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网络最新发布的《优秀调研报告精选(绿色产业方面)》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一、调研背景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绿色经济是指兴起于上世纪末期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它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它以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绿色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界金融风暴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传统产业受到强烈冲击时,而与绿色经济相关的产业却仍然以惊人的30—35%的速度在发展,带来了上千亿美元的产业规模和千万个的就业岗位,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应对经济危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这场革命对于曾经痛失了前三次产业革命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将给21世纪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是中国经济再造的伟大革命。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在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引领下,国内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的热情暴涨,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抢占绿色产业的先机和制高点。就我市而言,绿色经济对传统产业的提振和发挥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己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绿色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之《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今年获批,其中8条措施几乎全部都涉及到了绿色经济的发展问题。这无疑对促进我市绿色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农工党株洲市委会调研组先后对市环保局、财政局、农委、建委、交通局等部门进行了会谈交流,并考察了南车时代的混合电动机车和轨道交通机车、风力发电设备厂、唐人神集团等单位,也考察了清水塘排污口水质状况和天元区两大工业园及云龙新城等地。通过会谈和考察,调研组基本上系统了解了相关各职能部门、以及产业企业界对发展绿色经济的认识、态度、看法,发展绿色经济的难点问题,突破口、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需求等,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二、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一)绿色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基础,网络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绿色经济一般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这里的狭义绿色经济,仅指环保产业,而广义的绿色经济,除包括环保产业及相关的可持续能源、绿色建筑、可持续交通等产业领域外,还还包括诸如绿色消费与政府采购、绿色贸易与金融、绿色税收与财政、绿色会计与审计等除生产领域外的其他一些绿色的制度和行为,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核”。
针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在借鉴上世纪30年代美国提出的经济复兴新举措的基础上,联合国环境署(UNEP)提出了《实施绿色经济的行动倡议》,将绿色经济作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对经济危机、解决就业问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UNEP提出应对经济危机下绿色经济应主要关注环保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产业、绿色节能建筑和可持续交通、可持续农业8个领域。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二)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
国内外经验显示,作为绿色经济重要领域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和废物管理,均已创造了数以百亿、甚至千亿美元计的产业规模和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虽然传统产业受到强烈冲击,但环保产业并未受影响,促使国际社会和一些经济学家考虑发展绿色经济或绿色产业,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素质发展并促进绿色就业。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范文TOP100近10年全世界环保产业服务人员从460万人上升到1800万人,间接服务人员由1000万人增加到55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5-30%,是所有产业就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投资累计2.5万亿美元左右。UNEP呼吁世界各国拿出7500亿美元投资绿色经济,这一呼声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响应。欧盟表示,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美国奥巴马新政府决定在未来10年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绿色能源,这将新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创造100万新就业岗位。韩国政府计划4年在绿色经济产业领域投资380亿美元,创造96万新就业岗位。
面对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绿色经济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环境保护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中国政府提出了未来两年多时间内,投资于十大方面总额达到约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的方案,其中涉及环境保护的投资安排为3500亿元,主要用于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尽管绿色经济在解决经济危机、思想汇报专题创造就业机会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我们看到,目前,绿色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各领域发展不均衡,市场规模相差很大。虽然在环境保护规划、能源规划等国家层面的规划以及林业规划、节能建筑规划、交通规划等部门层面的规划中,均有关于绿色经济的内容,但我国仍没有专门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绿色经济的理论方法都还不成熟,试点和实证研究开展不足。在当前金融危机与加大投资复苏经济复杂背景下,国家推行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在近期可积极促进应对金融危机,在长期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建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
三、我市发展绿色经济的紧迫性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我市在“一五”、“二五”期间开始工业布局,存在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较大、布局不合理-工业区与城市交替布置,距离较近,环境自净能力弱等环境问题。区域内重化工企业较多,其中株化在职职工6500余名,离退休职工1.2万余名,产值20多亿;株冶在职职工6000余名,离退休1.1万余名,产值83亿。我市土地污染较严重,有约560平方公里,硬化的122平方公里,污染土地274平方公里,范文写作镉超标5倍以上的69平方公里,5-10倍的19平方公里,10-20倍的31平方公里,超20倍的19平方公里。总观我市的环境问题态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污染排放总量仍然较大。近年来,除了工业废水外,工业废气、粉尘、固废污染都有上升趋势,尽管增长速度要慢于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历史遗留污染问题严重。由于有色冶金、化工等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长期排放,对周边土壤和水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清水塘区域土壤镉等污染物超标,湘江底泥镉、汞、铅超标。株洲冶炼厂日积月累形成的渣场,潜伏期长,治理难度大,是重大的污染隐患。
第三,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畜禽养殖业和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错综复杂,治理难度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工业企业向农村迁移,治理设施落后,环境管理工作落后。
第四,饮用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我市饮用水源水质按多因子评价(29个污染因子)达标率分别为9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发展绿色经济的己有措施与存在的问题
(一)已有措施
一是,强化环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环保准入;二是,力推试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三是,借助湘江风光带建设这一标志性工程,加快生态一体化建设;四是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山水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度假等生态项目,打造云龙新区于长株潭的“绿心功能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肺”,赋予其区域绿地和生态保育、休闲度假两类主要功能;五是,针对湘江的污染问题,结合国家科技攻关水专项、以及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和试点项目在湘江流域试点的机会,在推动生态补偿试点,探索湘江流域的长效保护机制;六是重视发展新能源产业,占领产业制高点。我市也形成了交通装备、陶瓷制造等6大产业集群,其中新能源交通工具等已开始产生效益和形成规模。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投资项目加快上马,环评把关压力很大
尽管市政府一再要求,上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准备不足,论证不充分,没有严格走建设项目程序,相关部门手续不全,坚决不予立项报批,但在地方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现有的建设项目审批程序过于复杂、耗时,许多项目甚至没有经过环评就先直接上报,再“上车补票”,甚至一些过去不予批准的淘汰型“沉淀项目”也趁机“浑水摸鱼”。
2.一些部门或企业对发展绿色经济的认识尚不到位
株洲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国家发改委批准试验区建设的目的旨在给试验地区各地方以大胆闯、大胆试的权力,通过先行先试,加大力度推进体制机制、政策创新,为探索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新思路和经验,并进一步推动试点地方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但是我市有的部门和企业在思想上认为试验区应该是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性倾斜、特别是财政性政策扶持,对开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认识不清、定位不准。
3.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仍需加强
清水塘循环经济区的推进速度过缓,有色冶炼、化工的资源循环利用还不到位,许多措施还有待落实。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的力度还有待加强。群众对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认识也不到位。目前社会普遍对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缺乏认识,不了解、不支持是当前人们对太阳能利用的普遍心理。而且,太阳能使用成本较高。和燃气、电热水器相比,太阳能热水器成本比较高,如一台普通的天然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零售价一般在千元上下,而太阳能热水器的价格为2000~5000元,是其他热水器价格的3~6倍。
4.环保投入力度仍需加大,一些历史性环保问题地方力量难以有效解决
由于在“一五”和“二五”期间,我市市发展造成了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特别是湘江流域镉污染问题,以及大型重化工企业的迁转、搬迁问题,衍生的地区性群众健康损害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大的财力投入,解决的财力不够。
我市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也存在不足,水平偏低。一是设施总量不足;二是垃圾处理工艺单一,基本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处理项目还没有建成;三是生活垃圾没有实行系统的分类收集,回收和综合利用程度低;四是,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也没有有效的处置途径;五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压力大,特别是县城,无法安排项目配套资金,甚至连项目前期经费都无力承担;六是,部分项目进度滞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缺,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
环境监测监管能力落后。湘江流域尚未建设水污染事故预警预报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人力、物力不足,环境监管未考虑农村地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结论一:发展绿色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市关于建设两型社会,发展两型产业,在许多方面的内容和思路上,与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发展是契合的,在实质上都是探索如何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论二:发展绿色经济和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是对我市科学执政智慧考验,先行先试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气,寻求社会经济发展短期效应的冲动时时刻刻在考量执政智慧,各级相关部门对绿色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认识不断深化、实践逐渐科学的过程。
结论三:我市发展绿色经济有了一定基础,主要体现为,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高新技术集群产业初具规模、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产业等具有了较好的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天然禀赋,可持续交通正在积极谋划打造。但发展绿色经济仍面临很多压力,在金融危机新形势下,严格环保监管,提高环保的声音,加大绿色产业发展的投入,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保证。
结论四:发展绿色经济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支持,由于国家政策性失误造成的历史遗留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应争取国家和省级在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
结论五:尽管我市没有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但从可再生能源使用实践,可持续交通规划设想,节能减排工程等事实上已经是在开展碳减排工作。我市有基础在借助两型社会试点探索的平台基础上,推行低碳经济政策,实施低碳经济试点探索。
结论六:加大绿色经济投入,发展绿色产业经济,可成为我市产业调结构、转型的突破口。新能源汽车和风电项目、高新技术园区实践表明,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制造业、环保产业等的投资拉动效应是明显的,也带来很大规模的绿色就业。
结论七: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污染减排、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同的投资方向和决策对绿色经济的发展产生的效应不同,并在近、中长期有不同的影响。短期来看,对污染物减排是有利,许多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价格都在下降,在客观上对环境的压力有所减缓。但中长期的影响,由于环保审批把关压力巨大,企业由于成本压力可能会削减环保成本,包括已建的环境治理设施可能会停顿,这会对污染物的减排形成负面影响。
结论八:发展绿色经济,除了加大绿色经济投入,开展绿色建设外,也需要相关政策配套来促进,这些政策从本质上讲属于统筹考虑保增长和保环境的政策,因此,环境经济政策手段在绿色经济发展中应该受到重视,应该抓住时机,根据可行政策空间,加大环境经济政策试点和推行的力度,构建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结论九:发展绿色经济,环保地位应该突出,有一个逐渐上升过程,环保部门的声音要加强,环保能力水平必须尽快得到提升。
(二)建议
根据实际了解的信息,明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以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有效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并以此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目标,特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我市在发展绿色经济和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拿出先行先试,敢做“排头兵”和“先遣队”的勇气,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模式。积极争取政策上的协助支持和服务。
建议二:发展绿色经济应重视提高环保部门的地位和声音,环保要致力于改革和创新,增强环保力量,强化环保能力建设;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在环保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创新上总结经验、创新模式。环保部门要严把审批关,确保上马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建议三:我市在争取国家经济刺激计划投资的同时,自身投资要向绿色经济投资倾斜,拉动绿色就业,促进拉动内需保增长,并以此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契机,也作为深化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机遇。
建议四:我市的绿色投资应主要着眼于大力发展包括环保产业在内的绿色经济产业,大力发展并推广应用光伏发电、节能型建筑、可持续交通、生态产业,加大能源构成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的份额、继续深化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工业园区、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力度。
建议五:加强湘江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以及环境治理,争取各方的财政支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参与和争取国家将湘江流域污染防治列入全国大江大河污染防治规划,同时与长潭促成建立湘江环境同治共建机制、沿江“双高”企业退出机制,参与筹建湘江两型社会建设基金。
建议六: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在统筹环保和经济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问题上有所差异,需要做好经济发展的“加减法”,“加法”即加大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投资、建设和发展的力度,培育先导性产业,优先发展交通装备制造、风电装备、汽车、航空工业、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开发、生产及经营各类有利于人们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素类或消费类产业及服务。“减法”即一是,采取严格的环保准入措施,并积极限制、淘汰落后产能和劣势产业;二是要做好冶炼、化工、有色、水泥、火电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攻坚活动;三是要着力抓好资源能源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四是要改造传统的有色冶金、化工、水泥等产业。特别是淘汰落实产能、以及企业迁转问题,需要统筹解决、化解好政企冲突、政群冲突等社会矛盾,需要加大政策投入。在争取国家对已有的淘汰落后产能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设立绿色产业引导专项资金,或“绿色经济发展基金”,通过专项资金补助、奖励等措施,促使落后产能的退出。
建议七:强化环境经济政策的应用,构建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根据目前已经具有的基础,建议加快力度推进湘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同时开展基于配额的自然生态补偿制度,并考虑建立基于环境的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同时,积极推动排污交易工作,另外,也要重视金融手段创新,推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在长期应逐步构建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建议八:尽管我市正处于产业调整、发展急剧转型期,但我市仍是农业大市,具有优良的地理调减和自然环境禀赋,农业也是我市的优势和特色。目前,我市农业面污染加快,规模化养殖污染突出,建议环保工作的重点应逐渐开始考虑倾斜到农村环境保护,尽快开展农村环保自治模式试点,对一些重点村镇,环保工作要延伸,搭建县-乡-村三级环保网络,积极推广“户集、村收、镇乡中转、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已有的“猪-沼-果(菜)”、作物-人畜粪便-养殖-沼气等生态农业模式,培育并推广多种类型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
建议九:金融危机对环境影响有“正”有“负”,经济衰退一方面会使得工业总产量下滑、资源、天然气电力需求下降,有利于污染物减排,外向型的重污染行业倒闭,转型成本小,是经济经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尽管金融危机对发展绿色经济、污染减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也要看到各地方积极上马项目,如果审批不严,企业“准入口”不扎好,一些环保不佳的“沉淀项目”可能成为新的投资方向,地方投资无序的状态会对环保会起到冲击作用,那么在中长期可能形成更多的“沉淀成本”,会进一步引起“污染反弹”,要坚决避免“短期性决策”,发展要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眼光。要坚决防范一些落后淘汰产能的“死灰复燃”。环保部门一定要用好环保审批权,目前的政绩考核体制机制原因,往往会诱使一些地方政府领导采取短期性决策的冲动,因此要坚决推行党政一把手环保政绩考核一票否决制,也要做好配套环保绩效的监管。
建议十:为了有效开展项目的审批核查,建议构建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审批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要确保环保的声音要在第一位,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建议十一:对上马的环境污水处理场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项目,要认真考虑好管网问题、运行费问题,进行系统性安排,要形成长期性运行机制。确保项目完成后能够长期有效运行,避免成为无效投资。
建议十二:不仅要看到绿色经济投资的重要性,还要保证其有效性,建议我市尽快构建推行绿色经济所需的相关文件规定,出台包含环保产业、可再生能源、新型能源、生态农业等绿色经济范畴在内的政策,加大包括绿色投融资、环境税、环境资源收费、生态补偿、排污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的推行力度,要加大各类别环境经济政策试点推进力度,推行全成本的环境资源产品定价体系,培育绿色经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新发展的新兴高新技术型、无污染产业发展政策考虑进一步优惠。
建议十三:尽快制定我市绿色经济发展规划,使我市绿色经济产业发展具有清晰的路线图。各部门也应在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各自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确保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经济,成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突破口。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主要描述绿色、经济、发展、建设、环保、产业、我市、环境,希望对网友有用。
热门调查研究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