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守正创新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鲜明气象,同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守正与创新是新时代行稳致远需要处理好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正”是党和人民事业不容置疑的理论根据领导力量道路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质的规定,“新”就是新的理论认识实践探索,是赢得未来和引领时代的必然要求。守正创新,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推动新发展、实现新创造、获得新进步。
一、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担当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历史责任,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指导社会实践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使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30%左右,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成为世界生态文明主要引擎,“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强大动力。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以创新理论引领新时代,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协调统筹起来,坚定恪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定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矢”去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的”,既得出科学的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实际问题的正确答案,得出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认识。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守住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任由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不动摇的同时,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的实践沃土发展不停步,在回答时代课题同时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高度。
历史不断地翻开新的篇章,但马克思主义依然体现出其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在社会实践中要一切从实际着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遵循守正创新的客观逻辑,才能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也才使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与时俱进,始终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在时代最前沿闪烁实践和理论的交相辉映。
二、守住根本把握方向,理论和实践就能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充分说明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和将来继续成功,成功经验中根本的因素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因素的怀疑和动摇,就是走上邪路或歪路的开端。
任何时候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都应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着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确保党的领导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守正要守住马克思主义原理之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动摇和改变。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在运用其原理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就能达到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察下面的山景那样。”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法律、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是最基础、最根本、最有决定意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看家本领。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想增强本领、做好工作,必须学好用活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科学指导实践。
守正要守方向之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个世纪以来,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逻辑,都蕴藏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逻辑必然性,都彰显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有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实施,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守正要守道路之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鉴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和今天的世情国情党情,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版,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选择,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的抉择,是党和人民100多年奋斗、创造得出的正确道路,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必须倍加珍惜和始终坚持,决不能在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
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造新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光辉历史,书写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深刻变化,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历史。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发展,要学会“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因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恪守正道的坚持下,做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新时代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在于不停止的结合新的实践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所指出的:“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要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走在时代前列,才能把握时代脉搏,“两个结合”是把握时代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为什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里,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对今天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体现出时代规律和时代需求,结合的成果是相互成就,孕育出顺应历史规律的新事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还需要不断的探索,需要改革创新推动,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仅在中国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触摸时代脉搏,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道路中国经验。
创新才能引领时代。我们已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于后疫情时代与百年变局动荡交织,全球经济复苏受挫,种族和民族矛盾加剧,发展鸿沟拉大,人类社会遭遇多重危机,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开放与封闭、共赢与零和、团结与分裂深深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一个先进的组织要善于洞察世情国情党情,善于初心不改和自我革命,“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给时代注入真理和正义、注入生机和活力,引领时时代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为社会发展进步创造出新的价值。面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安全治理上的赤字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一幅蓝图,为世界向何处去指明了道路,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突出的先进性、鲜明的实践性,为推动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路径,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奇迹的产生,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然需要不断丰富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强大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