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团范文

乡村治理思想总结

《吕氏乡约》

制订和实施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 “乡约”是邻里乡人互相劝勉共同遵守,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的一种制度。《吕氏乡约》中明确规定相邻应互助互爱、“患难相恤”,对贫困但守本分的乡人,“众以财济之,或为之假贷置产以岁月偿之。”乡约制度其实质是一种民间的自治制度,所谓“官为民计,不若民之自为计”,而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制度又是民间乡村之间为需要救助者的自发救助。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乡约”由乡村中的村民邻里自愿加入,具体的方法是在地方上推举一位年高德劭者为都约正、两位有学行者为约副:“约正一人或二人,众推正直不阿者为之。专主平决赏罚当否”,此外每月另选一人为“直月”,月终如有善行者则加以奖励,有过者则加以劝改。“乡约”内部以定期聚会的形式,使乡人之间相亲相爱,淳厚风俗:“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在聚会中还进行公开赏罚:“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对于犯错误的,则记录在案以督促众人,而不可救药的,则开除出约:“右件过失,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不听则会集之日,直月告于约正,约正以义理诲谕之,谢过请改则书于籍以俟,其争辨不服与终不能改者,听其出约”。在乡约内部,如果“若约有不便之事”则进行民主讨论“共议更易”。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朱元璋精心设计了一套乡村治理制度,集中体现在《教民榜文》中,要求里老对於本里、本乡出现的孝子、贤孙、义夫、节妇及有善行可称之人,要报知官府,给予嘉奖。还规定乡里百姓中有贫不能婚嫁、死不能葬者,乡里之间要相互帮助。《教民榜文》的颁布,可以视为明代乡约制度的初立。耿定向曾形象地表述:“我高黄定籍,十户为甲,甲有首;十甲为里,里有长,是即保家之法。其振铎耆老与夫旌善、申明二亭之设,乡饮里社之制,皆乡约之意也。” 稿子汇 www.gaozihui.com

稿子汇,范文学习文库

根据官方的规定,每个乡村都普遍设立乡约所,开展以宣讲圣谕广训及钦定律条为中心内容的讲乡约活动。顺治十六年(一六五九),朝廷命全国实行乡约制度,设约正、约副,由乡人公举六十岁以上行履无过、德业素著的生员担任;若无生员,即以素有德望、年龄相当的平民担任,每遇朔望,向乡民进行宣讲。

管子主张推行什伍连坐制的管理体制, “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凡出入不时,衣服不中,圈属群徒不顺于常者,闾有司见之,复无时”如果 “在长家子弟、 臣妾、 属役、 宾客,则里尉以谯于游宗,游宗以谯于什伍,什伍以谯于长家,谯敬而勿复”就惩治而言,“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凡过党,其在家属,及于长家;其在长家,及于什伍之长;其在什伍之长,及于游宗” 有别于管子的管理体制及其思想,墨子从“尚同” 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乡村管理思想。 这位哲人指出: “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 里长发政里之百姓,言曰: ‘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 , “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长之所非,必皆非之。 去若不善言,学乡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则乡何说以乱哉? ”至于 “察乡之所治者何也? ” 乃是因为 “乡长唯能壹同乡之义” ,如此之下, “是以乡治也”

译文:所以里长就是这一里内的仁人。里长发布政令于里中的百姓,说道:“听

到善和不善,必须报告给乡长。乡长认为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乡长认 为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话,学习乡长的好话;去掉你 们不好的行为,学习乡长的好行为。”那么,乡里怎么会说混乱呢?我们考 察这一乡得到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乡长能够统一全乡的意见,所以 乡内就治理好了。”

我国传统的乡村善治包括官民互信、 官民相安、 以民治民、 官民分治四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其中官民互信是前提、 官民相安是原则,以民治民是关键,官民分治是根本。

清代是族权、绅权、官权共治乡村,互为影响;族权主要以血缘关系确立其在乡村社会的权力与权威;绅权主要以其对知识的垄断及其与官府的关系来确立其在乡村的权力与权威;官权则倚恃皇权,主要以保甲制作为其在乡村的延伸;而源于皇权的封建教化引导着族权、绅权在乡村的活动,成为国家控制乡村的主要精神手段;民权则被严重压抑,以至于基本不存在。

行总甲制,十户为一甲,立一甲长,百户立一总甲长。16xx年,颁布了“邻保检察法”,这一新制意在控制并捕获盗贼、逃人和奸人

各府、州、县、卫所属乡村,十家置一甲长,百家置一总甲。凡遇盗贼、逃人、奸宄窃发事故,邻佑即报知甲长,甲长报知总甲,总甲报知府州县卫。府州县卫核实,申解兵部。若一家隐匿,其邻佑九家、甲长、总甲不行首告,俱治以重罪不贷。

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至清,终于形成了与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极为相似的“牌甲制”,以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


第二篇:政治思想总结


政 治 思 想 总 结

濉溪县袁店学校 刘飞

十多年来我一直刻苦学习,踏实工作,积极表现,努力做一个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广受尊重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始终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领会并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经过认真学习社会发展史,我掌握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形式。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决捍卫国家尊严,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从不做有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时刻关注祖国的变化发展,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

我努力学习并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讲话精神,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思想。个人学习不放松,集中学习不打折扣,做到了学习有计划、有记载、有体会、有实践。通过政治学习,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心灵环保不断加强,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观点,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思想上言行上和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站在坚决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的前列,坚信党的领导,紧跟党的路线,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忘我的工作着。

我能严格遵守并广泛宣传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努力做知法守法的模范公民,从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我能始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工作踏实认真,出满勤,干满

点,圆满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刻苦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勤于思考并勇于探索顺应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我始终注重团结协作,积极搞好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服从领导安排,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从不消极怠工,拖拉敷衍;与同事之间开诚布公,有了意见,积极交换,求同存异,绝不挟嫌报复,同事有了进步或成绩,由衷地为他高兴,一切以团结为重,以大局为重;一切从有利于工作出发,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发。

我始终关爱学生,对待学生既像严父又像慈母,既严格要求,又宽容理解;既关心学生的学习又关心他们的生活;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从不讽刺挖苦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对学生搞三六九等,不偏袒优等生,不歧视后进生,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全面评价学生,对待学习积极智力好、进步快的学生给与适当的鞭策和激励,对于智力差进步不明显的后进生,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不过分纠缠其错误,不严词厉色训斥他们,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

我十分注重教书育人并重,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既具有社会建设的必备知识,又具有适应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全面人才。

我始终注重为人师表,力求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踏实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绝不误人子弟;同时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教育行业,从不搞有偿家教,不接受学生家长的吃请;在社会上待人热情诚恳,乐于助人,从不斤斤计较,从不与任何人发生无原则纠纷,积极处好与各行各业各种思想性格的人的关系;始终做到淡泊名利,襟怀坦荡,无论在任何场合始终注意维护自己的教师形象,从不做有损于教师形象的事,力求在各个方面做出表率。

政 治 思 想 总 结

濉溪县袁店学校 刘飞

20xx年x月x日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VIP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