,仍有一些不良观念制约和影响脱贫攻坚工作。一是畏难悲观。一些地方和同志认为精准脱贫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而面临的困难又都是啃“硬骨头”,言行中表现出畏难悲观情绪,这实际是能力不足的表现。二是盲目乐观。一些领导和干部,调研不深入,下情吃不透,认为**县贫困发生率不高,条件相对较好,而出现眼高手低、盲目乐观的思想,这实际是作风不实的表现。三是“等靠要”思想。一些地方和群众,包括少数干部,认为坐等上级的政策和支持就可以完成任务、得到实惠,这实际是懒惰思想的表现。四是“过渡”思想。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明年就要换届,当前的工作应付过去就行,再重要的工作自有后来人干,贪图享乐、安于现状,这实际是不作为的表现。五是山沟意识。主要表现为思想不解放、观念落后,小富即安、得过且过,互不买账、“窝里斗”,心思不用在发展,而是相互攀比、上访告状。这些错误的认识和观念不及时纠正并加以破除,必将阻碍脱贫奔康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体是脱贫攻坚的核心和内因,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调动主体的内因作用,不但要讲道理,还必须制定一些条条款款,形成一定压力,倒逼自身努力。比如,建房帮扶,要建房才能见钱;产业帮扶,一定要实实在在动起来才能逐步兑现;有的项目资金要整合起来开发公益性岗位,让贫困对象通过劳动获得收益。总之,不能以发钱代替帮扶。
(五)完善帮扶机制。要发挥关键作用,必须要在制度机制上做文章。当前,要抓紧完善干部帮扶制度,建立对点帮扶机制;完善部门帮扶制度,建立驻村帮扶机制;完善联系帮扶制度,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完善责任帮扶制度,建立督查追责机制。
(六)着力产业培育。脱得了、稳得住、能奔康,才是管长远的、最重要的目标。结合**实际,旅游业和特色农牧产业是最能惠及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广大群众。近年来,我们重点支持**牦牛、花椒、核桃、魔芋、茶叶“五朵金花”,均有龙头企业引领,已初见成效,农民积极性也很高,结合脱贫攻坚,还要着力支持和培育壮大。牦牛产业,到2020年存栏55000头,商品率力争达到10%,同时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花椒产业,到2020年发展到5.55万亩,同时要进一步支持乃渠双富花椒油厂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到2020年发展到7.81万亩,同时要进一步支持**绿滋源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魔芋产业,到2020年发展到3万亩,同时要进一步支持烟袋镇鸿鑫魔芋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茶叶产业,到2020年发展到1.5万亩,同时要进一步支持魁多天乡茶叶公司做大做强。在抓好“五朵金花”产业培育的同时,要大力鼓励农户发展小杂水果和庭院经济。另外,随着伍须海、猎塔湖景区的开发和九冕路改造,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七)统筹基础设施。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在重点支持贫困村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兼顾,结合正在实施的彝家新寨、藏区新居、新村建设等项目,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大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县的脱贫奔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着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提高素质、立足长远、脱贫奔康最根本的保障。近年来我们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县城园区化、片区重点化、乡镇精品化”布局和“藏区一流、人民满意”的目标,强力推进教育发展,补齐设施落后短板,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大幅提高,全县上下支持教育的热情高涨,氛围浓厚。据统计,全县贫困户适龄子女均在校就读。要进一步把教育帮扶的措施落实好、落实到位;同时,要大力动员社会力量,“一对一”或“多对一”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大专以上的求学梦。教育办好了、贫困的代际传递阻断了,脱贫奔康才真正有希望。
(九)动员全社会参与。重点做好两个层次的动员参与。一是以“10.17”扶贫日为契机,动员全社会开展献爱心行动;二是策划与对口帮扶**的广东东莞市、省煤田地质局、农行**省分行、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等单位职工的献爱心帮扶活动。
(十)强化宣传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宣传好政策,把握好方向。要重点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重要讲话和论述精神,以及中央、省、州、县重要文件精神。二是营造好氛围,形成正能量。深入基层一线,到群众身边,大力宣传扶贫攻坚的现实意义、任务需求和阶段成果。让群众知晓精准扶贫“扶谁”“扶什么”“怎样扶”,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三是抓好典型宣传,发挥好正面激励作用。对扶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努力形成一批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在宣传中,还要特别注意把握两点,一是对具体政策宣传不能过度,防止产生过高的心理预期和群体心理失衡。二是特别要注重宣传靠自身努力脱贫奔康的典型。
三、探索实招
结合**实际,要在以下几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一)在具体举措上探索创新。在省、州“3+17”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新增3个专项方案。一是创建健康文明新生活专项方案。**彝区群众在婚丧嫁娶习俗中,大操大办、分“坨坨肉”、彩礼过高过重,由此造成贫困的人不在少数。要通过党委、政府引导、民间倡导的方式予以改革或革除,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但还需巩固和完善。二是贫困户因灾致贫救助专项方案。将与保险公司积极配合,以财政出资为主,建立农村自然灾害公共财产保险机制。三是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专项方案。将通过财政投入和整合劳动培训经费,通过县校合作和县企合作,对贫困对象中有条件的人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
(二)在扶贫项目资金投资转股上探索创新。有条件的乡镇要对一些精准到户的资金,入股到当地效益好的企业和专合组织,长期享受分红收益,增强造血功能。目前,**、**等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要及时总结推广。总之,产业培育起来,脱贫奔康才有条件和基础。
(三)在建立奖补激励机制上探索创新。在认真落实省、州关于摘帽、销号后不取消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脱贫销号人员每人给予600元左右的一次性奖励,以此来调动主动脱贫群众的积极性。
(四)在开发公益性岗位上探索创新。要大力整合一些行业和部门具有公益性质的项目和资金,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发公益性岗位。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和防止产生新的矛盾,全县应基本统一标准,每个岗位每月300元左右为宜。2016年县层面可先行在乡村道路养护、林地管护、草原管护等行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乡镇层面上在每村的公用经费中统筹1万元,县财政给每个乡镇再补助2万元,结合城乡提升战略开发公益性岗位。以上四项每年可整合400万元,按每个岗位每年3600元计算,可开发1110个公益性岗位。
篇六
**县位于**省东部,**。全县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辖7乡13镇、193个行政村、34个社区(含3个农村社区)、总人口60.3万,其中农村户籍人口50万。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20446户59796人,贫困发生率为11.96%,是**片区贫困县之一,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一、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在省经信委的对口帮扶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六个精准”,切实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打扫战场、一年巩固提升”的“时间表”、“路线图”,精心制定了《“十三五”农村脱贫攻坚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六个一批”行动计划和“22+1”专项扶贫计划,贫困村面貌不断改善,贫困户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截至2016年底,全县退出贫困村12个、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640户29300人,剩余贫困人口10806户3049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6.1%。
(一)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一是加强道路建设。整治硬化村社道路410.6公里,完成渡改桥2座,安装道路安保设施100公里,持续改善了贫困村发展条件。二是加强水利建设。新建蓄水池495口,整治山坪塘453座,新建(整治)渠道193.6公里,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29处、提灌站5处,解决了5000余名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用水难题。三是加强电力通信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7个,新建改造0.4千伏以上线路115公里,建成通讯网络基站20个,切实解决了9721户贫困群众电视收看难题。
(二)富民产业全面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全县现代农业“221”产业布局,在51个贫困村建立产业扶持基金2550万元,引导发展银杏、水果等支柱产业20余万亩,新增水面养殖2110亩,存栏家禽210余万只,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成立村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78家,率先在贫困村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工作,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被列为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补助资金1000万元,助推全县2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人均6元以上。三是强化产业扶贫实效。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3744万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4亿元,引导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14个,建成乡村旅游集聚区1个,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民宿达标户9户,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9335元增长到2016年的12109元,净增2774元。
(三)农村面貌全面改观。一是保障住房安全。通过“建、改、租、购、盘、养”模式,建成廉租房160套,实施农房抗震设防改造1240户、农村危房改造2995户、易地扶贫搬迁6043人,确保了脱贫对象户户有安全住房。二是推进新村建设。坚持“小规模聚居、组团式院落、生态化布局、微田园建设”原则,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4个,新村聚集点10个,完成旧院改造9个、920户,保护传统民居39户。三是争创“四好村”。已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7个、市级“四好村”29个、县级“四好村”49个,力争今年新增省级“四好村”43个、市级“四好村”41个、县级“四好村”41个,让更多的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四)脱贫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维修、改建村小15所,劝返适龄儿童153名,免除贫困家庭幼儿保教费6300人,资助贫困家庭中职、高职学生281人,资助新入学贫困大学生621人,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533万元,已发放170万元,实现贫困学生教育扶持全覆盖。二是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开展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900余人次、创业培训516人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生态护林员、扶贫专员等公益性服务岗位458个,新增其他就业岗位600余个,建立劳务输出基地6个,完成劳务输转就业20.2万人。三是搭建电商交易平台。实施“互联网+扶贫”行动,建成**幸福家园、红军易购网络交易平台2个,启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计划,培训电商扶贫人员323人次,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46个。
(五)民生事业全面推进。一是医疗救助全面落实。设立卫生扶贫救助基金527万元,启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和就医一卡通服务,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420人,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个人支出控制在10%以内。二是贫困救助不断延伸。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开展“两癌”筛查4044人,救助贫困“两癌”妇女11人5.1万元。全额代缴贫困人口新农合884.58万元,全面实施“扶贫保”工作,免费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贫困人口因意外事故、因疾病致贫返贫的抗风险能力切实增强。三是民生底线兜牢兜实。2014年以来累计发放低保金23880.77万元、五保金4168.55万元、临时救助35万余元,扎实推动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贫困群众生活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六)脱贫措施全面精准。一是对象识别精准。严格按照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县乡审核等识别程序,先后经过1次识别认定、6次回头看和3次动态管理,切实做到贫困对象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二是脱贫退出精准。始终鲜明脱贫攻坚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每年年初制定年度脱贫退出计划和工作方案,全面实施“五大会战”,对标补短。严格按照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标准和脱贫退出程序,扎实开展退出贫困村和脱贫人口的达标认定工作,12个贫困村和29300名已脱贫人口顺利通过了省市验收和第三方评估,均达到脱贫退出标准。三是回头帮扶精准。从今年开始,由县级相关部门牵头,对退出贫困村和脱贫户开展“回头看”工作,对照当年标准梳理问题清单,制定方案及时补短。今年已对“稳定脱贫”不达标的24户饮水安全、34户广播电视、6户生活用电问题整改到位,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效。
二、存在的难点问题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深推进,特别是一些普惠政策的全面落实、特惠政策的精准落地,各地贫困现象得到大幅度改观,广大农村发生了全新变化、展现出崭新面貌,脱贫攻坚趋势向好。脱贫攻坚工作越往后难度越大,剩余贫困对象属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劳动力缺乏较为普遍,增收门路较为狭窄,以及其他制约因素叠加,给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加速推进带来阻力。
(一)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发展不平衡。精准扶贫以来,我县将贫困程度较深的51个村纳入贫困村序列,并明确了“三年集中攻坚,实现贫困村全部退出”目标任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财力有限,县委县政府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放到贫困村,形成了集聚效应,在给贫困村群众的生活生产面貌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压缩了非贫困村获得资源的空间,导致近年来非贫困村的社会关注度、扶贫解困力量及资金项目投入较少,帮扶力量较为薄弱,村社道路、安全用水、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迟缓,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甚至落后于贫困村,特别与已退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差距较大。
(二)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社会各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注度也在持续上升,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大量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的优惠政策,在享受到党和政府阳光雨露的同时,少数贫困群众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遇到困难就“等一等,看一看,望一望”,甚至还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坐等好处送上前”的现象。个别贫困家庭期望在这轮脱贫攻坚中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尤其是希望一些长期积淀下来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素质提升等问题能在短时间内均得到较好的解决,便以“不脱贫”作要挟,要求所有政策都享受,即使达到脱贫标准也不愿摘“帽子”。
(三)稳定脱贫政策跟进不够及时。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贫困户的脱贫退出标准逐渐细化明确,特别是对贫困群众住房、饮水等指标要求更加严格规范。但在住房安全方面,由于对2014年、2015年的脱贫户没有严格逐项开展验收退出,加上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一些已脱贫户的住房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存在安全隐患。按照稳定脱贫“回头看”“回头帮”工作要求,为实现贫困群众的稳定脱贫目标,急需危房改造等政策支持,确保其住房安全达标。
(四)扶贫产业持续增收作用发挥不明显。为了扶持贫困群众脱贫,各级各部门在产业发展上倾向于发展蔬菜、生态家禽等立竿见影的“短、平、快”项目,虽然我县提出了“221”现代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但由于扶贫产业基础薄弱,而且受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的多重影响,银杏、油橄榄等农村产业项目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为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产业链条还不够紧密,利益联结还存在一定风险。青脆李等个别新兴的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同质性程度较深,去年全县青脆李市场价格最高达到了30元一斤,而今年8月的最高价仅仅为18元一斤,价格落差较大。
三、破解难题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了一些有效做法和实践经验,为全县整体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现实难题和瓶颈问题,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不断夺取脱贫攻坚工作新胜利。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攻坚合力。一是深入实践“1+N”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创”工程。利用“先进村+贫困村”“龙头企业+贫困村”等精准扶贫联合党委设置形式,进一步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力量,加深党与贫困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助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二是持续深入推进“入户五四工作法”。创新开展县级领导走遍帮扶村庄、科级干部走遍帮扶村组、普通党员走遍帮扶家庭的“三走”活动,县级部门党组织、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进行结对认亲,密切干群关系,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三是实施脱贫攻坚人才培养计划。统筹各级人才队伍,组建脱贫攻坚人才志愿服务队,以科技示范基地和党员示范工程为主阵地,推广农业实用新品种新技术。四是持续推进“5+2”帮扶机制。创新建立两轮甄别、三方承诺、四类培训、五项保障的“2345”驻村帮扶干部管理体系,选派精干力量进驻51个贫困村和133个非贫困村,实现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挂包贫困村,县级部门联系村、帮扶贫困村和入户干部联系户、帮扶贫困户“三个全覆盖”。
(二)“五大会战”锁定脱贫解困主攻方向。一是基础设施大会战。以路、水、电、广、网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改穷貌”,做到“路硬化到村、网络覆盖到村、水解决到户、电连接到户、电视通到户”。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整合资金资源,根据缺啥补啥原则,补齐脱贫的基础设施短板。二是产业培育大会战。以种、养、加、销、游为重点,大力培育产业“拔穷根”,做到“村村有产业,家家有项目,人人能致富”。油橄榄、银杏、香椿、特色家禽、中药材等为重点的种养殖业迅猛发展,农村淘宝覆盖到20个乡镇、延伸到部分村落,村级农业发展公司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三是新村建设大会战。以治、防、创、引为重点,建设幸福新村“断穷念”,实现村优美、院整洁、人祥和、民纯朴,形成自力更生、主动发展、知恩感恩的良好风气。深入推进“四好村”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环境优美示范村庄”创建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是住房安全大会战。以改、固、建、迁为重点,保障住房安全“搬穷窝”,实现户户有安全住房、人人能安居乐业。分类落实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住房政策,全面保障群众住房安全,同步改善安置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五是民生保障大会战。以吃、穿、医、教为重点,切实保障民生“兜穷底”,实现“两不愁”、基本医疗和基础教育有保障。实现“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牢牢兜住贫困底线。
(三)“上下齐心”保持高压倒逼紧张态势。一是创新推进机制。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基础设施建设、“四好村”创建、产业培育推进等七个工作组,县级领导任组长,亲自挂帅、强力推动。落实“双月”现场推进机制和县级领导联系挂包机制,推行以“旬报告、月总结、双月推进、半年问效、年终考核、常态督导”为主要内容的“兑账”机制,营造“水紧鱼跳”、高压倒逼的工作态势。二是从严督查问责。成立县脱贫攻坚督查考核组,对精准脱贫管理办法、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等落实情况和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逗硬督查,对工作不力的启动问责机制,倒逼全县精准脱贫高质量深入推进。同时通过脱贫攻坚微信群,书记、县长亲自督导工作开展,县级领导、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之间实时掌握、通报工作动态,推动脱贫任务项项得以落实。三是强化问题整改。将扶贫领域专项整合、“清源行动”、省市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等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对全县精准识别工作情况、精准脱贫到户政策落实情况、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督查,收集整理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限期整改,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效果落到实处。
(四)“重点扶志”营造自主脱贫浓厚氛围。一是强化扶贫政策解读。利用电视、网络、标语等媒介,通过结对联系、入户走访等时机,将扶贫政策宣传到村到组、讲解到户到人,让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理解更深更透,推动“依据政策扶贫解困、响应政策主动脱贫”理念在干群中逐渐固化。二是强化脱贫过程公开。创新开发精准扶贫二维码管理系统,将贫困户基本信息、扶贫项目资金覆盖情况、帮扶工作推进情况,特别是贫困户收支台账进行全程跟踪、即时录入,做到脱贫过程可查询、可追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贫困群众脱贫成效真实准确。三是强化脱贫氛围营造。充分利用**电视台脱贫攻坚专栏、“**县扶贫移民局”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加大对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例的宣传,真实反映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入开展“诚信守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大力表扬“脱贫光荣户”,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形成“我要脱贫”的强烈共识。
篇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017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去年以来,**瑶族自治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贺州市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以1.7万贫困人口脱贫、10个贫困村出列脱贫摘帽为目标,积极探索“一二三四五”精准扶贫工作模式,举全县人民之力,凝全县人民之智,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精准识别“十三五”贫困户15465户64283人,全县贫困发生率达22.87%。全县57个贫困村已拟定计划分批脱贫,2016年计划实现贫困村脱贫7个、脱贫户数6255户、人口27702人,2017年计划实现贫困村脱贫10个、脱贫17000人,2018年计划实现贫困村脱贫29个、脱贫17500人。为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委政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举全县之力全面推进脱贫摘帽工作。在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上再加压,在主要工作及时间节点上明确,抓住关键指标再强化,“五个突出”抓产业扶贫,助推贫困户脱贫摘帽,认真做好系统数据清洗,完善好脱贫摘帽核验指标名册等工作。2017年,全县3742户、17000人和10个预脱贫村已全部达标,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8.86%人。
二、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和做法
(一)建立“一支队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切实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实、讲奉献的扶贫工作队伍。一是按照“54321”帮扶模式(处级干部帮扶5户、科级干部帮扶4户、一般干部帮扶3户、村干部帮扶2户、村两强党员或经济能人帮扶1户贫困户),统筹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和领导干部包村扶贫,建立了一支5184人的扶贫工作队伍,结对帮扶15465户贫困户、11346名贫困学子。同时,选派328名扶贫工作队员(第一书记)进驻155个行政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乡镇、行政村工作队员选派全覆盖。二是落实领导班子帮村、领导干部包干、扶贫工作队员驻村、基层党员示范帮带“四张帮扶责任清单”,推行人员力量、扶贫项目、民事项目、基础保障“四项帮扶下沉”机制,“挂图作战”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推动政策、资源、党员干部精力向脱贫攻坚主战场聚集。
(二)压实“两个责任”,实现扶贫工作常态化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摘帽工作。一是制定出台了《**瑶族自治县脱贫摘帽奖励办法》、《脱贫摘帽定期例会制度》、《扶贫帮扶定期入户制度》等系列助推脱贫攻坚的文件,县委、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10次,召开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一户一册一卡”培训会、扶贫工作专题协调汇报会等会议20多次,认真部署各项脱贫工作,协调解决遇到的难题。二是与各乡镇、部门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层层压实领导干部责任、机关单位责任,实现了县乡两级共同担责、共解难题。三是落实“县四家班子领导每月到联系乡镇督查、指挥部各专责小组每旬召开例会解决问题、乡镇领导和扶贫工作队每周到贫困户家中指导”扶贫工作机制,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扶贫工作常态化。
(三)做大“资金蛋糕”,发挥扶贫资金撬动作用
进一步做大扶贫资金“蛋糕”,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为全县高效推进扶贫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17年统筹整合资金共4.19亿元,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保护、金融扶贫等方面的601项扶贫重点项目。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项目建成安置房3栋442套,完成投资1.29亿元。二是做好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县财政共安排小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2300万元,用于助推小额扶贫信贷工作,鼓励贫困户通过申请小额扶贫信贷获得发展产业的资金,加快实现“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目前,全县完成14469户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发放小额扶贫信贷5208户共2.55亿元。
(四)做实“四篇文章”,不断夯实脱贫摘帽基础
做实公共服务“四篇文章”,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一是做实“雨露计划”文章。通过“雨露计划”补助贫困学生723名,发放补助资金247万元;补助学历教育752人,发放补助资金187.5万元;免除1741名贫困户在园幼儿保教费130.575万元、14571名贫困户高中子女学杂费115.6万元。二是做实扶贫培训文章。实施“两后生”培训71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641人、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培训208人。三是做实低保兜底文章。坚持“应退尽退、应保尽保”,把不符合条件的271户930名低保对象全部清退,把全县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1958户贫困户、9165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全县共4779户贫困户19054名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政策,占贫困人口的29.64%,其中10个预脱贫村共252户823人。四是做实新农合保障文章。投入277.11万元用于贫困人口新农合缴费补助,实现预脱贫户全部参加新农合,预脱贫村新农合参合率超过95%。同时将贫困户新农合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5%,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看病难”的问题。
(五)推进“五项工程”,打牢脱贫致富基础
统筹14649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推进贫困群众安居、农网升级改造、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和贫困村产业路建设等工程。一是推进贫困群众安居工程。完成578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工作和2014年、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任务。2016年易地移民搬迁项目建成安置房3栋442套,完成投资1.29亿元。二是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优先对“十三五”期间57个贫困村的供电网络和老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满足贫困村、贫困户用电需求。目前,已完成65个行政村的农网升级改造,农村的电网进一步完善。三是推进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行水利专项资金补助向贫困村倾斜,把贫困村饮水列入“十三五”农村饮水提质增效规划,共投入351万元资金巩固提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新解决6000多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四是推进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积极实施互联网进村入户计划,投入350万元用于新建2个贫困村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了村村通移动通讯和广播电视信号、90%以上行政村通网络宽带,稳步提升村级公共服务能力。五是推进20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和贫困村产业路建设工程。坚持“要致富,先修路”,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行路难问题。目前,10个预脱贫村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通水泥/沥青路,新修建贫困村产业路(机耕道)230条。
(六)突出“五个重点”,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重点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是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制定完善了全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瑶族自治县2017年度精准脱贫产业帮扶实施方案》,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推动水果、烤烟、家禽养殖、无公害蔬菜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向贫困村全覆盖。围绕“一增六小”工程,累计发放贫困户产业帮扶资金2855户,资金共计734.5万元。已有2855户贫困户获得2000-3000元不等的产业扶持资金;全县贫困户新种植水果0.4万亩、蔬菜2.2万亩、食用菌110亩、粮食8.97万亩,新养殖肉猪1.48万头、肉牛0.12万头、家禽15万羽,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5000元。二是突出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依托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新打造城北朝阳村山水牛养殖基地、莲山下坝山肉鸡肉鸭养殖基地、新华盘坝村木耳种植基地、朝东鲤鱼塘村肉鹅养殖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三是突出推行“电商+贫困户扶贫模式”。建成了1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富阳、麦岭、古城镇3个镇级服务站、铁耕村、江塘村等27个村级服务点。联合广西电视台举办了“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橙意**电商大集”活动,进一步打响**生态果蔬产品的知名度,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目前,全县有16家注册登记的电商销售企业利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或自建电商平台开设网店,销售各类农产品12万多吨,带动30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元,实现4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四是突出增加农民资产性收益。通过土地整治、土地确权等方式改善耕作环境,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企业和村民合作共赢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固定资产和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或入股、项目配套服务、龙头企业带动等为主要方式的农民财产性增收渠道。如古城镇高路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土地和劳力入股,与公司合作开发1500亩有机稻种植基地,全村土地入股年收入达120万元,村民在基地的劳务收入达200万元,土地参股后村民外出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达1300万元,使该村46户贫困农民迅速脱贫致富。**县多渠道增加农民资产性收益的做法得到上级肯定,并在全区做典型发言。五是突出推进旅游产业扶贫。以“古韵**·美丽乡愁”为总体定位,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通过在自家房屋开展餐饮、住宿等经营活动获得收益。如朝东镇岔山古村依托“潇贺古道进桂第一村”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扶贫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农家乐12家,吸引了湘粤桂及北京等地的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旅游体验,仅“梭子粑粑”这项小吃就为该村带头开店的12户贫困户每户每月带来6000元的收入。福利镇茅厂屋村依托位于福利国际慢城核心区的优势,出租22栋56间民房组建“万家客栈”,并通过经营小卖部、小吃店、农家餐馆,带动周边2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花坪、毛家、福利3个村依托地处华南最大的花海——福利神仙湖花海的优势,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花海景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每年为村民带来超过70万元的收入,380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三、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考
(一)强化组织领导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保障
**县、乡镇充实调整了扶贫攻坚工作指挥部,县、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机制,确保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强化制度建设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
**县出台完善了“四项制度”,一是推行连带责任制;二是推行“四包”责任制;三是推行定期会商制度;四是推行督查问责制(每周通报制),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落实。
(三)强化政策宣传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动力
**县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宣传力度,拓展宣传的渠道和方式,以“脱贫攻坚·共建家园”为主题,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党报党刊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利用标语、黑板报和宣讲巡讲、文艺巡演等形式,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六个精准”的要求和“五个一批”的部署以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让群众唱响“脱贫攻坚”主旋律,让“攻坚五年·圆梦小康”的理念在瑶乡深入人心,提高了脱贫攻坚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满意率。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
**县推行了“五项工程”,一是推进贫困群众安居工程;二是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三是推进贫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四是推进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五是推进20户以上自然村屯道路和贫困村产业路建设工程,为脱贫攻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强化产业扶贫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
**县加大优质稻、水果(脐橙)、春烤烟、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生猪、水牛养殖等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出台《**瑶族自治县2016年度精准脱贫产业帮扶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整合财政资金2500万元补助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全县57个贫困村产业全覆盖,通过“能人大户+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新模式,农户通过分红、劳务增加收入,帮助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六)强化督查问责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
**县进一步强化督查问责力度,完善县乡两级党政考核、决策、协调、督查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压实领导干部责任。二是压实部门责任。将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年度绩效奖与精准脱贫攻坚战挂钩、与组织措施挂钩、与纪律检查挂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战斗堡垒”。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涉及到脱贫、攻坚、贫困、工作、扶贫、帮扶、开展、政策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热门调研报告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