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精选12篇)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1
我校属于农村寄宿制学校,一至六年级留守儿童全部寄宿在校,全校234位学生有80位留守儿童。占我校学生总数的34.2%。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一、要调查摸底,师生结对。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1、组织全体教师,对寄宿制留守学生进行全面的家访,作好记录,建立档案,并制定分类辅导关爱的方案,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有的放矢。在调查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1).家庭困难,父母迫于生活双双外出打工。
2).父母一方外出务工。
3).家庭宽裕,父母为生活自由而外出务工。
4).父母感情不和,一方外出务工。
5).其现今的监护人是谁。
我校属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调查一至六年级学生全部寄宿在校,全校236位学生有96是留守儿童。占我校学生总数近一半的学生。我们可从调查后做的“留守儿童情况汇总表”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因为经济情况外出务工:准备买房盖房、盖好房欠款、准备再生一胎、家中老人生病欠债等。监护人也基本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2、建立寄宿生中留守儿童的学习档案,分析、归类、整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库,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一:找到需求点。人们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这是人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点。所以抓住了需求点也就抓住了孩子心灵上的关节点。“留守儿童”家庭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教师要适时抓住孩子的需求点,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亲情氛围,师生情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和温暖。
方法二:抓住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抓住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创造性见解时,在个别行为上表现优秀时,教师要格外夸奖和给予肯定。应该多鼓励,少指责;多温情,少冷漠。
方法三:发现兴趣点。兴趣是做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留守儿童”家庭孩子恰恰在展示自己兴趣特长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发展,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成才的机会。孩子的自信心,紧张度,特别是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都会影响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方法四:克服挫折。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挫折。对挫折如果处理得好,就可能成为孩子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则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倒退点。“留守儿童”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点很多,父母不在身边,和老人们有存有“代沟”,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有挫折。为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思想转变的关节点,及时地进行劝慰、开导。
多多给予留守儿童们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校园特色“校园吉尼斯”,挑战活动在我校的开展以来,同学们积极踊跃的申报、参加挑战活动,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学生找到了“我最棒”的感觉,缓解了留守儿童学习上压力,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多一把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的教育理念。学生开始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挖掘,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在课堂内外有意识地培养特长,课余时间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3、将寄宿生中留守儿童进行师生结对,在生活和学习上做好关爱、辅导工作。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同学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同学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和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同学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活动上优先布置。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在留守同学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同学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同学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同学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同学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生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生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和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协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弥补,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保护下健康生长。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组织留守同学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生长的快乐。
二、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心灵沟通。
根据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我校课题组成员则组织本校寄宿生中的留守儿童与教师结对子的活动,目的也是为了改善留守儿童“有苦无人诉”的状况。以大带小,高年级非留守儿童在老师的辅导下帮助,让孩子们找到一名“知心姐姐”或“知心哥哥”。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协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家长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生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同学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为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会定期对留守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体谅父母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道德教育,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学习上我们有每一单元的单元检测和单元检测分析,关注每一位留守儿童在学业上的变化,及时的查找原因多花时间和他们交流、沟通。为鼓励和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每一单元都有“优秀之星”“进步之星”“优秀作业”培优提弱。
聘请李增仁村书记和毛斌文为校外辅导员,在拉近和留守儿童的`基础上还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了诸多写作的题材,弥补农村和孩子见识不广的局面。
三、关注特殊群体。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在他们身上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利用晚自习对其学习生的指导,利用寝室生活给予生活上的关爱。
孤、残、贫困、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生活失助、学习失教、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诸多困难和实际问题。为了让他们的心灵不在孤独,成长不在寂寞,我们实行寄宿制管理策略,并启动“两免”工程留守儿童实行寄宿费用全免,全部免费享受营养餐。并在管理中坚持细节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家庭生活的大舞台。每次有补助的项目我们首先翻找“留守儿童”档案库将这些补助给那些真正需要的学生。
我校地处山区,冬天寒冷学校为住校生(我校96名留守生)125名住校生装上了太阳能电热水器。
四、经常沟通家长,家校互动。
学校可以开辟一个亲情专线或互动专线,虽然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话,但是,家长因为工作问题常常会忘记给家里打电话。所以,学校可以开辟一个亲情专线或互动专线,让留守儿童每周打1~2次电话给家长,同时让老师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汇报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五、提高教育人员的素质。
教育工作者在对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要尽量充实。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中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效预防留守儿童形成的极端思想或做出的极端行为。才能让他们安心、快乐、幸福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一德育工作为辅导留守学生主要途径。叶老师、雷老师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参加了德育工作培训班,并将所学付诸于行动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起了重要作用。班主任还参加县里举行的班主任论坛并结合自身点滴做法作了精彩的演讲荣获县一等奖。
六、阳光心态,学习充满信心
方法一:找到需求点。人们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这是人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点。所以抓住了需求点也就抓住了孩子心灵上的关节点。“留守儿童”家庭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教师要适时抓住孩子的需求点,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亲情氛围,师生情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和温暖。
方法二:抓住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抓住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创造性见解时,在个别行为上表现优秀时,教师要格外夸奖和给予肯定。应该多鼓励,少指责;多温情,少冷漠。
方法三:发现兴趣点。兴趣是做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留守儿童”家庭孩子恰恰在展示自己兴趣特长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发展,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成才的机会。孩子的自信心,紧张度,特别是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都会影响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方法四:克服挫折。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挫折。对挫折如果处理得好,就可能成为孩子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则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倒退点。“留守儿童”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点很多,父母不在身边,和老人们有存有“代沟”,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有挫折。为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思想转变的关节点,及时地进行劝慰、开导。
七、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年龄太小,做他们的工作,我们缺乏经验。
2、极少数教师缺乏耐心,工作中有犯冷热毛病的现象。
3、留守儿童面较大,工作中有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关爱意识,使关爱留守儿童转变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
2、加强研究,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寻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培养工作。
3、规范地操作各项捐赠、资助行动,学校也将尽力筹措资金给予贫困留守生一定的扶持。
做学生工作难,做留守学生的工作更难,我们在这项工作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将用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百倍的耐心开展好日后留守儿童的系列工作。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切切实实地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2
为了学习探索留守儿童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借鉴先进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成功经验,促进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新进展,5月,由甘肃省妇联副主席徐亚荣、省妇联机关党委书记带队,省妇联儿童部、省教育厅及部分市州妇联主席一行12人,赴安徽、湖北、湖南三省,重点学习考察了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中心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安徽省黟县宏村镇龙川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安徽省歙县霞坑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歙县民营寄宿制学校—育鸿留守儿童学校等,通过现场考察观摩、看资料、听介绍、座谈交流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启迪了思维,加深了思考。
一、考察看点情况
1、政府投资,项目运作型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中心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项目,是由省发改委支持资金40万元,县财政配套50万元,社会各界捐助20万元,为广大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活动、生活(住宿、就餐)一站式服务的公益性阵地。该中心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运作模式,走低偿服务、独立发展的新路子。由妇联对项目运作进行监督,对工作业务和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指导。利用乡镇(或学校)闲置房屋,由省发改委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房舍进行维修改造),使其具备宿舍、厨房、餐厅、洗浴室、卫生间、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电话吧、工作人员值班室等基本设施;当地政府配套一定的资金,配备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500册以上的图书、文体器材等;利用社会捐助资金完善留守儿童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争取电信部门支持免费安装亲情电话等。托管中心实行“保姆式”服务,吃、住、行、学习辅导、文体活动、心理关怀、亲情联络等都有专人负责,同时担负对监护人进行培训的一条龙服务。中心的留守儿童实行完全寄宿制,每两周回一次家,平时上学和周末回家均由托管中心负责接送。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工资由留守儿童每月交纳的管理费用中支出。每所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可辐射周边5—6个乡镇。目前,湖北省发改委已投入资金660万元,在全省建有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18所。已列入省预算项目建设资金390万元,将在13个乡镇扩大实施。
2、民营带动,市场运作型
安徽省歙县民营学校——育鸿留守儿童学校,是由私人投资在县城建办的民营学校。主要接收对象为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学生有寄宿、非寄宿制两种形式。每名学生每月交纳400—500元,寄宿生相应增加。寄宿的留守儿童正课时间在全日制学校上课,放学后接回到育鸿留守儿童学校,晚上有老师进行作业辅导或学习书画、音乐等课程。学校设备主要以私人投入为主,当地县妇联、教育局投入少量文体器材,多为全国儿基会、省妇联配送。歙县被联合国儿基会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确定为全国留守儿童社会干预试点县。
3、依托基层,村委会管理型
安徽省歙县霞坑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是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又一新尝试。主要由村委会为主导,整合资源,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利用村部文化设施、场地、图书室、文体器具等与留守儿童共享。日常由村上指派专人管理,每周对村民开放,节假日组织活动,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主题活动,同时还聘请有特长的退休老教师,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绘画、写字等。县妇联投入元和少量的器材,平时进行指导检查。
4、多方协同,家校关爱型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龙川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主要是由县政府主导,县妇联牵头,教育局、团县委等相关单位和学校、乡村一级的关工委、综治机构多方协同,对留守儿童给予关爱。学校组织开展各类留守儿童关爱活动,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培训、劝导和说服工作,教育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劝说有条件的家庭父母双方一人外出务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二、考察点的特点及做法
总体看,湖北、安徽都是在全国留守儿童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的省份,四个点都是抓建的示范点。不论是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还是留守儿童学校,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各项制度,都制作有一定的能够反映留守儿童工作的版面和标牌。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实际紧密,机制健全、多部门齐抓共管、设施配套齐全、覆盖面广、操作性强、资源共享氛围浓厚,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扎实细致,效果好。
总结他们的做法,主要是:
1、坚持政府主导,深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借政府部门之力,集中力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困难。所看到的农村留守儿童示范点,都是借助省、市、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力量,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妇儿工委等部门及村委会的作用,齐抓共管。妇联充分发挥监管、协调、指导作用,调动政府及社会力量,进行资源配置和共享,实现以政府为主导,跳出妇联抓工作、着眼全局抓落实的社会角色定位。
2、找准切入点,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社会氛围。在政府职能、家庭教育和外出务工人员需求之间找准切入点,开展各类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政府履行职能抓稳定、抓教育、抓人口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出务工的家长寻求代管人;妇联正是抓住这一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平台,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3、多方齐努力,建立留守儿童长效关爱机制。各示范点管理规范、细致,有领导机构,有各项制度,有专人管理辅导,活动丰富,成效显著。有岗村结对、集体结对、个人结对,爱心妈妈结对等形式多样,开展活动有组织、有记载,有专人管理。留守儿童长效关爱机制初步形成。
三、甘肃省留守儿童之家工作的思考
学习先进经验,寻找自身不足。目前,甘肃省市县区均成立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机构,省妇联创办的32所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学习、生活等各项制度,配备了活动室、电脑、电视、电话、部分文体器材和留守儿童档案、成长记录、监护人登记表、外出家长登记表等软硬件设施,一些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爱心妈妈结对活动。但整体上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爱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从近两年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各地均开展了结对关爱活动,但不少市州主要是学校教师和爱心妈妈结对,五老队伍、广泛的社会力量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结对后联系及开展活动的次数有限,形式不多,不少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假期时间尚处于失控、失教状态。
二是创建方式比较单一,管理运行难度大。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创建方式基本依托中、小学和幼儿园,政府投资,妇联牵头,统一配备图书、电脑、电视、文体器材等设施,学校和幼儿园提供室内室外活动场所,教师作为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员和爱心家长一样都是提供义务服务。这种方式优点是整齐规范,覆盖面广,但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难度大,需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建新模式,不断完善长效运行机制。
四、建议
1、加强协作,理顺渠道,重视发挥教育部门对学校的主管职能作用。近两年,甘肃省建办和即将建办农村留家儿童之家均在乡镇学校。特别是今年1000所留守儿童之家政府投入大量的硬件设施,依托学校管好、用好这些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取得实效,仅靠妇联组织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对学校的主管作用,加上妇联等相关部门的参与、配合和支持,才能使留守儿童之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真正取得实效。
2、完善、细化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办法,突出甘肃省特色。参照外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运行的管理办法,结合甘肃省实际,需进一步加强、完善、细化全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办法,使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突出甘肃省留守儿童工作特色。重点要在网络建设、家庭教育方面予以强化。强化对留守儿童开展活动的形式、数量等具体指标要求,特别是对假期、课余时间和平时开展关爱活动的经常性和实效性做出有明确规定(如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夏令营,与城市儿童拉手结对,空间互换体验活动等);对与留家儿童家长联系的方式、次数、培训、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加大爱心妈妈、爱心家长、五老队伍、志愿者等结对活动的宣传力度,壮大爱心结对帮扶队伍,灵活帮扶形式。留守儿童之家要开通互联网,使留守儿童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外界信息,与外出务工父母进行视频对话。同时,对爱心妈妈、志愿者的结对条件、联系方式、开展活动形式、内容及次数要有明确的量化要求,以促进关爱活动健康、活跃开展。
3、拓宽视野,加大整合资源力度。在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方面广谋思路,多想办法,扩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的支持率和参与面。各级农村留守儿童领导机构、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联合开展结对关爱活动,要多方争取资金,利用当地儿童活动中心等现有资源,发挥乡村、社区党政组织的作用,与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资源共享的留守儿童活动或服务中心,使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关护真正落到实处。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3
我校在校儿童202人,其中留守儿童55人,占27%。留守儿童中,双亲外出务工的27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9%。留守儿童55人中,品学皆优的12人,占21%,品行较差的43人,占78%。根据上级通知,现将我校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如下:
一、我校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我校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一方(父母离异)或双方外出务工,由母亲管护(父母离异的,多数由父亲管护),或由爷爷、婆婆管护,被亲戚管护。他们缺少父爱或母爱,寄人篱下,缺乏亲情和健全家庭关爱,生活上、情感上、学习上、品行上,与其他家庭健全儿童存在很大差别。表现在,饮食上饱一顿,饥一顿;穿戴不整洁,衣、裤、鞋、袜脏,长发、指甲长,手、脚、脸不干净;性格上胆小、怯懦、孤僻、固执、自卑,他们最不爱听别人叫他“留守儿童”;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兴趣性不强;行为成长上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面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学校保证了他们在不辍学的前提下,接受完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成长,为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作为学校、教师近年来加强了留守儿童的管教帮扶工作。
二、学校开展的主要工作:
1、建立了留守儿童管理档案。我校每学期开学报名时都详细调查了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在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信息管理中都做了标识,及时全面的掌握了留守儿童的信息。
2、建立了留守儿童相关的安全、卫生管理、保学控辍等相关制度。
3、加强了帮扶、教育。要求班主任老师留守儿童摸清底子,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的放矢。留守儿童可以说是一个变量,在一年级时是个留守儿童,而进入二年级不一定是留守儿童了。在某个年级的第一学期是个留守儿童,而进入第二学期他不一定还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品行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们做工作的程序,也是在不断进化的。第一学期他是个学困生、问题生,但第二学期,他就不一定是个学困生或问题生了。由此,学校在每学期初对各班留守儿童数量及学习品行状况进行统计,进行分析。依此基础制定出留守儿童管教帮扶工作计划,选择有效工作措施。
4、定期召开了(每学期两次)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共同研究学校、家庭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大计,明确学校、监护人的管教责任,协手做好留守儿童的教管工作。
5、全面召开了留守儿童谈心交流会。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学习情况,心里想的什么,希望学校、教师如何对待他们。掌握了留守儿童的实情,可调整管教帮扶措施,制定一人一项管教措施。
6、为留守儿童办好事。为留守提供安全营养的早餐,保证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积极努力办好学校食堂,解决好留守儿童吃饭、饮水问题。组织帮扶小组,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让留守儿童参与到学生大家庭中,找玩伴、交朋友,调整性格。组织教师献爱心活动,解决这些留守儿童穿衣(鞋)戴帽、学习用品不足等生活问题。
7、发挥了少先队的职能作用。学校每学期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政教处、少先队的一个中心工作,做到学期初有计划、有措施,学期中有活动、有成效,学期末有总结。政教处、少先队每学期开展了多彩的活动上,让留守儿童感到了舒心,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让他们知道“社会、学校人人关心我,我为他人做什么”。把他们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8、联系社会组织,村组机构,共同做好了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们无权要求社会组织、党政机构怎么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帮扶工作(尽管他们有这个责任),但我们学校经常主动跟他们联系,协商留守儿童的工作。希望他们从社会教育、家庭扶贫、督促监护人按时送留守儿童入学返校、社会安定上为学校创造好社会环境,做好留守儿童的外围工作。三结合教育网络,最主要的一面当然是学校教育。我们只有主动出击,在监护人(家庭)和社会组织、党政机构的积极配合下,我们才能完成这个使命——不让留守儿童辍学,没有留守儿童的犯罪记录(上级督导机构的评估指标)。
9、加强了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要担负起留守儿童管教帮扶的直接责任。学校要求班主任摸清班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这个工作在开学报名注册时进行。报名注册时,问清每个学生的父母在家情况、监护人情况、联系方式,把它们记录在册。从学生成长记本(也就是《素质报告单》)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品行表现情况,把这些学情班情作为制订班务工作计划的依据。组建帮教帮扶小组,开展教育活动。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做到五多:多问。即,问衣食住行、身体状况、学习状况、品行状况、监护人家庭情况。多动手。即,见低年级留守儿童来校未洗脸,可给洗洗脸,擦擦手;见头发乱辨子散,可给予梳理梳理;见指甲长了,可给予剪剪;见学生衣服扣子掉了,可给予钉钉;见学生鞋带散了,可给予系系;作业本课本散了,可给予钉钉;帽子戴得不正、红领巾系的不牢等等,都可以给予整理整理,关怀在细微些小处。
多检查。即每天检查按时到校情况、缺席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班级活动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活动情况。多汇报、多联系。班主任每学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反映班级留守儿童工作应在二至三次,争取学校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每学期同政教处、少先队、后勤组协商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至少二次,这样可以达到工作内容和措施互相沟通和协调。多走访。主要走访监护人。现在虽然社会信息很发达,有事一个电话或一个短信可以解决,但它必竟还有局限性。班主任每学期在有选择的基础上,上门走访三分之一的监护人。将监护人本人、家庭的信息掌握清楚,对留守儿童在家中、上学路途的信息了解全面、真实。教师上门家访对家长(监护人)产生的影响,是打电话不可比拟的。当然教师家访不是上门告学生的状,告状式的家访是教育工作的失败。一个班主任如果做好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这个班一定班风正、学风浓,是学校的一个好班。
三、工作不足:
1、留守儿童相关制度不完善。
2、家校联动工作有待加强,学校教育得到家长的协助不够力度,留守儿童思想行为差、学习差成为学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困难。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4
在xx年8月17日,县教育局将吉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工作的》(吉教基一字〔xx〕19号)转发给全县中小学校并提出工作要求,现将自查情况如下。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东辽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县政府,教育局、妇联、团县委、关工委等部门都出台了文件,各部门都积极开展“代理妈妈”等,多渠道、宽领域地持续开展贫困留守儿童救助活动。
二、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校车,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开展捐助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
我县地处农村,学生xxx来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调查的结果来看,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县有留守儿童1396人,留守儿童在校就读人数占学生总数比例为6.25%。各校都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定期统计汇总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全程跟踪家庭情况和思想学习情况。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也牵动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教育局要求各校加强学籍管理,控制辍学,开展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增强法治意识,实施家校联动,共同管理孩子。
四、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各学校完善了留守儿童普查登记,建立了包保机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结对子、爱心妈妈等亲情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借助家长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外出打工家长做到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铺架他们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了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通过开展党员干部捐款捐物、“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爱心心理咨询、留守儿童心理导航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活动取得实效,全县各学校都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部分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低,认识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继续落实国家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精神,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和谐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5
xx小学创办于20xx年8月,是经市县教育局批准的一所新型独资民办寄宿制小学,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深入贯彻省、市、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了我校留守儿童的生活发展状况,促进了我校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初步解除了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现就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汇报一下:
一、留守儿童现状
1、20xx年秋季全校共有学生1047人,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有26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5.5%,其中在校全托的有61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83%,与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在一起生活的有179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7.1%,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的有2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58%;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有22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1.01%(这里有一部分是由于父母离异),其中只与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有164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5.66%,只与爸爸生活在一起的有5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35%;全校留守儿童共48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6.51%,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来自各乡镇,父母一般都在外地打工。
2、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分析。(其中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389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80%,其中父亲外出打工的280人,占外出打工人数的26.74%,母亲外出打工的109人,占外出打工人数的10.41%)
3、打工父母回家频率分析。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3—4次的有105人,占27%,一年回家1—2次的有284人,占73%,一般在家停留时间较短。
4、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分析。从全校的总体情况来看,有78%的留守儿童寄宿或全托,有一部分留守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很好”,大部分的留守学生认为“一般”,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不好”。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成绩不好。一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照顾不到孩子的学习;二是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根据楚源小学18个教学班班主任提供的留守儿童相关资料以及20xx年下学期9月份月考成绩表可以看出,这487名留守儿童36%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20%成绩比较优秀(成绩居班级前20名)。老师们也一致认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情况。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
2、行为习惯较差。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不讲卫生、挑食挑穿;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骂人、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留守儿童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三、关爱留守儿童所做的工作
1、召开家长会,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2、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切实关爱留守儿童
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爸妈、爷爷、奶奶过生日时,老师指导留守儿童给家长打一次生日祝福电话,增强他们与家长的情感交流。老师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告知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访活动、校讯通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留守儿童“绿色环保”秋游、野炊等活动
为了体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消除他们在校的孤独感,学校每年组织留守儿童外出活动,如游览红旗水库、桃源洞、爬鼎山、野炊等,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让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
4、手拉手共成长,关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为进一步丰富我校留守儿童的活动内容,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关心爱护他人,珍惜美好生活的传统美德,我校不定期地组织留守儿童与乡镇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活动。
四、关爱留守儿童的思考与建议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普遍问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一特殊群体正在扩大,问题正在凸显,因此,我们认为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1、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妥善安排好子女,肩负起管理教育子女的责任。父母迫于生计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但不能耽误孩子的教育,富裕了经济,影响了孩子,是得不偿失的。一个家庭中夫妻最好不要同时外出,一方外出打工,一方就近打工兼照料孩子。有条件的父母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把孩子留在家的父母,要经常探视孩子,多与孩子联系,勤于与孩子沟通,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随时解决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问题,多鼓励、多赏识。让孩子心情舒畅,快乐成长。家长应主动与孩子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加强联系和沟通。家长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
2、学校要加强管理,倾注关爱。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常抓不懈。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学校要开设安全教育课;在生活上,要无微不至,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给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班里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地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6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基本情况
20xx年下期我校留守儿童共计112名,其中小学部男生38名,女生34名共72名,中学部男生15名,女生25名共40名,住校生16名,有监护人的108名,无监护人的4名。
二、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由于文化程度和年龄相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娱乐场所,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工作,根据雁江区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特建设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具体关爱工作如下: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标识,全面掌握留守儿童信息,并及时更新。
2、建立寄宿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餐饮管理、控辍保学等相关工作,满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需要。
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或其他活动场所,加强关爱服务。
①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有偏差和心理有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让他们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对提高孩子们阅读水平,丰富孩子课外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活动室定期播放少儿故事片、安全教育专题片,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③学校根据制定的留守儿童工作实施,开展人文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4、开展结对帮扶,对特殊困难留守儿童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班级成立了留守儿童帮教小组,教师、班级干部与留守儿童结成了“一帮一”帮扶小组,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让留守儿童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5、注重家校联动,定期开展家访,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经常沟通联系。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过程中硬件设备建设不到位,急需加强硬件设备的配置,主要是图书的欠缺,活动器材的欠缺。
2、“留守儿童之家”的辅导教师或“爱心妈妈”责任心不强,学校有待于急需。
3、“留守儿童之家”和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交流与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常年打工联系电话不确定。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硬件建设,特别是增加一些图书。
2、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辅导教师或“爱心妈妈”的培训。
3、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与沟通创造一定条件,比如通过开通免费网络,免费电话等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7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老人或其他亲属照顾,父母则前往城市务工。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教育情况、心理健康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本次自查报告。
二、自查目的
本次自查旨在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等,以便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自查方法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实地走访:深入农村,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面对面交流,观察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四、自查结果
生活环境: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普遍较差,居住环境简陋,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部分留守儿童需要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和农活,生活压力较大。
学习状况: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普遍较差,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辅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也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
心理健康:留守儿童普遍面临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们感到孤独无助,难以适应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同时,由于农村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机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家庭监护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护,导致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同时,由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很多留守儿童无法承担额外的教育费用。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普遍面临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由于农村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机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六、建议与措施
加强家庭监护:鼓励父母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或选择就近务工,确保孩子得到足够的关爱和监护。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监护能力和责任意识。
优化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关注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同时,引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七、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加强家庭监护、优化教育资源和关注心理健康等措施,我们可以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8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其他亲属或监护人照顾的未满18周岁的儿童。本报告旨在对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自查,分析问题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留守儿童现状
数量与分布:经过初步统计,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且多分布于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年龄结构:留守儿童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至15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监护情况:大部分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监护,少数由学校老师或邻居代为照顾。由于监护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等原因,存在监护不力、教育缺失等问题。
生活与学习状况: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生活困难、学习压力大等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他们在情感、心理和行为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容易导致情感孤独、心理失衡等问题。
监护责任不明确:部分监护人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不佳,无法有效履行监护职责。同时,部分监护人缺乏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对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不够重视。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和培训方面面临较大困难。部分留守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教育费用,导致辍学率较高。
社会关注不足: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相关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导致留守儿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四、建议与措施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发放家庭教育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联系,鼓励他们多回家看望孩子,给予关爱和教育。
明确监护责任: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护制度,明确监护人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加强社会关注和支持: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程度。同时,加强政府、学校、社区等多方面的合作与联动,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明确监护责任、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和加强社会关注与支持等措施的实施,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9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本报告基于对我校及周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深入调查,旨在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基本情况
留守儿童数量:根据调查,我校及周边地区共有留守儿童XX名,占该地区儿童总数的XX%。
留守儿童家庭状况:调查显示,有XX%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XX%的留守儿童由单亲抚养,而XX%的留守儿童则与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
联系方式与频率:XX%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每周会与他们联系一次;XX%的留守儿童则表示,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与他们联系一次;还有XX%的留守儿童表示,他们与父母见面的机会很少,有的甚至几年都见不到一次。
三、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生活状况:
留守儿童多数与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
部分留守儿童需要承担家务劳动,甚至农活,导致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承受较大压力。
学习状况: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其中学习优秀的仅占XX%,学习良好的占XX%,学习成绩一般的占XX%,学习成绩较差的占XX%。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首选的求助对象是老师,而不是监护人或哥哥姐姐。
心理状况:
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感,存在焦虑、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
隔代抚养和临时监护人的不足,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临时监护人能力有限: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作为临时监护人,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在学习方面。
社会关注度不够:虽然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实际行动中,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加强。
五、建议
加强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多回家看望孩子,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提高临时监护人素质:加强对临时监护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监护能力和教育水平,确保留守儿童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教育。
加大社会关注力度: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10
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教育情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本次自查工作。
二、自查目的
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需求。
评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为制定更加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政策提供依据。
三、自查内容与方法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
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监护情况等基本信息。
询问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以及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教育情况调查
调查留守儿童的就学情况,包括就读学校、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等。
了解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措施,如心理辅导、课后辅导等。
3.心理健康评估
通过心理测试、访谈等方式,评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了解留守儿童是否存在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他们的应对方式。
4.关爱工作评估
评估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投入和成效。
了解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改进的建议。
四、自查结果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且年龄普遍较小,多数为小学阶段。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年迈的祖父母或亲戚,家庭教育力量相对薄弱。
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生活和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
2.教育情况
大部分留守儿童能够正常入学就读,但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覆盖面和力度还有待加强。
3.心理健康状况
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
4.关爱工作评估
政府、学校、社区等各方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关爱工作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和针对性,部分留守儿童的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
五、建议与措施
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制定更加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政策,明确各方责任和任务。
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投入,提高关爱工作的覆盖面和力度。
2.加强学校关爱工作
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关爱能力。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服务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3.发挥家庭作用
加强家庭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鼓励外出务工的父母定期回家看望孩子,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4.加强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加强媒体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
六、总结
本次自查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为制定更加有效的关爱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我们将根据自查结果和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学校关爱工作,发挥家庭作用,加强社会参与,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11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教育问题、心理健康及面临的困难,本报告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自查和分析。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主要覆盖我地区的农村地区,特别是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镇和村庄。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数量与分布:目前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XX人,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的`乡镇。
年龄结构:以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为主,其中XX岁年龄段占比最高。
家庭状况:大多数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
四、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教育问题:
教育资源不足:部分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学习监管缺失: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监管,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辍学风险高: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压力大等原因,留守儿童辍学率较高。
心理健康问题:
缺乏关爱与陪伴: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在情感上难以得到满足。
安全问题:
意外伤害风险高:留守儿童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易发生意外伤害。
遭受欺凌与虐待:部分留守儿童遭受同龄人或监护人的欺凌与虐待。
五、建议与措施
加强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建立关爱体系: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联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关爱与陪伴。
强化安全保障: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安全保护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家庭经济水平,降低留守儿童辍学风险。
六、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本次自查报告,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加强合作,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1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父母则进城务工。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本次自查报告。
二、自查内容与方法
自查内容
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家庭情况等)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居住环境、饮食条件、日常照料等)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情况、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等)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绪状态、人际交往、自信心等)
自查方法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调查
访谈法: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更多细节
观察法:实地观察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学校情况等
三、自查结果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XX名留守儿童,其中男孩XX名,女孩XX名。这些孩子的年龄主要集中在XX岁之间,大多数家庭都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
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居住环境较为简陋,但基本能满足生活需求。在饮食条件方面,虽然食物种类有限,但基本能保证营养均衡。日常照料方面,由于监护人年龄较大或精力有限,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教育资源普遍较为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在学习成绩方面,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监护人的辅导能力有限,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课外活动方面,由于经济条件和时间限制,留守儿童参与课外活动的机会较少。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困难、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此外,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监护人的忽视,部分留守儿童还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四、问题与建议
问题
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不良行为习惯较多
建议
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高监护人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师资水平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加强心理辅导和关爱服务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五、结语
通过本次自查报告,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共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