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水科学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总结 公文汇,办公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一、会议背景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亚洲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地区,而世界上1/3的人口集中在中国和印度。尽管亚洲各国文化和语言差异巨大,但都面临相似的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和挑战。最严峻的问题是亚洲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人口及其城市和工业化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特别是对水资源的需求大量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除人为因素外,亚洲季风气候使得该地区水问题更加复杂。寻求水资源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对于促进亚洲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在此背景下,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于20xx年决定在中国召开一次主题为研讨亚洲发展中国家水资源问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水科学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Hydrological Sciences for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in the Asian Developing World),并得到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和中国水利部的支持。会议以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为主联合组织。该会议试图为各国各领域的水科学家提供一个广阔的学术和信息交流平台。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水文学家,这次会议都是一个加强联系和促进合作研究的很好机会,并促进亚洲发展中国家更有效的水管理。最终“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水科学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于20xx年x月8—10日,在广州广东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会议的语言为英语,大会开幕式和主题发言进行了同声翻译。 公文汇 www.gongwenhui.com
二、会议组织
本次会议以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为主组织,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水利厅协助组织。本次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由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心)主任陈晓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陈永勤教授共同担任,陈晓宏教授兼任会议秘书长。
中山大学领导和有关部门给予本次会议以极大的支持。黄达人校长出任本次会议名誉主席给予指导,并亲自邀请广东省相关领导出席会议致辞;刘美南副书记主持召开了会议筹备工作协调会、全程出席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并致辞;颜光美副校长亲临会场指导并在会议晚宴致辞;校长办公室侯志红副主任、黄毅老师在协调学校有关部门支持会议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侯志红副主任并于开幕式前亲临主会场检查会场布置;科技处、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宣传部、国际合作交流处、团委、校车队等多个部门给予本次会议许多实际的帮助;中大产业集团给予本次会议以经费上的支持。
该会议的国际主办单位有: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亚太地区水资源协会(APHW)、世界气象组织水文学委员会(WMO-CHy)、国际水文计划(UNESCO-IHP)、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环境及水资源研究会(ASCE-EWRI)、国际水利研究协会水资源管理分会(IAHR-WRM)、国际联合山地发展中心(ICIMOD);国内主办单位有:中国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合作组织单位有:IAHS中国国家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全球水伙伴、广州中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学会、广东省水文局、深圳市水务局、东莞市水利局。
这次盛会不仅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教授出席并致辞,而且国内外水资源领域的许多著名学者与会,大大提升了本次会议的学术水平高。与会专家对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组织工作给与了高度评价。
本次会议参会人员共340人,分别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丹麦、新西兰、瑞典、挪威、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印度、伊朗、瓜特马拉、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尼泊尔、斯里兰卡、克罗地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32个国家和地区。
出席会议的国内外水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主要有:IAHS主席Arthur Askew博士、IAHS 编辑及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主编Z. W. Kundzewicz教授、Journal of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主编V. P. Singh教授、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执行主任及Water International主编Ben Dziegielewski教授、全球水系统项目
(GWSP)主席Charles Vorosmarty教授、刘昌明院士(IGU副主席)、汪集旸院士、王浩院士、夏军教授(IAHS、IWRA副主席)、郭生练教授(湖北副省长)、张仁铎教授(中山大学特聘教授)、黄国和教授(加拿大Regina大学教授)等。另有美国国家环保局、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以及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学者或代表参加了会议,美国Texas州立大学Texas GIS中心主任Benjamin Zhan教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Jorg Imberger教授、美国Cornell 大学的 Daniel P. Loucks教授和Mark B. Bain教授等著名专家出席会议。
三、会议议程
此次会议作为本年度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的重要学术活动,是近些年来国内召开的较大规模的水文水资源国际学术会议之一。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639篇,其中国外307篇;到会学者340人,其中国外102人,分别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2个主题报告和6个分会场报告以及安排了20余个论文展板,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为这次会议的组织协调作出了重大贡献。
6月x日开幕式由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宏教授主持。水利部胡四一副部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炳南、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主席Arthur Askew等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在开幕式上致辞的还有:珠江水利委员会岳中明主任、广东省水利厅周日方厅长,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美南代表会议组织单位致欢迎词。
开幕式结束后随即进行会议主题报告,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主席Arthur Askew、IAHS 编辑及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主编Z. W. Kundzewicz博士、Journal of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主编V. P. Singh教授、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执行主任及Water International主编Ben Dziegielewski教授、全球水系统项目(GWSP)主席Charles Vorosmarty教授、刘昌明院士(IGU副主席)、汪集旸院士、王浩院士、夏军教授(IAHS、IWRA副主席)、郭生练教授(湖北副省长)、张仁铎教授(中山大学特聘教授)、黄国和教授(加拿大Regina大学教授)等共做了12个主题报告。
6月9-10日的同时进行6个分会场报告,共有225名学者做了大会发言,各与会代表及其参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6个分会场报告主题分别是:
解决水问题的水文科学与技术、水文实践中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模型技术、水环境管理、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及全球水系统项目研讨会分会场。
6月x日下午举行会议闭幕式,刘美南副书记代表组织单位致辞,陈晓宏教授做了会议简要总结和“珠江三角洲剧烈人类活动下的水文水资源特征变异”主题报告,随后采取开放式自由演说的形式,使得本次会议闭幕式热烈、特色鲜明而富有成果。会议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论文摘要已经以光盘形式发给各个与会代表,会议报告的电子文档及有关材料已经整理并存放在本次会议网站供国内外学者下载查阅。
四、会议论文出版
本次会议已经分别与IAHS 编辑及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主编Z. W. Kundzewicz教授、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执行主任及Water International主编Ben Dziegielewski教授协商确定,会后挑选优秀会议论文出版IAHS红皮书(50篇,EI源刊)、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14篇,SCI源刊)、Water International(12篇,SCI源刊)各一期。如此丰富的论文成果也是近些年在国内召开的水文水资源国际学术会议中少有的。
五、与会专家如是说
此次广州水资源国际学术会议既为广东省水资源工作者与国内外水科学专家在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有效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为各位学者进一步了解广东水资源特征提供了机会。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为此次国际会议做出的巨大贡献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与赞赏。会议气氛热烈,交流成果丰富。对广东、对全国以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水文科学研究、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次会议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尤其是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组织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从会议录用论文的质量、大会主题报告、分会场报告,到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后勤服务,与会者均给予
了很高的赞誉。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为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工作,近30名自愿者协助会议翻译、导引、交通接送等后勤工作,尤其为国外学者和首次来广州的国内学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会代表在学术交流的同时,纷纷对东道主热情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会后,IAHS主席等数位国际知名学者及不少与会人员专门给陈晓宏教授和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发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对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组织的这次高水平的水文水资源国际会议表示赞赏。
第二篇: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真题及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人力资源管理真题(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完整部分)
-803劳动科学综合
劳动关系学部分(75分=3x15+30)
一、简答:
1.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劳动关系的作用
2. 政府在集体协商中的功能和作用
3. 员工参与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二、论述题(30分)我国已经由个别劳动关系转变成集体劳动关系了吗?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部分(75分=3x15+30)
一、简答:
1. 简述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2. 如何构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3. 无领导小组讨论与公文筐测试的异同
二、论述题(2选1)
1. 试论述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
2. 什么是员工胜任力模型?论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Shelly考试体会:
一、与往年的突出变化:
1、 试题科目数:20xx年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由以前的三门变为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
人力资源管理任意选择两门
2、 试题类型:20xx年三科均无名词解释。从以前的5、6个到20xx年减少为2个,再到今
年完全取消名词解释类型,可看出今后的趋势
3、 试题题量、分数分配更加规范:简答3个/科,每题分值15分;论述题1个/科,分值30
分
4、 题量总体减少:据说是由于以前题目多考生在3个小时内答题时间紧张所以20xx年减
少了题量。从S本人所在考场考生同胞们的情况看多数同学答完时间都有足够剩余,甚至有提前半小时交卷的(不提倡!一定要坚持写到考试结束前最后一分钟啊!由于难度不大,劳人院给分较松,为了脱颖而出必须全面充分的答题,最重要要把握答题框架)
二、新版旧版教材在考题中的体现
1、首先,20xx年x月出版了彭剑锋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修改版教材(第二版),S结合新旧版分析,新版有很多新内容,如:1章的HR角色论,HR规划的内容、3个经典模式,绩效管理的6大方法,高管薪酬及长期激励模式等等。
2、由此S做出重点放在新内容上的复习策略,但是考试下来之后发现新内容一个没考,几乎全是旧内容中的历年考过的内容
3、结论:由于20xx是教材改版第一年,所以考研题目可能不会很大跟进,但是20xx年级以后的同学们要认真准备新内容,毕竟都是老师最近几年新的研究成果和重点内容,之后都会慢慢考到的。
三、答题时间
照今年的题量答题时间是够的。
够的意思是:按照答题纸共16页的情况来说,简答题每道答A4纸1页或者1页半,论述题2页到3页,S本人一共答了15页,在考前1分钟答题并修缮完毕。
(根据20xx年考上的同学经验而言,她3小时答了13页考了132分,于是S本人一开始就奋笔疾书,考试中途发现手指都由于握笔太紧太长时间给变形压扁了。。。晕,中途还手狂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