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聚魂,使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的预期目标已达到。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实际,加强干部队伍理论学习和政策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把握政策、推进工作、联系工作的能力。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结合主题教育,我们必须全面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新发展理念和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阶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一、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给予新发展阶段明确定位,赋予其科学内涵。这就是,新发展阶段不是什么别的阶段,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在历史的长河中拉开视野,能够更好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但是,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奋起抗争,苦苦寻求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辛亥革命后,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撰写《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那时还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主张。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1921年中国诞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发展就有了主心骨。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4年,我们党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目标。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目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坚实步伐。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
党的二十大更加清晰擘画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目标要求,科学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从这些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一代一代接力推进、并不断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
二、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阶段的坚实基础
新发展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它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阶段的提出不是随意的,不是偶然的,而是有重要现实依据,这个依据就是“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经过长期努力奋斗,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超过10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超过13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也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蓄了强大势能,为我国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
新发展阶段承担着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要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经过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我们已经为实现这个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明确了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就是,到2035年,用3个五年规划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再用3个五年规划期,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作了擘画和描绘。这就是,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样作了擘画和描绘。这就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上两个分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新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对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总书记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的。一方面,指出了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就是说,新发展阶段包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内,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外的一个什么阶段。另一方面,强调了新发展阶段是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就是说,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过去,必须认识把握它的新内涵。如果不是这样看问题,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机械论错误。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基本路线,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三大在以往认识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指出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发展阶段,从其历史方位和奋斗目标看,还没有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范畴,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事物总是有‘边’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的,每一个阶段也是有‘边’的。不承认‘边’,就是否认质变或部分质变。”一个大国的发展、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必然要在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量变与质变相承接中一步步接近宏伟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必须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四、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与新时代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那么,新发展阶段与新时代是什么关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党的百年多的奋斗历程,根据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依据来看,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实现了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人民在此前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篇章。新时代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始的,新发展阶段是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始的。新时代与新发展阶段时间长度不同,但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和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五、新发展阶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的现代化是一种什么样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国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在论述这个问题时,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鲜明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决定我国新发展阶段前进方向和社会性质的问题。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对以上五个方面牢记在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
六、正确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系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最重要、最主要的重大理论和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面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提出来的,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怎样处理好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呢?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了深刻阐述:“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历史方位与现实依据、指导原则与行动指南、路径选择与
战略选择,给予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准确定位。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做好新发展阶段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