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政府工作报告是展现城市发展情况较权威的官方信息,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xx年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0xx年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20xx年暨“十五”发展回顾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20xx年是福州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开局良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初步统计,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720亿元,比增9.8%(按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测算口径,全市生产总值达1481.78亿元,比增9.8%)。财政总收入达195.5亿元,比增1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27.7亿元,比增19.2%。全部工业总产值达2230亿元,比增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900亿元,比增1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90亿元,比增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600亿元,比增13.9%。实际利用外资按可比口径达16亿美元,比增10.3%。出口总值达86.72亿美元,比增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66.92亿元,比增15.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20xx年市政府主要工作及成效是:
一、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与抗灾救灾“双胜利”。面对市场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贷款难、征地拆迁难等问题,实行经济形势月分析、重点建设周协调、定期分级走访骨干企业,鼓励生产性企业增加生产、扩大出口,扶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加强银企对接、劳动力对接和地产品促销,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罗源狮岐3万吨级码头、福清融元污水处理厂、福耀浮法玻璃、冠城大通特种漆包线技改、福州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金山生活区四期、闽江学院三期等25项重点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福厦铁路福州段、罗源湾港区碧里作业区4#、5#多用途泊位、闽江调水江阴支线、迅捷光电、福顺半导体封装、福州长乐空港工业集中区、福州软件园四期、乌山西路片区改造、昙石山文化遗址古民居工程一期等35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长乐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平潭海峡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面对“海棠”、“泰利”特别是“龙王”台风等特大自然灾害,我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超前部署、科学调度,干群一心、军民携手,和衷共济、持续尽责,把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并涌现出陈文光等一批先进典型。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务必”、“五个确实”的要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推进,市区已迅速全面恢复永久性供电、正常供水,所有水毁路桥工程已全面恢复通车,受灾地区社会安定稳定,大灾之后无大疫,所有受灾倒房户可望春节前搬进新居,全部水毁工程可望汛期前完成修复工作。
二、“三农”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认真落实对“三农”的扶持政策,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粮食生产保持基本稳定。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136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5.2亿元,比增15.1%,带动农户45万户,42个无公害基地和50个无公害农产品通过国家、省认定。榕台农业合作迈出新步伐,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新一轮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圆满完成“六千”水利工程和农村通村公路年度建设任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特困人员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在罗源县顺利开展。农村扶贫继续加强和推进,完成3208人“造福工程”搬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7万人。
三、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实施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下放市级工业集中区管理权限,理顺琅岐经济区管理体制,增强了工业集中区和县(市)创业发展的活力。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全员聘用制工作,完成312个市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基本完成市属工业、农业、外经贸国有企业改革,国有商贸、建工企业和公交、煤气等公用事业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资产出让更加规范,新设置采矿权出让全面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福清、长乐、罗源等县(市)城关污水处理厂已启动建设或投入运营。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和除烟草以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也取得新成效。
四、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福州)海峡经贸交易会、第二届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积极参加第三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和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成果均超过上年水平。积极推进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和福州、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发区建设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强企业出口退税、通关以及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绿色壁垒等服务,对外出口稳步扩大。实施“走出去”战略,新批境外企业14家。榕台港澳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率先实现了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直航进入大陆,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试点、“两马”交流取得新进展。成功承办第二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闽东北五市等区域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侨务、外事、商贸、旅游、山海协作、对口支援等工作取得新成果。
五、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扎实推进新区建设、旧屋区改造,着手实施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等一批镇改街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闽江大道北段、江厝路等37条市区主次干道、支路,完成二环路全线提速改造和福光路口等12个较拥挤的道路交叉口改造,启动33条断头路、丁字路拓宽改造工程,中心城区通行能力有所提高,交通拥堵情况初步改善。进一步明确市容卫生管理工作职责分工,加强内河、“三车”非法营运、电动车、地下停车场、建筑渣土运输、中小餐馆和火车站地区等综合治理,市容环境卫生“脏乱差”回潮得到遏制。实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年持续改进计划,组织开展闽江流域福州段、敖江流域水环境等专项治理,着手编制闽江口湿地保护规划,颁布实施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启动建设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环保项目,建成金山污水处理厂、闽江公园华龙园等一批项目,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六、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有效提高,福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体系、福州技术交易平台建成投入使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深入开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较快发展,晋安、福清和长乐新通过省级“双高普九”评估验收,14所学校新通过省级各类达标校、示范校验收,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免试入学,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7.2%。广场歌咏、“走进美的小区”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闽剧《红豆缘》、《梅花魂》荣获中国戏剧类有关大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切实加强,闽剧、评话等被列入第一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平潭、连江水下考古工作取得成果,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市区,台江、鼓楼、仓山跻身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在第十届全运会上榕籍运动员夺取8枚金牌,位居全省第一,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等重大赛事在福州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审计、人事、编制、气象、防震、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构建和谐社会扎实推进。适时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60元,比增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00元,比增8%。积极扩大城乡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达13.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5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贫困生和特教生、革命烈士子女“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初步解决。城区特困居民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标准有所提高,“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等慈善救助活动蓬勃开展。有效引导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维护被征地农民、被拆迁群众合法权益各项政策全面落实,中央、省确定的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任务基本完成。创建“平安福州”活动的严打、化解矛盾纠纷、基础防范重点整治“三大战役”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建成,一批信访积案得到解决,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持续提高。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民政、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海防、人防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八、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认真开展政府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市政府对征集到的40条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梳理,带头整改。全面加强投资软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暗访检查、绩效考评、民主评议,政府部门运作效率、服务质量有所提高,机关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得到加强。完成全国经济普查主体工作,进一步摸清我市二、三产业基本情况,为加快福州发展提供了较全面的基础数据。建立财政性投资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中国福州”门户网站与防汛等应急指挥系统基本建成投入运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推行“四项制度”,拓展“阳光工程”建设领域,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项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得到加强。
20xx年的努力促进了“十五”计划预期目标的实现。据初步统计,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额、出口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大部分指标可望完成“十五”预期任务,取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阶段性成就。经过“十五”发展,全市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一、发展水平得到新提升。“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4%、21.1%、18.2%,总量分别比“”末期增长71.4%、160%、130.9%。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16亿元,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70项。福州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等称号,并持续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福清、长乐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闽侯、连江、罗源等跻身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和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xx年末的13.5∶46.5∶40调整为20xx年末的11.7∶47.3∶41。工业经济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30%,全市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纺织、冶金、塑胶等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和福清、马尾百亿电子城、青口百亿汽车城、长乐百亿纺织城等一批特色产业隆起带,拥有福耀、福辉、金得利、飞毛腿、万年青等5个中国名牌产品和福耀、福辉、金得利、西瓜太郎等4个中国驰名商标,金山、软件园、江阴、长乐、罗源湾等新兴工业集中区加快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商贸、物流、房地产、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沃尔玛、麦德龙、百安居、家乐福、好又多、国美、苏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落户福州。市场规模有效扩大,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好转。
三、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国有企业、农村税费、集体林权制度、公共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向纵深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东南汽车公司等5家企业已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模具等6家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金山科技企业孵化器、863软件企业孵化器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快速发展,福耀玻璃等15家企业成为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榕台港澳侨交流、区域经济合作水平全面提升。全市累计新批合同外资66.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2.3亿美元(按可比口径),分别约占改革开放20xx年来引进外资总量的28%和44%;来榕投资和设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52家,比“”末期增加三分之一。
四、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心城区跳出局限于鼓台片发展的旧格局,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xx年的91.5平方公里扩大到20xx年的170.1平方公里,鼓山、金山等城市新区初具规模。海陆空全方位的对外连接通道和中心城区环型放射性路网骨架初步形成,建成罗长高速公路、三福高速公路福州段、二环三期、三环一期A段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54.6公里,占全省的21%。江阴港区、罗源湾港区、松下港区开发建设明显提速,10个5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全部动建,新增港口吞吐能力340万吨。城市保障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市区供水能力达150.9万吨/日,全市全社会用电量达143.2亿千瓦时,城市气化率达92.5%,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70.4万门,互联网用户达49万户。
五、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金山剧院、闽剧院、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船政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市区建成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等12所新布点中小学校,农村完成42.8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7个区(市)率先实现“双高普九”,中心城区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闽江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初具规模,新创办的7所民办高职院校和交通、珠宝等8个职业教育集团快速发展。大力培养、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适用人才,市、区两级人才储备中心累计储备人才6000多人,研究生培训服务工作总站内已有9所著名高校挂牌设点。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初步形成,重点医院、特色(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健康水平有效提升,夺取了抗御非典、急性肠道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胜利。“四大文化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画龙记》等一批文艺精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性大奖,“扫黄打非”、网吧整治等文化市场净化专项行动取得成效。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110万户,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广播电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续5年完成省下达的责任指标。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网络基本建成,竞技体育水平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六、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6%、6.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155亿元,比20xx年增加670亿元。完成中心城区38片268万平方米旧屋区改造,3万多户居民改善了居住生活条件。城乡一体的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累计安置就业54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农村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春风行动”等扶贫帮困活动深入开展。建成开放闽江公园、乌龙江湿地公园、金牛山公园、鼓山十八景公园、金山公园等一批现代休闲公园,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位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累计为城乡人民兴办实事项目67项,办理1845件省、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2108件省、市政协提案,解决了一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扎实推进依法治市,提请审议34件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88件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废止涉及行政许可规定的市人民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70件以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规范性文件36件,取消不符合规定的市级行政许可事项32项,清理行政许可实施主体82个。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文明程度有所提升。
“十五”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有效监督与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为福州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的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榕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福州建设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福州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相对偏小,能带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大项目还不多,项目生成机制不健全;二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集聚度不高,龙头企业、终端产品、名牌产品偏少,企业抗御市场波动、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区域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较为缺乏,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有的地区发展水平、速度亟待提升,部分县乡负债较重、财政运转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基础尚不稳固,城乡低收入群体还较困难;四是资源、环境的矛盾与制约比较突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较弱;五是省会中心城市规模偏小、档次不高,功能分区不够完善,建设特色不明显,管理水平不高,市容环境卫生“脏乱差”或“死角”现象仍然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与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应有的形象还有一定差距;六是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政府部门一些工作人员工作缺乏责任心,效能不高、作风飘浮,“吃拿卡要”等现象仍时有发生,投资软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对上述问题,市人民政府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时期奋斗目标与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根据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福州市委关于制定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人民政府进一步集中全市上下智慧,广泛征求听取意见,编制形成了《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中央积极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发挥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强服务全省的带头示范效应”,要求福州市“要挑起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梁,树福建形象”,这既是信任,也是责任,既是动力,也是压力。要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我市“”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把福州发展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局有机对接融合,突出科学发展、突出发挥优势、突出自主创新、突出改革开放、突出社会和谐、突出为民谋利,更快更好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根据《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围绕比全省提前2~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比全省提前实现翻一番,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到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00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5亿元,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力争通过3年努力,在全省牢固树立省会中心城市经济排头兵地位;通过5年努力,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的个性、魅力和实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次不断提升,并进入先进行列。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项目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着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坚定不移地突出发展工业,把工业化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主要支撑力、推动力;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力争到20xx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200亿元以上。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制造业投资力度,提高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提高能够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大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推进工业企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聚,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集群,提升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加快发展以大进大出为主要特征的临海、临港工业。构建为产业项目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市场营销、人才市场、现代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对行业、产业、企业整体的服务与协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要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一批产业名县(市)、名镇,共创区域品牌。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力争“”时期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以上。
二、构筑城市发展新格局,提升城市个性、内涵和魅力。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做大城市规模的同时,着力推动城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方式、消费方式的迅速转变。主动融入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凸显城市灵秀之气和历史文化底蕴,高起点、高站位地修编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一城两翼双轴线”的基本思路,加快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面海”发展,构筑临江向海、山水相间的沿江滨海城市发展新格局。构建完善快捷畅通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功能完善的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保障有力的防灾减灾体系,着力提升城市交通通行能力、排涝标准和市民公交出行率。全面强化城市长效管理,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巩固、提升“创卫”、“创园”、“创模”成果,营造整洁、美丽、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注重水土保持,加强生态保护,集约利用土地、岸线等资源,增强省会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切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切实改善农村面貌。鼓励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发展壮大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强农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到20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97亿元。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就业技能等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海洋资源和岸线资源优势,把发展海洋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海岸、海岛、近海、远洋等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形成以临港工业和海洋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制药业、滨海旅游业等为重点的海洋产业体系,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我市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加快福州港“一港四区”开发、建设与整合,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力争到20xx年货物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200万标箱。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增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构筑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发展格局。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力争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以上。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商贸区域布局,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业态和“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构建现代服务业强区,增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辐射能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一批档次高、功能全、辐射广的区域性大型专业、综合批发市场和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培育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物流平台。促进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打响“闽越古都、有福之州”旅游品牌。增强金融对经济建设的服务支持作用,引导海内外各类金融、证券、保险机构到福州设立营业机构或代表处,支持辖区内的金融机构发展、改革与创新,强化省会城市金融服务中心地位。健全完善住房供给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要素市场,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着力打造“诚信福州”。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大胆破解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集聚涌流、迸发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力争“”中期全面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交易,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行财政综合预算、部门预算,加快构建完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坚持“法不禁止即自由”,加快发展与提升民营经济,努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和名牌产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外资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相结合,抓住国际投资和产业、技术加快转移的机遇,以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大企业和大项目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市场营销网络的全方位引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与水平。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和“走出去”战略,落实完善外贸进出口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高效快捷的大通关协调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发挥“五缘”优势,致力“六求”作为,着力建设海峡西岸对台经贸合作前沿平台和重要基地。全面推进榕港澳合作、海内外友城合作、闽东北五市合作等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和经济腹地。
六、实施教育强市、文化强市战略,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加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鼓励、规范发展民办学校、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构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力争全面通过“双高普九”,争取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以上。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有效增强人才和智力支撑,积极打造福州“人才高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娱乐服务、出版发行、影视广播、网络服务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强化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积极发展地域文化。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大科学普及力度,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广泛开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城市”建设活动,完善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强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确保药品、食品和医疗安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构建以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为主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消除卫生服务空白村。完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控制在110∶100以内。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发展竞技体育,建设1~2个国家级、省级训练基地,竞技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七、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集中新增财力,千方百计办好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好事实事。统筹城乡就业,力争“”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全覆盖,保障实际收入低于生活保障线的所有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力争到20xx年所有县(市)区均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强化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深化创建“平安福州”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加强民主政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重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及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发展。
20xx年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安排必须积极稳妥。初步确定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上,力争发展得更快更好些;财政总收入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5%;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可比口径);出口总值增长12%,力争总量突破100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20xx年市人民政府将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切实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业发展产业导向、布局导向,制定鼓励工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工业项目向福清、长乐、罗源湾等两翼重点区域和周边县(市)集聚发展,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再新上一般性制造业项目,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加快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区和市级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与发展,整合提升县乡工业集中区档次与水平,引导工业集中区做大优势产品、创出一批名牌。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调度,突出抓好对新增长点项目、百家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跟踪、协调与服务。加强镍业、钼业、铝加工、不锈钢、化纤等项目招商,全力以赴抓好晶圆、华映PDP、戴·克汽车、力恒锦纶、南方铝业三期、中铝瑞闽铝板带出口基地、天宝钼业、德胜镍业、吴航不锈钢等项目的落地、建设,带动一批产业链配套项目发展。大力支持办好冠捷电子、捷联电子、东南汽车、华映光电等现有龙头企业,积极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加快国产化步伐,引导本地中小企业进入其生产供应网络。着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完成工交担保公司股份制改造,鼓励利用民间资金组建民营信用担保机构,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异地担保机构,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组建成立市、县(区)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高新技术园区扩区和管理体制创新,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机制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福州金山生物医药孵化器,创设若干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扩大技术市场交易规模,突出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税收贡献较大的科技项目,培育一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项目,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继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对接国际标准化生产管理,鼓励企业新创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
二、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稳定、完善、强化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增加困难县财政转移支付8000万元和农村基础设施补助20xx万元,切实保证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建设。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蔬菜、水果、食用菌、生猪等20个省级、市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实现各县(市)至少创建1个标准化综合示范区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发展水产品加工、深水网箱养殖和远洋捕捞业的专项补助力度,鼓励、扶持海洋渔业等海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仓储保鲜与深加工业,建设连江海峡水产加工园区等项目。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推进5个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培育10家现代农业技术基地,建设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二期工程。着力推进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等8个榕台农业合作园区建设,全面加快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新一轮发展,大力引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优良种苗。积极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做好农、林、水产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土地整理、水土保持、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抓好“六千”水利工程建设,修建750公里农村公路。要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海域使用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扩大乡镇“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启动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完成福清、长乐、连江等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推行市、县两级医院挂钩帮扶所有乡镇卫生院,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积极创建卫生县城(镇、村)。强化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的扶贫帮困,扶持老少边贫岛地区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3万人,实施“造福工程”搬迁20xx人。抓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引导中心城区重点发展服务贸易业,加大商业连锁经营网络和专业市场、专业街、特色街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推进八一七路商业中心街区改造等项目建设,抓好鼓楼区洪山镇锦江社区、洪山桥社区、台江区苍霞新城社区等国家级、省级社区商业示范区创建工作。逐步向农村消费品市场推广连锁经营模式,在福清、长乐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推进闽江口、江阴、罗源湾、松下港区及长乐航空港、火车货运站等物流园区和福州软件园区IT产品、福州鞋服、福建省海峡农产品等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积极筹建中国(福州)农副产品综合批发配送中心,加快建设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培育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温泉、生态、滨海休闲等资源,推进昙石山文化遗址古民居、船政文化、寿山石国家矿山公园等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辉新苑、西园新苑、西园东一区等一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项目,加强房地产信息分析、预警预报,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办好中国(海峡)消费品全球导购交易会、20xx年中国(福州)国际能源电力展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积极申办全国日用品百货交易会和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四、更加积极地推进改革开放。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市属市政建筑、交通运输、国有商贸等行业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启动集体企业改革。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实施财政基本建设项目国库集中支付,加强重点项目质量审核和资金管理。把提升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项目对接、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对外合作等服务体系,鼓励民营企业推进制度、技术、管理创新,引导更多民间资本投向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全方位扩大开放,拓展区域经济合作。办好第八届中国(福州)海峡经贸交易会、第三届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进一步发挥“海交会”的平台作用、扩大品牌效应。积极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加强金融、保险、法律、物流、旅游、中介、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等领域吸引外资工作,拓展利用外资领域。认真实施“回归工程”,突出做好榕籍重点客商、新华侨和新生代华侨工作,多渠道鼓励引导海内外乡亲回乡创业兴业。抓紧建设福州、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确保如期提交验收,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抓住人民币升值有利时机,利用我市新兴港口优势,鼓励企业扩大国外原材料与先进设备进口,培育一批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进口贸易商。坚持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继续落实出口扶持政策,完善外贸支持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贸易壁垒,拓展出口新增长点。全力争取台商投资区扩区,主动承接台湾机械制造、光电、农业、金融、保险服务业等产业转移,着力吸纳台湾制造业研发机构和高附加值生产环节到我市投资兴业。扩大对台小额贸易、两岸海上直航试点、“两马”交流成果。用足用活CEPA政策,依托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拓展榕港、榕澳在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的交流。落实闽东北五市等区域经济合作协议,加强海内外友城合作。
五、全力推进城市“东扩南进、沿江面海”发展。编制完成福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基本完成八一七路历史文化中轴线、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重要区域的规划设计,启动编制市区山体、水系整治保护规划以及过江通道专项规划。继续加强南台岛等新区开发建设和中心城区旧屋区改造,扎实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拓展对外连接通道,建成或基本建成长乐机场高速公路一期、浦上大桥及连接线等项目,加快建设温福铁路福州段、福厦铁路福州段、201省道等项目,动工建设长乐机场高速公路二期等项目,争取开工建设平潭海峡大桥,加快鼓山大桥、琅岐闽江隧道、福厦漳高速公路复线福州至永泰段、江阴铁路支线、连江铁路支线、罗源铁路支线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江阴、松下、罗源湾港区深水码头建设,推进福建华电储运有限公司通用码头、鑫海码头等在建拟建的14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建设。挖潜改造闽江口内港区,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强化城市能源保障,加快建设一批输变电站和电源项目,加强城网、农网改造,实施福州LNG天然气等项目。
六、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市区内涝、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一步改造中心城区路网,加快建设南江滨路北段、梅峰路等一批市政道路,新(扩)建东北三环路、浦上大桥、魁岐大桥等一批道路桥梁,实施八一七北路全线综合改造。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推进国货路、工业路公交专用道建设,加快公交停车场及市区30个首末站等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一批公交线路,更新、改造一批公交车辆。推行智能化交通管理,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加快仓山中心片区排涝工程、大学城防洪排涝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实施八一、登云、过溪水库除险加固和晋安河、凤坂河、琼东河、五四河等内河清淤整治,建设福州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信息系统,着手在沿海地区设立一批自动气象站。坚持强势严管,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支路街巷“脏乱差”、乱摆摊设点、乱悬挂、乱张贴、车辆乱停放、渣土运输“滴撒漏”等专项治理,加强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秩序整顿,以摧枯拉朽的工作气势、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旋风一样大的工作强度,荡涤城市中的歪风恶习以及各种违章违规行为,实现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状况明显好转。深入开展节水、节电、节煤、节油等资源节约活动,推进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大学城循环经济示范区和青口、金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对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医药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的技术改造。继续实施闽江、敖江流域和龙江等小流域的行业污染、畜禽污染等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推进南台岛12条内河综合治理,尽快消除中心城区内河垃圾成堆、河道黑臭等现象。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建成或基本建成祥坂污水处理厂扩建、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推进洋里污水处理厂二期、连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并力争每个县(市)至少动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加快搬迁、治理城区内一批污染严重、市民反映强烈的企业,抓紧改造、建设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加强沿海防护林、生态公益林管护建设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收学杂费,推进农村“双高普九”工作,启动全市农村乡镇中心校寄宿制工程建设。加快教育均衡化、现代化步伐,加强城市薄弱校建设,实现福州第一范文网域网逐步从五城区和八县(市)城关地区向农村拓展。加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设备的投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建设福州教育学院新校区,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师风师德和职业能力建设。加大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品德教育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艺演出等文化产业。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做好闽剧《红豆缘》申报“五个一工程奖”工作。组织福州市第二十届戏剧会演,加快建设一批乡镇文化馆所和社区文化站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台港澳地区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依法依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文物保护项目。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拓展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建成艾滋病防治中心和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等项目,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风医德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推动“社区体育”、“广场体育”和“公园体育”蓬勃开展,力争在第13届省运会上取得佳绩。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着力突破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失衡、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等难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八、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拓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再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争取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达1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66%。加强劳动监察和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切实治理拖欠工程款、拖欠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等行为。进一步完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助学体系。适当提高城镇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被征地农民、被拆迁群众的合理补偿机制,对市属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适当困难补助。全面实施市属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推进市、区属集体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加强社会捐助接收服务网络建设,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慈善超市”,深入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等活动。要广泛发动群众,挥铁拳打现行、打流窜,继续集中力量打好创建“平安福州”的“三大战役”,力争平安县(市)区的创建面达70%以上。以“六进社区”为载体,丰富社区建设内涵,着力提高社区管理人员待遇和素质,完善社区便民互助服务。强化危险化学品、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监管和重大危险源治理及事故隐患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重点实施放心肉、放心菜、放心水产品、中小餐馆整治、食品安全检测预警体系等五大工程建设,保障市民吃上放心食品。积极倡导“诚信兴商”,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走私贩私、制假售假、非法行医、非法传销等违法行为。破除封建迷信,推进移风易俗,提高市民科学、文明素质。依法管理宗教,继续治理乱滥建寺观教堂、露天宗教造像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抓好国防教育,深化“双拥”共建,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海防、人防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全面建设观念新、作风实、效能高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在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新形势下,推动福州发展的新一轮创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人民政府将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坚持“四个推进”、把握“四个基本”和“四个关键”的重要要求,不断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更好地为福州发展、福州人民尽职负责。
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激发新一轮创业的激情。要有志气、有豪气,自加压力、奋勇争先。用宽广的视野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高起点、高站位、大气势、大手笔地去谋划发展、致力发展、推进发展。要敢闯、敢试、敢想、敢干,努力争创一流业绩。营造人人敢于作为、敢于负责、敢于碰硬的氛围,让“以成败论英雄”、“无功便是过”等观念深入人心,激发和调动方方面面推进发展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爆发力。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攻坚克难的能力以及应对复杂形势、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巩固政府系统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扎实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群众路线,尊重民意、珍惜民力,多问计于民。要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能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受益的事,多打基础、多谋远虑,不搞花架子、不耍嘴皮子。要自觉向人大及其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认真执行人大及其会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
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决策协商协调机制,健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决策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制度,健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公示、听证制度,推进行政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认真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坚决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健全完善政府法制机构,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行政复议质量。要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认真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切实治理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四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实”字当头,真抓实干。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脚踏实地、少说多做,埋头苦干、务实进取,做到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要深入实际,推行“走动管理”,盯紧抓实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积极主动抓具体、抓运作、抓落实。要将主要时间、主要精力用在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上,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应酬,节约行政开支。坚持目标管理,严格时限要求,明确责任约束,以发展实绩、工作实效检验工作成果,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抓一项成一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程度,尽快开通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系统,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从严治政,改进作风。落实行政机关效能建设“一把手”责任制,以改进作风、惩懒治庸为重点,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严肃纪律、突出问责,提高机关效能,着力从根本上改善和优化我市投资发展环境。加强日常暗访、绩效考评,实行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公开评议行政机关和服务“窗口”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切实做到行政权力运用到哪里,效能监督就到哪里,公共服务提供到哪里,绩效评估就到哪里。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追究、严肃政纪,决不允许姑息迁就。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评价、使用机制,要奖勤罚懒,把庸官、懒官、逍遥官淘汰出公务员队伍,让有能力、敢负责、勤为民、讲正气的人才真正得到重用。
各位代表,未来的福州是充满希望的福州,未来的海峡西岸是光辉灿烂的海峡西岸!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宏伟的事业正在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福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不断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共创海峡西岸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共3页,当前第1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