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范文 > 党课讲稿

党课:领导干部要有过硬的砥砺奋进、敬业奉献作风

时间:2023-09-05 党课讲稿 我要投稿

一、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唯担当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勇担当、敢负重、有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敢不敢担当、善不善作为、能不能成事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时代考题。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角色,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要以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敢于闯关夺、攻城拔寨。要牢记党的宗旨,牢记人民的期待,主动担当、自我加压、知重负重,以担当的宽肩膀扛起重任,用辛勤努力换来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是时代精神的标注,任何懈怠和松劲都是对历史和人民的不负责任。如果当官不担当、不作为,不仅成不了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党员干部的担当,不是喊口号、拍胸脯,而应体现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埋头苦干中,体现在急难险重关头的挺身而出上,体现在为群众办的每一件好事实事里。领导干部要始终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克服消极懈怠、为官不为等不良心理和状态,坚定干事创业信心,焕发干事创业激情,以夙夜在公、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更加自觉地谋事、干事、成事。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云帆高扬,更加需要担当者能负重荷的肩膀,需要创新者敢破敢立的勇气,需要实干者耕耘耕作的步伐。领导干部要敢担事,不怕得罪人,不怕啃“硬骨头”,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得出来”。要善谋事,胸怀大局、通盘考虑、全方位思考,科学谋划,解改革所忧,助发展所需,用智慧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二、责任有大小,责任心无大小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每个岗位,都是一副担子;每个职务,都有一份责任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工作能不能干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责任心。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就失去了干工作的根本动力,就不会有过硬的工作质量,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荀子有言:“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有一副担当责任的“铁肩膀”,始终保持责任在本级、尽责在任期的责任心,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职位有高低之分,责任心无大小之别。岗位是每个工作人员安身立命之所,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每一名干部都有自己的使命和值守。每个领导干部的岗位虽不尽相同,所负责任也有大小之别,但要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都离不开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既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也是一个人工作的基本准则,有了责任心才能不断开拓进取。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则是宗旨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是对党和人民的态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出了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

作为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随职走、心随责走,始终以敢于负责的态度、承担风险的勇气、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只争朝夕的干劲,靠前指挥,冲在前头,不当“甩手掌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责任心支撑事业心,事业心彰显公仆心。“一家之人各弃其责,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弃其责,则国必亡。”尽责到底、事不避难,是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职业操守和从政道德,是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面对责任、重担,是否敢接烫手山芋、敢闯新路险关,决定一个人的贡献作为,也影响工作能否顺利推进。躬身入局、挺负责,才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带头人。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武装头脑,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要对祖国、对老百姓有真挚的爱心和深厚的感情,遇事多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去考虑,少想“得失比”,多想“担当值”,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为了群众。

三、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其实是背负了一个行囊在赶路,肩上担负着家庭、儿女、朋友、事业、希望等,历尽艰辛,却无法丢弃其中任何一件,因为行囊上写着“责任”二字。责任心是具有责任感的心态,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对于干部而言,责任心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态度,是党的宗旨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取决于干部责任心的强弱。责任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责任心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和为政之德。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讲认真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大问题,是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共产党人讲的“认真”就是有责任心、负责任的表现,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更是我们共产党人以贯之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责任心强,才能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履职尽责,战胜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事业;责任心差,只想当官、不想做事,面对矛盾绕道走、对待问题没主意,缩手缩脚、畏首畏尾,工作就难以推进,小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引发严重后果,酿成大祸。为官一任、担责一方,领导干部一旦踏上一个岗位,就是选择了一份使命,就要承担岗位所赋予的责任,就当提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事事增强责任心,时时保持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干部的权力与责任是呈正相关的,世上没有无权力的责任,也没有无责任的权力,责任心是权力行使者所必须修炼的“内功”。忠于职守、以高度的责任心履职尽责是做干部的基本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责任有大小,责任心没有大小。领导干部必须时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始终保持“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忠诚履责、埋头苦干、有所作为。必须时刻用责任心来校准权力观,有了这份权力,就要为党负责、为民尽责、自律守责;有了这份责任,就要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好人民。四、困难再大,大过人的意志;挑战再多,多过人的智慧困难和挑战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和朋友,也是让人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困难与挑战无时不在,只有勇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人,才能不断接近胜利,最终走向成功。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应该始终将困难和挑战当成人生的宝贵财富,把困难和挑战作为“磨刀石”,在迎战困难和挑战的斗争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集聚智慧。精神经百炼,锋锐坚不挫。“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困难对于弱者而言,就是“绊脚石”,而对于强者来说,它就是“垫脚石”。强者之强,不在于官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资源有多雄厚,而在于意志有多,在于有没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向困难叫板的硬气。毛泽东同志在评价抗美援朝时曾这样说,“志愿军打败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与美军截然不同,我军虽“钢少”但“气多”,正是凭着敢于向一切强敌和困难亮剑的大无畏之气打败了“联合国军”。事实上,困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困难意志不坚、硬气不够。

领导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就要始终保持那一股子硬气,敢于在与困难作不懈斗争中锤炼自我、锻打己身、砥砺奋进之力,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中一步一步向前进。金刚石再硬,智慧也能让它变软。挑战中蕴含着机遇,机遇中也伴随着挑战,挑战与机遇永远都是一对孪生兄弟,都是共生共存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面对挑战不畏惧,并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有效的举措,就会让挑战变成机遇;面对机遇前怕狼后怕虎,缺乏有力管用的应对之策,不能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缺乏抓住机遇的本领和智慧,就会让机遇失之交臂甚至变成挑战。面对瞬息万变而又复杂多样的国内国际形势,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危机意识,不仅要有直面挑战的决心和勇气,也要有化危为机的真智慧、硬功夫,善于从困难和挑战中敏锐地捕捉到可能孕育着的新机,并创造由危向机转化的条件,也要善于从成功和顺境中前瞻性地预判到可能埋藏着的风险,并提前采取积极稳妥的化险为夷之策,做到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卑不亢,面对成功和机遇不骄不躁。

五、胜利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胜利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胜利,也没有平白无故的失败,胜利者的背后必然饱含着汗水与心血,饱含着永不言弃的坚持。可以说,永不放弃者并不一定能够成为胜利者,但放弃者注定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胜利的果实永远挂在树梢上,且一个比一个大,需要不断付出艰辛的努力才可能摘到更大的胜利果实,胜利者的聪明在于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永不放弃对胜利的执着追求。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地重来一次。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而且“曲折”和“螺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常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定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必胜信心,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沿着事物变化的逻辑路线坚定前行。有必胜信念,才可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才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种种险阻和暂时出现的失败。

对领导干部而言,尤须把握好事物演变的基本规律,把短暂的失败与长久的胜利统一起来看,树牢必胜信心,坚持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成为大成。被击倒并非最糟糕的失败,放弃尝试才是真正的失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万难之难,难在韧劲不足,难在战胜自我、挑战自我的意志不坚,难在恒心不够、半途而废。换句话来说,再难办的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总能办成办好,再容易做的事情,如果缺少坚持、虎头蛇尾、不讲方法,也会办砸。坚持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的人一定不会成功。执着,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是为官从政的一种基本素养,也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做事情顾首不顾尾,或者轰轰烈烈开头、草草了事收场的领导干部,不仅不能把事情办扎实、办成功,还会让事情沦为“半拉子工程”,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浪费的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这样的领导干部是不合格的。领导干部只有胸怀执着之心,盯着问题抓解决、盯着任务抓落实,以对党和人民负责任的认识做到永不放弃、一抓到底,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六、困难和挫折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做人的志气和勇气

干事创业的过程,就是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的过程,就是“经受挫折—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没有一帆风顺的成功,也没有渡过不了的难关,有困难和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远大的志气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可怕的是总为失败找借口,不为成功找方法。领导干部只要思想不滑坡、志气不丧失,办法总比困难多。立志不坚,终不济事。《论语·子罕》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气,是指心志气力,也就是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志气是支撑一个人跨越困难与挫折的重重“鸿沟”,进而奔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一个有大志向的人,往往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坚定不移的意志,不怕各种困难,越是在条件艰苦、经受挫折的条件下,越是能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坚韧与勇气;一个没有志气的人,就好比没有骨头,是立不起来也干不成事情的,任何一丁点困难和挫折,就会把他击垮。

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立大志、立长志,把大志与长志统一起来,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坚定意志,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天下无难事,有胆有识就有路。不是大胆地冒险,便是一无所获。许多事情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来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正是靠着胆识,一代共产党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要成功,就必须接受遇到的所有挑战,胆识兼备、破解难题,才可能不辱使命、有所作为。领导干部要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政治智慧、担当精神和决策能力,深刻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并解决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

七、没有进取之心,没有当先之志,没有坚毅之气,要做好任何事情都很难

樱桃好吃树难栽,幸福不是从天降。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我们始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如果没有进取之心,没有当先之志,没有坚毅之气,就失去了向高处攀登的勇气,失去了成事之基和力量之源,终将一事无成。领导干部绝不能“小富即安”,不能“功利自我”,更不能“退缩不前”,而需勇往直前、带头冲锋、百折不挠,才能有所建树。无志难成易事,有心易克难关。事业征程,从来少有康庄大道;蟾宫折桂,自古未见轻而易举。想要做好一件事,意志决定你的成功,进取决定你的未来。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肯进取、肯登攀、肯坚持,到最后就会成为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党和人民的事业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当今时代又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代,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代,领导干部容不得半点观望和等待,更不能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守成心理,只有奋勇争先敢为人先,才能日新日进。大事难事看担当,考验面前显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首先是自己要始终充满激情、充满干劲,这样去干事业,才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困难面前是敢于冲锋陷阵还是甘当逃兵,面对挑战是“给我冲”还是“跟我上”,是一张蓝图绘到底还是三易旗帜改弦更张,直接关系到事业发展和成败兴衰。

领导干部要锐意进取,敢想敢干,比学赶超、争创一流,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时刻保持永不停歇、永不止步的精神,去奋斗、去追求、去超越;要敢干敢闯,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天职,保持极端负责的态度,保持思想在状态、工作在状态,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干事”,永远“乐此不疲”;要果敢坚韧,困难面前顶得上去、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得出来,做冲锋陷阵的战士,永葆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动力。

八、如果失去了顽强的意志,困难就会给你戴上枷锁

所谓意志,就是一个人能自觉地选择、确立和实现目标的过程。意气风发还是颓靡消沉,局面肯定大为不同。对领导干部来说,拥有崇高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前提,要想做事、做成事,就必须“韧”字当头,具备坚韧如铁的顽强意志。否则,就如“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难成大事。道而行至,志则事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意志顽强才能行稳致远。意志越坚强,困难就会低头;意志越薄弱,困难就会向你发起攻击,甚至给你戴上枷锁。红军正是凭借坚强的意志,爬雪山、过草地、夺关卡,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伟大胜利。现实中,一些干部混混沌沌,蹉跎岁月,逐渐消磨了意志,拼劲松了、干劲弱了、闯劲没了,或是患了“守摊病”“不为病”“畏难病”,暮气沉沉、缺乏朝气,做工作自然难以迸发锐气,最终肯定一事无成。

面对挑战,领导干部只有不懈努力、励志前行,才能战胜困难、成就自我、书写辉煌。坚忍维持而后再振,坚忍力争而后有济。曾国藩曾告诫后人,面对困境,要坚韧不拔,面对挑战,要忍住急躁,时机到时,出手力争,才有可能重振声威,经世济民。战胜困难的过程必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辛磨砺,也正是这样的人生淬炼,才使思想跃然升华、信念愈加坚定、毅力不断坚强、人格日臻完善,从而实现远大人生抱负。领导干部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在各种风险挑战中游刃有余,在压力挑战面前稳得住,就必须具备超强的意志力、过人的自制力。要多经事、多磨砺、多实践,锤炼“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魄,内心平静坦然、无所畏惧。要筑牢信仰信念之基,在易走神时不分心、在难坚持时不松劲,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目眩于五色之惑”,蹚开天高海阔的征途,成就气象万千的人生。

九、没有辛勤耕耘,哪有一招制敌;没有汗水挥洒,哪有无往不胜

勤奋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更是成功的重要基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曾国藩幼时天赋不高,他一生勤奋,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勤奋是拥有之母,拥有是勤奋之子。领导干部要想实现价值、成就事业,就必须勤学勤思勤政。知在学中得,要勤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是做学问、增本领、干事业的重要阶梯和有效路径。当今时代纷繁复杂,知识体系日新月异,不学无以广才、无以增智,不学就会被时代抛弃,而实现学有所得,离不开刻苦和勤奋。领导干部要不厌其烦读书学习,养成志存高远之大气,积累满腹经纶之才气,锤炼光明磊落之正气,涵养淡泊宁静之雅气

要远离功利思想,克服浮躁心态,培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学习境界,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了烦,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把学习贯穿于整个生命旅途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多面手和实干家。行于思中成,要勤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成于思毁于随”,不论做什么事,善于思考、舍得花工夫才能成功。领导干部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在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忧患之思,深刻认识党面临的重大考验,把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工作;要有创新之思,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争取更大的突破;要有为民之思,永远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重要标准;要有敬畏之思,时刻警醒自身、反思自身,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绩从实干来,要勤政。勤者,政之所要。勤政是德政之基,执政之魂。所谓“勤政”,就是要做到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为党为民担当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不能当“庸官”“懒官”“太平官”,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想干事、多干事。要把不作为当成最大的腐败,始终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坚决纠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良风气,敢于说真话、办实事,善于出实招、出新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十、原则面前坚持“一根筋”,困难面前保持“一股劲”

“一根筋”比喻一个人坚持底线、坚持原则,不妥协、不动摇,“一股劲”则比喻一个人干事有韧劲、久久为功,不停止、不放弃。在领导干部队伍中,拥有“一根筋”“一股劲”的领导干部是不可或缺的骨干分子,正是他们始终敢于同各种不良风气、艰难困苦作斗争,我们的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不断呈现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良好局面。敢于较真碰硬,不为浮华所动。鲁迅先生曾说过:“聪明人不能做事,世界是属于傻子的。”“一根筋”的人,工作和生活中可能有点固执、倔强,但面对原则问题绝不妥协、绝不同流合污,往往能摆脱私欲的羁绊,心无旁骛、攻坚克难,在久久为功的奋斗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硕果。领导干部在党纪国法、信仰立场等原则性问题面前坚持“一根筋”,体现的是“计利当计天下利”的精神境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生定力。做“一根筋”的领导干部,就是要做到坚守党性而从不结党营私,遵纪守法而从不逾越原则,甘于奉献而从不邀功请赏,耐得住寂寞而从不上蹿下跳,在原则面前不让步、不变通,敢和歪风邪气作斗争,向陈规陋习说“不”,不拿原则做交易,钉是钉铆是铆,像“老黄牛”一样埋头“拉车”,安守本业、尽好本分。成功者不是不会懈怠麻痹,而是从未停止与之战斗。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从革命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气魄、“血战到底”的气概,到新中国建设初期“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活着没有把沙丘治好,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再到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的胆识,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锐气,正是这一股股劲,我们党才能在诡谲的波光中不为所惑,在变幻的风云里站稳脚跟,在大好的形势下乘胜前进,在骤至的危机前奋发有为,就能迸发出追求的动力,担当起时代的使命。领导干部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继续保持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拼劲,保持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韧劲,保持居安思危、续写荣光的心劲,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和人格魅力,带领人民群众趁势而为、闯关夺,不断夺取新胜利、开辟新境界。

十一、能吃苦,体现的是一种进取精神,不甘人后,奋发有为;能吃苦,体现的是一种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埋头苦干;能吃苦,体现的是一种创业精神,不畏困难,不怕艰辛;能吃苦,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乐于付出,敢于牺牲

“苦”是五味中最难以让人忍受的味道。正因于此,敢于吃“苦”才更显可贵。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党章中明确规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领导干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作为党的事业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就要有乐于吃苦的工作作风、乐在苦中的人生境界、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苦中作乐的平和心态,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事业征程,从来少有康庄大道。吃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员的政治底色。中国共产党就是从艰苦的环境中奋斗、拼搏出来的政党,吃苦耐劳的精神贯穿着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前进史。从最初的几十名成员发展到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党,一代共产党人坚持把“吃苦精神”作为每个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优良传统,在工作上埋头苦干、生活中艰苦朴素,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最终推动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领导干部更要读懂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继承和发扬好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崇尚实干、鼓励吃苦,真正让实干者有位,让吃苦者吃香。人间万事出艰辛,历尽天华成此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就是选择了高尚。”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就是要有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工作作风,找到由“苦”向“乐”的方法,在“困境”中磨掉“细皮嫩肉”和“弱不禁风”,了解群众疾苦,感受群众冷暖,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战胜艰难困苦,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自己;要有乐在苦中的人生境界,把困难、压力看作财富,看作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把解决群众的困难当成享受,干事不畏艰难,受挫心平气顺,用“辛苦指数”换“幸福指数”,在实践收获本领,在辛苦中收获快乐;要有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牢记自己永远是人民的公仆,乐于为群众奉献青春、才智和力量,收获自己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要练就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荣辱得失、功名利禄看得淡一些、远一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中去。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