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法》从实施那一天起,就把效益列入审计监督之中。相隔近XX年,审计署制定的审计工作五年规划中,再次把效益审计列为工作重点,并加大比重。五年规划临近尾声,可效益审计仍处在上层的探讨和试点阶段,基层大多依然“裹足不前”,推进缓慢。其中主客观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区域间情况的差异,又有上级指导培训上的缺位等等。笔者早年曾从事过农村经济管理,参与过农村收益分配工作。现仅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基层开展效益审计的认识与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首先,提高认知程度是推进效益审计的基础。效益审计也是所谓的绩效审计,在国外普遍盛行,甚至成为国家审计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效益审计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效益审计已成为现代审计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审计自身发展在现阶段内在规律的基本要求,同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向。但是,基层审计干部对效益审计的认知程度仍然囿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初级阶段”。有的自身素质不适应效益审计的需要,对效益审计存有畏难情绪,总想“绕道走”。有的对效益审计的理解过于简单化,认为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区别不大,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审计,极易走过场,表面化。有的不能面对效益审计的挑战,心存等靠思想,等上级出路子,靠别人拿模式,仍处于“按兵未动”态势。还有的认为审计范围在缩小,审计对象实行财务集中核算,效益审计可有可无等等。当然,各地情况不同,效益审计进展不快的因素也会各种各样。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人们常说,理念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国家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和起点上,制定了“*”规划,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必须在理念、观念、思路上尽可转变。这个基础打不好,就不会加快速度,也难以大面积推进,审计本身的效益也就发挥不出来。所以,基层审计本身要在上级审计机关指导下,从转变观念入手,以创新观念推动效益审计的创新。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其次,扩张审计手段是推进效益审计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人们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反映出来。新形势下的效益审计,不再是“一大二公”时代生产队收益分配与工厂企业剩余价值“2-1”式的简单核算,也不可能是财务收支中收入扣除支出的简要表述。效益在新形势下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包含着不同意义的范畴。效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有短期效益,又有长期效益;既有显性效益,又有隐性效益;既有建设项目的效益,又有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效益;既要体现效益,又要衡量效率。效益审计必须围绕这些内涵和范畴去进行,去适应社会需求,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最大化。因此,原有的审计手段已明显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必须在审计方式方法上创新,在审计手段上扩张,效益审计虽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和渐进发展阶段,没有统一模式和统一技术方法不等于不搞或慢搞,奢望走捷径和一蹴而就是没有发展的。形势对基层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立足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在较变观念的同时,勇于实践,善于探索,抓住抓实扩张审计手段这个前提,选择适应技术和方法,并从实际出发,逐步深化,有序实施。即使上级有了统一方案和模式,也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达到有所创新,总结经验教训,典型引路和幅射,效益审计才会加快进程,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目标。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再次,把握审计评价是推进效益审计的关键。面对日渐推进的效益审计,基层审计干部普遍有一种心态,就是认为效益审计难,效益审计评价更难,达到高质量的审计评价和建议更是难上难。20多年的审计实践,使不少基层审计干部的思维定式依然滞留在收支审计评价上。评价的仅仅是收支是否真实、合法,依据的是财经法规,评价内容单纯,风险系数较小。而效益审计是向深层次的发展,审计评价缺少一定的参照系,不可能用简要的合法合规等语言去概括。尚且效益审计又与部门的公共责任有关联,有些效益如长期效益、隐性效益、工作效率等难以计算和预见,无疑加大了效益审计的风险量,稍有不慎,将使审计成果体现不出应有价值,导致事倍功半的审计成果。因此,审计评价成为效益审计的“重头戏”,也是实施审计的焦点和难点,其质量关系到部门决策的准确性和行为的规范性以及效益审计的成败。基于此,就要正确把握效益审计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坚持突出重点和求真务实,做到评价时既有客观性又有相关性,围绕所审事项实际评价,并注意证据的充分性和依据的明确性。同时,要把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寻求突破口,用以补充和完善效益审计的含量和内容,使效益审计的评价足以推动科学决策、管理规范、责任到位和维护群众利益。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