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时间:2023-08-17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八篇

【调查报告】导语,您所欣赏的这篇有31530文字共八篇,由曹敏军更正之后发表!假若你对这文章有什么独特的建议,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一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一、 概述: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

"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现状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现状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现状六:"国有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家长选择处于两难

笔者所处的滨城区堡集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据调查,笔者所在的乡镇实验学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万元的不同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那就是,如果读免费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由于本乡镇最优质的师资被强行抽调到"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读"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要却付出具大的牺牲.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中考制度的改革,象笔者家乡这样的"民办" 学校面临的冲击和生存的风险与日俱增.

现状七: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

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主要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级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淡薄,追逐个人名利、动辄跳槽厌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厌教的表现不仅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立,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厌学之风的重要诱因之一.家长们认为孩子升学无望,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把孩子转到区直学校就读,家庭条件较差的便索性让孩子辍学.

四、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笔者建议,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严防中间环节的克、挪、卡、要,确保专款专用,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曾经风靡一时的推行所谓的"末位淘汰"机制,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本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有的教师生怕下岗,便以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对策四: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致使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时无所适从.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xxx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二

1.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教育经费是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就拿英语来说,城市学校的英语教育远远强于农村,很多农村小学的孩子根本没有上过英语课,这就在起点上落后于城市.

2.农村师资力量不够

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很多师范学校毕业的人不愿意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农村家庭因素影响子女教育问题

首先在于农村,家庭条件本来就有限,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只有学校在教育着孩子们,一回到家中就是无人管教了,孩子们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到了家中基本上就是玩了,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

同时也受传统愚昧的影响家长们都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而送孩子去上学是一大损失;而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就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少孩子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其次,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成为我们所说的"农民工".于是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由于子女和家长长期的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的这一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

隔代抚养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老人力不从心.这主要在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还有就是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再加上与长辈的沟通不足,使得老年人不易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其次,就是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这使教育严重的脱节.由于家长外出打工,学校不能与家长沟通,甚至学生的作业都没有家长签,不了解学生动态,缺乏互动,不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下一代.也导致学生不爱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提问,他们的性格内向,社交意识和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愿与老师交流、沟通;由于缺少家庭的约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缀学,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普遍偏低.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学生也就成为了犯罪和受侵害的高危群体了.在缺乏约束下,学生易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父母的行为也对子女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些农民进城务工后改变了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对金钱、家庭的态度上畸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三

为全面了解我县"同心工程"作用发挥情况,探索"同心工程"后续管理及发挥作用的措施和办法.根据县委分管领导的安排,部近期对"海联·新农村卫生室"建成后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海联·新农村卫生室建设情况

20xx年至20xx年,部协调中华海外联谊会捐资210万元,协调中华海外联谊会捐资100万,泰禾(福建)集团有限xxx董事长黄其森先生捐资100万元,支持xx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涉及全县22个乡镇82个行政村,建成"海联·新农村卫生室"62所,"同心·新农村卫生室"20所,惠及全县近12万人.每个村卫生室占地近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平方米,设门诊、治疗室、药房等功能室.村卫生室选址一般位于村中心区域,以单建为主,每所卫生室投资6万元左右,其中4.2万元用于土建工程,0.8万元用于配置医疗器械,地方匹配1万元左右用于解决征地、"三通一平"等费用.20xx年后实施的村卫生室建设项目,部分与村办公楼、村计生服务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整合修建,但实际使用面积和功能室设置不受影响.

同一时期,县主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全县村级卫生室建设力度,于20xx年底实现了456个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目标.

二、目前村卫生室发挥作用情况

村村有卫生室,相当于给村卫生防疫员(即村医)安了一个家,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医无办公场所的问题,而建设一支稳定且具有一定素质的村医队伍上,是让村卫生室发挥作用的关键.随着村卫生室的不断普及,县级卫生主管部门和乡镇卫生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强村医队伍建设.一是提高村医的工资待遇.基础工资由原来的10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并把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城乡统筹管理,凡是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的村医,每月享有417元的补助,另有效绩工资100元/月,由乡镇卫生院考核,报县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发放.这样,凡是正常开展业务的村医,工资性收入高于村干部.二是推行基本医药补贴制度.医疗器械和药品全部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配发,零差价销售,按药费金额的51.3%进行补贴,业务开展越好,药物销量越大,补贴也就越高,有利于调动村医的积极性.三是加强业务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抽调到中心卫生院跟班学习、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医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村医队伍的综合素质.

目前,全县医疗队伍基本稳定,业务开展也基本正常.村卫生室在传染病预防、常见病诊治、疫情报告、健康信息采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缓解了山区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伴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山区群众"小病扛着、大病拖着"的状况基本消除.群众编了个顺口溜:"卫生室修到寨,老百姓生病心不慌;不用单架不用扛,药费大半能报帐."调查的62所"海联·新农村卫生室"中,目前正常使用的有51所,占82.2%,另11所中,有4所因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征用、工程款结付等遗留问题未彻底解决,4所因为村医流失、暂时又物色不到合适人选,2所因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受损成为危房,不能正常使用,珠市乡文渊村则因兴建工业园区被拆除.未正常使用的10所"海联·新农村卫生室"中,除安乐溪乡丰岩村被挪作农家书屋外,其余9所处于闲置状态.

调查了解,导致"海联·新农村卫生室"未正常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有的乡镇认为每个村卫生室投入才5万元,属于"小项目",对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大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在规划选址、落实土地等环节没有慎重对待,导致选址失之于偏,村医不愿入驻,征地前期工作不扎实,征地款未及时兑现,引起农户阻扰村卫生室使用等,有的则由于监管不到位,目前尚存在工程未正式交付使用、亦或由于村干部与村医之间关系不协调,村医未拿到钥匙而无法进驻等问题.二是待遇偏低,村医不稳定.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农村务工收入逐年上涨,加之管理日益规范,村医队伍陷入"责任大"而报酬低的困惑之中,老村医大多由于文化水平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又不甘心从事低收入的工作,纷纷选择到城镇医院或药店打工,少数回乡从事村医工作的,也仅仅当作一种待业过程,一旦有机会就考走,村医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财力薄弱,补贴难兑现.据村医反映,由于地方财政实力薄弱,村医开展新农合业务的补贴和基药销售补贴长期被拖欠,致使个人垫付的基药费不能及时回收,不能及时补充药品,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

"海联·新农村卫生室"项目建设、管理及发挥作用情况,其实代表了全县村卫生室建设及后续管理的状况,暴露出全县项目建设中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就进一步发挥"海联·新农村卫生室"的作用及今后推进"同心工程"项目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加强"海联·新农村卫生室"后续管理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责任,是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主攻方向."海联·新农村卫生室"是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同心工程"的重点项目,是惠及全县十几万人口的德政工程.要充分认识该项目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总结本地村卫生室建设、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交流,加强后续管理,让村卫生室更好地发挥作用.

2、认真督促整改.建议由县卫生主管部门牵头,针对目前"海联·新农村卫生室"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重点解决村医不到岗、村卫生室未移交投入使用、因灾损毁卫生室修缮等问题,确保所有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

3、逐步提高村医待遇.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呼吁村医基础工资正常晋级政策.将涉及村医的各项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切实给予保障,并及时兑现.

4、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建立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在加强医德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医疗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村医在新农合报账方面的业务指导.

(二)关于推进"同心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

1、强化规划意识,充分尊重.项目的意义在于发挥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今后的"同心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要重视深入基层调研这一环节的工作,把捐方的意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规划意识,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意见,避免重复建设或项目建成后闲置,造成浪费.

2、建设与管理并重.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项目建设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出现建设质量不高、项目建成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建议在推进"同心工程"建设中,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一是加强工程建设中的进度和质量监管,确保按合同(协议)规定的质量和工期要求完成建设任务;二是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按程序拨付,避免因挪用、克扣工程款造成工期拖延、工程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三是要加强工程的后续管理,明确权属关系和管理责任,让项目工程能持续发挥作用.

3、建立工程建设责任追究机制.针对项目规划设计、立项审批、发包建设、监督管理各个环节,制定完整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其相关责任人的权利、责任及责任追究办法,对因工程建设、管理中玩忽职守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严格责任追究,让"同心工程"真正建成群众满意、捐方满意的精品工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四

县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县有农村留守儿童6005人,全县学龄儿童34675人,占17.3%.县委、县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0xx年颁发了<<岐山县儿童发展规划(20xx—20xx年)>>.近年来,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发挥优势,深化调查研究,组织关爱活动,健全关爱网络,强化家教指导,为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xx年以来,共组织"六一"慰问、"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金"、"维权救助"等项目活动共计58.8万元,县妇联把留守儿童相对突出的京当镇和故郡镇作为试点镇.目前,我县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正在逐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逐步优化.

在总结几年来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县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从工作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健全关爱服务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近期,县妇联开展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专题调研"活动,初步提出关爱服务机制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及组织保障等,推进关爱服务机制建设的科学化、常态化、长效化、实效化,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五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

为了及时掌握新时期我市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市委、市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以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目标,近期,周口市调查队专门组织开展了一次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分层简单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市四个县两区8个乡镇单位、50个村级单位、120户农民以及80个乡村干部进行一次性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生产情况、生活状况、基础设施与环境、文教卫生及社会保障和管理与社会治安以及关于新农村的愿望等共83个问题.根据调查结果xxx如下:

一、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的生产状况:

1、被调查对象200户农户,其中:从事种植业生产的158户,占79%;养殖业6户,占3%;林业6户,3%;运输及个体经营者30户,占15%.全部调查户的耕地面积1097亩,人口926,人均耕地1.17亩.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实现了50亩地一眼井,农田有效灌溉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5%和30%.种植业、养殖业农户绝大部分使用了良种生产,主要农作物使用了机械化收割,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方式为家庭为单位的自种自销, 91%的村没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2、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程度不高,调查显示:掌握无公害化和滴灌技术的农户仅占14%.掌握地膜覆盖技术的农户占48%,掌握病虫害疫害防治技术的占69.42%,配方施肥技术的为47%.69%的农户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

――被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

1、在被调查的200户农村居民中,20xx年家庭总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为16%,8000-10000元的27户,占13.5%,10000元以上的141户,占70.5%.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种植业、养殖业,人均住房面积24.9平方米.农民住房主要是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房屋,分别占76%和20%,有线电视(地面卫星接收器)网络已经覆盖39.5%家庭.

2、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有89.5%的农户家中有彩色电视,有20.5%的家庭中有电冰箱,有68.5%的家庭中有洗衣机,有40.5%的农户家中有电话,有80.5%的农户家中有手机,6户农民家庭中有计算机,6户农民家庭中有小轿车,有44.5%的家庭中有摩托车,有28.9%的家庭中有电磁炉, 但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有待改善和提高,26.5%的家庭冬天取暖主要靠煤炉,3.5%和1%的家庭冬天取暖用电暖器和空调.有20%的农户饮用自来水,有86.5%的农户饮用井水,农民生活用主要燃料是柴草和煤炭,分别占48.5%和43%.但家庭使用太阳能和沼气的农户只占17%.没有洗澡条件的农户占80%,使用旱厕的农户占93.5%.对当前家庭生活状况基本满意的农户占64.5%,满意的占20.5%,表示不满意的家庭占14%.村里有生活超市的占43.5%,56.5%的村没有生活超市.

――被调查对象基础设施与环境状况

1、近年来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我们调查的农户所在的村中,75.5%的村通公路.出村道路主要是柏油路和砖渣路.70.5%是柏油路,水泥路只占8.5%.40.5%农民庭院被硬化.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占6%,农户与饲养畜禽不在一个院内的占47%,56%的河流和池塘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

――被调查对象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状况

1、调查显示:80%的农户所在村没有文化活动站,农民获取信息和了解国家政策的渠道和途径是看电视、听广播、和别人交谈、看报纸,分别占96%、22.5%、14.5%和6.5%.96.5%的农户主要娱乐项目是看电视.

2、87.5%的农户所在村有卫生所,持证上岗的合格医生占82.5%,82.5%的农户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生病后一般到个体诊所和乡村卫生所去看病,只有病情严重时才会去县市或外地就医.应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显得十分重要.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是加大投入,降低农村医疗收费价格.

3、在我们调查的行政村中88.5%的调查村没有养老院,有85%的调查者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因此,应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机制,逐渐消除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被调查对象所在村管理与社会治安状况

1、村里重大决策决定主要由村委会、村民、村支部书记决定,分别占38%、41%、17%.家庭重要事项做出决定时主要听取有文化人的意见、家族中老人的意见、听取村里能人的意见,分别占34%、48%、18%.在调查的行政村中占82.5%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

2、在治安方面,对目前农村治安环境的看法,有11%人认为很好,28.5%人认为较好,41.5%的人认为一般,17.5%的人认为差.

二、农民对关于新农村建设表示有强烈的愿望和期盼

在调查的200名农户中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占71.5%,不了解的28.5%.非常关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户占65%,无所谓的占17%.愿意为新农村建设愿意出资出工的农民占

95.5%,

另外,在调查的200名农户中农户对将来新农村建设有六方面的期盼:第一位的是农户期盼道路畅通、配套设施齐全、实现农业机械化,占第二位的是农户期盼住房宽敞、舒适、有电话、有自来水,占第三位的是农户期盼有医疗、养老保险,占第四位的是农户期盼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占第五位的是农户期盼社会风气良好、村内管理,占第六位的是农户期盼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家庭消费品齐全.

三、农户对未来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担忧和对目前农村现状的不满意

――农户对未来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担忧依次是:

一是担忧不尊重农愿,大搞形象工程.65%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项目,不能尊重农愿,不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搞,而使党的惠民政策落不到实处.

二是担忧加重农民负担.58%的被调查者担心因为新农村建设,而增加农民负担.

三是担忧刮一阵风,不了了之.58%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和以前有些工作一样走过场,做形象工程,不是实实在在干事情,轰轰烈烈开始,匆匆忙忙收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四是担忧不实事求是,搞"一刀切".37.5%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不能因地制宜、突出各地的特色和优势,而搞"一刀切",收不到实际效果.

五是担忧占用耕地.24%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会搞大量工程,占用大量耕地,而使本来就不多的人均耕地再次减少,影响农民切身利益.

六是担忧干部以权谋私.19.5%的群众担心村干部会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谋私利,而不是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使群众得不到应有的实惠.

――目前农户对农村现状五方面不满意的情况是:

1是河水普遍污染、用电价格偏高.

2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医药费太贵、药品、药价管理混乱,农村医务人员素质普遍较差,医疗水平低,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手续繁琐.

3是村民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偷盗、赌博、封建迷信现象时有发生,综合防范能力薄弱,管理不严教育不够.

4是尽管92.5%的被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小学,但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校舍硬件设施跟不上需要,受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童的辍学率比较高.

5村务公开的内容流于形式、村务公开不真实、村务公开内容过于简单.

四、建设新农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了30年以来,农业以"承包"为主的分田到户,让亿万农民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吃饱了饭,初步实现了小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利于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差,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并且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受到了影响,而且还有一系列社会问题,譬如"空心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养老问题.

(二)农民收入低,增收难,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生活逐渐富裕,但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土地产出率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价格剪刀差的影响,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还十分有限,大部分的收入是靠外出打工取得,但也不是人人、家家都有满意的收入,20xx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22元,如果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包括住房一次性投入、日常生产和生活消费支出、文化教育需求和社会保障支出等,还不能支撑正常消费.

(三)农村基层组织执行力差,农村新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

在农村,部分基层组织成员,由于党性不强,责任感不强,文化水平不高,不作为和作不了为的干部大有人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些甚至"懒、软、散",对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不思考、不规划、不发展.比如目前农村农户的住宅建设,村容村貌的整体规划没有通盘考虑和长远打算,农户是各自为政,放任自流,农户新建的房不少,村容村貌村没有大的改观,宅基地大量扩张,还有浪费土地的现象.

(四)农村社会问题多,解决问题任重而道远

1、农民素质有待提高,按照现代农业新型农民的要求,目前农村、农民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主要是缺少劳动技能的培训,依靠传统的方式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也多半干些体力活,挣些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在这次调查中,我市外出仅有6%的农民接受过一些短暂培训.

2、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看病难,吃药贵.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由于医疗费用过高,农民生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在农村还时有发生,目前,医疗卫生问题是农民生活的首要问题,与农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3、农村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富裕起来的农民十分渴望孩子获得较好的教育,国家为了普及中小学教育,目前农村里村村基本都有小学,每乡还有不少中学,但由于师资力量问题、学习环境问题、教师的责任心问题等造成学校生源严重不足,一个班几个人,一个学校几十个人的现象不在少数,农民一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甚至县城以外的地方接受教育,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调查显示:85%以上的村、镇小学,80%以上的乡镇初级中学生源

状况不容乐观.45%左右的中小学生到县城以上学校学习.

4、农村道路问题.近几年,国家加大农村道路建设,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大部分的农村修通了道路,为农村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起到桥梁作用,但由于质量差,道路通不了

三.五年,又变成了"水泥"路,坑洼不平,并且村内道路无规划修复,遇到雨天就泥泞不堪,无法行走.

5、农村农业信贷问题.部分农民想致富,但无资金的支持,贷款无信用、无担保,抵押手续繁琐,主要原因:一是银行、农村信用社担心农户没有偿还能力;二是缺乏担保、抵押的财产,而得不到贷款.三是贷款手续繁琐;四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它只能解决一些生产性,大额的生产经营性贷款仍难以贷到,农民的贷款主要依赖民间贷款.

6、农村环境问题.改革开放30年,农民生活有了保障,但环境问题毫无改观,农村旱厕和垃圾污染、加之畜牧业养殖污染、企业排污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农村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状况每况愈下.

7、农村坑塘利用问题.农村坑塘面积数量可观,目前利用的为数不多,建议部门借鉴耕地、林地、荒山承包的经验,只要给政策农村坑塘就能变废为宝,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新亮点.

8、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仅靠现有的保障机制和救助制度还不能满足人口庞大的农村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和完善保障体系.

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现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允许农民承包责任田,可以合理的进行流转,这就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农民可以出租和入股,这样农民可以在互惠互利和自愿结合的原则下,集中土地联合开支,规模经营,把大片的土地联合起来,由村委组织或农民协会组织经营,或由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技能手承包经营,形成农庄(场)经济体,这样可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业种粮的积极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民引进现代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推动现代农业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或生态农业,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样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离开土地的农民可成为农庄(场)的股东,也可以参与农业的生产和管理,成为农业工人.也可以在外务工,经商办厂,也可以专业从事农业服务的经营,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生产技术方面的服务,也可以从事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储藏、保障、运输等服务.也可以专门从事信息方面的服务,从而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大流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增强责任感,加强基层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六

农村如何发展,发展到什么水平,是关于一个地方社会水平能够到何种程度最基本的一个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一直都不够,缺乏政策引领和项目支撑的农村逐渐被社会所忘记,那里的人们渴望的不再是自己家乡的发展,而是能够逃离人烟逐渐稀少的村落.

近三年以来,随着城镇化的步伐逐渐放缓,人们这才开始将眼光放在农村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之中,然而,此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桃花源而是一片极度缺乏发展的落后村落.

就笔者而言,近年来对农村社会发展状况有些许的思考和调查,有些观点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入,但主要表述的是对农村发展的一种期望.

 一、农村社会现状.

农村的社会现状,笔者将之划分为人文、经济以及社会三种模式.

 (1)人文模式.

如今的农村大部分都秉承着两个极端,一个是节气即春节、清明等节日人流量较大,随处可见的是赶回家过节气的青壮年,另一个极端就是每年元宵之后,冬至之前,用村落人稀来形容都不算过分,这就造成了很多生活隐患.因为青壮年外出务工,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留在家中,这就造成了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就笔者所见所闻,近些年以来,因农村一老一少居家而产生的一系列医疗问题、教育问题都非常严峻.如医疗问题主要发生在农村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方面做的不到位,有些老人对自己身体的情况仅仅是简单的通过能吃几碗饭、能干多少活来判定,而缺乏医疗器械的辅助,所以造成了一些家庭老人突然遭遇血压升高中风等情况发生.

而在农村,当遭遇到了医疗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家庭在经济和亲情的承受力在这一刻将面临重大考验;教育方面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忽视,一方面是由于老人对知识这一块的认知的缺乏,另外一方面是对子女是否接受较好教育的欲望的降低,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适龄儿童教育问题.

 (2)经济模式.

现在的农村经济很简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农耕经济,主要依靠土地来产生价值,近些年来,人们对土地产生价值最大的期望是满足于口粮的需求,主要原因是付出的汗水和得到的回报不匹配.

第二个是新型种植经济,随着新龙村等一批依靠苗木种植、果农经济的逐渐壮大,农村逐渐形成了另外的一种经济模式,那就是依靠苗木市场和水果市场来发展的种植经济.

第三个是养殖经济,近年来,随着温室养猪、养鸭以及养牛等产业进驻,而带动了一部分农户参与到养殖行业之中.

第四个是打工经济,主要是建筑业,抹灰工是整个农村青壮年选择最多的一个行当,也是对外的一个特色职业.

的确,每年外出抹灰的青壮年为带回大量的现金,一方面促进了村民致富,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本土经济的发展和盘活,抹灰产业也可以说是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最后一个是政策经济,随着国家多农村发展的逐渐重视,各种推进农村发展的规划和项目也接踵而至,这个政策项目都需要人去实施,这也促使了一部分农民参与到其中财富.

 (3)社会模式.

在农村我们遭遇最多的就是对比,我有你没有,我就比你牛;你有我没有,我就瞎嫉妒.这不是歧视,而是实实在在所存在的社会想象.当

然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好转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在个人收获财富方面还能够理智对待和选择正确的方式去提升自己收获财富的方法和速度.

但是一旦涉及到出面、出钱的事情就会出现很激烈的对比,我将之称之为争桃心理,比如,20xx年底,我们组织了一次对枣林村36户贫困户的一次慰问活动,就遭遇到一些村民的不理解和闹事,有些村民甚至耍泼阻止我们活动的进行.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第二种是10%和90%原理,举两个实例,一个是户户通水泥路硬化项目,我们遭遇了这样的责难,一位老乡责备我们说:"路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弄成水泥路,我家牛的脚都磨破了,再说我们也习惯了泥巴路了,弄成水泥路就是方便那些当官的开小车回来,是不是?"

还有一个是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案例,一位老婆婆找到我们说门口自从按了路灯之后,她每晚都睡不着,让我们把路段换一个地方重新装,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一个事情我们只要能让90%的人满意,那么就能走,就可行.

 二、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

对于目前的农村而言,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教育问题.

教育方面最严峻的.是一种模式和一种价值观.一种模式就是留守儿童模式,农村80%以上的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读书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最关键的时刻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爱,一方面让他们在学业方面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就是没有父母正确的的引导,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有的留守儿童最后演变成只管向父母要钱,其他一概不让父母管的偏激性格.

一种价值观是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黄灯教授关于丰三村的文章中提到,大部门农村家庭对于子女教育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基本不抱希望,反而对于他们迅速长大能够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的需要更迫切,而最后的那根稻草是那些年建筑业的火爆和从事建筑业那丰厚的收入.

 (2)灾病问题.

对于现在的农村而言,解决温饱问题基本上都不存在问题,一些稍微灵活些懂些技术的人甚至能够走在致富的前列,但是不管如何,当他们突然遭遇灾病的时候,这个家庭便轰然倒塌,迅速返贫.

在这里举三个实例,一个是花西乡的一位青年,因为懂些泥瓦工的本事,生活过得还算不错,媳妇也娶了,但是在一次帮村里人做房子的时候被一根意外倒下的一根横梁砸断了腰椎,一个个好好的劳力,瞬间变成了一生都需要人照顾的瘫痪病人,而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也离开了他,目前,他的生活全然靠父母以及几个兄弟姐妹接济照顾.

第二个是邹岗镇周兴村的一个青年,在广州一家企业上班,各方面待遇也不错,谈了朋友在老家也摆了喜酒,因为年龄的原因没有领取结婚证,但一次在上班途上的车祸断送原本为他准备好了的幸福,因企业推脱责任,最重只能享受到每月4000元的生活补助,然而这4000元还不够他每个月的医药费用,更不谈为了抢救生活而欠下的数十万债务,没领结婚证的朋友撇下了他,家里的老母亲也因为孩子的不幸而哭瞎了眼睛.

第三个是邹岗枣林村的一户人家,不到三十岁的年龄,突然疾病去世了,而她的妻子为了坚守与他曾经许下的诺言,独自一个人艰辛的抚养着他们的儿子,现在其子就读于一中读高二.

 (3)社会问题.

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依然存在的恶劣伤人事件,近些年虽然有些缓和,但是依然存在着,而且时有发生.

另外一个就是户的存在,这里的户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他们的确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了区别对待,对于他们的诉求理应受到公正的处理,另外一类则是专业户,他们以此为生活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用缠访、闹访来换取一些部门为缓解矛盾而答应他们一些金钱甚至是政策方面的倾斜.

 (4)农村发展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村集体收入来源问题,就笔者亲历的近20个村而言,基本上都没有村集体收入来源,无来源再想发展存在难点.

第二个是债务问题,因各种原因,每个村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遗留债务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第三个是村级整体发展规划,村级发展缺乏清晰的路子,没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村落长远发展的建筑或产业的布局.

 第四个村干部来源渠道少,收入偏低,严重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探索农村发展的几点建议

 (1)鼓励创业经济、合作化、入股分红发展模式.

近两年,逐渐出现一批愿意回乡创业发展的大户,但苦于土地限制和一些政策认识的不清.村级发展可以尝试与这些大户进行合作,引导村民拿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村集体土地宜可入股,以合作社的模式运行,同时也可以鼓励合作社在用人工方面倾斜于入股农户,让愿意投资的大户获得利润的同时,让村民享受得到实惠.

 (2)发展集中化寄宿式教育.

一方面实行幼儿教育集体会,片区为单位兴建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逐渐形成以镇为单位的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寄宿学校,将学生更多的时间交给学校和值勤教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

 (3)妥善处理案件.

在市局长的一次讲座中让笔者最有感触的是要依法,依法处理事件.对待每一次事件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来,而不是一味的向下一集机关压任务、丢包袱,让真正需要的农户得到公正解决,让以为职业的那一拨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4)鼓励村民回乡就业.

随着国家多农村发展的逐渐重视和建筑业的逐渐萎缩,新型农民需要逐渐思考未来的发展,开始着手于行业转型,一方面他们可以参与到本县一些建设项目之中获得财富,如在近几年国家拨付力度较大的小农水项目、农村整村推进项目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中本县青壮劳力参与度并不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渐崛起,如电器、药业、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也能够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就业选择.

 (5)明确村级管理者待遇、权益以及义务.

目前,县已经明确实施了对村级主职干部的待遇问题,同时对村级主职干部的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即实行工作日坐班制度,用制度来保证村主职干部用于村级工作的时间.但村副职干部的待遇依然没有能够落实,虽然已经有初步方案,但是距离实施还存在一定的时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副职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6)有阶段性的解决村级债务,为村集体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

对村级债务应该进行一次较清晰的认定,该有集体负担的不能推诿,明确一个清晰的债务偿还时间表,让村集体轻装上阵谋发展.以乡镇片区为单位,为每个村设计一个村集体产业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逐渐发展,也要有清晰的时间表,按季度设置任务目标,以完全情况打分确定村级发展的考核情况.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七

为推进我县农业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经县委、县研讨决定,我们组织个乡镇党委书记、有关部分首要负责同志和重点村村书记,于本月十六、日赴三县就农业产业化、新民居建设进行了调查学习.实地观赏了涿鹿县矾山镇新民居建设、万全安家堡规划养殖小区、崇礼设备蔬菜基地等个点.经过现场看点、听取状况引见,三县立足县情、发扬优势、科学经营、强力推进的工作姿势以及比学赶超的工作气氛给我们留下了深入印象.在感触三县农业乡村经济迅猛发展的还,我们也看到了本身存在的差距,震动很大.

一、三县首要做法和经历

(一)抓特征,县打造优势产业带. 三县都把特征优势产业作为培强农业、发展乡村的重中之重,规划扩张力度大,典型培养条理高,促农增见效果好.涿鹿县依照"区域化结构、产业化运营、专业化生产"的思绪,因地制宜发展葡萄、杏扁栽种、奶牛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并将设备蔬菜、张杂谷子栽种作为后续产业着力培强.特别是,该县建成个葡萄栽种专业乡镇、个专业村、带动万农户从事葡萄栽种,发展栽种面积万亩,年产葡萄近亿公斤,被国家定名为"中国葡萄之乡",产业化运营率到达%以上.万全县充分审阅本身前提,经过扩展种养规划、盘活闲置资产、统一托付治理、农民入股分红等有用办法,配以完善的治理体制,逐渐构成了"以鲜食玉米为主的特用玉米栽种加工、以燕麦为主的杂粮加工、以暖棚养猪为主的畜禽养殖加工和以果蔬为主的栽种加工"四大特征主导产业.该县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明显,先后荣获"中国鲜食玉米之乡"和"中国燕麦之乡"称号,年农大家均纯收入完成元.崇礼县根据地舆、天气等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备建设,经过规范化服务和新种类、新技能的推行,着力发展设备蔬菜,率领全县农民走上致富路.该县发展设备蔬菜面积万亩,以崇礼蔬菜为主体的"坝上蔬菜"享誉京津及周边市场,年销售蔬菜万吨,完成产值亿元.

(二)抓机制,县乡村合力推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新民居建设是改善乡村生活情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农民福祉的一件惠民大事,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具体加速新农村建设具有主要战略意义.涿鹿县从年开展新民居建设以来,各项目标延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该县共有个村列入省级新民居示范村,重点打造了矾山镇东关村和涿鹿镇清宁堡村两个环首都新民居精品示范点.该县在新民居建设进程中,一是严厉土地政策,一直依照县域镇村空间结构规划、新一轮土地应用总体规划,充分寻求农民志愿,合规有序开展施行;二是搞好结对帮扶,坚持"+++"的帮扶工作机制(每个示范村由一名县指导、一个县直部分、一个效益较好的企业和名帮扶工作队员一起帮扶),协助示范村建班子、做规划、定政策、引项目,保证新民居建设强势推进;三是增强资金治理,执行"专帐核算、专人治理、专款专用",保证悉数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各级财务奖补资金和包村帮扶资金悉数用于示范村配套设备、公共服务设备、乡村建设规划、土地整治及坚苦户建房借款贴息,三措并举,为该县新民居建设供应了有力支持.

 (三)抓服务,夯实农业乡村发展基本农业乡村发展迅速,服务到位必不成少.三县在推进农业乡村经济继续发展进程中,立足分歧角度,采取分歧方式进行扶持协助,塑造了一批全县、甚至全市农业亮点.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三县县和相关部分翻开思绪出政策,拓宽渠道筹资金,努力协助处理发展中碰到的坚苦,为农业良性发展奠基了坚实基本.涿鹿县经过协调农行、信誉社等金融部分对农业发展赐与信贷支持,特别是在农户小额信贷、中长期借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农户每年供应-万元小额借款,必然水平上破解了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万全县财务每年安排不低于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扶持.并对企业技改扩模赐与借款贴息,对土地依法流转并用于发展设备农业的农户及市场主体赐与补助,极大提高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自动性,构成了一批产业龙头和国家、省、市级产物.崇礼县了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安排设备蔬菜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设备蔬菜借款贴息、新建大棚膜下滴灌、打井配电、三膜掩盖、规范化技能推行和农民专业协作社补助.县县协调农行、信誉社为农户新建大棚供应借款,每新建亩大棚,可借款元,财务贴息元,配套滴灌主管道补助元,打井配电补助%;每个示范村专业协作社补助万元,从基本上保证了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产业龙头带动.三县在努力发展产业的还,积极奔波市场,鼓舞和指导农民成立产业龙头,扛起致富大旗.涿鹿县坚持"群众主体,组织先行"的准则,依照"一村一社、一社'五化'(组织运转规范化、生产技能规范化、运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艺职业化、产物质量安全化)"要求,坚持专合组织家;并依据产业发展近况,在强大现有龙头企业基本上,发展了佳禾生态开发有限xxx、张家口金农集团等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加强了带动才能.据调查,该县家产业龙头共带动万农户完成增收亿元.万全县采取"协作社(企业)+基地+农户"运营形式,发展龙头企业家,成立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家,经过培树典型、示范带动,构成对主导产业的强势拉动.崇礼县围绕主导产业,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使崇礼县特种蔬菜开发有限xxx、崇河农业开发有限xxx等家龙头企业发展成为集新种类和新技能引进、推行,农产物产、加、销为一体的领军企业,在此基本上,合时组建蔬菜协会(协作社),对蔬菜销售渠道、恒温设备、品牌、生意人等资源有用整合,规范治理,成为全国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和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县.

三是提高土地流转实效.要完成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就必需改动过去涣散的运营形式,完成土地集中、规划种养.为此,涿鹿县积极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采取租赁、交换、转包、让渡等方法,托付协作社进行土地流转.该县指导洪大有机蔬菜协作社租赁土地亩建设日光温室,指导黑山寺乡、东小庄镇农民经过土地交换方式,流转土地余亩发展设备蔬菜,经济效益完成翻番.万全县具体增强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本能机能,规范流转合同,并坚持"土地流转市场准入准则",客观评价大户、协作社、企业的资信状况,经过土地承包运营权入股,坚持股份制协作组织,加以县科学指导协调,最后在各市场主体之间完成土地流转,完成了各方效益的化和产业发展的久远化.

二、几点启迪经过对三县调查学习,我们以为,这种高起点、高规范的农业乡村发展形式,恰是我们要学习借鉴之处.

第一,改变观念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永久主题.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水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必需把推进思想解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用工业化的思想指导农业,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圈子,加速农业工业化历程.

第二,创新科技是推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持.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手段.同万全、涿鹿县比较,我县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奉献率低,致使产业规范化水平不高.我们必需全方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使新技能浸透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以科技创新使用推进农业生产.

第三,健全市场是促进产物销售的关键环节.市场系统是农业赖以发展的载体.我县农业市场还处于低程度发展阶段.我们必需依照"大流通、大市场"要求,重点扩建和新建一批设备完全、功能完善、辐射才能强的农副产物专业市场,促进农产物的区域化生产和规划化销售.

第四,培强龙头是完成农民共富的有用路子.产业龙头是率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必需把产业龙头作为完成农民共富的强力引擎,把发扬好引领效果作为率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用路子.

三、对我县农业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学习借鉴三县经历,最主要的是做好与赤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思想观念上完成改变,在蔬菜、畜牧、林果的规范化生产及乡村新民居建设等方面获得打破.

(一)坚持发展第一,做强主导产业.三县农业乡村发展的实践证实,要想完成农民快速增收,首先要选择一到几个合适当地实践的主导产业,制订可行的施行方案,常抓不懈.就我县而言,要借助环首都扶贫开发和绿色经济圈建设有利机遇,积极跑部进省,争夺扶持,使蔬菜、畜牧、林果业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在全市、全省有位次的大产业.把培植农产物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规划农业的关键行动来抓,增强指导,建管并举,并选准二商、战友xxx,在发展初级种养的基本上,购进加工设备,引进先进工艺流程,以大带小,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北方主要的蔬菜、畜牧产物生产加工基地.

(二)坚持龙头带动,抓好规范化生产.把加速龙头企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运营的中心,围绕蔬菜、畜牧产业,大力扶持和培养一批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才能强的主干企业,提高农产物附加值.指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执行规范化生产,发展绿色无公害产物.加速建设农副产物、活畜买卖中心,扩建乡镇农贸市场,构建多条理、多功能、多类型的市场系统.

(三)盘活闲置资源,做好土地流转.可以借鉴万全县经历,发扬村两委效果,指导农民一起参加.应用"龙头企业+农户"形式,鼓舞农民以土地作价入股,使土地集中流转到农业龙头企业或协作社手中,不必投工投劳就可以取得比土地产出更高的净收入.这样既有利于龙头企业完成集约化、规划化运营,添加单产,也能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解脱土地约束、安心外出务工,还能让不肯外出的农民经过在企业从事劳动添加收入.这是一个符合实践、可以完成的多赢形式,该当大力推行.

(四)营建优越情况,保证良性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县在技能推行、品牌创立、营销开辟、查验监测等方面添加扶持资金,着力抓好蔬菜基地的沟、渠、路等基本设备建设,提高生产才能.协调涉农金融机构,探究信誉担保机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和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产物营销、加工的借款力度,降低借款门槛,简化借款手续,加强农户、业主、协作社的抗风险才能、自我造血才能和市场竞争才能.二是简化审批手续.经乡村赞同,本村村民可以自立调地,须由县农牧局立案;其他组织和个人建设种养基地的,县农牧局审批后,由国土局立案.农产物加工企业用地,土地出让金除上级收缴和赔偿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费用外,当地留成局部按规范的下限征收.设备棚室、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设备等用地一概视为设备农业用地,不收取任何费用.还,在信息服务、税收优惠等方面为企业发明优越情况.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12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2358人,非农业人口104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河沟面积3000亩以上,村集体收入18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6480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6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

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现在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现在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障碍.

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V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应该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创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篇八

一、调查背景

在教学中,我们一线老师会发现,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凡是在课前做好预习的,课堂上就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言;而没有在课前进行预习的,就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不能产生共鸣,直接影响了学习新课的效率.我们都知道,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有效途径,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学习就会事变功倍.而且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

针对以上现状,我组觉得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进行一番研究.于是,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本校中高年级学生目前的课前预习现状,寻找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调查内容

本问卷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主动性、预习的有效性、预习内容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四、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校三、四、五、六年级随机各抽30名学生.共发出问卷120张,收回有效问卷120张,收回率100%.

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五、调查结果

1、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

可见,学生们普遍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且在动机上也认为应该对新课进行提前预习.

2、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

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预习的重视度仍然不够,,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3、你喜欢预习吗??

可见,作为旁观者,学生认为预习有必要;但作为实施者,在主观认知上却不喜欢预习.

4、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

由图可见,少部分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但有很多同学是为了完成老师或家长的任务,这样的预习目的不利于预习习惯的养成.

5、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

可见,被动预习现状仍然很严重.但也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主动预习意识强,预习习惯良好.

6、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你指导吗?

可见,只有极少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很关心.大部分学生家长完全不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或是将子女完全交与学校和老师.

7、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29.74%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51.46%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18.81%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可见,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提出问题,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学生预习的内容和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8、预习中你使用过教学参考书籍吗?

可见,在课前预习中,学生缺乏性,表现为过多地依赖参考书进行预习.

9、使用参考书是为了?

可见:55.73%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30.01%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动机不利于预习习惯的正确养成.

10.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果吗?

可见,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对于课前预习的效果是亲身体验到其价值的.

11.你认为自己预习能解决哪些问题?

可见,大部分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对于预习内容能正确认识.

12、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多项选择)

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由此可见,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六、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存在不少问题:

1.不重视课前预习

老师不布置预习任务,有些学生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进行了预习,但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属于被动接受,不是从自身的需要主动进行.学生对课前预习普遍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学生对新课的预习内容侧重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学生预习任务完成后,主动去做课后习题进行检查的很少.绝大部分学生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发现问题并质疑问难,而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是没有创新精神的,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在预习,但却不善于思考,流于表面形式.由于没有精准的目的性,所以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够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

4.不善于内化资料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往往不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来解决,喜欢借助于参考资料.参考教辅资料解决相关问题是一种比较不错的预习方式,但绝大部分学生照本宣科,不能将 所参考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对思维会产生束缚,不利于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七、调查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来看,我觉得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

1.我们要在思想上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要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动态,而不是让他们随意性地敷衍了事.同时,更要让学生不要依赖教参,要多方位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于预习,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其兴趣.要创设条件,唤醒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同时,我们对于学生的预习内容要及时评价,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等,从而激励学生,提前预习,甚至超前预习.

3.在研究开始阶段,我们对于学生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步骤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要明确预习的要求和目标.此过程的指导要有"扶"有"放".对于预习内容,我们应让学生逐步指导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把预习的问题用标志记下来,通过各种方式寻求解决的渠道;对于预习步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预习时应该以各种方式的读为基础,争取将预习任务在读中完成.阅读是理解的"知音",我们要让学生读多读、有任务的读.

4.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中高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预习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5.要有多角度的教育机制.我们应建立全面覆盖的联系网,应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教育的辅助功能.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这时就很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的配合监督.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热门调查报告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最新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